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7614068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51.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章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第三章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第三章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第三章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第三章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三章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文档格式.docx

《第三章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章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文档格式.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三章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文档格式.docx

  此需求主要在被接纳、爱护、关注、鼓励及支持,避免孤独、陌生、寂寞、疏离,使个体能成为团体中的一份子,与他人建立亲密的关系。

例如:

避免孤独、寂寞、陌生,并进而成为团体的一份子,与他人建立亲密的关系。

  (4)自尊需求(self-esteemneed):

  此项需求分有两种,一为成熟需求,二为威望需求。

前者指尊重自己,例如:

相信自己有能力、有自信、独立及胜任感。

后者则指需要受人尊重,例如:

有声望、有地位、受人注意及受人赏识。

整体而言是指获取或维护个人自尊心的一切需求。

  (5)认知需求(needtoknow):

  此需求又称为认知需求,旨在探讨、分析了解事情的真相(也就是当遇到不理解的人、事、物,有希望理解的需求),例如:

充满好奇心、了解和求知的冲动。

  (6)审美需求(aestheticneed):

  此需求又称情意需求,指的是追求对称、系统美感的经验,对美好事物欣赏的需求,使人更富情趣、生动,例如:

希望居住在环境幽雅的住宅,幽雅舒适的生活。

  (7)自我实现需求(self-actualizationneed):

  此需求意指充分展现潜能与天赋,完成与个人能力相称的一切。

接纳自己、面对问题、自动自发的思考、富创造力、幽默感、民主价值等特质以及最重要的代表——高峰体验。

2、ERG理论

  ERG理论是阿尔德弗(C.P.Alderfer)于1969年提出的一种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密切相关但有些不同的理论。

他把人的需要分为三类,即存在需要、关系需要和成长需要。

  

(1)存在需要。

这类需要关系到机体的存在或生存。

包括衣、食、住以及工作组织为使其得到这些因素而提供的手段。

这实际上相当于马斯洛理论中的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

  

(2)关系需要。

这是指发展人际关系的需要。

这种需要通过工作中的或工作以外与其他人的接触和交往得到满足。

它相当于马斯洛理论中的感情上的需要和一部分尊重需要。

  (3)成长需要。

这是个人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的需要。

这种需要通过发展个人的潜力和才能,才能得到满足。

这相当于马斯洛理论中的自我实现的需要和尊重的需要。

  阿尔德弗的ERG理论在需要的分类上并不比马斯洛的理论更完善,对需要的解释也并未超出马斯洛需要理论的范围。

如果认为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是带有普遍意义的一般规律,那么,ERG理论则偏重于带有特殊性的个体差异,这表现在ERG理论对不同需要之间联系的限制较少。

  ERG理论的特点有:

(1)ERG理论并不强调需要层次的顺序,认为某种需要在一定时间内对行为起作用,而当这种需要的得到满足后,可能去追求更高层次的需要,也可能没有这种上升趋势。

(2)ERG理论认为,当较高级需要受到挫折时,可能会降而求其次。

(3)ERG理论还认为,某种需要在得到基本满足后,其强烈程度不仅不会减弱,还可能会增强,这就与马斯洛的观点不一致了(如下图)。

  三、人类需要的类型

  

(一)根据需要的起源与性质,人类需要可以分为生物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

  1、生物性需要主要关系到人类生命的维续和种族的繁衍。

生命的维续包括吃、喝、睡等方面的需要,种族的繁衍则包括性的需要。

但这些需要常常受到社会因素的影响。

  2、社会性需要是与人类密切相关的需要,具体包括交往、成就、权力等需要。

  

(二)根据需要指向的对象分为物质的(如吃喝)和精神的(如娱乐)等需要。

  (三)根据需要产生的方式分为原发性需要(与生俱来的)与继发性需要(后天习得的)。

 四、人类行为的含义

  需要是指客观的刺激作用于人们的大脑所引起的个体缺乏某种东西的状态。

行为是人类有意识的活动,既是人的有机体对外界刺激做出的反映,又是人通过一连串动作实现其预定目标的过程。

  德国心理学家勒温在1951年提出著名的人类行为公式:

B=f(P·

E)。

其中,B——行为,P——个人,E——环境,f——函数关系。

这个函数关系表达了人类行为的基本原理。

具体来说,这个公式的意思是,一个人的行为(Behavior)是其人格或个性(Personality)与其当时所处情景或环境(Environment)的交互作用的产物。

  五、人类行为的类型

  广义上讲,人类行为包括外显行为与内隐行为。

外显行为是可观测到行为,内隐则相反。

我们通常讲的人类行为是外显行为,它可分为如下不同类型:

  1、根据行为的起源可分为本能行为和习得行为。

本能行为起源于遗传,不需学习就能获得。

习得行为相反,它是在后天与环境的互动中学习而形成。

  2、根据特定的标准可分为正常与异常行为。

这样的区分很重要,特别是在精神健康领域中。

但是这里的特定的标准是很难确定的。

也就是说正常与异常行为之间没有绝对的划分标准和界限。

  我们来看一个案例。

  一寄宿制小学一年级学生小明,得了个“怪毛病”:

每周一上学前常有莫名胃痛、腹痛出现,而到了周五回家时,所有症状均不治而愈。

经心理门诊诊断:

其患的正是“学校恐怖症”。

据介绍,这种现象以往较易出现于初进托儿所或幼儿园的儿童,可近年来,发病儿童年龄明显增大、持续时间延长。

其产生的原因很复杂,如父母教养方式不当、学习压力过大、学校老师过分严厉、学校同学排斥等。

  用什么样的标准来区分或衡量什么是正常,什么是异常呢?

常用的有:

  

(1)统计规律。

统计显示出大多数人相似或一致的行为,这种行为可以视为正常的行为,反之则可视为异常行为。

  

(2)社会规范与价值。

当人们行为符合当地的社会规范和价值时就被视为正常行为,否则就是异常。

  (3)行为适应性标准。

如果无法适应社会,就会表现出异常行为。

  (4)个体主观体验。

以个体主观体验为依据,当某些行为超过特定的界限,就会被视为异常行为。

  但是这些标准是相对的,会随着社会的变迁、认识的深入而发生变化。

  六、人类行为的特点

  1、适应性。

人类行为的根本目的是为了适应环境,当然这些行为同时也在改造环境。

  2、多样性。

不同的需要会引发不同的行为。

  3、动态性。

各种环境的变化以及人类自身的变化都会影响人类行为的动态变化。

  4、指向性。

人类行为有其原因,同时也会指向特定目标。

  5、可控性。

人类能有意识地调节和控制自己的行为,使其向着目标前进。

  6、发展性。

人类现在行为是由过去行为而来,又会朝向未来,所以说人类行为是连续发展的。

第二节社会环境

  一、社会环境的含义

  一般而言,可以把人类的环境区分为自然环境(physicalenvironment)和社会环境(socialenvironment)。

其中,自然环境包括地形、地貌、气候、季节,以及山川、湖泊、道路、空气、植物、动物等;

社会环境包括人以及人们之间相互联系和作用的方式、载体等,如家庭、群体、学校、社区、政府、阶级、文化等。

我们重点关注的社会环境对人类行为的重要影响。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是相互影响和相互渗透的,共同作用于人类行为,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中所讨论的“社会环境”也包含了对人类行为有重要影响的自然因素。

实际上,类似的研究很早就有了,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就论述了气候、地理对人类行为的影响,如,寒冷国家中对娱乐缺乏感受性,气候温和的地区却相反;

岛屿居民比大陆居民更倾向于自由(因为岛屿面积小,不太会发生压迫,与大帝国相隔,暴政难以插手,也难以被征服)。

  社会环境可以被界定为:

与人类生物遗传、心理状态及社会过程相互作用的社会系统,家庭、群体、学校、社区、政府、社会、文化等是其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环境也可以继续细分,如有人将它所包含的要素性质分为物理社会环境(建筑、交通等)、生物社会环境(如盆景、家禽)与心理社会环境(如行为、习俗)。

  二、社会环境的特点

  1、多样性。

社会环境涵盖各个方面和不同层次。

  2、动态平衡性。

一方面,社会环境是相对稳定的,另一方面它也是动态变化的。

  三、社会环境的构成

  构成社会环境的主要单元有家庭、群体、单位组织、社区、制度和文化。

  1、家庭

  家庭是以婚姻关系为基础,以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为纽带的一种社会组织形式。

家庭通过家庭教养模式对个体的实施影响,包括横向与纵向两个方面,横向指的是家庭背景和历史,横向的是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

  家庭是人最原始、最基本的环境,是人接触社会生活的基础。

2、朋辈群体

  除家庭、学校外,对个体成长和发展影响最大的莫过于朋辈群体。

朋辈群体是一群规模较小、年龄相近的个体聚集在一起组成的小团体。

  朋辈群体对个体发展的作用体现在两个层面:

(1)对个体的认知发展、行为塑造、情绪表达、精神追求及支持系统均有直接影响;

(2)伴随个体的成长,朋辈群体在不同社会系统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3、学校与工作单位

  学校既是传授知识、培训技能的地方,也是社会化的重要场所。

学校系统、教师、管理者与社区之间有密切的交互作用,并共同影响学生的发展。

  工作单位和其他组织对个体影响较大。

目标、人和人际互动是组织的三要素,人际互动出现问题是许多成年人发生心理疾病的诱因。

  4、社区

  一般意义上的社区是在一定地域范围中人们生活的共同体。

另外,也存在非地域社区,如网络社区、宗教社区。

这些与人们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密切相关,并成为人们生活的外部条件。

  5、社会(或社会系统)

  社会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社会关系的体系。

一般来说,社会包括家庭、经济、教育、医疗、社会福利、政治、法律和军事等子系统。

人们的行为就是在社会系统,即一定的社会关系体系中展开的。

  6、文化

  文化是人类创造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

文化是凝聚社会的黏合剂,通过语言、文字、艺术等形式对生活其中的人们产生影响,它是维系社会、影响人类行为的巨大力量。

  7、大众传媒

  广播、电视、报纸、杂志、互联网对人的行为和实践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这些影响既有积极正面的,如提供迅捷丰富的信息、为有效社会化提供更丰富的渠道。

也有消极负面的,媒体有可能传递不良信息,误导受众。

  四、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

  1、社会功能

  社会功能是作为社会成员、社会人所具有的能力和发挥的作用,它与人们期待的社会角色有关。

  或者我们可以说,人们在互动过程中应该分别去扮演社会所期待的相应的社会角色,否则就会出现社会功能失调等问题。

  如前面案例中的患“学校恐惧症”的小明,就是不能很好地扮演我们所期望的学生的角色,因而他的社会功能出现了问题,需要社会工作者的介入,来修复、改善他的社会功能,使他能更好地实现学生这一角色的扮演。

2、社会环境与人类行为的交互影响

  

(1)个体必须适应环境;

  

(2)社会环境影响个人行为;

  (3)社会环境对人类行为的影响不能脱离遗传禀赋的制约;

  (4)作为能动个体,人类行为也能够改变社会环境;

  (5)社会环境对人类行为的影响更大一些。

  因此,改变个人、改变环境和改变两者互动是重新达成人与环境间适应性平衡的专业手法。

  3、家庭教养方式对人类行为的影响

  根据感情纽带和行为控制交互分类,可分成四种教养模式(如下图):

感情纽带

行为控制

权威性

专制型

纵容型

疏离型

  

(1)权威型

  父母的特点:

  关心孩子,倾听孩子,对孩子的需要能作出敏感的反应,给孩子贴心的帮助,让孩子感受到温暖和关爱。

  对孩子提出明确的要求,这些要求是一个人适应社会所必需的,而不是从父母自身的喜好或者情绪出发的,因此也是理性的、一贯的。

  向孩子解释为什么要对他提出这些要求,同时鼓励孩子与自己交流。

  家庭的气氛:

  父母和孩子很亲密,情感和思想的交流都很充分。

  孩子觉得父母可亲可敬,信赖父母,对父母的教育持开放和接受的态度,父母在孩子心目中有很高的威信。

  孩子的发展:

  孩子易于形成友善、真诚、合作、独立、果断的品质,有较强的自我控制能力,社会适应良好,社交能力强,能愉快而自信地学习。

(2)专制型

  对孩子控制得很严,并且要孩子无条件服从自己的各种要求,一旦孩子违反,会严厉地惩罚孩子。

  与权威型父母相比,他们对孩子提出的要求更多从自己的喜好出发,很少跟孩子解释为什么要这样做,使孩子几乎无法独立选择自己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

  不关心孩子,孩子感受不到他们的温暖和支持。

  在这类家庭中长大的孩子,往往容易形成行为上的两面性,而且焦虑、退缩、不满、对人缺乏信任,同时也缺乏自信,心情不开朗,容易产生报复心理和攻击行为。

  (3)纵容型

  无条件地爱和接受孩子,但对孩子没有要求,不加控制,或者即便提了要求,也不坚持让孩子做到,大有尽量让孩子自我管理的味道。

  由于缺乏指引,孩子常常不知道一件事情自己该不该做、做得对不对。

  这些孩子看上去是家里的“小皇帝”,但是内心常常焦虑不安,而且心理发展不成熟,自控能力很差,我行我素,不受欢迎,缺乏进取心和探索精神。

  (4)疏离型

  更多地沉浸在自己的需要中,既不关心孩子,也不对孩子提要求。

  对孩子漠然、拒绝,亲子之间缺乏交往和沟通。

  自我控制能力差,社会交往能力差,缺乏责任感,自私,冲动,叛逆,攻击性强,问题行为很多。

  在这些教养模式中,权威型是最成功的,疏理型是最失败的。

第三节人生发展阶段及主要特征

  一、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阶段论

  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综合模式,具有独特、稳定等特性,包括气质、性格、认知、自我调控等。

  弗洛伊德认为,本能是一种决定心理过程方向的先天状态。

本能的根源是身体的状态或需要,主要是身体对某种物质或精神的欠缺。

本能的目的是寻求满足,消除身体的欠缺状态。

在早期理论中,弗洛伊德把人的本能分为性本能和自我本能,大体相当于人类的两大需要:

爱与饥。

性本能又被他称为里比多(libido)。

  性本能是驱使人的所有行为的原始动力,人格的发展是建立在性生理和性心理发展的基础上的,他的人格理论也被称为“心理性欲发展理论”。

在人格发展的每个阶段,都会有一个特殊的区域成为里比多兴奋和满足的中心。

弗洛伊德据此把人格发展划分为五个阶段,他认为这五个阶段的顺序是不变的。

  第一阶段:

口唇期(0-1岁)。

  口唇区域为快感的中心。

婴儿的活动大多以口唇为主,摄入、撕咬、含住、吐出和紧闭是五种主要的口腔活动模式。

如果对一种原始模式产生固着作用,成年后就可能形成相应的人格特征。

  第二阶段:

肛门期(1-3岁)。

  肛门区域成为性感区。

在这一阶段,儿童会接受排便训练,这是儿童第一次接触到外部纪律或权威,因此代表了伊底与社会规范之间的冲突。

一般地,如果排便训练过于严格,儿童会形成过度控制的行为习惯,如洁癖、吝啬和强迫的人格特征,也有可能造成儿童的反抗,从而形成过度铺张浪费、越轨的人格特征;

如果排便训练过于随便,儿童在成年后容易形成肮脏、浪费、凶暴和不守秩序等人格特征。

  第三阶段:

性器期(3-6岁)。

  生殖器成为快感的中心。

这是人格发展的关键阶段。

在这一阶段,儿童以异性父母作为自己性欲的对象,男孩对母亲产生爱恋,仇恨父亲,称为恋母情结或俄狄浦斯情结;

女孩对父亲产生爱恋,仇恨母亲,称为恋父情结或克勒厄屈拉情结。

  儿童在仇恨同性父母的同时又害怕报复,最后在压抑自己的性欲,停止对父亲的敌视,逐渐接近、接纳、认同父亲,并逐渐发展起同性父母的态度、价值观和行为模式。

否则,儿童就可能演变成同性恋或异装癖、异性癖等性心理障碍。

  以上的三个阶段称为前生殖阶段。

弗洛伊德认为,它们是人格发展的最重要的阶段,为成年后的人格模式奠定了基础。

他主张,人格的最初形成应是在5岁左右。

  第四阶段:

潜伏期(6岁-青春期)。

  这一阶段,儿童的里比多受到压抑,没有得到明显的表现。

儿童这时已经进入学校接受正规教育,因此,将兴趣从家庭成员转向同伴,特别是同性同伴,倾向于避开异性同伴。

  第五阶段:

生殖期(青春期-成年)。

  这一阶段是个体的性发育成熟期。

个体开始试图与父母分离,建立自己的生活,逐渐发展出成年人的异性恋。

  弗洛伊德认为,个体的人格发展要想在性、心理和社会的方面都达到成熟状态,即达到生殖期人格的理想水平是很难的,很少有人能达到。

因为人格在发展过程中会遇到两种危机:

一是固着,即不论在每个人格发展阶段满足过多或过少,都会使里比多停滞在那个阶段,从而使个体在成年后表现出该阶段的人格特征;

二是倒退,即个体在人格发展过程中遇到挫折,从而从高级阶段返回到低级阶段,表现出低级阶段的人格。

他认为固着和倒退是心理疾病产生的原因。

  弗洛伊德的主要贡献是对潜意识的论述及重视童年期的经验,但他的“性泛论”也受到了很多批评。

二、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埃里克森(E.H.Erikson)发展了弗洛伊德的理论,引入了社会文化因素,强调社会环境在自我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埃里克森把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划分为八个阶段,这八个阶段的顺序是由遗传决定的,但是每一阶段能否顺利度过却是由环境决定的,所以这个理论可称为“心理社会”阶段理论。

在每一阶段个体均需自我调整,以适应其中的心理社会冲突和危机。

人们必须解决此阶段的冲突与危机,才能向更高阶段前进,所以,每一个阶段都是不可忽视的。

发展阶段

年龄(岁)

主要冲突与任务

形成的美德

婴儿前期

0-1

1.基本信任还是基本不信任

2.重要的联系:

照护者

3.任务:

对周围世界的信任超越不信任

希望

幼儿期

1-3

1.自主还是羞怯与疑虑

父母

在怀疑和羞怯中发展独立性

意志力

儿童早期

3-6

1.主动还是内疚

家庭

不断尝试新的事物,克服内疚,建立自信心

目的

儿童中期

6-12

1.勤奋还是自卑

学校和同伴

学习重要知识、技能和生存技巧,勤奋感超越自卑感

能力

青少年期

12-20

1.同一性还是角色混乱

朋辈群体,角色模式

发展自我同一性

忠贞

成年早期

20-40

1.亲密还是孤独

爱人、伴侣或亲密朋友

对他人作出承诺,建立亲密联系,而非与社会疏离,专注自我

成年中期

40-65

1.繁殖还是停滞

家族、同事、社会规范

培养和指导下一代,生产与创造

关怀

成年晚 

(老年)期

65以后

1.自我整合还是绝望

所有人类

回顾一生,坦然面对死亡,而非失望、沮丧,对死亡充满恐惧

智慧

三、婴幼儿阶段

  1、婴幼儿阶段的生理、心理及社会性发展特征

  人的婴幼儿阶段是从出生到3岁左右,主要具有大脑发育迅速、行为上开始目标取向、语言能力发展、开始形成依恋性等心理、生理和社会方面的发展特征。

  

(1)生理发展

  在生命初期,大脑以惊人的速度发育。

婴儿刚出生时大脑重量只有成人的25%,半年后会增长一倍;

到2岁时,已达到成人的75%。

庞大而高度复杂的神经网络为婴儿快速而广泛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婴幼儿期也是动作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在此期间逐步掌握了独立行走以及用手操作物体的能力。

  

(2)认知与心理发展

  从认知发展的角度来看,这时处于感觉运动阶段。

从随意性的天生反射活动过渡到目标取向行为;

在2岁左右形成符号思维的能力。

  该阶段也是语言发展的重要时期,孩子学习、记忆、语言理解能力快速发展。

到2岁左右口语词汇迅猛发展,对语言产生明显兴趣,并学会了大量用来命名物体的单词。

  (3)社会性发展

  依恋的形成:

  婴幼儿期是形成依恋的重要阶段。

依恋产生于婴幼儿与其父母的相互作用过程中,是一种感情上的联结和纽带。

依恋是人类适应生存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漫长的进化过程中自然选择的结果。

  2、任务与挑战

  艾里克森认为1-3岁是自主、羞怯与疑虑阶段,婴儿开始寻求自主性:

自己穿衣、吃饭等,如果失败的话则会感到羞愧,并怀疑自己的能力;

如果危机成功解决,则形成“意志”的美德,从而更乐观、更坚强地面对生活。

  四、儿童阶段

  1、儿童阶段的生理、心理及社会性发展特征

  儿童阶段是3-12岁左右,其中3-6岁一般也称为儿童早期,7-12岁被称为儿童中期。

这一阶段的生理特征是动作技能进一步发展、活动范围扩大;

在心理方面,智力发展迅速,思维能力提高。

同时,儿童的社会性增强,家庭生活、朋辈群体游戏成为重要的社会化环境。

  到6-7岁时儿童的脑重量接近于成年人的水平,这为儿童智能的迅速增长以及接受教育奠定了基础。

3-6岁时,儿童的肌肉技能已有良好发展,之后动作的熟练程度与协调能力日益增长。

此时的环境因素影响很大。

  6岁到性成熟前的阶段,儿童的自我中心主义开始减弱,语言和记忆功能有所增强。

到11-12岁左右,儿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文学研究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