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第十单元中考必考点剖析+典型题解析+中考题展望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7605892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08.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化学第十单元中考必考点剖析+典型题解析+中考题展望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初中化学第十单元中考必考点剖析+典型题解析+中考题展望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初中化学第十单元中考必考点剖析+典型题解析+中考题展望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初中化学第十单元中考必考点剖析+典型题解析+中考题展望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初中化学第十单元中考必考点剖析+典型题解析+中考题展望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化学第十单元中考必考点剖析+典型题解析+中考题展望Word文档格式.docx

《初中化学第十单元中考必考点剖析+典型题解析+中考题展望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化学第十单元中考必考点剖析+典型题解析+中考题展望Word文档格式.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中化学第十单元中考必考点剖析+典型题解析+中考题展望Word文档格式.docx

A、碱的溶液呈碱性,但显碱性的溶液不一定是碱的溶液,如碳酸钠溶液显碱性,但是碳酸钠属于盐类物质,故错误;

B、金属铝与盐酸反应生成AlCl3和H2,金属铁也能与盐酸反应,生成FeCl2和H2,故错误;

C、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所以灭火只是控制住这三个条件中的一个即可,故错误;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元素守恒,因为蜡烛燃烧生成CO2和H2O,所以蜡烛组成里一定含有C和H,故正确;

故选:

D.

点评:

本题考查的是常见的类推,完成此题,要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合理的归纳和总结.所以要求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加强定义的理解和记忆,以便能够灵活应用。

2、常见酸的性质与用途。

考试中主要考查:

(1)浓盐酸、浓硫酸的特性、用途,如浓盐酸、浓硫酸放置于空气中的变化及原因分析,浓硫酸的吸水性及稀释过程等。

(2)酸具有通性的原因,盐酸、稀硫酸的化学性质,正确书写相关化学方程式等。

常见酸的性质及用途多以文字叙述的形式命题,试题形式多为选择题、填空与简答。

【中考提示】:

金属与酸反应:

(1)金属:

活动性顺序中排在H之前的金属;

(2)酸:

一般指盐酸和稀硫酸;

(3)铁与盐酸、稀硫酸反应生成亚铁盐。

1.(2015•黄冈)构建模型和构建知识网络是化学学习中重要的学习方法,李华同学利用左手构建酸的性质知识网络,如图所示,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如用湿润的pH试纸测定盐酸的pH,则结果会      (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2)图中①的现象是:

      .

(3)写出一个符合图中③的化学方程式      

(4)图中性质④属于      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5)图中⑤的性质在工业上可用于      (填用途).

酸的化学性质;

溶液的酸碱度测定;

反应类型的判定;

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常见的酸酸的通性.

(1)测定盐酸的pH时,用蒸馏水湿润pH试纸后,相当于盐酸溶液被稀释,酸性减弱.

(2)酸跟石蕊指示剂反应,使其颜色变为红色.

(3)跟某些盐反应生成另外的酸和盐,前提是有一种生成物为气体或沉淀.

(4)酸与碱的反应,符合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两种化合物的反应,是复分解反应.

(5)图中⑤的性质内容较广,可以是指盐酸与碱反应,也可以是指盐酸与金属氧化物反应.

(1)测定盐酸的pH时,用蒸馏水湿润pH试纸后,相当于盐酸溶液被稀释,酸性减弱,则结果会偏大.

(3)跟某些盐反应生成另外的酸和盐,前提是有一种生成物为气体或沉淀,如盐酸和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和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HCl+AgNO3=AgCl↓+HNO3.

(4)酸与碱的反应,符合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两种化合物的反应,是复分解反应.

(5)铁锈属于金属氧化物,与盐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由此性质盐酸在工业上可用于除锈.

故答案为:

(1)偏大;

(2)石蕊变红;

(3)HCl+AgNO3=AgCl↓+HNO3(合理即可);

(4)复分解;

(5)盐酸除铁锈(合理即可).

盐酸是酸的代表物质,要熟记酸的通性,要求同学们能写出每一项性质的化学方程式。

3、常见碱的性质与用途。

考试中考查内容有

(1)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俗称、特殊的物理性质和用途,如氢氧化钠易潮解、溶于水放热,氢氧化钠固体可做干燥剂等。

(2)考查碱的化学性质: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碱和非金属氧化物反应、指示剂与碱的变色反应等。

(3)(3)探究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变质情况,变质原因、变质后成分猜想、部分变质还是全部变质等。

【中考提示】

(1)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的碱,必须是可溶性碱。

(2)氢氧化钠、氢氧化钙能与空气中二氧化碳反应变质,因此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应密封保存。

(3).常见的碱还有氢氧化钾(KOH)、氨水(NH3·

H2O)等。

1.(2015•湖州)小明同学学习了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后知道:

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钠都能与二氧化碳反应,二氧化碳通入石灰水中能产生明显的现象.于是小明同学提出了一个问题:

      ?

小明同学联想到再做“固体碘溶解在酒精中”的实验时,酒精作为溶剂,能溶解固体碘.酒精能否溶解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呢?

小明查阅资料并通过实验获知:

氢氧化钠不与酒精发生化学反应,但能溶解在酒精中形成无色、透明的溶液.氢氧化钠的酒精溶液与氢氧化钠的水溶液化学性质相似.碳酸钠不与酒精反应也不溶于酒精.

至此,小明同学对自己提出的问题有了清晰的解决方案.

(1)小明同学的解决方案是      .

(3)写出解决方案中涉及到的化学方程式:

物质的溶解性及影响溶解性的因素;

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根据题干信息分析,将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钠的酒精溶液中,生成的碳酸钠不与酒精反应也不溶于酒精,会有晶体析出.

由题干“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钠都能与二氧化碳反应,二氧化碳通入石灰水中能产生明显的现象”可以联想到:

能否让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产生明显的现象.

(1)由于氢氧化钠不与酒精发生化学反应,但能溶解在酒精中形成无色、透明的溶液.氢氧化钠的酒精溶液与氢氧化钠的水溶液化学性质相似.碳酸钠不与酒精反应也不溶于酒精,所以将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钠的酒精溶液中,生成的碳酸钠不与酒精反应也不溶于酒精,会有晶体析出.

(2)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CO2+2NaOH═Na2CO3+H2O.

(1)将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钠的酒精溶液中;

(2)CO2+2NaOH═Na2CO3+H2O.

本题综合考查了二氧化碳的性质,题目新颖,体现运用化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2015•河北)根据图所示的实验回答问题:

(1)甲实验验证了氢氧化钙具有      的化学性质.

(2)乙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点燃铁丝下端的火柴,待      时,将铁丝深入集气瓶内.集气瓶内放少量水的目的是      .

(3)丙是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实验时若向试管内加入的盐酸过多,可能产生的后果是      .

氧气的化学性质;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实验性简答题.

根据图示结合已有的物质的性质进行解答,氢氧化钙能与酸反应,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的燃烧的现象进行解答,根据盐酸过多产生的气体可能将盐酸排出试管解答即可.

(1)甲实验中,将氢氧化钙溶于水,然后加入酚酞试液,酚酞试液会变红,加入盐酸后红色褪去,说明氢氧化钙具有能使酚酞变红,能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性质,故填:

能使酚酞变红、能与酸反应.

(2)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点燃铁丝下端的火柴,待火柴快燃尽时,将铁丝深入集气瓶内.反应中的高温熔化物溅落会炸裂瓶底,故需要在集气瓶内放少量水,故填:

火柴快燃尽,防止反应中的高温度熔化物溅落炸裂瓶底.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若是实验时向试管内加入的盐酸过多,短时间产生的气体太多,压强过大,可能将盐酸排出试管,故填:

反应产生的气体将盐酸排出试管.

本题是对常见的实验操作的考查,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结合图示进行。

3.(2015•贵阳)在实验室,某同学将氢氧化钠溶液逐滴滴入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直至过量.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横轴)与混合溶液中溶质质量(纵轴)的关系如图所示.

(1)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为      .

(2)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      .

(3)图中B→C线段对应溶质质量减小的本质原因是      .

(4)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适量BaCl2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有      .

向一定量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直至过量,此过程在氢氧化钠先和硫酸反应,然后和硫酸铜反应,据此分析.

(1)氢氧化钠和硫酸反应,没有明显的反应现象;

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有蓝色沉淀生成;

(2)氢氧化钠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方程式为2NaOH+H2SO4═Na2SO4+2H2O

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硫酸钠,方程式为:

CuSO4+2NaOH=Cu(OH)2↓+Na2SO4

(3)图中B→C线段对应CuSO4+2NaOH=Cu(OH)2↓+Na2SO4反应,由方程式可知加入NaOH(80份质量)小于生成沉淀Cu(OH)2(98份质量)所以溶质质量减小.

(4)将氢氧化钠溶液逐滴滴入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直至过量.反应后的溶液中含有硫酸和硫酸钠,加入适量BaCl2溶液,硫酸与BaCl2反应生成硫酸钡和盐酸;

硫酸钠和BaCl2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氯化钠,所以恰好完全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有HCl和NaCl

(1)开始没有现象,之后有蓝色沉淀生成;

(2)2NaOH+H2SO4═Na2SO4+2H2O;

(3)入NaOH(80份质量)小于生成沉淀Cu(OH)2(98份质量)所以溶质质量减小

(4)HCl和NaCl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理解图象的物理意义和所代表的反应的反应原理和相关物质的定量反应关系,难度适中。

4.(2015•成都)用氢氧化钠溶液、稀盐酸和酚酞溶液.按如图步骤进行实验.

回答下列问题

(1)无色溶液A是      ,仪器C的名称是      .

(2)实验中滴入酚酞溶液的目的是      

(3)实验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步骤⑤的操作名称是      ,当出现较多量固体时应      

(5)实验步骤②和③两次使用了滴管,用完后需要洗涤的是      (填②或③)

中和反应及其应用;

(1)根据酚酞试液只有在碱性溶液中显红色及常见的仪器分析;

(2)根据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无现象分析酚酞的作用;

(3)根据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了氯化钠和水,可以据此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根据蒸发操作及注意事项分析;

(5)根据滴管使用的注意事项分析.

(1)向无色溶液A中滴加酚酞试液变成红色,说明溶液显碱性,因此A溶液是氢氧化钠溶液;

仪器C是酒精灯;

氢氧化钠溶液;

酒精灯;

(2)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无现象,因此滴加酚酞试液,依据颜色的变化可以证明而发生了化学反应;

证明盐酸能与氢氧化钠发生化学反应;

(3)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了氯化钠和水,故反应的方程式为:

NaOH+HCl═NaCl+H2O;

(4)步骤⑤是将固体和液体的分离得到氯化钠,结合仪器及操作可知是蒸发结晶;

在蒸发操作中注意当出现较多量固体时应停止加热,靠余热烘干,防止固体溅出,也可以节约能源;

停止加热,靠余热烘干;

(5)滴瓶上的滴管不要清洗,防止把原试剂稀释,而其它的滴管需要清洗,防止互相使用污染试剂;

③.

本题考查了氢氧化钠和盐酸的中和反应,难度不大,依据酸碱指示剂及常见分离混合物的方法及注意事项分析即可.

4、中和反应及应用。

考试中主要考查中和反应的现象、指示剂的选择、实验操作、恰好完全反应的判断,酸碱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有关中和反应的实验探究等。

【中考提示】1.反应原理:

(以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为例)

NaOH+HCl=NaCl+H2O

2.指示剂的选择与酸碱恰好完全反应的判断

由于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没有明显现象,实验时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酚酞溶液可以帮助判断是否发生反应及反应是否进行完毕。

当红色刚好消失时恰好完全反应。

3.实验操作(以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为例)

①取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酚酞溶液;

②再慢慢滴入稀盐酸,并不断搅拌溶液;

③至溶液颜色恰好变成无色为止,此时恰好完全反应。

4.判断酸碱中和后溶液溶质的成分

在酸滴定碱的的实验时,所得无色溶液中可能酸碱恰好完全,也可能酸过量。

检验酸过量的方法:

①滴加紫色石蕊溶液;

②用pH试纸;

③加入比较活泼的金属;

④加入碳酸盐等。

1.(2015•吉林)根据图,判断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取液后的滴管不能倒置

B.用玻璃棒搅拌使反应充分

C.用酚酞溶液判断该反应是否发生

 D.生成盐和水的反应都是中和反应

中和反应及其应用.

常见的酸酸的通性.

A、根据滴管的正确使用方法进行分析;

B、根据玻璃棒搅拌可以使反应充分进行分析;

C、根据酚酞在碱性溶液中显红色,在酸性、中性溶液中不变色进行分析;

D、根据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中和反应进行分析.

解:

A、取液后的滴管不能倒置,否则会腐蚀胶帽,故A正确;

B、玻璃棒搅拌可以使反应充分,故B正确;

C、酚酞在碱性溶液中显红色,在酸性、中性溶液中不变色,所以用酚酞溶液判断该反应是否发生,故C正确;

D、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中和反应,但是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不属于中和反应,故D错误.

本题主要考查了中和反应的相关知识,难度不大,需要注意中和反应定义的应用.

2.(2015•宜昌)某校化学小组在利用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探究酸碱中和反应时,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测得烧杯中溶液pH的变化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c点所示溶液呈碱性

 B.图中a点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Na2SO4和H2SO4

 C.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逐滴滴入到盛有硫酸的烧杯中

 D.由a点到b点的pH变化过程证明酸和碱发生了中和反应

中和反应及其应用;

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

A、根据c点的pH小于7,溶液显酸性,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a点的pH大于7,溶液显碱性,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图象中pH值的变化是从大于7逐渐的减小到小于7,进行分析解答.

D、根据由a到b点的pH值的变化是从大于7逐渐的减小到等于7,进行分析解答.

A、c点的pH小于7,溶液显酸性,故错误;

B、a点的pH大于7,溶液显碱性,溶液中的溶质是硫酸钠和氢氧化钠,故错误;

C、由图象可知,pH值是开始时大于7逐渐的减小到7然后小于7,可知原溶液显碱性,然后不断的加入酸性溶液,使pH减小,说明是把稀盐酸滴加到氢氧化钠溶液中,故错误.

D、由a到b点的pH值的变化是从大于7逐渐的减小到等于7,可以说明酸和碱发生了中和反应,故正确.

答案:

D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中和反应及其应用,掌握溶液的酸碱性和溶液pH大小之间的关系、从数形结合的角度理解中和反应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3.(2015•南宁)请完成以下实验报告的填写.

实验名称: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实验目的:

验证盐酸和氢氧化钠能否发生反应.

供选择的仪器和药品:

试管、胶头滴管、烧杯、酚酞溶液、稀盐酸、氢氧化钠稀溶液.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解释

(1)在      中加入约1mL氢氧化钠稀溶液,用胶头滴管滴入几滴酚酞溶液.

溶液显      色

碱能使酚酞溶液变色

(2)然后,      ,直至溶液恰好变无色为止.

溶液颜色最后褪去

两者能发生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根据试管可以用作少量溶液的反应容器,酚酞遇碱显红色,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进行分析.

试管可以用作少量溶液的反应容器,酚酞遇碱显红色,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所以

(1)在试管中加入约1mL氢氧化钠稀溶液,用胶头滴管滴酚酞溶液.

溶液显红色

(2)然后滴加稀盐酸,直至溶液恰好变无色为止.

两者能发生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NaOH+HCl=NaCl+H2O

(1)试管

(2)滴加稀盐酸

本题主要考查了中和反应,难度不大,需要注意试管可以用作少量液体的反应容器,烧杯可以用作大量液体的反应容器.

4.(2015•苏州)中和反应在工农业和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某学生课外兴趣小组对中和反应进行研究.

(1)对于没有明显实验现象产生的中和反应,如稀盐酸与稀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要证明它们之间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可通过如下实验来进行.

①在盛有稀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滴加2~3滴酚酞试液,用胶头滴管吸取稀盐酸逐滴加入到上述烧杯中,边滴边用玻璃棒搅拌,当观察到      现象时,说明它们之间发生了中和反应,且恰好完全反应.

②将稀盐酸逐滴匀速加入一定量的稀氢氧化钠溶液中,用数字化仪器对反应过程中溶液的温度、PH进行实时测定,得到的曲线如图1、图12所示.

由图1、图2可知,稀盐酸与稀氢氧化钠已发生中和反应的判断依据是      .

(2)对于某些有明显实验现象产生的中和反应,如稀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的反应,只要将稀硫酸滴加到氢氧化钡溶液中,观察到      现象,就可说明反应已经发生.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1)显酸性的溶液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显碱性的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

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时放出热量;

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pH大于7,当不断加入稀盐酸时,由于发生中和反应,溶液的碱性减弱,pH减小,当恰好完全反应时,pH等于7,继续加入稀盐酸时,溶液显酸性,pH小于7;

氢氧化钡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硫酸钡和水.

(1)①在盛有稀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滴加2~3滴酚酞试液,用胶头滴管吸取稀盐酸逐滴加入到上述烧杯中,边滴边用玻璃棒搅拌,当观察到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时,说明它们之间发生了中和反应,且恰好完全反应;

②由图1、图2可知,稀盐酸与稀氢氧化钠已发生中和反应的判断依据是溶液温度升高;

溶液pH由大于7降至小于7.

故填:

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

溶液温度升高;

(2)将稀硫酸滴加到氢氧化钡溶液中时,能够观察到产生白色沉淀,就可说明反应已经发生,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Ba(OH)2+H2SO4═BaSO4↓+2H2O.

产生白色沉淀;

实验现象是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的外在表现,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观察实验、分析实验,为揭示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的实质奠定基础.

5、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方法。

考试中主要考查

(1)溶液的pH与酸碱性的关系以及pH试纸的使用方法,

(2)根据溶液的pH数值判断溶液呈酸性或碱性,(3)判断溶液酸碱性的强弱等。

试题形式是选择题、填空与简答。

(1)测定pH时,不能直接将pH试纸浸入溶液来中。

(2)测定前不能将pH试纸湿润。

(3)pH试纸测出数值为整数,不是小数。

(4)酸性溶液稀释时pH逐渐增大,但不会大于或等于7;

碱性溶液稀释时pH逐渐减小,但不会小于或等于7。

3.溶液的酸碱性对生活、生产及人类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1)化工生产中许多反应必须在一定pH溶液里才能进行;

(2)在农业生产中,农作物一般适宜在pH接近于7或等于7的土壤中生长;

(3)测定雨水的pH可以了解空气的污染情况(酸雨是指pH<5.6的雨水)。

(4)测定人体内或排出的液体的pH,可以了解人体的健康状况。

1、(2015重庆B卷)某同学用pH试纸测得以下液体的pH,实验过程中pH试纸变成蓝色的是()

A、雨水pH=6B、食醋pH=3

C、肥皂水pH=10D、食盐水pH=7

【考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

【专题】常见的酸酸的通性.

【分析】pH试纸变成蓝色,说明溶液显碱性;

溶液的pH等于7时,呈中性;

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

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

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

pH试纸变成蓝色,则pH大于7,说明溶液显碱性.

A、雨水的pH=6,小于7,显酸性,故选项错误.

B、食醋的pH为3,小于7,显酸性,故选项错误.

C、肥皂水的pH为10大于7,显碱性,故选项正确.

D、食盐水的pH为7,显中性,故选项错误.

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溶液的酸碱性和溶液pH大小之间的关系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2016中考题展望

一、选择题

1.下列物质露置于空气中,质量会变小的是(  )

A.浓硫酸B.浓盐酸

C.生石灰D.氯化钠

【解析】由于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所以露置于空气中,质量会变小。

【答案】B

2.氢氧化钠的俗名是()

A.烧碱B.小苏打

C.生石灰D.纯碱

【解析】氢氧化钠的俗名是烧碱、火碱、苛性钠。

【答案】A

3.某同学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度,下列操作或结论正确的是()

A.先用pH试纸直接沾取待测溶液

B.先用水润湿pH试纸再测定溶液的酸碱度

C.用pH试纸测得石灰水的pH=5

D.用pH试纸测得盐酸的pH=1

【解析】不能先用pH试纸直接沾取待测溶液,造成试剂污染,A错;

不能先用水润湿pH试纸再测定溶液的酸碱度,否则造成溶液酸碱度减弱,B错;

石灰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成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