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动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Word下载.docx
《关于推动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推动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Word下载.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综观目前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管的现状,特种设备安全工作的深层次矛盾依然存在,历史遗留的安全问题尚未彻底解决,事故高发设备的隐患治理未得到全面控制,要切实做到落实企业的安全主体责任还存在不少问题。
(一)企业经营者安全意识淡薄,未把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放在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上来认识
不少企业经营者,安全意识淡薄,尤其是当前经济下滑,导致企业焦虑,往往把主要精力集中到生产和销售中去,忽视了安全因素。
现阶段,全民的总体安全素质还不是很高,而作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领导者、组织者、决策者的企业负责人又偏重经济效益,对特种设备安全生产所产生的社会效益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把安全与生产对立起来,是目前企业在落实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安全主体责任方面存在的最根本的问题。
(二)企业特种设备安全主体责任履行不到位,尤其是安全投入、建章立制有较大的差距
一些企业履行主体责任不认真、不负责;
贯彻方针政策不坚决、不彻底,或者是已经制订的措施得不到落实,不少还停留在会议上、文件上、口头上,没有真正落实到企业岗位上;
更有甚者对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主体的作用认识不到位,从而导致对安全生产的主体责任履行不充分。
许多企业只从短期经济利益考虑,减少安全投入,使企业的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工作无法正常开展,规章制度不健全,安全设施不完善,生产设备陈旧老化,本质安全度低等现象仍在不少企业普遍存在。
(三)企业特种设备安全基础工作不扎实,安全教育、培训、技术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欠缺
特种设备安全因素涉及方方面面,无论是设备操作,还是定期维护、检修、检验等方面,而在这些因素里面,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管理人员安全责任意识的强弱和作业人员水平的高低又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大量的事故原因分析显示,事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设备或装置缺乏安全技术措施,管理上有缺陷和教育不够三个方面的原因引起的。
因此,从技术、教育、管理三个方面入手,就能有效地预防与控制事故,而目前有不少企业在这方面欠账较多,安全管理基础薄弱,预防和控制事故的能力低下。
二、推进落实企业特种设备安全主体责任的几点思考
毋庸置疑,落实企业特种设备安全主体责任的主体是企业,企业应成为落实特种设备安全主体责任的组织者、实践者和执行者。
但在现阶段,企业在这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不是很高的情况下,就必须充分发挥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通过构建政府层面强有力的监管体系和监管机制,来推动企业特种设备安全主体责任的落实。
(一)实施目标管理,强化责任意识,重点解决“企业承担什么主体责任”的问题
企业和政府作为特种设备安全的“两个主体”,两者之间任务不同,但目标一致,既相互关联,又严格区别,既互相依存,又相互制约。
要落实企业特种设备安全主体责任和政府监管责任,首先要明确责任,做到职责清晰、要求具体、监督有力。
1、坚持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积极推行特种设备安全目标管理。
按照“谁使用谁负责”和“企业法人负总责”的原则,结合县内实际,按照“三落实、两有证、一检验、一预案,正确使用和精心维修保养”的要求,制定《年度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目标责任书》,进一步明确企业特种设备安全主体责任,并由分管局长和各企业法人代表签订责任书。
要求各企业及时做好分解落实工作,做到横向到边,不留死角;
纵向分解到各车间、班组、岗位直至职工个人,做到纵向到底,不留空挡,并逐级签订责任书,从上到下建立起严密的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保障体系。
2、坚持开拓创新,不断强化各级特种设备安全监管责任。
在实施目标管理中,我们始终把落实责任制放在首要位置,作为目标管理工作的中心环节来抓。
为强化各级安全生产责任,我们制定了《仙居县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安全管理要点》,从传达贯彻上级规定、组织安全检查、落实安全技术措施经费、整治事故隐患等方面,对企业法人代表及各级安全管理员履行安全职责做了具体规定,以不断强化各级安全生产责任。
3、坚持长抓不懈,广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
落实企业特种设备安全主体责任,必须强化企业负责人的安全生产法制意识。
我们以企业法人代表为重点,从建立完善的宣传教育机制入手,把特种设备安全宣传教育提高到倡导安全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高度来认识,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广泛、深入地开展各类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有力地提升了企业负责人的安全责任意识和安全法制观念。
制作宣传挂图和宣传手册,重点结合“安全生产月”、“质量月”等活动,深入学校、企业、社区、景区,宣传特种设备安全知识,向企业、群众免费赠送宣传挂图和手册,还专门邀请专家现场现场讲解特种设备安全有关知识,在全社会形成“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的良好氛围。
(二)夯实基础管理,提高预防能力,重点解决“企业如何履行主体责任”的问题
近年来,企业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主体地位已为社会认可,如何落实企业的特种设备安全主体责任,已经成为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向前推进的重点。
为推动企业扎实做好各项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工作,我们不断加大帮扶指导力度,督促企业切实加强特种设备安全基础工作。
1、做到制度建设到位,提高企业基础管理水平。
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是企业开展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工作、规范职工安全行为的重要前提和保证。
我们根据新修订后《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要求拟定了《企业安全管理制度汇编》范本,指导企业结合实际,进一步建立健全特种设备各项规章制度,编制各类操作规程,制度不仅明确了上至总经理、下至普通操作工的职责和责任,还涵盖安全管理各个层面,包括:
维护保养管理制度,事故应急救援制度,定期自查及隐患整改制度,报检制度,培训制度、会议制度等。
同时督促企业建立相应的配套措施,加强检查,严格考核,落实奖惩,确保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提高企业的特种设备安全基础管理水平。
同时帮助企业
完善档案管理,要求企业集中力量开展设备基础资料整顿、完善和规范化工作,建立起比较完整的特种设备台帐和安全技术资料档案,使特种设备资料规范化管理走上了良性发展的轨道。
2、做到安全投入到位,提高企业本质安全度。
本质安全是指特种设备本身所固有的安全,也是指一般水平操作者,即使发生人为的误操作,由于设备本身的安全措施,仍能确保人员、设备的安全。
督促企业加大特种设备安全投入,按照国家或行业安全标准规范要求,添置完善工作场所、安全附件装置等方面的安全防护设施,杜绝先天性隐患,为职工提供一个安全的作业环境;
督促企业加强特种设备安全隐患整改力度,开展日常安全巡查、月综合安全检查、节假日安全检查、专项安全检查等工作,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加大资金投入,制定措施进行整改,从源头上遏制各类事故的发生。
3、做到教育培训到位,提高企业全员安全素质。
开展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是提高广大职工群众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的有效途径。
为此我们要求企业首先应当规范内部特种设备安全教育学习活动,做到安全培训要有计划、有场所、有考核、有记录,真正使安全教育培训成为企业抓安全、保安全的有效手段。
我们在广泛、深入地开展特种设备安全宣传工作的基础上,重点加强对特种设备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在安全技术考核培训。
举办培训班,邀请省、市专家分期分批对法人代表、安全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安全技术知识宣贯培训,进一步提高全体员工的安全意识、操作技能、自我保护能力和事故预防能力。
(三)加强监督检查,狠抓隐患整治,重点解决“严不起来,落实不下去”的问题
1、健全“三管齐下”监管网络,确保主体责任落实到位。
建立健全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管网络是抓好主体责任落实工作的有力保证。
对此,我们在监管网络的构建上做好文章。
一是争取政府支持,形成“政府推动”格局。
将特种设备安全企业主体责任工作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规划通过深入调研形成报告,向当地党委政府积极请示汇报,争取政府支持,出台相关鼓励扶持政策,使落实企业特种设备安全主体责任工作由部门行为上升为政府行为,增强全社会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管意识,扩大安全主体责任落实工作的影响力。
二是强化部门协作,打造“部门联动”机制。
与安监、城建、工商、教育等部门加强协作,建立工作交流制度,对全面推进企业特种设备安全主体责任落实工作进行统筹协调,充分发挥行业主管部门的监管和推动作用;
加强与公安、安监等部门联合执法,重点打击无证制造、非法使用等的违法行为;
联合各主管部门加强对落实主体责任的指导和服务,及时发现和消除特种设备存在的安全隐患。
三是引起企业重视,引导“企业主动”作为。
组织开展企业特种设备主体责任培训活动,学习掌握特种设备安全主体责任的规范要求,要求企业对落实特种设备安全主体责任工作进行周密部署。
深化帮扶指导,提升服务水平,积极引导鼓励企业在特种设备方面加强管理,努力使特种设备在企业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2、坚持开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重点加强安全主体责任落实情况检查。
持续开展特种设备安全现场检查,是解决主体责任落实工作“严不起来,落实不下去”的问题的有效途径。
结合年度全面检查、专项督查、执法检查及各类专项整治的要求,扎实开展主体责任落实检查活动。
一是监督和督促特种设备使用单位按照推进企业特种设备安全主体责任落实的要求,切实抓好包括安规章制度建立、安全管理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安全教育培训、安全资金投入、应急救援和设备管理等方面主体责任的全面落实,提高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改善安全生产条件。
二是进一步强化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查和行政执法,规范了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行为,增强企业法制观念和守法意识。
三是全面落实年度隐患治理的工作要求,加大执法力度,切实排查和整治一批安全事故隐患,提高企业的整体安全水平,奠定落实特种设备安全主体责任工作的基础。
3、狠抓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坚持分级管理整改。
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是特种设备安全监管的重要基础工作,是落实企业特种设备安全主体责任工作的有效抓手。
企业是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实施主体,必须承担起特种设备隐患排查治理的主体责任,我们在开展特种设备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的基础上,要督促企业积极主动开展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一是落实责任,狠抓整改。
对日常检查、专项整治、专项行动中排查及特检中心告知的安全隐患全部登记建档,并要求企业认真制定整改的具体方案和措施,落实责任期限整改。
对当场能整改的一般隐患,责令企业整改到位;
对限期整改的隐患,督促企业加大资金投入、加快整改进度,在规定期限内整改到位;
对排查出的重大隐患及市特检中心重大问题告知实行挂牌督办,紧紧盯住,定期跟踪,确保整改到位。
二是突出重点,强化监控。
把无证制造、安装、使用及超期未检的设备,事故发生率相对较多的起重机械、简易升降机,重点监控设备,安全监察、检验检测机构发现存在重大安全隐患问题的设备作为事故隐患治理的重点对象,结合落实企业安全主体责任的要求,督促企业自查隐患并对查出的隐患抓紧治理,要求责任企业建立重大隐患排查治理及重大危险源监控制度、事故报告和责任追究制度,严防各类事故的发生。
三是组织检查,确保成效。
认真开展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回头看”,促进隐患排查治理行动的深入开展;
以重大事故隐患的整改和重大危险源安全措施的落实情况为重点,由业务科室进行督查,对严重危及安全生产、企业拒绝整改或者逾期不整改的,及时移送查处。
全面推进落实企业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主体责任,不断提高企业科学规范管理水平,一直是我们做好特种设备安全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我们须深入思考,并不断进行深层次探索的一个重大课题。
切实落实企业特种设备安全主体责任,构建安宁和谐的社会,不但是我们共同的任务,也是我们心中共同的呼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