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二历史选修一讲义专题九 一酝酿中的变革 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学年高二历史选修一讲义专题九 一酝酿中的变革 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二历史选修一讲义专题九 一酝酿中的变革 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洋务运动:
19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的洋务运动,在“自强”“求富”口号的指引下,试图通过单纯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来挽救危机。
(2)评价:
使中国在近代化的道路上迈出了较大的一步,但并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
3.早期维新思想
冯桂芬、王韬、郑观应。
学习西方的君主立宪制度。
①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没有付诸实践。
②对后来的戊戌维新变法运动起到了一定的思想先导作用。
4.维新思想的发展
(1)康有为:
①著作:
《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
②特点:
将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和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相结合宣传变法思想。
(2)梁启超:
《变法通议》。
②主张:
反对因循守旧,主张变法图存;
“民权论”的核心是“以群术治群”。
③作用:
动摇了君主专制的神圣性和永恒性,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发展。
(3)严复:
①途径:
创办《国闻报》,翻译了《天演论》和《原富》。
介绍西方进化论学说和资产阶级经济学说。
③特点:
用西方思想来解释维新变法。
④评价:
“中国西学第一人”。
5.维新派与顽固派的论战
(1)内容:
①要不要实行维新变法。
②要不要实行君主立宪制度。
③要不要改革封建的教育制度。
(2)实质:
是新兴资产阶级与没落封建地主阶级的思想交锋。
(3)作用:
解放了思想,为下一步政治斗争做了舆论准备和思想先导。
三、士人干政
1.背景
《马关条约》签订,民族危机加深。
2.表现
(1)公车上书:
康有为起草请愿书,要求拒和、迁都、练兵、变法,并联络举人发起“公车上书”。
(2)创办报刊、成立团体:
康有为、梁启超等在北京创办《中外纪闻》,成立强学会,以宣传维新,开启民智。
在其带动下,时务学堂、南学会等纷纷建立。
(3)成立保国会:
1898年,康有为在北京成立以“保国、保种、保教”为口号的保国会,对当时的爱国救亡运动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在它的影响下,保浙会、保滇会、保川会相继成立,预示着戊戌维新高潮即将来临。
主题一
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1895年上谕称,“叠据中外臣工,条陈时务,详加披览,采择施行。
如修铁路、铸钞币、造机器、开各矿”,要“以恤商惠工为本源”。
上述材料反映了清政府在经济方面有何变化?
提示:
调整工商政策,允许民间设厂。
主题二
公车上书
(1)图二反映的事件和图一有什么关系?
(2)有人曾题诗曰:
“沉沉酣睡我中华,哪知爱国即爱家。
国人知醒宜今醒,莫待土分裂似瓜。
”这首诗反映了什么?
(3)以上图片信息说明了维新运动首先是一场什么性质的运动?
(1)《马关条约》签订,在国内引起反响,康梁发动“公车上书”。
(2)反映了爱国者力图唤起中华民族的觉醒,挽救民族危亡。
(3)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
一、资产阶级维新派宣传变法的主要方式
1.著书立说
康有为写成《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阐发维新变法思想。
梁启超发表《变法通议》阐述变法图存的道理。
2.上书
1895年康有为领导的“公车上书”,使维新思潮发展成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
3.组织学会
1895年成立强学会,1898年成立保国会。
4.建办学堂
创办时务学堂。
5.创办报刊
康有为等创办《中外纪闻》,严复创办《国闻报》。
6.讲学
康有为在广州一带讲学,宣传变法理论。
7.论战
维新派与顽固势力围绕要不要维新变法展开论战。
[对点练]
1.梁启超《变法通议》:
“变法之本,在育人才;
人才之兴,在开学校;
学校之立,在变科举。
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可见,梁启超认为救亡图存的根本在于( )
A.培养维新人士 B.创办新式学校
C.改革科举制度D.变革政治制度
解析:
选D 由“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可知,根本在于变革政治制度,故选D。
二、从鸦片战争到戊戌变法期间新思想的演变
1.林则徐、魏源:
2.洋务派,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自强”“求富”,单纯引进西方先进科学技术来挽救民族危亡。
3.早期维新思想,冯桂芬、王韬、郑观应:
不仅学习西方的科技,也要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和文化,君主立宪制度是最好的政治制度。
4.康有为、梁启超的维新思想:
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等反对君主专制,实行君主立宪制,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等。
(1)康有为宣传维新思想的特点、目的及根源:
特点
把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与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相结合;
从传统儒家思想中为变法寻找理论依据
目的
减少改革变法的阻力
根源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民族资产阶级力量相对弱小,具有软弱性、妥协性
(2)维新变法新局面的形成:
2.19世纪末,康梁资产阶级维新思想是早期维新思想的进一步发展。
这里的“进一步发展”是指( )
①提出了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
②要求进行政治领域的变革
③早期维新思想发展成为政治运动
④提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口号
A.①② B.①③
C.②③D.②④
选B 19世纪末维新思想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都有显著发展。
理论上,形成了完整的体系;
实践上则是从著书立说到政治运动。
考查戊戌变法的背景
[例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泰西各国皆设议院……民以为不便者不必行,民不可者不必强。
……制治固有本也。
……而四海之在,万民之众,同甘共苦,先忧后乐,若理一人,上下一心,君民一体,尚何敌国外患之敢相凌辱哉。
——郑观应《盛世危言》
材料二 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
……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行三权分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计日可待也。
——康有为《请定宪法开国会折》
材料三 康有为一再劝说提醒皇帝对此不可操之过急,康有为在专门进呈光绪的《日本变政考》所加按语中写道:
“日本亦至二十年始开议院,吾今于国会,尚非其时也。
”当百日维新已开始一个多月后,他还在《国闻报》上特意发表《答人论议院书》,公开表示反对设议院、兴民权。
“敬告足下一言,中国惟以君权治天下而已。
”
材料四
(1)材料一和材料二主张有何异同?
分析产生差异的根本原因。
(2)材料三的观点同材料二相比有何变化?
为什么会产生这一变化?
(3)结合材料四的三幅图片和所学知识,归纳维新派宣传变法的方式并举例说明。
他们的维新变法活动有何影响?
[解析] 本题考查提取材料有效信息的能力。
第
(1)问,第一小问由“设议院”“开国会”等信息进行归纳概括;
根本原因由其主张分析其阶级属性。
第
(2)问,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
第(3)问,第一小问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
第二小问结合康有为的活动分析其影响。
[答案]
(1)同:
设议院,行君民共体;
异:
后者还主张开国会,行三权分立之制。
根本原因: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有了初步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西方资产阶级民主学说进一步传播。
(2)由要求“大开国会”到反对开国会,主张以君权变法。
原因:
资产阶级维新派实力过于弱小,封建顽固势力十分强大;
光绪帝无实权,变法阻力大。
(3)方式:
著书立说;
组织学会;
创办报刊。
著书如康有为著《孔子改制考》《新学伪经考》;
组织学会如维新派成立强学会;
创办报刊如维新派创办《时务报》《中外纪闻》等;
还有上书、办学堂、讲学等方式。
影响:
起到了启发民智、组织力量和制造舆论的重要作用;
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得到了广泛的传播,维新变法新局面逐渐形成。
一、选择题
1.甲午战争后,日本提出在华设厂,产品销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的要求。
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要求各国货物一律按中国的现行税率纳税。
这两种要求的共同点是( )
A.为列强商品输出创造平等的条件
B.为列强资本输出创造有利条件
C.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以获得高额利润
D.列强联合起来压低中国关税
选C 本题主要考查甲午战争后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A项仅适合于美国的要求,B项仅适合于日本的要求,D项只是一种表面现象。
符合题干“两种要求的共同点”的只有C项。
2.19世纪末,列强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租借地和“势力范围”的实质是( )
A.列强掠夺中国高峰时的产物
B.瓜分中国狂潮的主要内容
C.走向殖民地的过渡形式
D.中国已被肢解的具体表现
选C 租借地和“势力范围”既不同于半殖民地,也不同于殖民地,它是介于两者之间的过渡形式,故选C项;
A、B、D三项不符合题意。
3.有学者认为:
“甲午一战,天朝再败于东邻维新之岛国日本,举国深感耻痛,中国知识精英于痛定思痛之余,在文化自觉上又进一层。
”当时“中国知识精英”的着眼点是( )
A.经济的现代化 B.器物的现代化
C.制度的现代化D.精神的现代化
选C 由材料中“甲午一战”“中国知识精英……在文化自觉上又进一层”可知“中国知识精英”指的是资产阶级维新派,他们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故选C项。
4.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对中国社会进步影响最大的是( )
A.使中国出现了近代工业
B.造就了新兴的阶级力量
C.阻止了外国的经济侵略
D.延缓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进程
选B 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并登上政治舞台,掀起了维新变法、辛亥革命等运动,而无产阶级则在此后又领导了新民主主义革命。
5.“不简单的抛弃传统,而以西方近代精神重新解释传统,努力实行传统的创造性转化。
”这里评价的是( )
A.魏源B.林则徐
C.康有为D.陈独秀
选C 根据所学,康有为主张托古改制,用儒家思想来阐释变法主张,向资产阶级政体转变,故C项正确。
6.胡适评价19世纪末的梁启超为“革命第一大功臣,其功在革新吾国之思想界”。
这主要是因为梁启超宣传了( )
A.民主科学,自由平等B.民主共和,主权在民
C.托古改制,变革维新D.开设议院,变法图存
选D 梁启超主张“伸民权”“设议院”,通过文章唤起国人变法维新和救亡图存的意识,D项正确;
“民主科学,自由平等”是新文化运动的主旨,A项错误;
“民主共和,主权在民”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思想,B项错误;
“托古改制,变革维新”是康有为思想的特点,C项错误。
7.变法维新的呼声早在19世纪60年代初期就已经酝酿,但只有到中日甲午战争以后,它才发展成一场救亡图存的政治运动,其社会因素不包括( )
A.“瓜分豆剖”的民族危机日益加深
B.“举步维艰”的民族工业初步发展
C.“揭竿斩木”的农民运动暗流涌动
D.“自强新政”的洋务运动进展缓慢
选D 注意题干材料关键信息“中日甲午战争以后”,洋务运动发生在中日甲午战争以前,中日甲午战争标志着洋务运动失败,故D项符合题意。
8.强学会成立后不久,两江总督张之洞加入,这说明( )
A.强学会为研究儒学的团体
B.张之洞等人与顽固派决裂
C.各省督抚赞成维新变法
D.维新变法运动影响扩大
选D A、B、C三项不符合史实,强学会为政治团体,张之洞属于顽固派,各省督抚大都反对变法。
二、非选择题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世纪末的维新变法运动与国人办报高潮相遇相逢。
1896年,黄遵宪、汪康年、梁启超等人在上海创办《时务报》,它事实上成为维新派最重要、影响最大的报刊。
以下均摘自梁启超在《时务报》上发表的政论性文章:
吾所谓新法者,皆非西人所故有,而实为西人(对中国之法)所(做)改造。
因此,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论不变法之害》
西人之侮我甚矣!
西人之将灭人国也,则必上之于议院,下之于报章,日日言其国政之败坏,纲纪之紊乱,官吏之苛黩。
其将灭人种也,则必上之于议院,下之于报章,日日言其种族之犷悍,教化之废坠,风俗之糜烂……
——《论中国之将强》
今之言变法者,必曰练兵也,开矿也,通商也,斯固然矣。
却是弥缝蚁穴,漂摇一至,同归死亡,而于去陈用新,改弦更张之道,未始有合也,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论变法不知本原之害》
“即举一国之民而智焉,而力焉,则必无复退而为君政,此于公理不顺。
”“君权”之下的民意之伸,“固非泰西之所得专,亦非震旦(中国)之所得避”。
——《论君政民政相嬗之理》
(1)依据上述材料归纳梁启超维新论说的主要内容。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时务报》在当时发挥的积极作用。
第
(1)问,根据所给四则材料分别概括出梁启超维新论的四个主要观点,如第一则材料中“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即在强调变法的重要性;
第二则材料则强调了民族危机的加剧,呼吁进行政治改革等。
第
(2)问,《时务报》的影响主要从其对于维新思想的传播、人们思想的启蒙及维新运动的开展角度分析,此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当时有效发挥舆论工具的功能。
答案:
阐述康有为的“托古改制”论,强调维新变法的重要性;
痛陈列强灭亡中国的危机,呼吁政治改革;
批判洋务派不知“本原”的变法,强调变法之本在变体制;
批判君主专制,主张实行君主立宪。
(2)作用:
宣传了维新派的政治主张,成为人们了解维新思想的窗口;
促进了维新思想的广泛传播,推动了维新运动的开展;
动员了一部分参与变法的社会力量,彰显了传媒的力量,有效发挥了其充当舆论工具的功能。
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梁启超等联合举人百余人,连署上书,请废八股取士之制,书达于都察院,都察院不代奏,达于总理衙门,总理衙门不代奏。
当时会试举人集毂下者将及万人,皆与八股性命相依,闻启超等此举,嫉之如不共戴天之仇,遍播谣言,几被殴击。
——《梁启超全集》
材料二 史称“公车上书”的这件事,大多是根据康自己的《公车上书记》一文为本的。
考证当时皇上以及都察院全天的工作流水账,证明5月2日那天肯定没有出现过一千三百名公车到都察院游行示威并且被拒的事情。
当时先是大批现职官员从4月14日就开始接连上奏,4月30日起,都察院每天都有大批举人上书,到5月8日才结束,上书总量31件,签名者1555人,其中梁启超领衔广东举人80人上书,只是诸多上书中的一件。
——摘编自姜鸣《天公不语对枯棋》
(1)据材料一,指出当时中国知识分子对待变法的两种态度。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归纳材料二“上书”(上奏)的特点。
概括这一事件的历史地位。
第
(1)问,根据材料一中“联合举人百余人,连署上书,请废八股取士之制”“闻启超等此举,嫉之如不共戴天之仇”等信息进行归纳判断其态度;
其原因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进行分析。
第
(2)问,根据材料二中“大批现职官员”“每天都有大批举人上书”“从4月14日开始……到5月8日才结束”“梁启超领衔广东举人80人上书”等信息概括归纳其特点;
结合教材所学知识分析其地位。
(1)态度一:
支持变法。
他们认识到变法是挽救民族危机的重要手段。
态度二:
反对变法。
废除八股取士危害到他们的个人前途和利益。
(2)特点:
上书人员有官员和举人;
上书时间长,次数多;
有组织,但没有统一的领导人。
地位:
揭开了维新变法的序幕(或维新运动开始从理论宣传走向政治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