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记者资格考试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7577567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44 大小:60.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播电视记者资格考试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广播电视记者资格考试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广播电视记者资格考试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广播电视记者资格考试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广播电视记者资格考试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播电视记者资格考试文档格式.docx

《广播电视记者资格考试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播电视记者资格考试文档格式.docx(4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广播电视记者资格考试文档格式.docx

通讯典型情节的展开,具体方法如下:

(1)从写作角度上说,通讯情节要写得具体完整。

一个情节要有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高潮和结局这几个部分,才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完整的印象。

有一些事实很有意义,很能说明问题,但构不成一个较完整的情节,就要用细节来弥补情节的不足。

(2)通讯情节的展开要注意描写与叙述、具体与概括紧密结合,才能把情节写得深刻感人。

生动的形象描写要借助综合叙述来贯穿,才不会写得支离破碎;

综合的叙述要有具体的形象描写来补充,才不致枯燥无味。

总的说,展开“情节”,把通讯写得绘声绘形、鲜明生动,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不会展开“情节”,记事、写人、状物不注意描写与叙述相结合,是通讯缺乏个性色彩和感人力量的重要原因。

情节展开的目的,不是只追求生动,主要的是表现人物的思想及精神境界,为突出主题服务。

3、什么是新闻特写?

怎样写好新闻特写?

答:

凡是截取事件、人物或埸景中最富有特征的横断面,用横的写法加以扩大描述和精雕细刻,并通过一个或若干个生动、感人的镜头,将所选取的横断面细致而形象地表现出来,让读者能充分地看到每一个细节,使读者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睹其物,用栩栩如生的形象来说服人、教育人、感染人,这样的通讯品种,从体裁上说就是特写。

要写好新闻特写,从实践看有如下两点:

(1)要报道出现场所见所闻的新人新事。

这个“现场”不是一般临场所见景象,而是记者采访中“捕捉”到的,往往是稍纵即逝的有特点和特殊意义的精采“镜头”。

新闻特写要求作者进入现场采访,没有现场所见所闻,就写不出精采的新闻特写。

当然新闻特写也可用适量背景材料。

(2)选择材料集中,突出高潮部分。

新闻特写的材料,不论报道一人或一事,都不是从头到尾细细写来,而是抓住重点,突出重点,突出其最精采最有特征的部位。

没有重点,也就没有特写。

新闻特写的重点材料,往往是事情发展的关键所在,或情节展开的高潮部分。

新闻特写的材料要求高度集中,一般不写新人新事的发展、变化和成长过程,而是写一个精采的片断、精采的场面或精采的表演、动作等。

4、什么是新闻背景?

新闻背景有哪几种?

它有什么作用?

新闻背景是指新闻中与主体新闻密切相关的历史情况、环境条件以及新闻产生原因和注释性方面的材料。

这些材料从内容可区分为历史背景、人物背景、地理背景和事物背景等四类。

从它的作用看,可区分为对比性的背景材料、说明性的背景材料、注释性的背景材料等三类。

一条新闻,可以只用现实发生的新闻材料来写成,若只有背景材料是无法写成一条新闻的。

但是否使用和如何使用背景材料,要视实际情况和表现新闻主题的需要而定。

比较复杂的新闻,或知识性较深的新闻,一般都不可避免地要使用相关的背景材料。

有些记者和编辑,因“背景意识”不强,刊登出来的东西,读者看不懂或索然无味,毛病在于没有新闻背景。

新闻背景,是用来交代主体新闻来龙去脉、产生的条件或原因、显示与周围事物的各种关系、代替记者和编辑说话、突出和深化新闻主题、丰富新闻内容、增强新闻的知识性和趣味性以及使主体的新闻价值大幅度增值的不可或缺的材料,在新闻中背景材料如能运用得准确、适量、贴切,既可把主体新闻写深写透,又可适应读者的阅读心里和满足读者求知的俗望。

5、为什么要把新闻写短?

怎样写好短新闻?

为什么要把新闻写短?

这是因为:

第一、舆论机构的特点决定于新闻要短,它们发布新闻的时间也有严格的规定,这就要求新闻必须短。

第二、随着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广大读者迫切要求报纸、电台、电视台发布大量的、多种题材的国内外新闻。

只有把新闻写短,才能解决这一矛盾。

第三、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使得广大群众希望在极短的时间里,能看到、听到他们需要的各种新闻。

只有把新闻写短,才能珍惜群众的时间。

第四、要求新闻写短,在报道上有几个优点:

新闻短,便于采访,及时发布,可以把报纸编排得活泼美观。

把新闻写得短而好,还要写得生动活泼、喜闻乐见,可从下面四个方面着手:

(1)精选材料。

选的材料就要“以一当十”,凡是与主题无关的,虽然材料十分生动,也要忍痛舍弃。

(2)“一事一报”。

(3)避免不必要的议论。

(4)用词造句下功夫,求简洁去繁缛。

报道的文字要开门见山,去除多余的描写,少用、不用形容词,把新闻内容表达得直接一些,文字精确。

6、为什么新闻要写得真实?

把新闻写得真实包含几方面的内容?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

新闻报道的力量在于真实,新闻中的事实要有根有据。

只有真实的新闻才能取信于民。

维护新闻的真实和准确,是党和人民的新闻工作者的起码条件,是记者的神圣职责,是党性的表现。

新闻必须完全真实,主要包括下面几个内容:

第一、构成新闻要素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如何等,以及引用的各种资料、数字要准确无误。

第二、新闻所反映的客观事实,包括事情发生的过程和细节,人物的语言和动作,心理活动、思想认识,不能添枝加叶,不能合理想象。

第三、要讲究科学。

稿件所涉及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不应有差错。

第四、要实事求是,符合辩证法。

新闻所要表达的观点必须从事实材料中来。

记者对新闻事实的判断和评价,对事物发展的过程的衡量和掌握,都要按照实际情况,讲究分寸,防止片面性、绝对化。

第五、文字表达要统一。

稿件中某些事实的表达方式要和全国规定的或通用的方式相一致,如译名、计量单位、数字的写法等。

7、什么是人物通讯?

怎样写好人物通讯?

人物通讯是以人物为报道对象,反映一个人或几个人的思想、言行、事迹,在一个主题贯穿下容纳着相当丰富的材料,着重以人物的精神面貌来感染、教育读者的一种通讯。

要写好人物通讯,一般要注意如下几点:

(1)通过写事迹,表彰先进人物的思想。

人物通讯应以人物为中心,而且一般是一个先进人物为主,笔墨务必集中。

人物通讯写人,不应就事论事,而应“见物、见人、又见思想”。

使之写得形神兼备,以“形”传“神”。

(2)抓细节,抓特点。

人们对一篇人物通讯的一些事迹、概貌、数字常常看后可能忘掉,但动人的细节、情节,却往往难以忘怀。

因为细节往往是人物描写中的点睛之笔。

另外,要注意表现人物有特色的事迹,挖掘人物的个性特点,并选用新的角度,才能把人物写得富有新意。

(3)写先进人物要处理好的两个关系:

一是先进人物和党的领导的关系。

党的领导和共产主义思想哺育,是我们时代先进人物成长的根本条件。

二是先进人物与广大群众的关系,广大群众的支持和帮助是先进人物成长的深厚基础。

分析题:

1、试析《永别了,赵丹!

》的写作特色。

总的特色是:

写法有新的突破,可读性极强。

新闻标题《永别了,赵丹!

》,既表现了深沉的感情与怀念,又提示了新闻的主要内容,字意清晰可读,字里行间饱蘸着的浓情对读者具有穿透力,它可以说是一道可读性极强的新闻标题。

《赵丹》一文的导语精炼可读,没有任何枝蔓、赘语,只突出何时(今天)、何人(赵丹)、何事(遗体火化)等三个新闻要素,仅用8个字便准确地交代了新闻中最重要、最新鲜、读者最关注的事实。

句短、段短是这篇报道在可读性方面的重要特色。

除导语短外,正文分五段、结尾一段,每一段都是只叙述一个核心事实。

五段正文所写的事实,层次清晰,主次分明,段与段间体现了相关事实内在的逻辑联系,每段用语精炼而饱含感情,每句短而意思完整。

2、试述《市人大监督司一丝不苟》在写作上存在的主要问题?

这是一篇可读性等于零的报道。

可读性差主要是阅读起来太困难了,至少读三、四遍才能弄清它要告诉读者的是什么。

其原因是:

(1)标题的内涵令读者难以接受。

该报道用单一主标题《市人大监督司法一丝不苟》则显得头太“虚”、太抽象和无针对性,读者难以从标题中明白和理解要告知的内容,导致可读性极差。

(2)报道的开头令读者很难接受。

报道一开始就令读者糊里糊涂,无法把握新闻的要点,造成阅读的困难。

(3)不分段落令读者极难接受。

该报道共分两段,第一段长340余字,而第二段仅有约40字。

世界新闻界提倡文章的段落要短一些,甚至要求一个事实一句话一个段落,目的是令读者易于阅读、易于接受。

(4)语句太长令读者无法接受。

全文约380字,而报道开始就是一个长句长达320余字。

作者把所有复杂的内容都挤进一个长句中,造成各种事实、各种关系之间的联系难以理清,连准确地使用标点符号也困难。

以上从标题、导语、段落、语句等四个方面,分别解说《监督》一文的在可读性方面存在的问题为何等于零。

3、分析《张文生三贴广告》在选材、主题提炼等方面的特点以及写作表达方面有何优缺点?

该文最大的特点是题材选得好,是记者通过对农村生活的细致观察发掘出来的新鲜主题。

张文生贴的三张广告前后,时间相距三、四个月,是在同一地点的不同时间发生的事,可能并不是每次贴广告时记者都在场,但记者一听到每一新鲜事物时就紧紧抓住它,用简炼的文字和特写的手法来报道,甚为感人。

这篇稿件在写作上有个很突出的优点,那就是纯用事实说话,用事实来表现此文的思想性,近乎文学写作方法上的“白描”,没有一般新闻中那些废话和政治说教。

所以,此文写得干净利落,简短生动,颇有说明力和感染力。

缺点是,最后一次贴广告的时间不明。

在修辞方面还有值得商榷之处,如“致富户——张文生”。

“户”字是指一个家庭,不是指一个人。

用“致富农民张文生”似乎较为确切。

还有,在文字稿中,“广告”一词最好加引号,因它是商业术语,且常被用作贬义词,即带有“吹虚”的含义。

而张文生的“广告”却是热情助人的郑重声明。

借用“广告”这个词倒是挺生动的。

只要加上引号,就更加完美了。

4、读完《敬亭绿雪恢复生产》一文,详述并回答新闻的特点、导语及新闻关注的问题?

(1)这是一条充分而恰当地运用背景材料的好新闻。

本来新闻内容很简单,就是名茶“敬亭绿雪”恢复生产而已。

然而,由于作者“背景意识”强,写进了大量与它相关联的各种背景材料,丰富了新闻内容,深化了新闻主题,突出了新闻的意义和价值,体现了深刻的思想观点,并具有极强的知识性和趣味性,使主体新闻信息量大增,新闻价值也因而增值。

(2)这篇报道采用叙述型背景式导语,巧妙地以叙述的表达方式分两处交代背景材料,一是“失传四十多年的安徽名茶——敬亭绿雪”,这是历史背景,二是“郭沫若副委员长曾为‘敬亭绿雪’题了字”这是事件背景,经这一交代,更突出了名茶恢复生产的显要性。

这条导语的写作是全叙述型的,它把背景事实与新近发生的事实揉为一体,不留任何斧凿痕迹。

这篇报道的导语,只交代了新闻主体的四个要素,而其它要素则由下两段正文、一段结尾来展开解释和交代。

值得关注的是第二段(正文第一段),它是全背景型的,分别运用地理背景、事物背景和历史背景等客观材料。

(3)关注问题:

一是坚持客观性。

二是要作精心安排。

背景材料可用于导语、正文或结尾。

三是必须严格选择。

四是要有读者意识。

5、指出《今日水乡分外娇》所使用的是哪一种结构形式?

请从标题、导语、正文等分别具体分析其特点是什么?

答:

这是一条相当精采的新闻。

全文只有五百多字,从结构上说,是运用倒金字塔这一方式的好例子。

它有几个特点:

(1)标题。

该文标题本身就是一条既有意义,又有吸引力的新闻。

(2)导语写出了新闻最主要的事实。

其中“他是这次100多名获奖者中唯一的农民”这一句话,使导语进一步增加了吸引力。

(3)第二段是次导语,进一步补充导语中没有交代的事实。

写得精炼、新鲜而富有特点。

(4)第三段是正文。

此段材料,大部分用注释性和说明性材料,交代了事实的来龙去脉,不但读者看了一目了然,而且通过间接的有关人士的评论,加深了对新闻意义的认识。

(5)第四、五段是新闻的附加事实。

虽然不是重要的内容,但它与新闻主题有关,仍然吸引着读者。

以上五点,体现了倒金字塔结构的主要特点。

一、广播电视新闻概述

(一)广播电视节目及构成要素

广播电视节目广播的传播符号电视的传播符号电视影像的要素广播电视新闻的语言表达广播新闻中音响与文字的关系电视新闻中画面、声音与文字的关系

(二)广播电视的传播特点

广播传播的优势劣势电视传播的优势劣势(三)广播电视新闻的体裁和节目形式

消息事件消息非事件消息人物专题事件专题研究性专题谈话节目现场报道连续报道系列报道深度报道广播电视新闻评论二、广播电视新闻采访

(一)广播电视新闻采访新闻采访广播电视新闻采访

(二)广播电视新闻采访的选题

新闻线索确立选题的标准选题论证的方法和步骤(三)广播电视新闻的采访准备与策划

广播电视新闻采访的准备记者在现场的介入方式采访提纲的撰写(四)广播电视新闻的采访方法

现场观察采访对象的选择话筒前采访及其要求开放型问题闭合型问题广播采录的基本要求电视摄录的基本要求三、广播电视新闻写作

(一)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

符合媒体特点用事实说话

(二)广播电视新闻的结构要求

结构线索单一层次清楚核心信息处理(三)广播电视消息

广播电视消息新闻六要素背景导语广播电视消息常用结构(四)广播电视新闻专题

广播电视新闻专题特点新闻专题表达手段广播电视新闻专题常用结构(五)广播电视现场报道

广播电视现场报道现场报道对记者的要求现场直播(六)广播电视连续报道与系列报道

连续报道连续报道采写的基本要求系列报道系列报道采写的基本要求四、广播电视新闻编辑

(一)新闻编辑的主要职责和具体工作

新闻编辑工作的主要职责选题确定编辑工作流程栏目新闻报道的策划选择稿件修改稿件制作标题栏目编排录制播出直播导播通联

(二)节目编辑合成

音像编辑合成新闻类节目音像编辑的基本原则广播新闻编辑手法和技巧电视新闻编辑手法和技巧

五、新闻栏目编排

新闻栏目编排栏目编排思想编排工作新闻编排技巧

六、广播电视新闻评论

(一)新闻评论的特点与功能

新闻评论新闻评论的功能新闻评论的特点广播电视新闻评论的特点

(二)新闻评论的说理

论点论据论证据事说理对比说理

(三)广播电视评论类型

本台评论本台短评编后话新闻述评谈话类评论舆论监督节目

广播电视新闻业务学习笔记广播电视节目是广播电台电视台所播出的内容的基本组织形式和播出形式。

它是一个按时间段划分、按线性传播的方式安排和表现内容,依时间顺序播送内容的多层次系统。

广播的传播符号声音(语言、音响、音乐)电视传播符号:

1、声音(语言、音响、音乐)2、图像(文字、示意图、图表、照片、图片、影像)电视影像特征:

1.再现性2.时空一体的运动存在方式3.声象一体的信息形式4.限定性显示空间5.感性的符号形式6.孤立影像含义的不确定性电视影像要素:

1.镜头与蒙太奇2.画面构图3.光线4.拍摄角度5.运动镜头6.景别广播电视新闻语言表达的原则1.易于接收接收2.可听性3.准确性4.完整性5.通俗性广播优势1.传播迅速信息量大2.听众广泛覆盖面广3.声情并茂参与性强;

广播劣势1.不易保存2.线性传播选择性差电视优势1.信息符号视听兼并2.重构时空现场感强3.时效性强电视劣势1不易保存2选择性差3孤立影像含义的不确定性消息是一种简明扼要迅速及时地报道新闻事实的体裁,用于广泛传播各个领域新近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实,是各种新闻媒介运用最多最经常的新闻报道形式。

事件消息:

以报道刚刚发生或仍在发展变化、一般具有叫明确的时间始终点的新闻事件为主的消息体裁。

非事件消息着重反映的客观事物一般没有明确时间始、终点,报道其发展变化阶段性特点或基本面貌,反映蕴涵其中的典型意义。

人物专题:

以人物为报道对象,通过展示人物精神面貌、生活经历,进而揭示时代背景、历史潮流、社会全貌的新闻性专题。

事件专题:

反映新近发生的、具有典型意义的新闻事件的专题节目。

研究性专题:

通过对社会生活和实际工作的综合分析,得出经验教训和规律性认识的新闻专题节目。

谈话节目:

一人或多人完全用讲述的方式表现节目内容的节目形式。

现场报道:

记者在新闻现场边采录音响(画面)、边采访、边解说报道的形式,包括直播和录播两种拨出方式。

连续报道:

跟踪新闻事件发展进程连续多次播出的累积式报道。

系列报道:

围绕同一个新闻主题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多次、多篇成组的报道。

深度报道:

运用解释、分析、预测等方法,从历史渊源、因果关系、矛盾演变、影响作用、发展趋势等多角度报道新闻的形式。

广播电视新闻评论:

广播电台电视台针对显示生活中新近发生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新闻事件、迫切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或公众广泛关注的社会话题发表议论、做出分析、讲明道理、直接发表意见的节目样式。

新闻采访:

新闻记者为获得新闻事实材料,对客体进行访问、观察、思索和记录等的调查研究活动。

新闻采访的特点1突击性2灵活性3广泛性4持续性广播电视新闻采访特点1电子传播手段介入2时间同步性3采访方式关系到新闻报道形式4记者的角色定位更丰富5对设备依赖性强6是集体工作的产物。

新闻线索:

新闻事实发生的一种信号和征兆,反映新闻事实的简略轮廓或片断。

新闻线索特点:

1简单,完整性差2时间短,稳定性低3信号,有待证实4反映现象,变动性大。

新闻线索来源:

1记者本人观察和积累2会议、文件、简报、政策和领导讲话3来自受众的信息4从其他媒介获得。

确立选题的标准:

1新闻价值(新鲜、重要、显著、接近、趣味)2新闻政策(政治标准、新闻宣传思想、新闻机构自身的编辑方针)选题论证方法1衡量新闻价值要素2权衡新闻政策标准3是否符合媒体自身编辑方针选题论证步骤1对报道内容进行考察2对表现形式进行构思3可行性论证。

现场观察:

记者在新闻事件发生的现场、新闻人物活动的现场进行的目击采访,是对客观事实进行由表及里的查看与思考活动,借以印证线索、搜集素材、获得第一手材料。

现场观察特点1.直接性2综合性3客观性4经常性5敏感性现场观察内容1观察捕捉事物变动态势2新闻事件发生现场的环境和氛围3最能表现事物特征的细节现场观察注意1选择恰当的观察位置2开拓观察视野灵活调动注意力3确定恰当角色定位4把握开机时间,要有预见性采访对象选择1知情2愿讲3善于表达话筒采访要求1消除现场干扰2语言精练3话筒采录声音自然清晰4记者应有镜头意识5一次最佳原则闭合型问题:

需要采访对象明确回答的特定的具体问题开放型问题:

记者仅提示某一话题或访谈范围,让采访对象自由发挥。

广播采录的要求1音响的素质2真实3自然4清晰5捕捉特点6掌握采访主动权,控制采访节奏电视摄录的要求1恰当运用景别2选择拍摄角度3运用光线4运用长镜头电视摄录的原则1真实性原则2时机原则电视摄录方法1挑2等3抢新闻写作要求1符合媒体特点(快速、线性传播、受众广、具体形象、转瞬即失)2用事实说话(典型事实、场景说话、背景材料、同期声)广播电视新闻的结构要求1结构线索单一2层次清楚3强化核心信息背景:

在新闻事实之外,对新闻事实或新闻事实的某一部分进行解释、补充、反衬或烘托的材料。

背景材料的作用1说明解释,使新闻通俗易懂2揭示事物意义,唤起社会关注3通过对比衬托,突出事物特点、显示变化程度4表达不便言明的观点5为新闻注入内涵,使其更可读。

导语:

整篇消息的第一个单元,以简练的语言告知最重要的新闻事实。

导语的特点1选材精粹2具体形象3简短精练4照应主体导语类型1直接式2延缓式导语广播电视消息的结构1倒金字塔式结构2时间顺序结构3逻辑关系结构4金字塔式结构广播电视新闻专题:

运用广播或电视手段,深入、具体、详尽地报道某一重大新闻事件或某些具有新闻价值又为广大受众关心的典型人物、经验和新出现的社会现象等题材的新闻报道形式新闻专题特点1主题深刻,揭示事物本质,反映事物内在规律2用形象说话3表达方式多样4表现功能多样新闻专题结构1纵式结构2横式结构3递进式结构广播电视现场报道:

广播电视记者在采访现场通过话筒或镜头,采访现场有关人员,解说现场实况,直接交代、播报新闻事实的报道方式现场报道对记者的要求1出色的口头表达能力2良好的心理调节能力3过硬的新闻业务能力4优秀的团队合作能力现场直播:

与新闻事件或活动的发生发展过程同步,利用广播电视专用设备直接从现场播出的广播或电视节目形式现场直播作用1通过快捷的现场直播,树立自己媒体的权威2有利于媒体扬长避短3使观众感受过程,满足好奇心和求知欲4有利于争夺到广泛的观众群连续报道:

对正在发生并持续发展的新闻事件在一段时间内进行多次、连续的报道系列报道围绕同一新闻主体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作多次、成组的报道。

新闻编辑:

对新闻传播活动的总设计与总指挥,是新闻传播活动的集大成和总把关。

新闻编辑的职责1新闻信息的统合2把关3发言栏目设置要求1找准受众定位2认识受众需求3明确栏目整体层次定位4根据目标群体日常作息时间作出传播时段与时长的选择5确定栏目特色和风格6推敲和形成节目形式新闻报道的策划:

根据栏目编辑思想,对栏目报道领域的现实状况及其发展趋势的认识而作出的未来一定时期的具体规划和组织实施。

新闻报道策划的内容1确定报道中心2制定报道时机、规模、方式、策略3制定选题,对重点选题具体规划,组织实施。

音像编辑:

合成运用电子编辑设备对前期摄录的音响、影像素材进行选择、剪裁、组合等处理,配以解说词、字幕、音响、音乐等制作成一个完整的节目的过程新闻节目音像编辑原则1真实性原则2目的性原则3客观性原则4逻辑性原则5控制蒙太奇效应原则6兴趣原则广播新闻常用的编辑手法与技巧1音响早出2关于主题和事实的,尽量用音响说明,形成强烈的现场感4保持音响在全篇中的平衡,不要简单集中5不滥用音响电视新闻常用的编辑方法1合乎接受逻辑2镜头长度恰当3注意轴线规律4镜头衔接流畅5转场自然栏目编排注意1良好的大局观,站在时代高度和人民群众的立场给新闻以准确的传播价值定位,以此编排新闻节目2遵循节目编排内在规律,有重点,有目的性3利用受众信息接收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习惯,提高传播效果新闻编排技巧1突出重点2优化组合巧妙安排结构4节目起承转合流畅自然5保持统一风格新闻评论:

针对现实生活中新近发生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新闻事件,迫切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或公众广泛关注的社会话题发表议论、作出分析、讲明道理、直接发表意见的文体或节目样式。

新闻报道与新闻评论的区别1传播内容不同(a已经或正在发生的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b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在分析的基础上得出意见)2传播目的不同(a满足受众对事实性信息的知晓权b满足受众对意见性信息的知晓权及话语权)3传播方式不同(a强调用事实说话b直抒胸臆)新闻评论特点1新闻性2时效性3政治性4广泛的群众性5论理性6前瞻性新闻评论功能1解决功能2表态功能3深化功能4引导功能5协调功能广播电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营销活动策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