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束的偏转与聚焦现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电子束的偏转与聚焦现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子束的偏转与聚焦现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灯丝H用6.3V交
流供电,其作用是将阴极加热,使阴极发射电子,电子受阳极的作用而加速。
2、电聚焦原理
电子射线束的聚焦是电子束管必须解决的问题。
在示波管中,阴极被加热发射电子,电子受阳极产生的正电场作用而加速运动,同时乂受栅极产生的负电场作用只有一部分电子能够通过栅极小孔而飞向阳极。
栅极G的电压一般要比阴极K的电压低20〜100V,山阴极发射电子,受到栅极与阴极间减速电场的作用,初速度小的电子被阻挡,而那些初速度大的电子可以通过栅极射向荧光屏。
所以调节栅极电压的高低可以控制射向荧光屏的电子数,从而控制荧光屏上的辉度。
当栅极上的电压负到一定的程度时,可使电子射线截止,辉度为0。
加速电极的电压比阴极电位高儿口伏至上千伏。
前加速阳极,聚焦阳极和第二阳极是山同轴的金属圆筒组成。
山于各电极上的电压不同,在它们之间形成了弯曲的等势面、电场线。
这样就使电子束的路径发生弯曲,这类似光线通过透镜那样产生了会聚和发散,这种电器组合称为电子透镜。
改变电极间的电压分布,可以改变等势面的弯曲程度,从而达到电子束的聚焦。
3、电偏转原理
在示波管中,电子从被加热的阴极K逸出后,由于受到阳极电场的加速作用,使电子获得沿示波管轴向的动能。
令z轴沿示波管的管轴方向从灯丝位置指向荧光屏;
同时,从荧光屏上看,令X轴为水平方向向右,Y轴为垂直方向向±
o假定电子从阴极逸出是初速度忽略不计,则电子经过电势差为U的空间后,电场力做的功eU应等于电子获得的动能
(1)
显然,电子沿Z轴运动的速度vz与第二阳极A2的电压5的平方根成正比,即
(2)
若在电子运动的垂直方向加一横向电场,电子在该电场作用下将发生横向偏转,如图2所示。
若偏转板板长为1、偏转板末端到屏的距离为L、偏转电极间距离为d、轴向加速电压(即第二阳极A2电压)为5,横向偏转电压为Ud,则荧光屏上光点的横向偏转量D山下式给出:
图2
U=+—)
22d
由式(3)可知,当5不变时,偏转量
D随Ud的增加而线性增加。
所以,根据屏上光点位移与偏转电压的线性关系,可以将示波管做成测量电压的工具。
若改变加速电压U2,适当调节3到最佳聚焦,可以测定D-Ud直线随5改变而使斜率改变的情况。
4、磁偏转原理
电子通过A?
后,若在垂直Z轴的X方向外加一个均匀磁场,那么以速度v飞越子电子在Y方向上也会发生偏转,如图所示。
由于电子受洛伦兹力F=eBv作用,F的大小不变,方向与速度方向垂直,因此电子在F的作用下做匀速圆周运动,洛伦兹力就是向心力,即有eBv=mv2/R,所以
(4)
(5)
式中,1为磁场宽度,D为电子在荧光屏上亮点的偏转量(忽略荧光屏的微小弯曲),L为从横向磁场中心到荧光屏的距离。
山此可得偏转量D与外加磁场B、加速电压U?
等的关系为
(6)
实验中的外加横向磁场山一对载流线圈产生,其大小为
(7)
B=K^nl
式中,心为真空中的磁导率」】为单位长度线圈的匝数,I为线圈中的励磁电流,
K为线圈产生磁场公式的修正系数(0vK51)
曲此可得偏转量D与励磁电流I、加速电压U2等的关系为
°
=如皿區⑻
5、磁聚焦和电子荷质比的测量原理
带点粒子的电量与质量的比值叫荷质比,是带电微观粒子的基本参量之一。
测定荷质比的方法很多,本实验釆用磁聚焦法。
当示波管放置在一个通电螺旋管时,沿示波管轴线方将有以均匀分布的磁场,其磁感应强度为B。
经阳极小孔射岀的细电子束流将沿轴线作匀速直线运动。
电子运动方向与磁场平行,故磁场对电子运动不产生影响。
电子流的轴线速率为
式中,sm分别为电子电荷量和质量。
若在一对偏转极板Y上加一个幅值不大的交变电压,则电子流通过Y后就获得一个与管轴垂直分量v丄。
如暂不考虑电子轴向速度分量V〃的影响,则电子在磁场的洛伦兹力F的作用下(该力与V丄垂直),在垂直于轴线的平面上作圆周运动,即该力起着向心力的作用,F=eV1B=mvl/R,由此可得到电子运动的轨道半径斤=丄,v丄越大轨道半
Be/m
径亦越大,电子运动一周所需要的时间(即周期)为
(10)
这说明电子的旋转周期与轨道半径及速率V丄无关。
若再考虑切的存在,电子的
运动轨迹应为一螺旋线。
在一个周期,电子前进距离(称螺距)为
(11)
山于不同时刻电子速度的垂直分量v丄度不同,故在磁场的作用下,各电子将沿不同半径的螺线前进。
然而,山于他们速度的平行分量V〃均相同,所以电子在做螺线运动时,它们从同一点出发,尽管各个电子的V丄各不相同,但经过一个周期后,它们乂会在距离出发点相距一个螺距的地方重新相遇,这就是磁聚焦的基本原理。
由式(11)可得
e/m=^7r2U2/h2B2(12)
长直螺线管的磁感性强度B,可以山下式讣算:
(13)
(14)
E_*
将式(13)代入式(12),可得电子荷质比为:
e/m=8兀2乙(£
2。
2)/(“0倔)2
(15)
式中
8十(尸+Z?
2)
(W
本实验使用的电子束实验仪,k=4.8527xl08
3.实验仪器
EB-II1电子束实验仪、直流稳压电源、数字万能表、
四、实验步骤
1、开启电子束实验仪电源开关
将“电子束一荷质比”选择开关打向“电子束”位置,面板上一切可调旋钮都旋至中部,此时在荧光屏上能看到一亮斑。
适当调节辉度,并调节聚焦,使屏上光点聚成一圆点。
(主:
光点不能太亮,以免烧坏荧光屏)
2、光点调零
X轴调节调节“X轴调节”和“X轴调零”旋钮,使光点位于X轴的中心圆点,且左、右偏转的最大距离都接近于满格。
Y轴调节用数字万能表电压档接近于“Y偏电压表”+、一两端,缓慢调节“Y轴调节”旋钮使数字万能表读数为0,然后调节“Y轴调零”旋钮使光点位于Y轴的中心原点。
3、测量D随Ud的变化
调节阳极电压旋钮,取定阳极电压U2=700V,用数字万能表分别测出D二±
5,±
10,±
15,±
20mm时的Ud(垂直电压)值列表记录。
再取U2=900V,再测D为上述值时的5值记录表中。
4、测量偏转量D随磁偏转电流I的变化
使亮光点回到Y轴的中心原点,取U2-7OOV,用数字万用表的mA档测量磁偏转电流。
列表记录D=5,10,15,20mm时的磁偏转电流值,然后改变磁偏转电流方向,再测D=-5,-10,-15,-20mm时的磁偏转电流值。
再取U2=900V,重复前面的测量。
5、电子荷质比三的测量
m
把直流稳压电源的输出端接到励磁电流的接线柱上,电流值调到0,将“电子束一荷质比”开关置于“荷质比”位置,此时荧光屏上出现一条直线,阳极电压调到700Vo此时若线较暗,则可将“辉度”旋钮顺时针增大至刚好能看清竖直亮线为止;
在增大“阳极电压”至1000V位置。
若能达到1000V位置,则可固定“辉度”旋钮,开始正式测量。
(1)开始测量e/m,逐渐加大励磁电流使荧光屏上的直线一边旋转一边缩短,直到变成一个小亮点,读取电流值,然后将将电流调回零。
再将电流换向开关板到另一方,重新从零开始增加电流使屏上直线反方向旋转缩短,直到再得到一个小亮点,读取电流值。
取其平均值,以消除地磁等的影响。
(2)改变阳极电压为800V,900V」000V,重复步骤
(1)
五、数据处理
1、电偏转
700/V
Vd/v
-15.02
-11.21
-7.75
-3.97
3.6
7.55
11.31
15.24
D/mm
20
15
10
5
-5
-10
-15
-20
900/V
-18.98
-14.6
-9.49
-5.38
5.39
9.8
14.87
20.64
如图可知其斜率为-1.3222mm/v
(2)当阳极电压为900V时
如图可知斜率为-1.01171
得出结论阳极电圧越高,曲线的斜率越小
2^磁偏转
I/mA
71.3
52.7
35.85
17.93
15.49
31.83
50.4
67.3
72.6
51.7
37.72
17.86
17.61
39.4
54.7
71.2
如图可知斜率为0.28823
如图可知斜率为0.27833
3、电子荷质比
压
700V
800V
900V
1000V
I正
1.4
1.54
1.62
1.72
I反
1.42
1.52
1.58
1.77
I平均
1.41
1.53
1.6
1.745
e/m/C/kg
1.708611X1011
1.658405xIO11
1.706027xlO11
1.593649xlO11
e/m平均/C/kg
1.666673x1011
e/%
5.24
六、思考题
1、在测量荷质比时,地磁场对测量结果有影响吗?
如果有,能否消除或将其影响减至最小?
答:
山于地球也存在磁场,电子的质量非常小,因此地磁场对测量结果有影响。
本实验是通过从两个方向旋转取平均值来消除地磁场的影响。
2.电子束偏转与聚焦实验中,偏转量的大小与光点的亮度是否有关?
为什么?
有关,偏转量会影响聚焦大小,也就是说电子打在荧光屏的数目和汇聚的集中程度,从而影响光点的亮度。
3、在电子束的偏转与聚焦现象中为什么在接入万用表之前光点不会移动而转动Y轴调节光点会上下移动
因为万用电表的mA档测量磁偏电流时插入磁偏电流的孔,相当于使产生磁场的电路通路,这时调节磁偏调节光点才动。
之前万用电表V档测Ud时,万用电表接在X或Y正负两端,产生磁场的电路断开,不产生磁场调节磁偏调节光点不动。
七、实验感悟
这次的实验我感觉自己收获很多,同时也让我发现自己有一些做实验的不好的习惯,由于刚开始对于导线的连接问题,由于以前没有接触过导线相关的连接,对于一些基本常识还不知道,不过我很感老师发现了并指出我的错误,也许是我的幸运,同时也让我知道了一些导线的使用方法,毕竟在实验这方面动手操作的机会还是很少的。
这次的实验原理比较易懂,由于在高中的时候学过相关的知识,主要是操作问题,以前只有理论,没有操作,再动手方面有点生疏,万能表的运用也不太会,不过熟悉一下也就可以了,这个实验的不好操作的地方就是对于光点的观测,由于视角的不同,观测的光点的位置有可能不准,引起的误差就比较大,这个也是在看个人观测的时候的仔细程度问题,不过实验测数据较顺利,只不过对于测调仪器的时候还是缺少一点耐心,这个我会加强锻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