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版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B卷.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761217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613.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版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B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人教版版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B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人教版版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B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人教版版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B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人教版版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B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版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B卷.docx

《人教版版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B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版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B卷.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版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B卷.docx

人教版版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B卷

人教版2020版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B卷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选择题

1.民生问题是当前我国所关注的焦点。

所谓民生,主要是指民众的基本生存生活状态,以及民众的基本发展机会、基本发展能力和基本权益保护的状况等。

以下中国近代化探索运动中涉及有民生问题的有

①洋务运动   

②戊戌变法   

③辛亥革命

④新文化运动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欧洲联盟成立的时间是

A.1967年

B.1968年

C.1991年

D.1993年

3.1945年,为中国战区对日受降和在南京举行正式受降仪式做了必要准备的是()

A.第三次长沙会战

B.湘西会战

C.常德会战

D.芷江洽降

4.观察下面两幅历史地图。

从图一到图二版图的变化与下列哪一事件密切相关

A.美苏两极格局

B.法西斯对外扩张

C.第一次世界大战

D.拿破仑对外战争

5.下列属于新中国航天成就的有()

①中国自行研制的中近程地地导弹发射试验成功            ②已掌握“一箭多星”技术             

③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Ⅰ号      ④“神舟五号”飞船载人发射成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美国内战爆发前是“一国两制”的经济格局,这两种经济指的是

①南方封建主义经济

②北方农奴制经济

③南方种植园经济

④北方资本主义经济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7.某校九年级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们搜集到一组图片,对下列图片主题的提炼,最恰当的是

 

 

 

 

华米在美国上市

印度海尔园投产仪式

世界经济艰难复苏

“国籍”模糊的美国通用汽车

A.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

B.经济全球化发展

C.世界经济快速发展

D.科学技术的发展

8.学者将15世纪以前西欧“手抄书本”的历史分成“修院时代”与“俗世时代”两个时期,认为书籍是从教会机构独占逐渐演变成一般学者也可以分享图书。

反映了一般有能力阅读的人对书籍的需求度增加,这种变化的关键是

A.中央集权加强

B.天主教会分裂

C.罗马帝国瓦解

D.市民阶层出现

9.有口号称:

“有华人的地方就有‘老干妈’(‘老干妈’是贵州大型民营企业的著名品牌)”;也有人说:

“当今的世界巨人林立,美国是萎缩的巨人,日本是独脚巨人,俄罗斯是生病的巨人,欧洲是缺乏凝聚力的巨人,中国是潜在的巨人。

”上述两段评述反映了当今世界在经济、政治发展中的哪两大趋势

A.经济工业化政治一体化

B.经济工业化政治多极化

C.经济全球化政治一体化

D.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

10.以下是19世纪30、40年代中英部分武器装备数据对比,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

A.大河文明与海洋文明的差距

B.儒家文明与基督教文明的差距

C.农耕文明与工业文明的差距

D.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间的差距

11.“衙门中吸食最多,如幕友、官亲、长随、书办、差役,嗜鸦片者十之八九,皆力能包庇贩卖之人。

”这反映当时

A.白银大量外流

B.人民体质下降

C.政府吏治腐败

D.禁烟没有成效

12.中国的造纸术发明后,经由新疆或西藏地区传入了()

A.东欧地区

B.西亚地区

C.南亚地区

D.中亚地区

13.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会议是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八七会议

D.遵义会议

14.李鸿章、康有为、孙中山是中国近代史上三位重要的历史人物,他们的相似之处是

A.都是资产阶级代表人物

B.都主张推翻清朝统治

C.都为中国近代化做出贡献

D.都曾经在清政府做官

15.“让统治者在共产主义面前发抖吧。

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

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这段发表在1848年的,以长虹贯日般的磅礴气势震撼人心的文字激励了20世纪发生的哪些大事()

①法国大革命 ②巴黎公社斗争  ③新中国成立   ④俄国十月革命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③④

16.有些人的名字往往与时代特征有一定的联系,下列名字与其出生时的时代特征不相符的是()

A.生于1951年,取名李援朝

B.生于1964年,取名杨文革

C.生于1949年,取名王解放

D.生于1958年,取名马跃进

17.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曾说:

“1895年中国曾有三个人各自做出自己一生最重要的选择:

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促使他们作出人生重要选择的原因,是因为这一年

A.《马关条约》的签订

B.《南京条约》的签订

C.《辛丑条约》的签订

D.洋务运动的兴起

18.听到“东方魔稻”“杂交水稻之父”“正引导我们走向一个丰衣足食的世界”这些赞语,你会想到的人物是()

A.袁隆平

B.钱学森

C.焦裕禄

D.王进喜

19.独立战争给美国留下1000万美元的债务,而联邦政府却无征税权,其国库主要收入主要靠向各州募集,缺乏强有力的经济职权。

可见当时最为迫切的问题是

A.要求英国承认其独立

B.迅速开展工业革命

C.建立强大的中央政府

D.争取法国、荷兰的援助

20.秦始皇确立中央集权,其中之一就是设立中央机构,其中统管军事的是

A.丞相

B.御史大夫

C.太尉

D.刺史

二、综合题

21.观察下面工业革命时三种机器图片,回答问题:

材料一:

(1)图一所示机器名字是什么?

(2)图二所示机器的改良者是谁?

它将人类社会带入了怎样的时代?

(3)图三所示装置的发明者是谁?

它的出现表明工业革命已经拓展到哪一领域?

材料二:

1840年英国在世界工业中所占比重达45%,在世界贸易中占比重达25%,成为第一个世界贸易中心。

现代工厂制度带动了整个社会的快速变化。

只用了几十年时间,以工业与城市为主的经济体制就取代了以农业与乡村为主体的经济体制。

新城市兴起,旧城市改观,大量人口涌向城市,人们的生活方式与世界面貌都发生了巨变。

(4)结合材料,归纳工业革命的不断深入对英国社会产生的重大变化。

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鸦片烟,真狡狯……这是西洋要将中国害……一方好人家,尽将烟器摆;一条好花街,尽将烟馆排。

女子变妖怪,男子变痴呆。

未老身先死,已死身不埋。

(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问题?

为解决这一问题,清政府有何举措?

材料二中国禁烟运动“给了我们一个战争的机会……终于可以使我们乘战胜之余威提出我们自己的条件,强迫中国接受。

这种机会也许不会再来,是不可能轻易放过的”。

——安得鲁·韩德森致拉本特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鸦片战争是由林则徐禁烟引起的吗。

23.阅读下列材料:

时间

历史事件

1989年

戊戌变法

1911年

辛亥革命

1945年4﹣6月

中共“七大”召开(会上,毛泽东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报告,强调要废止国民党一党专政,建立民主联合政府,)

1947年

内蒙古自治区成立(随后,广西、新疆、宁夏、西藏自治区先后成立)

1949年9月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

1954年9月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

﹣﹣根据岳麓书社《中国历史》(八年级上、下册)整理

根据材料提供的历史事件,提炼一个主题,并任意选取其中的两个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对提炼出的主题加以阐述说明。

〔要求:

主题立意明确精炼:

史实阐述符合主题。

24.文化是引领时代前进的旗帜。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以其独具风格的文化魅力打动和影响世界。

阅读材料,完成题后相关要求。

(艺术篇)

材料一 

(1)图一的文字是我国已发现的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它被称为什么?

汉字书写在东汉末年发展成为书法艺术,图二是谁的书法作品?

(思想篇)

材料二:

他生活在中国学术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阶段,这一阶段发生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具有思想解放性质的事件。

他反对空谈仁义,强调以法治国,相传秦王嬴政读了他的著作后,赞叹不已,说:

“我得见此人,死也甘心了。

(2)材料二中提到的“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具有思想解放性质的事件”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材料中的“他”指的是这一时期的哪位思想家?

(科学篇)

材料三:

中医养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我国传统养生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道法自然”是中医养生的基求,天人合一、阴阳平衡、身心合一是中医养生观的三大法宝。

(3)东汉时期,一套“道法自然”的医学体操诞生,请写出该体操的名称;同时期产生的部医学著作全面阐述了中医理论和治病原则,这部著作是什么?

25.材料一:

1979年(对于中国是不平凡的一年),中国农民以特有的首创精神奏响了改革的序曲;这一年,深圳等经济特区开始筹建,打开了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这一年,一次跨越太平洋的行程构建了中美两国新的合作基础。

——摘编自《复兴之路》

(1)材料中的“改革”是我党在哪次会议中提出的?

从此开创了一条走向民富国强的道路指什么道路?

、                                                                               

(2)材料中的“农民的首创”指的是哪一重要举措?

                              

(3)“这一年”我国在外交上取得了哪一项具体成就?

                         

材料二:

(4)材料二中的雕塑“拓荒牛”,体现了深圳特区的一种什么精神?

                   

(5)细读邓小平题词,指出特区主要“特”在哪一领域?

                               

(6)与深圳同时开放的经济特区有哪些?

(任写一个)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二、综合题

1、

2、

3、

4、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生物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