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生活用品小改进》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762120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1.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生活用品小改进》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生活用品小改进》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生活用品小改进》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生活用品小改进》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生活用品小改进》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生活用品小改进》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生活用品小改进》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生活用品小改进》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生活用品小改进》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生活用品小改进》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生活用品小改进》活动设计

活动目标:

1、了解创意发明常用的方法,运用方法,尝试初步创意发明。

2、知道历史的发展、文明的进步来源于人类的创造性活动,形成用创意改变生活的美好愿望,对未来做出美好的憧憬。

3、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能力。

活动重难点:

了解发明创造常用的方法,尝试初步的创意发明。

活动准备:

各种旧纸盒、塑料袋、塑料瓶、食品袋、口罩,一次性纸杯、黑板擦等,水彩笔、小刀、胶水或胶棒、剪刀等。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创意发明的欲望

1、出示一组创意小发明图片,欣赏创意小发明并思考:

这些小小的创意发明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

2、交流互动,揭示课题

创意发明让我们的生活更方便、更美好,历史的发展、文明的进步来源于人类的创造性活动。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如何对身边的生活用品进行创造性地改进。

揭示课题:

《生活用品小改进》

二、合作探究,了解创意发明常用的方法

1、讲述2个案例,激发学生小发明的欲望。

案例1:

去年冬天很冷,老师家定的鲜奶,有时候大冷天在楼下等很长时间才能等到送奶工人的到来,很不方便。

怎么办呢?

于是,我就想,能不能想个办法,奶一送来我坐在屋里就知道,于是就有了我就把奶箱进行了改进。

其实,老师的制作原理很简单,我在奶盒的底部安装一个踏板,在踏板中间装上开关,用导线把电池、门铃连接起来就可以了。

奶压在接触电键上,门铃就响。

(现场进行实践操作)

案例2:

有个学生叫孙栋杰,喜欢看书。

不论是科技书、小说、故事书,他都看得津津有味。

双休日他在家里看书,爸爸妈妈有时候要叫他做些小家务活,比如倒垃圾呀、买酱油啊,他怕把书翻乱,就把书签夹在书里。

事情做完了,打开书本继续看,可是刚才看到哪儿了?

不知道,只得从第一行开始看起,看着看着,发现这几行看过了,白白浪费时间!

怎么办呢?

他想了一个办法,在书签上用铅笔划一条线,标明看到这一行,做完事打开书,从铅笔那儿开始看起,节省时间,加快阅读速度。

可是,时间长了,又出问题了,因为书签上划了很多铅笔线,分不清楚哪是哪了。

小孙一时找不到办法。

有一天,他爸爸从厂里带回一把游标卡尺。

它是专门量圆筒的内径和外径的。

卡尺上的游标可以来回移动。

小孙觉得新奇,拿在手里玩,一会将游标推上去,一会拉下来。

玩着玩着,突然他脑子里像通了电:

“我为什么不把游标用到书签上去呢?

”于是,他用卡纸做了一个箭头,将箭头套在书签上,看到哪一行,就将箭头移到那一行,发明了“能标明行数的书签”。

自古书签只能标明看到第几页,他的书签能标明看到第几行了。

你说这不是前所未有的发明吗?

这个小发明在“第九届全国青少年创造发明比赛”中得了一等奖。

你觉得这两个案例,对生活用品进行改造的创意是什么?

用了什么方法?

(缺点改进法)

2、出示一些创意小发明图片或物品,分组展示。

3、小组讨论、探究:

这些创意小发明创意者是怎样找到这个创意的?

又是怎样实现创意的?

4、汇报交流:

每组选一个同学进行汇报,教师及时板贴发明创造常用的方法。

5、课件出示常用的发明创造方法,并简单介绍。

加一加:

将两种以上的相关物品有机的结合到一起产生新物品的方法。

 减一减:

某一样物品减去一部分后,有时候会变成另一样新东西,或者功能、用途发生变化。

 

缺点改进法:

克服物品的不足,找出缺点并能合理改进的发明方法。

希望实现法:

根据人们的希望和要求而产生的新型物品的发明方法。

 

三、运用方法,尝试初步创意发明

师:

你想成为小发明家吗?

看谁能利用今天的知识对身边的物品进行改造,做个生活的有心人!

老师相信,只要有心,你们的梦想就能实现!

心动不如行动,现在老师就来看看我们谁具有发明家的品质。

1、出示制作要求:

请小组合作:

(1)利用课前准备的材料袋里的物品,采用常用创意发明的方法中的一种或几种,结合生活实际,尝试一种创意小发明设计。

(2)有些设计方案用到的材料如果材料袋里没有,设计方法可文字描述,也可画图等等。

(3)各小组做好汇报准备

创意设计方案

作品名称

作品设计(可用文字描述,可画图……)

师:

在制作之前,老师还有几点提醒大家:

2、出示温馨提示:

(1)使用剪子、小刀时要注意安全。

(2)组内分工要明确,要有合作意识。

(3)制作时要细心,大胆想象,充分发挥好自己的创作才能。

(4)要注意保持卫生,不乱扔物品。

(5)组内交流时声音要轻,不能影响到其他同学。

3、开始制作,教师巡视指导并参与到活动中。

四、展示汇报、评出最佳创意作品

1、展示汇报:

老师发现每个小组都合作的非常好,现在我们就来晒晒你们的创意发明吧!

其他小组要认真倾听,发现亮点,提出建议。

(1)各小组展示,重点谈独特的想法和制作过程中所用的材料。

(2)简单地谈作品的使用价值。

2、评价:

一是亮点和建议(师生)二是评出最佳创意作品

教师小结

五、活动总结,课后拓展实践

1、同学们,通过本次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师:

每一个大发明家,都是从小发明开始的。

世间没有什么东西是不能改变的!

想象无界,创造无限!

在你们的内心世界、头脑世界有许多美好的梦想,希望在以后的学习道路上,你们要坚信自己的能力和实力,发挥好你们的创造才能,努力把我们身边的物品变成我们生活和学习的宝藏。

2、课后实践:

建议大家课后寻求老师、家长、专业人士的帮助,将自己的设计作品进一步完善,参加大赛,让创意发明点亮我们的生活!

六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学情分析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规定: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我国中小学(3-12年级)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

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逐步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形成生活自理的习惯,初步具有认识自我的能力,养成勤奋、积极的生活态度等。

我校综合实践活动成绩显著。

我校通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在实际教学中,综合实践课已经有了一定的积累,在目前的情况下,小学综合实践课学生具有的学习品质、状况主要表现在:

1、有良好的观察习惯,能较好地对搜集的信息进行加工整理,理解敏捷,感悟正确。

2、有兴趣进行自由分组、自主探究活动,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并通过小组分工协作和信息成果集体共享,建立合作精神。

3、学生能够在活动中学会查找,筛选,整理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

4、可以按照老师的指导进行观察,和搜集信息进行加工整理,并做到有所理解和感悟。

5、可以按照老师的指导进行分组和探究活动。

6、可以按照老师的指导进行查找,筛选,整理资料,运用资料。

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关键,是让学生去“做”,去探索,去经历,去感受,在“做”、探索、经历和感受中,学生社会责任感得到增强,认识水平得到提高,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锻炼,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得到培养,从而促进其发展。

设计制作评价量规表

评价指标(权重)

优秀

良好

继续努力

生评

师评

自评

互评

资料收集(20分)

认真、负责的进行材料收集。

实际联系生活,有有一定的目的性(15—20分)

收集资料较认真,但是材料获取手段、途径单一(11—14分)

被动应付,没有自主思考,没有创意(0—10分)

18

16

17

资料内容(30分)

材料全面、丰富,对生活用品出现的不合理不简便进行了一定搜集(26—30分)

材料较全面,对教学内容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16—25分)

收集了材料,但是与本节内容不够贴切,没有实用价值(0—15分)

20

23

19

小组合作(30分)

每个成员都积极参与,使用收集的资料进行创意小制作,对生活用品进行改造,组间合作有序开展。

(16—20分)

多数成员积极参与小组活动,多数成员进行有效合作。

(10—15分)

成员在小组活动参与度较低,个别成员甚至不参与。

(0—9分)

18

20

20

资料展示(20分)

能综合运用多种方式展示自己的作品。

语言精练、准确。

结论严密,科学性强。

(16—20分)

能运用多种方式展示自己的作品,如PPT幻灯片、投影、图象等形式,汇报创作名称,创意、材料及使用价值。

语言比较精练、准确。

(10—15分)

能运用某种方式来展示收集资料,如:

PPT幻灯片、投影、图象等形式。

语言不够精练、准确、不太严密。

(0—9分)

14

13

12

综评等级

优秀

优秀

优秀

 

《生活用品小改进》教材分析

设计制作指学生运用各种工具、工艺(包括信息技术)进行设计,并动手操作,将自己的创意、方案付诸现实,转化为物品或作品的过程,如动漫制作、编程、陶艺创作等,它注重提高学生的技术意识、工程思维、动手操作能力等。

在活动过程中,鼓励学生手脑并用,灵活掌握、融会贯通各类知识和技巧,提高学生的技术操作水平、知识迁移水平,体验工匠精神等。

设计制作的关键要素包括:

创意设计;选择活动材料或工具;动手制作;交流展示物品或作品,反思与改进。

《生活用品小改进》这节课的活动目标:

1、了解创意发明常用的方法,运用方法,尝试初步创意发明。

2、知道历史的发展、文明的进步来源于人类的创造性活动,形成用创意改变生活的美好愿望,对未来做出美好的憧憬。

3、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能力。

 

综合实践测评练习

生活用品小改进

——我最感兴趣的的设计创意第()小组

序号

问题

提问者

1

2

3

4

5

记录人:

 

生活用品小改进

——我最感兴趣的设计创意第()小组

序号

问题

提问者

1

2

3

4

5

记录人:

 

“生活用品小改进”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研究小组活动方案

小组名称:

课题名称

组长

其他成员

班级

指导教师

研究目的

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

实验法○观察法○案例法○

研究过程(进程安排或步骤)

活动时间

活动内容

任务分工

预期成果展示形式:

调查报告○小论文○图表○影像或多媒体课件○

展板○手抄报○其它○

《生活用品小改进》课后反思

 

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注重对知识技能的综合运用,体现经验和生活对学生发展价值的实践性课程。

综合实践课的特点是综合性、实践性、活动性、自主性。

综合活动实践课不是老师教给学生知识,而是从动手实践中增长知识。

本次活动通过使学生了解了生活中某些用品的不足,存在的问题及不方便,能利用一些常见材料动脑思考,并进行有效创意,学习改进生活小用品的几种简单方法,能够动手动脑完成活动,并乐于和其他同学合作,获得成功体验。

1:

设计制作方案的制定

针对生活中存在的很多用品存在的缺陷,而我们的生活中又有很多可以利用的废旧物品等现实情况,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调学生亲身经历各项活动,在“动手做”“实验”“探究”“设计”“创作”“反思”的过程中进行“体验”“体悟”“体认”,在全身心参与的活动中,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创新能力。

2:

指导学生整理收集的资料

对学生所收集的材料进行整理、完善。

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信息的整理能力还比较差,要指导他们学会整理。

3:

指导学生交流、汇报

在交流、汇报阶段,要指导学生运用各种方法,及手段进行。

根据我校的条件来进行汇报。

汇报时教师充当主持人的角色,主角和汇报工作都由学生来完成。

要给他们充分发挥的空间。

让学生有收获。

4:

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引导学生主动发展

任何课程开设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生物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