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教案 技术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7606616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5.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下册教案 技术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一年级下册教案 技术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一年级下册教案 技术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一年级下册教案 技术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一年级下册教案 技术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年级下册教案 技术Word文档格式.docx

《一年级下册教案 技术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下册教案 技术Word文档格式.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一年级下册教案 技术Word文档格式.docx

4.介绍剪纸的方法和技巧。

5.巡视、指导学生剪纸猴,并进行展示.

活动二:

制作“小猴爬绳”玩具

1.出示细绳、晾衣夹、纸猴、胶水,交代任务:

我们都有了一只顽皮而聪明的小猴。

现在我们要让小猴爬绳,制作一个“小猴爬绳”玩具。

2.出示课件,引导学生观察示意图.观察老师是如何制作“小猴爬绳”玩具的.教师进行演示.

3.了解制作过程后,指导学生制作玩具.

活动三:

比一比谁的“小猴”爬得快

1. 

导入:

小猴想请各位同学帮忙,让它玩爬绳游戏。

看哪位同学最聪明,能让小猴爬得最快!

2. 

组织比赛,介绍比赛规则。

3. 

组织学生讨论:

小猴靠什么向上爬?

4. 

归纳:

小猴是依靠细绳与晾衣夹之间的摩擦爬上去的。

活动四:

总结

这节课的学习,你玩的高兴吗?

希望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同学们都能做个有心人,遇事多观察、多思考。

我相信你们的生活一定会更加多姿多彩!

 

板书设计

1、小猴爬绳

剪出小猴轮廓

制作“小猴爬绳”玩具

比一比谁的“小猴”爬得快

教学反思

成功:

失败:

改进:

2、有趣的小船

在本课中,学生将以剪刀为基本工具,制作小船玩具,再将小船放入水中,船尾滴几滴洗洁精,看谁的小船“开”得快。

教师应在活动过程中,引导学生充分探讨"

如何让船开得更快"

,仔细体会纸船各个部位的造型与功能间的关系(如船头是尖的,可以减少前进时水的阻力;

船尾下凹,可以让船尾更好地与水面接触)。

二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识图能力,喜欢玩玩具、比赛。

通过本节课,要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养成动手动脑的习惯,激发探究的欲望。

能根据制作图完成小船的制作,迸一步提高识图水平。

能发现影响小船前进速度的因素,体会物品的造型结构与它的功能是密切相关的。

在玩和改进小船中,养成动手动脑的习惯,激发探究的欲望在制作玩具中,学习绳子打结的方法,提高识图水平。

在使用剪刀时有安全意识。

通过制作、改进小船,迸一步提高剪纸和折纸的基本技能。

通过玩、改进小船,体会物品的造型珀构与它的功能是密切相关出。

1,三只用吹塑纸制成的小船:

一条是平头小船,另两条是尖头小船(船头分别为等腰三角形、不等腰三角形),一盆水,扇子。

2,制作小船的材料,吹塑纸,洗洁精、肥皂等。

活动一:

导入“有趣的小船”课题

1、出示课前制作好的三条小船,将它们放在水中,用扇子扇风,让小船前进。

2、提问:

大家喜欢哪一条小船?

为什么?

学生观察三条小船的造型、特点,并观察三条小船前进的速度和方向等有什么不一样,然后交流自己喜欢哪只小船及喜欢的理由。

3、组织学生再次观察水中小船前行的情况、比较小船的前进速度,总结发现。

4、总结自己的发现:

小船的前进速度与其造型有关。

揭题:

有趣的小船。

活动二:

制作“有趣的小船”

1、指导学生观察制作图

2、组织学生交流制作方法,同时进行安全教育。

3、巡视、指导学生制作小船。

活动三:

玩“有趣的小船

1、提出问题:

大家想不想玩二玩小船?

2、提出要求: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比赛,看谁的小船“开”得更快?

3、组织学生交流:

(1)怎样才能让小船“开”得更快?

(2)如果不用洗洁精、肥皂,可以改用哪些其他物品?

4、组织学生改进小船,再尝试游戏。

5、组织学生评价。

活动四:

拓展活动:

比较哪种物质能更快地推动小船前进

活动准备:

吹塑纸、剪刀、洗衣粉、洗洁精、肥皂、圆珠笔油、4盆水

活动过程:

(1)各组分别用吹塑纸制作4条大小、形状一样的小船。

(2)全班猜想如果分别在4条小船的尾部放一种物质(洗衣粉、洗洁精、圆珠笔油、肥皂),哪条小船前进得最快?

(3)分组尝试分别在4条小船的尾部放洗衣粉、洗洁精、圆珠笔油、肥皂,比较哪条小船前进得最快(将4条小船分别放在4盆水中,以免物质在水中溶解时相互干扰)。

(4)交流各组观察到的现象,并分别说说用这4种物质推动小船前进的优缺点。

2、有趣的小船

制作“有趣的小船”

玩“有趣的小船

地方(技术)学科

(二)年级教学设计

3、气压千斤顶

在本课中学生将用捆扎等技能用塑料袋徒手制作简易的千斤顶,并尝试用千斤顶来抬高重物。

二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活泼好动,善于模仿,身心可塑性强。

二年级学生,有意注意的时间较短,同时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可能性的问题,不大容易理解,所以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应主要采用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在玩中体验,玩中创造。

在游戏中让学生理解教材中比较抽象的内容,建立学生的表象。

同时将所学到了理论进一步在生活中应用,从而达到教者的目的。

二年级的小学生对千斤顶了解的很少,所以有必要向他们介绍千斤顶及用途。

让学生了解技术发展的过程,知道技术的发展与人们的需要发展密切相关。

他们从中可以知道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方式都随着技术的进步而发生着变化。

简单了解千斤顶的工作原理,通过制作气压千斤顶,掌握用绳子捆扎密封塑料袋的技能。

通过交流、游戏、比赛等活动,初步认识实际生活中的千斤顶。

能小组合作完成任务,增强合作意识,培养学生探究科学知识的兴趣。

简单了解千斤顶的工作原理,提高捆扎与密封等技能。

初步认识实际生活中的千斤顶,制作一个简单的气压千斤顶。

创设情境、合作交流、竞赛

多媒体、塑料袋(稍大、较结实的)、细绳、空心笔杆或是鲜奶吸管

一.说一说

出示学习目标:

学会制作一个简单的气压千斤顶

导学指要:

(1)放课件了解千斤顶

(2)小组活动制作千斤顶

(3)宣布比赛结果

教师:

1.说说你见过千斤顶吗?

2.帮助学生回忆在汽车修理厂见过的千斤顶

3.课件播放千斤顶的使用过程

4.说说千斤顶是怎样工作的

5.集体汇报

二.做一做

出示导学指要:

小组活动制作千斤顶

1.各小组拿出准备好的塑料袋 

细绳 

笔杆准备进行制作千斤顶的比赛

2.制作过程:

(1).用细绳将塑料袋和笔杆扎紧

(2).在塑料袋上放几本书

(3).通过笔杆往塑料袋里吹气

3各小组讨论:

我们制作的千斤顶好不好?

为什么,能不能做的更好?

4.集体讨论:

能不能做一个更好的,制作的关键是什么?

5.思考:

怎样才能扎得更紧?

6.交流扎千斤顶的方法

7.根据上述意见,修改自己的千斤顶

三、比赛

出示导学指要:

宣布比赛结果

(1)哪个小组的千斤顶顶起来的书最多?

(2)公布比赛结果

(3)请获胜小组谈谈获奖感言

四、想一想

(1)思考:

想一想是什么力量把书抬起来的?

(2)小组讨论

(3)集体汇报

(4)教师总结:

是空气的力量把书抬起来的,也就是气压把书抬起来的

五、活动总结

今天你学到了什么?

你还想知道千斤顶的更多知识吗?

3、气压千斤顶

气压千斤顶

放 

 

绕 

扎 

4、木材的利用

本课以童话故事“木材的利用”为载体,介绍了树木被加工成各种不同规格的木材半成品后的故事:

不同的木材被送往了各个不同的上厂。

木材边角料被送到了造纸厂,较平整的板被送到了家具厂;

经弯曲加工的木板被送到了造船厂……不同的生产商对木材半成品的要求是不同的。

上学期已经学过木材的利用,初步了解了树木被伐倒直至变成半成品的木料所经历的过程,在此可引导学生简单了解各种不同规格的木材在不同的工厂里被制成各种产品的过程,并引导学生关注不同工厂利用的木质材料是有区别的,其目的是合理、高效地利用木材,节约成本,同时激发学生对丰富的技术世界的兴趣。

能从故事中了解到不同规格的木材半成品提供给不同的生产商,有利于木材的合理、高效利用,增强节约资源的意识。

知道工厂购买木材半成品进行加工,可以节约时间和成本,体会到技术分工的意义。

通过观察故事中木制品的加工,知道不同产品的生产会用到专门的设备和特定的加工工艺,体会到技术手段的丰富多彩。

知道不同木材会被不同厂商合理利用,这使木材的使用更高效。

简单了解一些工厂使用的特有机械设备和生产工艺流程

1、童话故事“木材的利用”的图以及故事录音。

2、排序题:

将以下工作按造纸的生产工艺流程排序。

听故事

1、讲故事:

工人们在制材厂采购木料。

2、提出问题:

建筑公司、造纸厂、家具厂、造船厂的采购员在制材厂分别挑选丁怎样的木材?

他们为什么挑选了不同的木材?

3、引导学生回忆二年级上学期学习的“树木的利用”这课,说说树木被加工成各种木材的过程,并提出问题:

制材厂为什么要把木头加工成各种规格不同的木材?

4、学生讨论问题,如果没有制材厂,每个生产厂家都直接砍伐树木来加工产品,会怎样?

得出结论:

各厂家不直接生产需要的木材,而是从制材厂购买木材半成品来加工成产品,这样做可以节约生产的时间和成本。

看图讲故事

1、激趣:

各种各样出木材进入各个工厂后会怎样呢?

大家想不想知道?

让我们一起来看童话故事图,待会儿交流。

2,组织学生看图,分段讲故事。

讨论木材被加工成产品的过程

1、组织学生讨论:

木材进入各个工厂后分别是怎样被加工成不同的产品的?

2、组织学生讨论:

不同的木材进入不同的工厂,并被加工成不同的产品,它们的加工过程相同吗?

所用的工具相同吗?

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不同工厂所用的生产设备不同,制造不同的产品需要不同的加工工艺。

3、组织学生讨论:

我们身边有哪些木制品?

它们可能是使用怎样的木材加工成的?

拓展活动:

用小木片创造作品

活动目的:

能尝试设计、制作木制品,并提高使用白胶粘贴小木片的技能。

一些小木片、白胶、砂纸

活动过程。

(1)学生讨论:

用小木片可以制作什么作品?

(2)学生交流用小木片制作作品的各种方案。

(3)教师介绍白胶的使用方法。

(4)学生按自己的设想制作作品。

4、木材的利用

8、关于橡皮泥和吸管的畅想

本课并将开展竞赛类游戏。

学生依据教师提供的橡皮泥和吸管,激发创造思维,进行大胆地设计,合理地将材料组合、想象成某一物品,比谁给出的答案既多又有创意。

教师应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材料,并从多个方面展开想象,如既可以对其中某一种材料进行单独改造和想象,也可以将橡皮泥和吸管组合起来,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想象和描述。

通过这一活动,引导学生深入认识各种物品,并懂得物品与物品之间的组合能发挥物品的更大功能。

二年级的学生想象力丰富,但是不擅于将材料组合成新的物品,在此,应充分引导激励学生。

能通过观察橡皮泥和吸管,并进行组合,想像,描述活动,深入了解物品,了解物品的功能如何被延伸和拓展的。

提高观察力和想象力。

能了解游戏规则,积极开动脑筋,有竞争意识。

在游戏中运用想象力,畅想新的物品。

深入了解物品及物品的功能是如何被拓展的。

秒表计分表每位学生3根吸管和1块橡皮泥

一、谈话导入:

1.老师问同学一个问题,你们知道木匠的祖师是谁吗?

2.他发明了什么?

你们知道吗?

你们知道鲁班是怎么发明锯子的吗?

3.鲁班发明锯的故事,告诉我们联想在发明中是多么的重要!

4.除了鲁班,说说你还知道那些发明家啊?

你们也想成为这样的发明家吗?

就让我们首先从畅想开始吧!

板书:

畅想(畅想就是敞开思路,随心所欲,天马行空的想象)

5.畅想什么呢?

我们从身边的事物开始。

师出示:

橡皮泥和吸管,问:

这是什么呀?

这节技术课,我们就来进行一项“关于橡皮泥和吸管的畅想”。

关于橡皮泥和吸管

二、新授:

1.出示:

橡皮泥吸管

a.引导生观察它们,说说它们的样子.

b.展开联想,把橡皮泥和吸管组合起来,想象像什么?

有什么用途?

生动手操作后发言

c. 

引导学生辨别:

刚才大家的发言,那些是创造性发言,那些是普通性发言?

2.简单介绍畅想的一般方法。

过渡语:

老师知道,同学们都希望自己的发言是创造性发言,对吗?

这就需要同学们开动脑筋去畅想,怎样去畅想呢?

老师昨天超越时空去了春秋时代,见到了鲁班爷爷,他送给同学们三道锦囊,告诉我们畅想的一般方法,我们瞧一瞧。

a.替换的方法。

b.组合的方法。

c.放大的方法。

(师边演示边讲解)

其实,在畅想中,还有其他的方法,鲁班爷爷留给同学们自己去发现。

有了畅想的方法,老师相信你们一定有许多有创意的发言,要急于表达,对吗?

老师给每个同学制造了机会,我们在组内进行畅想的比赛好吗?

三、 

比赛活动

(一)明确比赛规则

1.出示:

比赛规则

a.在两分钟内完成思考,拼装材料,一句话发言,发言必须大声,吐字清晰。

b.小组成员依次发言,全部发言后,再进行两轮,每人有三次发言机会。

c.普通性发言1分,创造性发言5分。

d.在规定时间内没能发言或与他人重复,不得分。

2.出示评分表。

(二)模拟比赛

1.老师当裁判计分,各组组长参加。

老师看表,比赛开始,组长操作,后汇报,师计分

2.交流模拟比赛情况?

3.质疑比赛中不清楚的问题

4.为优胜的同学发鲁班奖。

(三)比赛开始

发给各组评分表,

1.师看表,生操作。

师同时巡视,及时发现有创意的作品。

2.组员按名字顺序向组长汇报发言。

3.各组长汇报老师,各组优胜同学,师发鲁班奖

刚才是小组内的比赛,接下来我们小组成员要进行合作,把你们组的橡皮泥和吸管合起来,进行创意制作,设计出一件作品,并说出作品的用途,我们来看小组的作品最有新意。

四、拓展活动

1.各小组先讨论做什么,在操作。

2.汇报自己组的作品。

3.评选出“鲁班小组”

许多小朋友也用吸管和橡皮泥制作了好多作品,想不想欣赏一下?

五、欣赏橡皮泥和吸管的手工作品

师谈话:

欣赏了这些作品,同学们一定大受启发,没有了时间限制,课余时间一定会做出更新奇,精美的作品来。

六、总结本课情况,提出希望。

这节课,我们利用橡皮泥和吸管,展开了畅想活动,同学们的表现也超出了老师的想象,你们玩的开心吗?

老师愿你们都插上一双想象的翅膀。

(板画:

翅膀图)同时,脚踏实地的去学习科学知识,这样一定会拥有自己的美好明天!

8、关于橡皮泥和吸管的畅想

畅想的一般方法:

地方(技术)学科

(二)年级教学设计

9、气球宝塔

本课是借助气球以小线为单位,发挥创意,制作气球宝塔,完成比赛,让学生形成遵守规则的意识。

二年级学生喜欢游戏、竞赛,在这里只要引导学生认识游戏规则,然后讲清比赛要求即可。

但是因为二年级的学生喜欢争强好胜,所以关于小组合作的方法和要求需要强调,引导学生分工明确、配合才可以堆出稳、层次多的宝塔。

了解垒气球宝塔的规则,形成遵守规则的意识

积极动手动脑,有创意地设计、制作不同的纸环。

       体验合作的乐趣,形成合作解决问题的意识。

(1)小组合作寻找纸环与气球的合理堆垒方法,使气球宝塔层次多、稳定好,时间长。

(2)能尝试插接纸环,有创意地设计、制作不同的纸环,积极动手动脑,提高创新能力。

在遵守规则的前提下堆垒出层次多、稳定好的气球宝塔。

设计、制作不同的纸环。

竞赛法、小组合作

多媒体、塔的图片、积木、秒表、若干个气球、打气筒

一、揭示课题、明确要求:

1、(动态显示一组4幅塔的图片)提问:

这是什么?

(板书:

宝塔)你觉得它们有什么特点?

上小下大,一层一层的搭起来的)今天我们就来进行一次用气球搭宝塔的比赛活动,好不好?

气球宝塔。

2、这是打气泵,这里有两个打气孔,气球套在其中一个孔上,摁气泵就可以打气了。

打到你所要的大小,可以把它拿下来,并扎紧。

哪位同学帮老师一个忙?

(只要和学生合作打一个气球就可以了,其余三个大小不一的气球是先前打好的。

老师这里就有几个已经吹好的气球,谁来把它搭成像宝塔那样的塔?

3、(搭宝塔失败,出示报纸)比赛时老师给每个小组提供了一张报纸,从报纸上撕下纸条,(撕报纸的方法老师直接演示并告诉学生)做成纸环,把纸环垫在气球和气球之间,大家想一想(停)这样是不是就能搭成宝塔了?

4、(出示散掉的“纸环”)这个是纸环吗?

在这个活动中,纸环很重要,不用胶水、也不借助任何工具,怎样让纸环扣住呢?

所以比赛时,对纸环扣的制作进行了奖励,(边在评分表中加分边讲解)在搭气球宝塔时,你们小组只用了一种纸环扣搭宝塔,加3分,用了两种不同的纸环扣,加4分,第三种或三种以上的,有一种就加5分。

要取得高分就要想更多的办法做不同的纸环扣。

5、(指向评分表,“层次分”),除了纸环创新分,在我们的评分表中,有一项层次分,搭一层只有1分,搭二层就可以再加2分,搭三层可以加3分,搭四层可以加4分,依次类推,搭得越多,你的层次分越高,不过,要搭又稳层次又多的气球宝搭,可不是那么容易的!

(稍等,让全体学生听进去。

)在搭宝塔时,一个纸环隔一个气球,气球与气球、纸环与纸环是不能相碰的,碰到了就扣除一层的分数。

二、尝试吹气球和做纸环

1、在比赛前,老师给大家10分钟的时间,让同学们商量并试一试,怎样用打气泵将气球吹大,怎样将吹大的气球用线扎紧,怎样做纸环扣,时间有限,比一比,哪个小组分工合作做得最好!

2、好,时间到!

为了比赛公平,我们把刚才试的气球和纸环都放在下面框中。

3、(出示闹钟)本次比赛活动也是有时间限制的,共10分种,等老师说开始,大家再一起动手。

明白了吗?

3、老师发给每个小组5个气球和5根线、半张报纸。

如果你们小组的材料用完了,可以向老师再要,但前提是必须用完了后再要。

准备好了吗?

三、搭气球比赛、评分

1、(学生比赛活动,老师巡视,但不指导)

2、(时间到)统计、公布各组的成绩,并进行小结。

9、气球宝塔

吹气球

做纸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