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炮制与临床疗效习题.doc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75653 上传时间:2022-10-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药炮制与临床疗效习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药炮制与临床疗效习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中药炮制与临床疗效习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中药炮制与临床疗效习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中药炮制与临床疗效习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药炮制与临床疗效习题.doc

《中药炮制与临床疗效习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炮制与临床疗效习题.doc(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药炮制与临床疗效习题.doc

第二章中药炮制与临床疗效

习题

一、填空题

1.中医用药的一大特色是-------。

2.传统制药的原则是-----、------、——、——;具体方法为——、-----、------、-------。

3.炮制对药性的影响包括对-------、——、——、——的影响等。

4.所谓“毒”主要指的是------。

5.——是汤剂和中成药的基本原料药。

二、选择题

(一)A型题

1.“或制其形,或制其性,或制其味,或制其质”的论述载于()

A.《汤液本草》B.《炮炙大法》C.《修事指南》

D.《雷公炮炙论》E.《医学源流论》

J.用药性相对立的辅料或药物来制约中药的偏性或改变药性称为()

A.相反为制B.相资为制C.相畏为制D.相恶为制E.相杀为制

3.张仲景在《伤寒论》白虎汤中的甘草是()

A.炙甘草B.生甘草C.粉甘草D.甘草梢E.甘草皮

4.“升者引以咸寒,则沉而直达下焦;沉者引以酒,则浮而上至巅顶”的论述源自()

A.缪希雍B.李时珍C.张仲岩D.雷小E.陶弘景

5.叙述栀子“用仁去心胸热,用皮去肌表热,寻常生用”是下列哪个书籍记载:

A.《医学入门》B.《本草便读》C.《雷公炮炙论》

D.《炮炙大法》E.《神农本草经》

6.叙述香附“人血分补虚童便浸炒;调气盐水浸炒;行经络酒浸炒;消积聚醋浸炒……走表药中,则生用之”是下列哪个书籍记载()

A.《本经逢原》B.《修事指南》C.《本草纲目》

D.《新修本草》E.《太平圣惠方》

7.“炮制失其体性,筛罗粗恶,分剂差殊,虽有疗疾之名,永无必愈之效”是下列哪个书籍记载()

A.《新修本草》B.《黄帝内经》C.《太平圣惠方》

D.《炮炙大法》E.《修事指南》

8.“凡药制造,贵在适中,不及则功效难求,太过则气味反失……”是下列哪个书籍记载()

A.《新修本草》B.《伤寒论》C.《汤液本草》

D.《本草蒙筌》E.《医学流源》

9.“炮制不明,药性不确,则汤方不准,而病症不验也”是下列哪个书籍记载()

A.《本草述》B.《修事指南》C.《本草述钩元》

D.《本经逢原》E.《神农本草经》

10.百合蜜炙后适用于()

A.肺虚咳嗽B.肺热咳喘C.阴虚燥咳D.咳嗽痰多E.肺寒咳嗽

11,三子养亲汤中莱菔子应首选()

A.生莱菔子B.炒莱菔子C.捣烂的莱菔子

D.焦莱菔子E.莱菔子炭

12.“痛泻要方”中的白术应选择()

A.生白术B.麸炒白术C.土炒白术D.焦白术E.炒白术

13.“二妙散”中的苍术应首选()

A.生苍术B.焦苍术C.麸炒苍术D。

苍术炭E.米泔水制苍术

14.“缩泉丸”中益智应用()

A.盐炙益智仁B.炒益智仁C.连壳益智仁

D.醋炙益智仁E.酒炙益智仁

15.“麻黄汤”中麻黄应首选()

A.生麻黄B.炙麻黄C.麻黄绒D.蜜炙麻黄绒E.去节麻黄

16.“补中益气汤”中的黄芪应首选()

A.生黄芪B.蜜炙黄芪C.米炒黄芪D.炒黄芪E.酒炒黄芪

17.“小柴胡汤”中的柴胡应首选()

A.生柴胡B.醋炙柴胡C.鳖血柴胡D.炒柴胡E.酒柴胡

18.“柴胡疏肝散”中的香附应选用:

()

A.生香附B.醋炙香附C.四制香附D.盐香附E.酒香附

19.“调胃承气汤”中的甘草应选用()

A.生甘草B.蜜炙甘草C.炒甘草D.甘草梢

E.蜜拌后烘干的甘草

20.“桃红四物汤”中的当归应首选()

A.生当归B.酒当归C.当归炭D.土炒当归E.当归头

21.“知柏地黄丸”中的知母应首选()

A.生知母B.盐炙知母C.光知母D.毛知母E.酒炙知母

22.“白虎汤”中的知母应选择()

A.生知母B.盐炙知母C.光知母D.毛知母E.酒炙知母

23.“大黄廑虫丸”中的大黄应首选()

A。

生大黄B.熟大黄C.酒大黄D.大黄炭E.清宁片

24.“香苏饮”中的香附应首选()

A.生香附B.醋香附C.酒香附D,四制香附E。

盐制香附

25.长于化痰止咳,泻火解毒的甘草是()

A.生甘草B。

炙甘草C.炒甘草D.甘草梢E。

麸炒甘草

26.治脾胃虚弱,神疲食少的“四君子汤”应选用()

A。

生甘草B,蜜炙甘草C。

炒甘草D.甘草梢E.麸炒甘草

(二)B型题

A.从制B.反制C。

相畏制D.相资制E。

相恶制

27.胆汁制黄连()

28.白矾制半夏()

29.盐制益智仁()

30.麸炒枳实()

31.酒制阳起石()

(三)C型题

A.制其质B.制其性C.两者都是D.两者都不是

32.竹沥的制备是属于()

33.煅醋淬龟甲是属于()

34.漂海螵蛸是属于()

35.滑石粉烫象皮是属于()

(四)X型题

36.炮制与临床疗效的关系主要包括()

A。

净制与临床疗效的关系B.水制与临床疗效的关系C.切制与临床疗效的关系D.加热制与临床疗效的关系E.辅料制与临床疗效的关系

37.炮制对中药药性的影响主要有()

A.炮制对四气五味的影响B.炮制对升降浮沉的影Ⅱ向C.炮制对归经的影响

D.炮制对药物毒性的影响E.炮制对制剂的影响

38.去毒常用的炮制方法有()

A.净制B.制霜C.水飞D.加热E.加辅料制

三、改错题

1.用某种辅料来制约某种药物的毒副作用为相恶为制()

2.味辛甘的药物属阳,作用升浮()

3.生地经制成熟地后,性由温转寒,功能由补转清()

4.炮制对升降浮沉的影响还与气味厚薄有关()

5.“有须烧炼炮炙,生熟有定,顺方者福,逆方者殃”是《神农本草经》记载()’

6.“炮制不明,药性不确,则汤方无准,而病症不验也”是《雷公炮炙论》记载()

7.“凡物气厚力大者,无有不偏,偏则有利,必有害。

欲取其利,而去其害,则用法以制之……”为《修事指南》记载()

8.《炮炙大法》是张仲岩所撰()

9.将制药原则归纳为“相反为制,相资为制,相畏为制,相恶为制”是《修事指南》()

10.“痛泻要方”中的白术用焦白术更符合立方宗旨()

四、简答题

1·,炮制对药物四气五味有何影响?

2.炮制对药物升降浮沉有何影响?

3.炮制对药物的归经有何影响?

4.炮制对药物毒性有何影响?

5.临床选用炮制品的一般原则有哪些?

五、问答题

1.中药通过炮制是怎样增强临床疗效的?

2.为什么说炮制是中医用药的特点?

3.通过炮制降低药物毒性的途径是什么?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炮制2.相反为制相资为制相畏为制相恶为制或制其形或制其性或制其味或制其质3.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毒性4.药物的偏性5.饮片

二、选择题

(一)A型题

1。

E2.A3.A4.B5.A6.A7.8.D9.B10.c11.B12.C13.C14.A15.A16.B17.A18.B19.B20.B21.B22.A23.B24.D25.A26.B,

(二)B型题

27.A28.C29.B30.E31.D

(三)C型题

32.B33.C34.D35.A

(四)X型题

36.A、C、D、E37.A、B、C、D38.A、B、C、D、E

三、改错题

1.X应改为:

用某种辅料来制约某种药物的毒副作用为相畏为制。

2.√3.X应改为:

生地经制成熟地后,性由寒转温,功能由清转补。

4.√5.X应改为:

“有须烧炼炮炙,生熟有定,顺方者福,逆方者殃”此话出自张仲景。

6.X应改为:

“炮制不明,药性不确,则汤方无准,而病症不验也”是《修事指南》记载。

7.X应改为:

“凡物气厚力大者,无有不偏,偏则有利,必有害。

欲取其利,而去其害,则用法以制之……”为《医学源流论》记载。

8.X应改为:

《炮炙大法》是缪希雍所撰。

9.X应改为:

将制药原则归纳为“相反为制,相资为制,相畏为制,相恶为制”是徐灵胎归纳的。

10.X应改为:

“痛泻要方”中的白术用土炒白术更符合立方宗旨。

四、简答题

1.炮制对性味的影响大致有三种情况:

一是通过炮制纠正药物过偏之性。

如栀子苦寒之性甚强,经过辛温的姜汁制后,能降低苦寒之性,以免伤中,即所谓以热制寒,称为“反制”。

二是通过炮制,使药物的性味增强。

如以苦寒的胆汁制黄连,更增强黄连苦寒之性,所谓寒者益寒;以辛热的酒制仙茅,增强仙茅温肾壮阳作用,所谓热者益热,称为“从制”。

三是通过炮制,改变药物性味,扩大药物的用途。

如生地甘寒,具有清热凉血、养阴生津作用;制成熟地后,则转为甘温之品,具有滋阴补血的功效。

即一者性寒,主清;一者性温,主补。

天南星辛温,善于燥湿化痰,祛风止痉;加胆汁制成胆南星,则性味转为苦凉,具有清热化痰、熄风定惊的功效。

2.药物经炮制后,由于性味的变化,可以改变其作用趋向,尤其对具有双向性能的药物更明显。

药物大凡生升熟降,辅料的影响更明显,通常酒炒性升,姜汁炒则散,醋炒能收敛,盐水炒则下行。

如黄柏原系清下焦湿热之药,经酒制后作用向上,兼能清上焦之热。

黄芩酒炒可增强上行清头目之热的作用。

砂仁为行气开胃、化湿醒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辩护词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