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代码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7582280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66.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代码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代码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代码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代码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代码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代码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代码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代码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代码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2

物的因素

21

2101

210101

211305

211399

2114

2199

物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设备、设施、工具、附件缺陷

强度不够

刚度不够

稳定性差

密封不良

耐腐蚀性差

应力集中

外形缺陷

外露运动件

操纵器缺陷

制动器缺陷

控制器缺陷

设备、设施、工具、附件其他缺陷

防护缺陷

无防护

防护装置、设施缺陷

防护不当

支撑不当

防护距离不够

其他防护缺陷

电伤害

带电部位裸露

漏电

静电和杂散电流

电火花

其他电伤害

噪声

机械性噪声

电磁性噪声

流体动力性噪声

其他噪声

振动危害

机械性振动

电磁性振动

流体动力性振动

其他振动危害

电离辐射

非电离辐射

紫外辐射

激光辐射

微波辐射

超高频辐射

高频电磁场

工频电场

运动物伤害

抛射物

飞溅物

坠落物

反弹物

土、岩滑动

料堆(垛)滑动

气流卷动

其他运动物伤害

明火

高温物体

高温气体

高温液体

高温固体

其他高温物体

低温物体

低温气体

低温液体

低温固体

其他低温物体

信号缺陷

无信号设施

信号选用不当

信号位置不当

信号不清

信号显示不准

其他信号缺陷

标志缺陷

无标志

标志不清晰

标志不规范

标志选用不当

标志位置缺陷

其他标志缺陷

有害光照

其他物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抗倾覆、抗位移能力不够。

包括重心过高、底座不稳定、支承不正确等

指密封件、密封介质、设备辅件、加工精度、装配工艺等缺陷以及磨损、变形、气蚀等造成的密封不良

指设备、设施表面的尖角利棱和不应有的凹凸部分等

指人员易触及的运动件

指结构、尺寸、形状、位置、操纵力不合理及操纵器失灵、损坏等

指防护装置、设施本身安全性、可靠性差,包括防护装置、设施、防护用品损坏、失效、失灵等

指防护装置、设施和防护用品不符合要求、使用不当。

不包括防护距离不够

包括矿井、建筑施工支护不符要求

指设备布置、机械、电气、防火、防爆等安全距离不够和卫生防护距离不够等

指人员易触及的裸露带电部位

包括χ射线、γ射线、α粒子、β粒子、中子、质子、高能电子束等

指应设信号设施处无信号,如无紧急撤离信号等

指信号量不足,如响度、亮度、对比度、时间维持时间不够

包括信号显示错误、显示滞后或超前

包括直射光、反射光、眩光、频闪效应等

22

2201

2202

2203

2204

2205

2206

2207

2208

2209

2299

化学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爆炸品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易燃液体

易燃固体、自然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

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

有毒品

放射性物品

腐蚀品

粉尘与气溶胶

其他化学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根据GB13690中的规定

23

2301

230101

230102

230103

230199

2302

2303

2304

2399

生物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致病微生物

细菌

病毒

真菌

其他致病微生物

传染病媒介物

致害动物

致害植物

其他生物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3

环境因素

包括室内、室外、地上、地下(如隧道、矿井)、水上、水下等作业(施工)环境

31

3101

3102

3103

3104

3105

3106

3107

3108

3109

3110

3111

3112

3113

3114

3199

室内作业场所环境不良

室内地面滑

室内作业场所狭窄

室内作业场所杂乱

室内地面不平

室内梯架缺陷

地面、墙和天花板上的开口缺陷

房屋地基下沉

室内安全通道缺陷

房屋安全出口缺陷

采光照明不良房屋安全出口缺陷

作业场所空气不良

室内温度、湿度、气压不适

室内给、排水不良

室内涌水

其他室内作业场所环境不良

指室内地面、通道、楼梯被任何液体、熔融物质润湿,结冰或有其他易滑物等

包括楼梯、阶梯、电动梯和活动梯架,以及这些设施的扶手、扶栏和护栏、护网等

包括电梯井、修车坑、门窗开口、检修孔、孔洞、排水沟等

包括无安全通道、安全通道狭窄、不畅等

包括无安全出口、设置不合理等

指照度不足或过强、烟尘弥漫影响照明等

指自然通风差、无强制通风、风量不足或气流过大、缺氧、有害气体超限等

32

3201

3202

3203

3204

3205

3206

3207

3208

3209

3210

3211

3212

3213

3214

3215

3216

3217

3299

室外作业场地环境不良

恶劣气候与环境

作业场地和交通设施湿滑

作业场地狭窄

作业场地杂乱

作业场地不平

航道狭窄、有暗礁或险滩

脚手架、阶梯和活动梯架缺陷

地面开口缺陷

建筑物和其他结构缺陷

门和围栏缺陷

作业场地基础下沉

作业场地安全通道缺陷

作业场地安全出口缺陷

作业场地光照不良

作业场地空气不良

作业场地温度、湿度、气压不适

作业场地涌水

其他室外作业场地环境不良

包括风、极端的温度、雷电、大雾、冰雹、暴雨雪、洪水、浪涌、泥石流、地震、海啸等

包括铺设好的地面区域、阶梯、通道、道路、小路等被任何液体、熔融物质润湿,冰雪覆盖或有其他易滑物等

包括不平坦的地面和路面,有铺设的、未铺设的、草地、小鹅卵石或碎石地面和路面

包括这些设施的扶手、扶栏和护栏、护网等

包括升降梯井、修车坑、水沟、水渠等

包括建筑中或拆毁中的墙壁、桥梁、建筑物;

筒仓、固定式粮仓、固定的槽罐和容器;

屋顶、塔楼等

包括大门、栅栏、畜栏和铁丝网等

指光照不足或过强、烟尘弥漫影响光照等

指自然通风差或气流过大、作业场地缺氧、有害气体超限等

33

3301

3302

3303

3304

3305

3306

3307

3308

3399

地下(含水下)作业环境不良

隧道/矿井顶面缺陷

隧道/矿井正面或侧壁缺陷

隧道/矿井地面缺陷

地下作业面空气不良

地下火

冲击地压

地下水

水下作业供氧不当

其他地下(含水下)作业环境不良

不包括以上室内室外作业环境已列出的有害因素

包括通风差或气流过大、缺氧、有害气体超限等

指井巷(采场)周围的岩石(如煤体)等物质在外载作用下产生的变形能,当力学平衡状态受到破坏时,瞬间释放,将岩体、气体、液体急剧、猛烈抛(喷)出造成严重破坏的一种井下动力现象

39

3901

3902

3999

其他作业环境不良

强迫体位

综合性作业环境不良

以上未包括的其他作业环境不良

指生产设备、设施的设计或作业位置不符合人类工效学要求,而易引起作业人员疲劳、劳损或事故的一种作业姿势

显示有两种以上作业环境致害因素,且不能分清主次的情况

4

管理因素

41

42

43

4301

4302

4303

4304

4399

44

45

49

职业安全卫生组织机构不健全

职业安全卫生责任制未落实

职业安全卫生管理规章制度不完善

建设项目“三同时”制度未落实

操作规程不规范

事故应急预案及响应缺陷

培训制度不完善

其他职业安全卫生管理规章制度不健全

职业安全卫生投入不足

职业健康管理不完善

其他管理因素缺陷

包括组织机构的设置和人员的配置

包括隐患管理、事故调查处理等制度不健全

2、《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20类必须会写,且能区分出是那些事故;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86)》是劳动安全管理的基础标准,适用于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统计工作。

具体事故类别如下:

01物体打击02车辆伤害03机械伤害04起重伤害05触电06淹溺07灼烫08火灾09高处坠落010坍塌011冒顶片帮012透水013放炮014火药爆炸015瓦斯爆炸

016锅炉爆炸017容器爆炸018其它爆炸019中毒和窒息020其它伤害

3、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辨识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依据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危险化学品的生产、使用、储存和经营等各企业或组织。

本标准不适用于:

a) 核设施和加工放射性物质的工厂,但这些设施和工厂中处理非放射性物质的部门除外;

b) 军事设施;

c) 采矿业,但涉及危险化学品的加工工艺及储存活动除外;

d) 危险化学品的运输;

e) 海上石油天然气开采活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12268 危险货物品名表

GB20592 化学品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安全规范 急性毒性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危险化学品 

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特性,会对人员、设施、环境造成伤害或损害的化学品。

3.2

单元 

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生产经营单位的且边缘距离小于500m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

3.3

临界量 

对于某种或某类危险化学品规定的数量,若单元中的危险化学品数量等于或超过该数量,则该单元定为重大危险源。

3.4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 

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使用或储存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4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4.1 辨识依据

4.1.1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依据是危险化学品的危险特性及其数量,具体见表1和表2。

4.1.2 危险化学品临界量的确定方法如下:

a) 在表1范围内的危险化学品,其临界量按表1确定;

b) 未在表1范围内的危险化学品,依据其危险性,按表2确定临界量;

若一种危险化学品具有多种危险性,按其中最低的临界量确定。

表1 危险化学品名称及其临界量

序号

类别

危险化学品名称和说明

临界量(T)

叠氮化钡

0.5

叠氮化铅

雷酸汞

三硝基苯甲醚

5

三硝基甲苯

6

硝化甘油

7

硝化纤维素

10

8

硝酸铵(含可燃物>0.2%)

9

易燃气体

丁二烯

10

二甲醚

50

甲烷,天然气

氯乙烯

13

14

液化石油气(含丙烷、丁烷及其混合物)

15

一甲胺

16

乙炔

17

乙烯

18

毒性气体

19

二氟化氧

20

二氧化氮

二氧化硫

20

光气

0.3

24

环氧乙烷

25

甲醛(含量>90%)

26

磷化氢

27

硫化氢

28

氯化氢

29

30

煤气(CO,CO和H2、CH4的混合物等)

砷化三氢(胂)

12

锑化氢

硒化氢

34

溴甲烷

35

36

苯乙烯

500

37

丙酮

38

丙烯腈

二硫化碳

40

环己烷

环氧丙烷

甲苯

甲醇

汽油

200

乙醇

46

乙醚

47

乙酸乙酯

48

正己烷

易于自燃的物质

黄磷

50

烷基铝

51

戊硼烷

52

遇水放出易燃

气体的物质

电石

100

53

54

55

氧化性物质

发烟硫酸

56

过氧化钾

57

过氧化钠

58

氯酸钾

59

氯酸钠

60

硝酸(发红烟的)

61

硝酸(发红烟的除外,含硝酸>70%)

62

硝酸铵(含可燃物≤0.2%)

300

63

硝酸铵基化肥

1000

64

有机过氧化物

过氧乙酸(含量≥60%)

65

过氧化甲乙酮(含量≥60%)

66

毒性物质

丙酮合氰化氢

67

丙烯醛

68

氟化氢

69

环氧氯丙烷(3氯1,2环氧丙烷)

70

环氧溴丙烷(表溴醇)

71

甲苯二异氰酸酯

72

氯化硫

73

氰化氢

74

三氧化硫

75

75

烯丙胺

76

77

乙撑亚胺

78

异氰酸甲酯

0.75

表2 未在表1中列举的危险化学品类别及其临界量

危险性分类及说明

1.1A项爆炸品

除1.1A项外的其他1.1项爆炸品

 除1.1项外的其他爆炸品

气体

 易燃气体:

危险性属于2.1项的气体

氧化性气体:

危险性属于2.2项非易燃无毒气体且次要危险性为5类的气体

剧毒气体:

危险性属于2.3项且急性毒性为类别1的毒性气体

有毒气体:

危险性属于2.3项的其他毒性气体

极易燃液体:

沸点≤35℃且闪点<0℃的液体;

或保存温度一直在其沸点以上的易燃液体

高度易燃液体:

闪点<23℃的液体(不包括极易燃液体);

液态退敏爆炸品

易燃液体:

23℃≤闪点<61℃的液体

5000

易燃固体

危险性属于4.1项且包装为Ⅰ类的物质

危险性属于4.2项且包装为Ⅰ或Ⅱ类的物质

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

危险性属于4.3项且包装为Ⅰ或Ⅱ的物质

危险性属于5.1项且包装为Ⅰ类的物质

危险性属于5.1项且包装为Ⅱ或Ⅲ类的物质

  有机过氧化物

危险性属于5.2项的物质

危险性属于6.1项且急性毒性为类别1的物质

危险性属于6.1项且急性毒性为类别2的物质

 注:

以上危险化学品危险性类别及包装类别依据GB12268确定,急性毒性类别依据GB20592确定。

4.2 重大危险源的辨识指标

单元内存在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表1、表2规定的临界量,即被定为重大危险源。

单元内存在的危险化学品的数量根据处理危险化学品种类的多少区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4.2.1 单元内存在的危险化学品为单一品种,则该危险化学品的数量即为单元内危险化学品的总量,若等于或超过相应的临界量,则定为重大危险源。

4.2.2 单元内存在的危险化学品为多品种时,则按式(1)计算,若满足式(1),则定为重大危险源:

q1/Q1+q2/Q2+…+qn/Qn≧1………………………(1)

  式中:

q1,q2,…,qn———每种危险化学品实际存在量,单位为吨(t);

Q1,Q2,…,Qn———与各危险化学品相对应的临界量,单位为吨(t)。

4、安全技术措施和安全管理措施;

事故调查报告内容(6点);

安全技术措施:

(1)防止事故发生的安全技术措施:

消除危险源;

限制能量或危险物质;

隔离;

故障安全设计;

减少故障和失误

(2)减少事故损失的安全技术措施:

设置薄弱环节;

个体防护;

避难与救援;

安全管理措施:

(1)落实安全责任、实施责任管理;

(2)安全教育与应急演练;

(3)安全检查;

(4)作业标准化;

(5)生产技术与安全技术统一;

(6)正确对待事故的调查与处理

事故调查报告:

事故发生单位概况;

事故发生经过和事故救援情况;

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直接经济损失;

事故发生的原因和事故性质;

事故责任的认定以及事故责任人的处理建议;

事故防范和整改措施

5、安全生产事故分析;

造成生产安全事故的原因主要有:

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原因、管理上的缺陷。

1、人(操作员工、管理人员、其他有关人员)的不安全行为是事故的重要致因。

主要包括:

①未经许可进行操作,忽视安全,忽视警告;

②冒险作业或高速操作;

③人为地使安全装置失效;

④使用不安全设备,用手代替工具进行操作或违章作业;

⑤不安全地装载、堆放、组合物体;

⑥采取不安全的作业姿势或方位;

⑦在有危险的运转设备装置上或在移动的设备上进行工作;

不停机,边工作边检修;

⑧注意力分散,嬉闹、恐吓等。

2、物的原因。

所谓物包括原料、燃料、动力、设备、工具、成品、半成品等。

物的不安全状态有以下几种:

①设备和装置的结构不良,材料强度不够,零部件磨损和老化;

②存在危险物和有害物;

③工作场所的面积狭小或有其他缺陷;

④安全防护装置失灵;

⑤缺乏防护用具和服装或防护用具存在缺陷;

⑥物质的堆放、整理有缺陷;

⑦工艺过程不合理,作业方法不安全。

物的不安全状态是构成事故的物质基础。

没有物的不安全状态,就不可能发生事故。

物的不安全状态构成生产中的隐患和危险源,当它满足一定条件时,就会转化为事故。

3、环境的原因。

不安全的环境是引起事故的物质基础。

它是事故的直接原因,通常指的是:

①自然环境的异常,即岩石、地质、水文、气象等的恶劣变异;

②生产环境不良,即照明、温度、湿度、通风、采光、噪声、振动、空气质量、颜色等方面的存在缺陷。

以上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以及环境的恶劣状态都是导致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4、管理的缺陷主要有:

①技术缺陷。

指工业建、构筑物及机械设备、仪器仪表等的设计、选材、安装、布置、维护维修有缺陷,或工艺流程、操作方法方面存在问题;

②劳动组织不合理;

③对现场工作缺乏检查指导,或检查指导失误;

④没有安全操作规程或不健全,挪用安全措施费用,不认真实施事故防范措施,对安全隐患整改不力;

⑤教育培训不够,工作人员不懂操作技术知识或经验不足,缺乏安全知识;

⑥人员选择和使用不当,生理或身体有缺陷,如有疾病,听力、视力不良等。

管理上的缺陷是事故的间接原因,是事故的直接原因得以存在的条件。

6、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能写出预案编制步骤、主要内容、现场处理方案。

应急预案主要包括:

二、应急预案编制主要内容指南

2.1总则

2.1.1编制目的

简述应急预案编制的目的。

2.1.2编制依据

简述应急预案编制所依据的法律、法规和规章,以及有关行业管理规定、技术规范和标准等。

2.1.3适用范围

说明应急预案适用的范围,以及突发环境事件的类型、级别。

2.1.4应急预案体系

说明应急预案体系的构成情况。

2.1.5工作原则

说明本单位应急工作的原则,内容应简明扼要、明确具体。

2.2基本情况

主要阐述企业(或事业)单位基本概况、环境风险源基本情况、周边环境状况及环境保护目标调查结果。

2.3环境风险源与环境风险评价

主要阐述企业(或事业)单位的环境风险源识别及环境风险评价结果,以及可能发生事件的后果和波及范围。

2.4组织机构及职责

2.4.1组织体系

依据企业的规模大小和突发环境事件危害程度的级别,设置分级应急救援的组织机构。

企业应成立应急救援指挥部,依据企业自身情况,车间可成立二级应急救援指挥机构,生产工段可成立三级应急救援指挥机构。

尽可能以组织结构图的形式将构成单位或人员表示出来。

2.4.2指挥机构组成及职责

2.4.2.1指挥机构组成

明确由企业主要负责人担任指挥部总指挥和副总指挥,环保、安全、设备等部门组成指挥部成员单位;

车间应急救援指挥机构由车间负责人、工艺技术人员和环境、安全与健康人员组成;

生产工段应急救援指挥机构由工段负责人、工艺技术人员和环境、安全与健康人员组成。

应急救援指挥机构根据事件类型和应急工作需要,可以设置相应的应急救援工作小组,并明确各小组的工作职责。

2.4.2.2指挥机构的主要职责

(1)贯彻执行国家、当地政府、上级有关部门关于环境安全的方针、政策及规定;

(2)组织制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3)组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救援队伍;

(4)负责应急防范设施(备)(如堵漏器材、环境应急池、应急监测仪器、防护器材、救援器材和应急交通工具等)的建设;

以及应急救援物资,特别是处理泄漏物、消解和吸收污染物的化学品物资(如活性炭、木屑和石灰等)的储备;

(5)检查、督促做好突发环境事件的预防措施和应急救援的各项准备工作,督促、协助有关部门及时消除有毒有害物质的跑、冒、滴、漏;

(6)负责组织预案的审批与更新(企业应急指挥部负责审定企业内部各级应急预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