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管理会计》期末复习要点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7618213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64.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大《管理会计》期末复习要点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电大《管理会计》期末复习要点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电大《管理会计》期末复习要点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电大《管理会计》期末复习要点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电大《管理会计》期末复习要点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大《管理会计》期末复习要点Word格式.docx

《电大《管理会计》期末复习要点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大《管理会计》期末复习要点Word格式.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电大《管理会计》期末复习要点Word格式.docx

(4)单价的变动与经营杠杆系数的变动方向相反。

(5)在同一产销量水平上,经营杠杆系数越大,利润变动幅度就越大,从而风险也就越大。

4.全面预算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并说明其中之间的关系。

全面预算主要包括业务预算、专门决策预算、财务预算。

各项预算互相作用、前后衔接,形成一个完整的全面预算体系。

业务预算和专门决策预算是财务预算的基础,财务预算是依赖于业务预算和专门决策预算编制的,是整个预算体系的主体。

5.试说明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的含义及特征。

变动成本是指在一定相关范围内,其总额随业务量的变化而成正比例变化的那部分成本。

具有两个特征:

①变动成本总额的正比例变动性;

②单位变动成本的不变性。

固定成本是指在一定相关范围内,其总额与业务量增减变化无关的成本。

①固定成本总额的不变性;

②单位固定成本的反比例变动性。

来源:

(-管理会计简答题汇总_会计思斋_新

6.责任成本与产品成本的区别和联系表现在哪里?

责任成本与产品成本的区别有:

①费用归集的对象不同;

②遵循的原则不同;

③核算的目的不同;

④所处的系统不同。

联系:

构成两者内容的同为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资金耗费,一个企业一定时期发生的产品成本总额等于同期的责任成本总额。

7.请说明贡献边际率和变动成本率的含义及其性质。

答:

贡献边际率是指贡献边际占销售收人的百分比。

变动成本率是指变动成本占销售收人的百分比。

贡献边际率和变动成本率属于互补性质,变动成本率越高,贡献边际率越低,盈利能力越小;

反之,变动成本率越低,贡献边际率越高,盈利能力越强。

8.简述长期投资决策评价指标运用的原则和标准。

长期投资决策评价指标的运用:

一般说来,长期投资决策评价指标的运用应遵循以下原则。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确保财务可行性、分清主次指标、讲求效益的原则。

对于单一的独立投资工程的财务可行性的评价,一般可以参考以下标准:

净现值≥0

净现值率≥0

获利质指数≥1

内部收益率≥行业基准折现率

包括建设期在内的静态回收期≤n/2

对于多个互斥方案的决策,可以通过比较净现值的大小、差额投资内部收益率等方法确定最优方案。

9.运用成本无差别点法必须满足什么条件?

①各方案的业务量单位必须相同;

②方案之间的相关固定成本水平与单位变动成本水平恰好相互矛盾。

10.简述如何评价某一投资工程具有财务可行性?

在只有一个投资工程可供选择的条件下,需要利用评价指标考察独立工程是否具有财务可行性,从而作出接受或拒绝该工程的决策。

当有关正指标大于或等于某些特定数值,反指标小于特定数值,则该工程具有财务可行性;

反之,则不具备财务可行性。

11.试述变动成本法的优缺点

变动成本法的优点:

(1)变动成本法能够揭示利润和业务量之间的正常关系,有利于促使企业重视销售工作。

(2)变动成本法可以提供有用的成本信息,便于科学的成本分析和成本控制。

(3)变动成本法提供的成本、收益资料,便于企业进行短期经营决策。

(4)采用变动成本法简化了成本核算工作。

变动成本法的缺点:

(1)变动成本法所计算出来的单位产品成本,不符合传统的成本观念的要求。

(2)变动成本法不能适应长期决策的需要。

(3)采用变动成本法对所得税有一定影响。

12.试述在简单条件下,如何决定是否接受低价追加订货?

只要追加订货方案的相关收入大于其相关成本,即该方案的相关损益大于0,就可以作出接受追加订货的决策;

也可以通过判断追加订货的单价是否大于该产品的单位变成本来判断。

13.简述静态投资回收期的特点。

静态投资回收期是一个非折现绝对数正指标。

它能够直观地反映原始总投资的反本期限,容易理解,计算简便,是所有静态指标中应用较为广泛的传统评价指标。

但由于它没有考虑货币时间价值因素,又不考虑回收期满后继续发生的现金流量的变化情况,故存在一定的弊端。

14.如何评价某一个投资工程具有财务可行性?

在只有一个投资工程可供选择的条件下,需要利用评价指标考察独立工程是否具有财务可行性,从而做出接受或拒绝该工程的决策。

管理会计计算题类型汇总:

1、成本性态分析:

高低点法

例1:

已知某公司2005年1-6月份维修费(混合成本)与有关业务量如下:

直接人工小时(千小时)

维修费(千元)

1

38

40

2

46

60

3

24

4

14

28

5

30

36

6

44

解:

高点(46,60);

低点:

(14,28)

2、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下利润的计算

变动成本法利润计算[P=(p―b)x―a]

例2:

某企业生产产品,资料如下:

工程

第1年

生产量

2500

销售量

2250

年末存货量

250

单位产品售价

80

单位产品变动成本

15

固定制造费用

100000

固定销售管理费用

25000

贡献式(变动成本法)

传统式(完全成本法)

销售收入

180000

减:

变动成本

33750

销售成本

123750

贡献边际

146250

毛利

56250

固定成本

125000

固定推销及管理费用

固定制造费用

固定推销及管理费用

利润

21250

31250

3、本量利分析:

保本、保利、影响利润实现的因素分析

例3:

某公司只生产销售一种产品,本年度单位变动成本为6元,变动成本总额为84000元,获营业利润18000元,若该公司计划下一年度变动成本率仍为40%,要求预测下年度的保本量及保本额。

销售收入=84000/40%=210000元

销售量=84000/6=14000件

单位售价=210000/14000=15元/件

单位贡献边际=15-6=9元/件

固定成本=210000-84000-18000=108000元

保本量=108000/9=12000件

保本额=108000/(1-40%)=180000元

例4:

某企业生产和销售甲、乙两种产品,其单价分别为8元和12元,贡献边际率分别为10%和20%,其全年固定成本总额为9000元,假设甲、乙两种产品预计销售量均为10000件。

计算:

甲、乙两种产品的盈亏临界点销售量(综合保本额)。

例5:

某公司生产甲产品,单价为30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180元,月固定成本总额为50000元,本年度的销售量为10000件。

要求:

计算本年度的保本销售量和保本销售额;

公司若实现利润900000元,销售量和销售额为多少?

保本销售量=12×

50000/(300-180)=5000件

保本销售额=12×

50000/[(300-180)/300]=1500000元

保利销售量=(12×

50000+900000)/(300-180)=12500件

保利销售额=(12×

50000+900000)/[(300-180)/300]=3750000元

4、利润预测:

DOL的运用

例6:

某企业生产一种甲产品,今年的产销量为1000件,售价200元/件,单位变动成本90元/件,营业利润为55000元。

计算DOL、明年计划增加销售5%,预测可实现的利润、若明年目标利润为66000元,计算应达到的销售量。

利润=55000×

(1+2×

5%)=60500元

利润变动率=(66000-55000)/55000=20%

销售量=1000×

(1+20%/2)=1100件

5、生产经营决策(半成品深加工决策、亏损产品继续生产决策、生产能力对利润影响决策)

半成品深加工决策:

例7:

某企业每年生产1000件甲产品,其单位完全成本为18元(其中单位固定制造费用为2元),直接出售的价格为20元。

企业目前已具备将80%的甲半成品深加工为乙产品的能力,但每深加工一件甲半成品需要追加5元变动加工成本。

乙产品的单价为30元。

假定乙产品的废品率为1%。

(1)如果深加工能力无法转移,做出是否深加工的决策

(2)深加工能力可用来承揽零星加工业务,预计可获得贡献边际4000元,做出是否深加工的决策。

(1)深加工相关损益=1000×

80%×

(1-1%)×

30-1000×

5=19760元

不深加工相关损益=1000×

20=16000元

因为深加工相关损益19760元>

不深加工相关损益16000元

所以应深加工

(2)深加工相关损益=800×

30-800×

5-4000=15760元

不深加工相关损益=1000×

因为深加工相关损益15760元<

所以不应深加工

亏损产品继续生产决策:

例8:

某企业组织多品种经营,其中有一种变动成本率为80%的产品于2005年亏损了10000元,其完全销售成本为110000元。

假定2006年市场销售、成本水平均不变。

(1)假定与该亏损产品有关的生产能力无法转移,2006年是否继续生产该亏损产品。

(2)假定与该亏损产品有关的生产能力可临时用来对外出租,租金收入为25000元,但企业已具备增产一倍该亏损产品的能力,表无法转移,2006年是否应当增产该产品。

(1)该亏损产品的贡献边际=(110000-10000)×

(1-80%)=20000元

因为贡献边际20000>

所以应继续生产该亏损产品。

(2)因为亏损产品的贡献边际20000<

出租的贡献边际25000元

所以不应继续生产该亏损产品。

生产能力对利润影响决策:

例9:

某企业现有生产能力40000机器小时,尚有20%的剩余生产能力,为充分利用生产能力,准备开发新产品,有甲、乙、丙三种新产品可供选择,资料如下:

产品名称

预计售价

100

30

预计单位变动成本

50

12

单件定额机时

40

20

10

(1)根据以上资料作出开发哪种新产品的决策。

(2)如果丙产品的年市场需要量是600件,为充分利用生产能力又将如何安排。

(1)甲产品单位资源贡献边际=(100-50)/40=1.25(元/小时)

乙产品单位资源贡献边际=(100-50)/40=1.5(元/小时)

丙产品单位资源贡献边际=(100-50)/40=1.8(元/小时)

因为丙产品的单位资源贡献边际最大,所以应生产丙产品

(2)生产600件丙产品需要工时:

600×

10=6000(小时)

共有闲置设备台时:

40000×

20%=8000(小时)

所以应先生产丙产品,余下的2000小时生产乙产品。

6、净现金流量、净现值、内含报酬率计算

例10:

某公司准备投资一新工程,有关资料如下

该工程需固定资产投资共80万元,第一年初和第二年初各投资40万元。

两年建成投产,投产后一年达到正常生产能力。

投产前需垫支流动资本10万元,固定资产可使用5年,按直线法计提折旧,期末残值为8万元。

该工程投产后第一年的产品销售收入为20万元,以后4年每年为85万元,第一年的经营成本为10万元,以后各年为55万元。

企业所得税率为40%,流动资金于终结点一次性收回。

计算该工程的净现金流量。

折旧=(80-8)/5=14.4万元

NCF0-1=-40万元

NCF2=-10万元

NCF3=(20-10-14.4)+14.4=10万元

NCF4-6=(85-55-14.4)×

(1-40%)+14.4=23.76万元

NCF7=(85-55-14.4)×

(1-40%)+14.4+8+10=41.76万元

例11:

已知,企业现有一台旧设备,尚可继续使用5年,预计5年后残值为3000元,目前变价出售可获30000元。

使用该设备每年获营业收入650000元,经营成本450000元。

市场上有一新型设备,价值100000元,预计5年后残值为6000元。

使用新设备不会增加收入,但可使每年经营成本降低30000元。

如果企业所得税率为33%。

求差量净现金流量。

折旧差额=[(100000-30000)-(6000-3000)]/5=13400元

ΔNCF0=30000-100000=-70000元

ΔNCF1-4=(30000-13400)×

(1-33%)+13400=24522元

ΔNCF5=(30000-13400)×

(1-33%)+13400+(6000-3000)=27522元

例12:

某固定资产投资工程在建设起点一次性投入1000万元,建设期为1年。

该工程寿命为10年,期满无残值,按直线法计提折旧。

投产后每年获利润100万元。

设定折现率为10%。

求该工程的净现值和现值指数,并决策。

折旧=1000/10=100万元

NCF0=-1000万元

NCF1=0

NCF2-11=100+100=200万元

NPV=200×

[(P/A,10%,11)-(P/A,10%,1)]-1000

=200×

(6.495-0.909)-1000

=117.19万元

因为NPV为117.19万元>

0,所以工程具有财务可行性。

注:

若有两个方案,则选择NPV大的方案。

例13:

已知某投资工程采用逐次测试逼近法计算内部收益率,经过测试得到以下数据:

设定折现率

净现值

26%

-10万元

20%

+250万元

24%

+90万元

30%

-200万元

该工程的折现率为14%,用IRR评价。

>14%

所以具有财务可行性。

例14:

已知,某更新改造工程的差量净现金流量如下:

ΔNCF0=-225万元,ΔNCF1-9=50万元。

折现率为12%,试以差额投资内部收益率法做出决策。

50×

(P/A,IRR,9)-225=0

所以:

(P/A,IRR,9)=4.5

Δ

16.7%>12%,所以工程具有财务可行性。

7、成本差异计算

例15:

根据下列资料计算确定直接材料与直接人工的成本差异总额。

成本工程

价格标准

用量标准

直接材料

1.5元/千克

6千克

直接人工

8元/工时

0.5工时

本月实际发生:

购进直接材料21000千克,实际支付34650元;

所购材料全部用于生产,共生产A产品3400件;

本期共耗用人工1600工时,支付工资成本13000元。

计算直接材料与直接人工成本差异。

直接材料成本差异总额=34650-1.5×

3400=4050元

直接人工成本差异总额=13000-8×

0.5×

3400=-600元

8、投资中心的考核(投资报酬率、剩余收益

例16:

某公司的平均报酬率为13%,其所属某投资中心的经营资产为800万元,经营净收益为130万元。

(1)计算该投资中心的投资报酬率、剩余收益。

(2)假定追加投资300万元后,可为企业增加利润45万元,计算此时该投资中心的投资报酬率、剩余收益.

(1)投资报酬率=130/800=16.25%

剩余收益=130-800×

13%=26万元

(2)投资报酬率=(130+45)/(800+300)=15.9%

剩余收益=175-1100×

13%=32万元

9、固定资产残值的现值计算和折旧抵税额的计算

例17:

某企业投资一设备,共需资金100万元,可使用5年,其满有净残值5万元,直线法计提折旧。

企业最低投资报酬率为10%,所得税率为33%。

计算固定资产残值的现值计算和折旧抵税额。

残值的现值=5×

(P/F,10%,5)=5×

0.784=3.92万元

折旧抵税额=(100-5)/5×

33%=6.27万元

10.用两种方法计算:

单位成本、期间成本、销货成本、营业利润

某企业某产品有关成本资料如下:

单位直接材料成本为10元,单位直接人工成本为5

元,单位变动制造费用为7元,固定性制造费用总额为4000元,单位变动性销售及管理费用为4元,固定性销售及管理费用为1000元。

期初存货量为0,本期产量为1000件,销量为600

件,单位售价为40元。

要求:

分别按两种方法的有关公式计算下列指标:

(1)单位产品成本。

(2)期间成本。

(3)销货成本。

<

4)营业利润。

答:

变动成本法下:

单位产品成本=10+5+7+4=26(元)

期间成本=1000+4000=5000(元)

销货成本=26X600=15600(元)

营业利润=600(40-26)-5000=3400(元)

完全成本法下:

单位产品成本=10+5+7+4+4000/1000=30(元)

期间成本=1000(元)

销货成本=30X600=18000(元)

营业利润=600(40-30)一1000=5000(元)

11、零件自制还是外购的决策

某企业生产中需用某种零件10000件,外购价每件3元,如自行制造,每件成本3.3元,

该企业制造费用总额8000元,其中包括固定性费用3400元,变动性费用4600元。

(5分)

做出该零件是自制或外购的决策。

单位固定制造费用=3400/10000=0.34(元)

自制的相关成本二3.3-0.34=2.96(元)

外购相关成本=3(元)

因为自制的相关成本低于外购,所以选择自制。

12、工程计算期

已知:

某企业年初借款200万元,一次性投资用于购置固定资产,借款的年利息

率为10%。

该工程第二年末完工交付使用。

该工程使用年限为10年,期末残值为32万元。

投产后第1^-5年每年可获税后净利润8.8万元,第6-10年每年可获税后净利润28万元。

经营期头5年每年末归还银行借款利息24.2万元,工程终了时一次性归还借款本金。

计算该工程的下列指标:

(1)工程计算期。

(2)固定资产原值。

3)年折旧额。

(4)建设期净现金流量。

(5)经营期净现金流量。

答案:

1)计算期二2十10=12(年)

(2)原值二200*(1十10%)*(1+10%)=242(万元)

(3)折旧二(242-32)/10=21

(4>

NCF0=一200(万元)NCF1=0NCF2=0

(5)NCF3-7,=8.8十21一24.2=5.6(万元)

NCF8-11二28+21=49(万元)

NCF12=28+21+32-200=-119(万元)

13、开发新产品

某企业现有生产能力4000。

机器小时,为充分利用生产能力,准备开发新产品,

有A,B,C三种新产品可供选择。

资料如下:

A

B

C

预计售价(元)

50

12

单位定额机时

已知市场对C产品的年需要量为600件,B产品的年需要量为700件,请做出新产品开发的品种结构决策。

答案:

A产品单位机时贡献边际=(100一50)/40=1.25

B产品单位机时贡献边际=(60一30)/20=1.5

C产品单位机时贡献边际=(30一12)/10=1.8

由以上计算可知应优先安排C产品的生产,其次是B产品,再次是A产品。

40000一600X10二34000(机时)

34000一20X700=20000(机时)

20000=40二500(件)

产品开发决策依次为:

A产品500件,B产品700件,C产品600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历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