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大典2Word文档格式.docx
《中草药大典2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草药大典2Word文档格式.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性状 花蕾类球形,直径1.5~2.5cm。
花托长圆形;
萼片5,暗绿色先端尾尖;
花瓣复瓦状排列,有的散落,长圆形,紫红色或淡紫红色;
雄蕊多数,黄色。
体轻,质脆。
气清香,味淡、微苦。
化学成分 含挥发油,主要为萜烯类化合物,并含槲皮甙、鞣质。
性味 性温,味甘。
功能主治 活血调经。
用于月经不调、痛经。
花类—野菊花
野菊花
FlosChrysanthemiIndici
(英)IndianDendranthemaFlower
别名 野黄菊花、苦薏、山菊花、甘菊花。
来源 为菊科植物野菊ChrysanthemumindicumL.的头状花序。
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达1m。
茎基部常匍匐,上部多分枝。
叶互生,卵状三角形或卵状椭圆形,长3~9cm,羽状分裂,裂片边缘有锯齿,两面有毛,下面较密;
叶柄下有明显的假托叶。
头状花序直径2~2.5cm,排成聚伞状;
总苞半球形,总苞片4层,边缘膜质,外层椭圆形;
花小,黄色,边缘舌状,先端3浅裂,雌性;
中央为管状花,先端5裂,两性。
花期9~11月,果期10~11月。
生于路旁、山坡、原野。
全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
采制 秋、冬季花初开放时采摘,晒干或蒸后晒干。
性状 花序呈类球形,直径0.3~1cm,棕黄色。
总苞由4~5层苞片组成。
舌状花一轮,黄色,皱缩卷曲;
管状花多数,深黄色。
体轻。
气芳香,味苦。
化学成分 含挥发油,油中含菊醇(chrysol)、菊酮(chrysanthenone)、α-蒎烯、樟脑、龙脑、樟烯等,尚含野菊花内酯(yejunualactone)、野菊花素A(artoglasin-A)、刺槐甙(acaciin)、蒙花甙(linarin)、菊甙、木犀草素。
性味 性微寒,味苦、辛。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
用于疔疮痈肿、目赤肿痛、头痛眩晕。
花类—玫瑰花
玫瑰花
FlosRosaeRugosae
(英)Rose
别名 湖花、刺玫花。
来源 为蔷薇科植物玫瑰RosarugosaThunb.的花蕾。
植物形态 落叶灌木,高约2m。
茎枝有皮刺、腺毛,并密被绒毛。
羽状复叶互生;
小叶5~9,椭圆形或椭圆状倒卵形,长2~5cm,边缘有细锯齿,下面密被灰白色柔毛及腺体;
叶柄、叶轴有绒毛、刺毛和皮刺;
托叶大部附着于叶柄,边缘有腺点;
叶柄基部的刺常成对着生。
花单生或数朵聚生,有浓香气;
萼片5,披针形;
花瓣5或重瓣,紫红色至白色;
雄蕊多数,着生于花托边缘的花盘上;
雌蕊多数,包于花托内。
蔷薇果扁球形,砖红色,直径2~2.5cm,花期5~8月,果期6~9月。
生于山坡、沟谷,各地有栽培。
分布于东北及陕西、甘肃、山东、江苏、浙江。
采制 春末夏初花将要开放时分批采摘,及时低温干燥。
性状 呈半球形或不规则团块状,直径1~2.5cm。
花托半球形,与花萼基部合生;
萼片5,披针形,黄绿色或棕绿色,被细柔毛;
花瓣多皱缩,展平后宽卵形,呈香瓦状排列,紫红或棕红色。
气芳香浓郁。
化学成分 含挥发油,主要为苯乙醇(phenylethanol)、香茅醇(citronellol)、龙牛儿醇(Geraniol)、橙花醇(nerol)、丁香酚。
性味 性温,味甘、微苦。
功能主治 行气解郁,和血止痛。
用于肝胃气痛、食少呕恶、月经不调、跌扑伤痛。
花类—千日红
千日红
FlosGomphrenae
(英)GlobeamaranthFlower
别名 万年红、千日白、球形鸡冠花。
来源 为苋科植物千日红GomphrenaglobosaL.的花序。
植物形态 一年生草本,高30~80cm,全株有灰色长毛。
茎直立,分权。
叶对生;
叶片长圆形至椭圆满状披针形,长3~10cm,宽2~5cm,全缘,先端尖,基部渐狭成叶柄,两面有细长白柔毛。
头状花序圆球形,基部有叶状苞片2,对生;
花有小苞片3,外1片较短小,内2片淡紫色、紫红色或白色,膜质,有光泽,长于花被;
花被片5,密被长柔毛。
胞果卵圆形,内有棕色细小种子1粒。
花期7~10月。
全国有栽培。
采制 夏、秋季花开进采收,晒干。
性状 花序呈类球形,由多数小花密集而成,直径15~2cm。
基部常有叶状总苞片2枚,绿色,下表面密被细长柔毛;
小花基部有小苞片3,外轮1片卵形,内轮2片三角状披针形,紫红色,花被片5,紫红色,外面密被白色细长柔毛;
雄蕊5,花丝合生呈管状;
子房卵圆形,柱头2裂。
胞果类球形。
气微,味淡。
化学成分 含千日红甙Ⅰ、Ⅱ、Ⅲ、Ⅴ、Ⅵ(gomphreninⅠ,Ⅱ,Ⅲ,Ⅴ,Ⅵ)、苋菜红甙(amaranthin)、异苋菜红甙。
性味 性平,味甘、微咸。
功能主治 祛痰,平喘。
用于慢性或喘息性支气管炎、百日咳。
根茎类—玉竹
玉 竹 RhizomapollygonatiOdorati
(英) FargrantSolomonsealRhizome
别名 萎蕤、铃铛菜、竹根七、玉竹参。
来源 为百合科植物玉竹polygonatumodoratum(Mill.)Druce的根茎。
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40~65cm。
茎具纵棱。
叶互生,椭圆形或狭椭圆形。
先端钝尖。
花序腋生,有1~3花,栽培者可多达8朵;
总花梗长1~1.5cm;
花被筒状,长1.5~2cm,裂片6,白色或顶端黄绿色;
雄蕊6,花丝近光滑至有乳头状突起。
浆果熟时蓝黑色。
花期4~5月,果期8~10月。
生于山野林下或石隙间,喜阴湿处。
主产湖南、河南、江苏、浙江;
有栽培。
采制 秋季采挖,除去须根,洗净,晒至柔软后,反复揉搓,晾晒至无硬心,晒干;
或蒸透后,揉至半透明,晒干。
性状 根茎长圆柱形,略扁,少有分枝。
表面黄白色或淡黄棕色,半透明,具纵皱纹及微隆起的环节,有白色圆点状的须根痕,茎痕圆盘状。
质硬而脆或稍软,易折断,断面角质样或显颗粒性。
气微。
味甘,有粘性。
化学成分 根茎含玉竹粘多糖(odoratan)及4种玉竹果聚糖(polygonatum-fructan-O-A,B,C,D),还含吖丁啶-2-羧酸(azetidin-2-carboxylicacid)等。
性味 性寒,味甘。
功能主治 养阴润燥,生津止渴。
用于肺胃阴伤、燥热咳嗽、咽干口渴、内热消渴。
根茎类—苍术—关苍术
苍术─关苍术 RhizomaAtractylodisJaponicae
(英) JapaneseAtractylodesRhizome
别名 和苍术、东苍术。
来源 为菊科植物关苍术AtractylodesjaponicaKoidz.ezKitam. 的根茎。
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达70cm。
叶柄长2.5~3cm;
茎下部叶片3~5羽裂,侧裂片长圆形、倒卵形或椭圆形,边缘刺齿平伏或内弯,顶裂片较大;
茎上部叶3裂至不分裂。
头状花序顶生,下有羽裂的叶状总苞一轮,总苞片6~8层;
花多数,两性花与单性花多异株;
两面性花有羽状长冠毛,花冠白色,细长管状;
雄蕊5;
子房下位,密被子白色柔毛。
长圆形,瘦果被白色。
花期8~9月,果期9~10月。
生于山坡、柞林下、灌丛间。
主产黑龙江、吉林、辽宁。
采制 同茅苍术。
性状 根茎多呈结节状圆柱形,长4~12cm,直径1~2.5cm。
表面深棕色,有根痕及细小须根,并残留茎痕。
质较轻,折断面不平坦,纤维性。
有浓郁的特异香气,味辛、微苦。
化学成分 含挥发油,油中含芹烷二烯酮、二乙酰苍术二醇(discetylatractylo-dinol)、苍术酮,另含苍术烯内酯Ⅰ(atraactylenolideⅠ)。
性味及功能主冶 同茅苍术。
根茎类—穿山龙
穿山龙
RhizomaDioscoreaeNippponicae
(英)JapanYamRhizome
别名 野山药、串地龙、地龙骨、龙萆。
来源 为薯蓣科植物穿龙薯蓣DioscoreanipponicaMakino的根茎。
植物形态 多年生缠绕草质藤本,根茎横走,栓皮呈片状脱落,断面黄色。
茎左旋,无毛。
叶互生,掌状心形,变化较大,长8~15cm,宽7~13cm,边缘作不等大的三角状浅裂、中裂或深裂,至顶生裂片较小,全缘。
花单性异株,穗状花序腋生;
雄花无柄,花被6裂,雄蕊6;
雌花常单生,花被6裂。
蒴果倒卵状椭圆形,有3宽翅。
种子每室2枚,生于每室的基部,四周有不等宽的薄膜状翅。
花期6~8月,果期8~10月。
生于山坡林边、灌木林下及沟边。
主产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北、内蒙古、山西、陕西。
采制 春、秋季采挖,挖取根茎,除去须根、外皮(栓皮),晒干。
性状 根茎呈圆柱形、类圆柱形,稍弯曲,有指状分枝,长短不一,直径0.3~1.5cm。
表面棕色或黄色,两侧散生须状细根或细根断痕。
质坚硬,断面平坦,白色或类白色,粉性。
气微,味苦涩。
化学成分 主要含薯蓣皂甙(dioscin)等多种甾体皂甙。
性味 性温,味甘、苦。
功能主治 舒筋活血,止咳化痰,祛风止痛。
用于腰腿疼痛、筋骨麻木、跌打损伤、闪腰、咳嗽喘息、气管炎。
叶类—紫苏叶
紫苏叶
FoliumPerillae
(英)PerillaLeaf
来源 为唇形科植物紫苏Perillafrutescens(L.)Britt.的叶或带嫩枝。
植物形态 一年生草本,高60~90cm,上部有白色柔毛。
叶对生,叶片卵圆形或圆形,长3~9.5cm,宽2~8cm,先端渐尖或尾尖,基部近圆形,边缘有粗锯齿,两面呈紫红色,淡红色,有腺点。
轮伞花序2花,组成偏向一侧的假总状花序;
苞片卵形,顶端急尖或呈尾状;
花萼钟状,外有柔毛及腺点;
花冠紫红色或淡红色,花冠筒内有环毛,2唇形,上唇微凹,下唇3裂;
雄蕊4。
小坚果近球形,黄褐色,有网纹。
采制 夏季枝叶茂盛时采收,除去杂质,晒干。
性状 叶片多皱缩卷曲、破碎,边缘具圆锯齿。
两面紫色或上表面绿色,下表面紫色,疏生灰白色毛,下表面有多数凹点状的腺鳞。
叶柄长2~7cm,紫色或紫绿色。
嫩枝直径2~5mm,紫绿色,断面中部有髓。
气清香,味微辛。
化学成分 含挥发油,油中主要为紫苏醛(l-perillaldehyde)、紫苏醇(I-perilla-alcohol)、柠檬烯、芳樟醇、薄荷脑、丁香烯,并含香薷酮(elshottziaketone)、紫苏酮、丁香酚等。
性味 性温,味辛。
功能主治 解表散寒,行气和胃。
用于风寒感冒、咳嗽呕恶、妊娠呕吐、鱼蟹中毒。
附注 紫苏梗理气宽中,紫苏子降气消痰。
皮类—五加皮─细柱五加
五加皮──细柱五加
CortexAcanthopanacis
(英)SlenderstyleAcanthopanaxRoot-bark
别名 南五加皮、五花、小五爪风、五皮风、鸡脚风。
来源 为五加科植物细柱五加AcanthopanaxgracilistylusW.W.Smith的根皮。
植物形态 落叶灌叶,有时蔓生状。
枝无刺或于叶柄基部单生扁平的刺。
掌叶复叶互生,在短枝上簇生,小叶通常5,倒卵形或倒披针形,边缘具细锯齿,两面无毛或沿脉疏生刚毛。
伞形花序多腋生;
花小,萼齿5;
花瓣5;
黄绿色;
子房下位,2室,花柱2,分离。
浆果状核果近球形,黑色。
种子2,扁平,细小。
花期7月,果期9~10月。
生于林缘、路边或灌丛中。
主产湖北、河南;
辽宁、安徽亦产。
采制 夏、秋季采挖,剥取根皮,晒干。
性状 根皮呈不规则卷筒状,长5~15cm,直径0.4~1.4cm,厚1~3mm。
外表面灰褐色,有纵皱纹及横长皮孔;
内表面淡黄色或灰黄色,有细纵纹。
质脆,折断面不整齐,深灰黄色。
气微香,味微辣而苦。
化学成分 根皮含异贝壳杉烯酸(kaurenoicacid)、紫丁香甙、异秦皮定甙(isofraxedinoside)、β-谷甾醇、棕榈酸、亚油酸、维生素B1等。
性味 性温,味辛、苦。
功能主治 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用于风湿痹痛、筋骨痿软、小儿行迟、体虚乏力、水肿、脚气
皮类—五加皮─白勒
五加皮──白勒
CortexAcanthopancisTrifoliati
(英)AcanthopanaxTrifoliateRoot-bark
别名 鹅掌楸、三叶五加、刺三甲。
来源 为五加科植物白?
Acanthopanaxtrifoliatus(L.)Merr.的根皮。
植物形态 攀援状灌木,高1~7m,枝疏生向下的钩刺。
掌状复叶,小叶3,很少4~5,中央的1片较大,椭圆状卵形至长椭圆形,长2~8cm,宽1.5~4cm,先端尖或短渐尖,基部楔形,边缘有锯齿,两面无毛或仅沿叶脉疏生刺毛;
总叶柄长2~5cm,疏生钩刺。
伞形花序3~10个生于小枝顶端,很少单生,花萼有5齿;
花瓣5,黄绿色;
子房2室,花柱2,合生至中部。
果实扁球形,成熟时黑色。
花期8~9月,果期10月。
生于山坡、林边、灌丛中。
分布于北起秦岭南坡,但在长江中下游北界约为北纬31°
,向南各地均产。
采制 夏、秋季采挖根部,洗净,剥取根皮,晒干。
性状 根皮呈不规则筒状,稍弯曲,厚0.5~1mm。
外表面灰红棕色,皮孔较小,类圆形或略横向延长,长0.8~3.5mm,直径0.5~1mm;
内表面灰褐色。
折断面有棕色点状树脂道,可见其中的亮黄棕色油树脂。
气微香,味微辛、苦。
化学成分 含异贝壳杉烯酸(kaurenoicacid)、β-谷甾醇。
性味及功能主治 同细柱五加。
皮类—香加皮
香加皮
CortexPeriplocaeRadicis
(英)ChineseSilkvineRoot-bark
别名 北五加皮、香五加。
来源 为萝摩科植物杠柳PeriplocasepiumBunge的根皮。
植物形态 蔓生灌木,具乳汁。
叶对生,膜质,披针形,长5~9cm,宽1.5~2.5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全缘,侧脉多对。
聚伞花序腋生;
花冠紫红色,裂片5,内部被疏矛橇;
副花冠环状,顶端5裂,裂片丝状,伸长,被柔毛。
骨突果双生。
种子顶端具白色绢毛。
花期6~7月,果期7~9月。
生于山野、河边、砂质地。
主产山西、河南、河北、山东。
采制 春、秋季挖根,取皮晒干。
性状 根皮呈卷筒状,少数为不规则卷片,厚2~4mm。
外表面灰棕色或黄棕色,栓皮易鳞片状剥落而现黄白色内皮;
内表面淡黄色或红棕色,有细纵纹。
质脆,断面不整齐,淡黄色。
有特异香气,味苦。
化学成分 含香加皮甙A、B、C、D、E、F、H、H、K,4-甲氧基水杨醛、β-谷甾醇、香树脂醇等。
功能主治 祛风湿,强筋骨。
用于风寒湿痹、腰膝酸软、心悸气短、下肢浮肿。
全草类—仙鹤草
仙鹤草
HerbaAgrimoniae
(英)HairyveinAgrimoniaHerb
别名 脱力草、瓜香草、老牛筋、狼芽草。
来源 为蔷薇科植物龙芽草AgrimoniapilosaLedeb.的地上部分。
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达1m,全株具白色长毛。
根茎短,常生1或数个根芽(越冬芽)。
茎直立,被疏柔毛及腺毛。
羽状复叶互生,小叶大小不等,间隔排列,卵圆形至倒卵圆形,长2.5~7cm,宽1.5~3.5cm,边缘有锯齿,两面均被柔毛;
托叶近卵形。
总状花序顶生;
花萼倒圆锥形,5裂,裂片基部生多数钩状刚毛,宿存;
花瓣5,黄色;
雄蕊5~15;
子房半下位,花柱突出。
萼筒于果熟时增厚,下垂,顶端有一轮直立钩刺,外有较深纵沟。
花果期5~12月。
生于山坡林下,路旁、沟边。
主产浙江、江苏、湖北。
采制 夏、秋季茎叶茂盛时采割,除去杂质,干燥。
化学成分 含仙鹤草酚(agrimophol)、仙鹤草内酯(agrimonolide),并含木犀草甙(luteoloside)、仙鹤草甲、乙、丙素(agrimoninA,B,C)、赛仙鹤草酚A~E(agrimolA~E),另含鞣质、甾醇、皂甙及挥发油。
性味 性平,味苦、涩。
功能主治 收敛止血,截疟,止痢,解毒。
用于咳血、吐血、疟疾、脱力劳伤、痈肿。
全草类—蒲公英
蒲公英HerbaTaraxaci(英)Dandelion
别名 黄花地丁、婆婆丁、奶汁草。
来源 为菊科植物蒲公英TaraxacummongolicumHand.-Mazz.的全草。
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10~25cm,含白色乳汁。
根深长,单一或分枝,外皮黄棕色。
叶根生,排成莲座状,狭倒披针形,大头羽裂或羽裂,裂片三角形,全缘或有数齿,先端稍钝或尖,基部渐狭成柄,无毛蔌有蛛丝状细软毛。
花茎比叶短或等长,结果时伸长,上部密被白色珠丝状毛。
头状花序单一,顶生,长约3.5cm;
总苞片草质,绿色,部分淡红色或紫红色,先端有或无小角,有白色珠丝状毛;
舌状花鲜黄色,先端平截,5齿裂,两性。
瘦果倒披针形,土黄色或黄棕色,有纵棱及横瘤,中产以上的横瘤有刺状突起,先端有喙,顶生白色冠毛。
花期早春及晚秋。
生于路旁、田野、山坡。
产于全国各地。
采制 春至秋季花初开时连根挖出,除去杂质,洗净,晒干。
化学成分 全草含蒲公英甾醇(taraxasterol)、胆碱、菊糖和果胶等。
性味 性寒,味苦、甘。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尿通淋。
用于乳痈、瘰疬、疔疮肿毒、咽痛、肺痈、肠痈、目赤、湿热黄疸、热淋涩痛。
全草类—淫羊藿
淫羊藿
HerbaEpimedii
(英)shorthornedEpimediumHerb
别名 仙灵脾、三枝九叶草、羊合叶。
来源 为小薜科植物箭叶淫羊藿Epimediumsegittatum(Sitb.etZucc.)Maxim.的地上部分。
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30~50cm。
根茎匍匐,呈结节状,
坚硬,深褐色,有多数细根。
基生叶1~3枚,3出复叶,叶柄细长;
小叶卵圆形至卵状披针形,革质,长4~9cm,宽2.5~5cm,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深心形,边缘有细刺毛,侧生小叶基部不对称,外侧尖耳状,下面被紧巾的刺毛或细毛;
茎生叶1~2。
总状花序或下部分枝成圆锥花序,花轴及花枝无毛或被少数腺毛;
花直径6~8mm;
萼片8,外轮4片,有紫色斑点,易脱落,内轮较大,白色;
花瓣4,囊状,有距或无。
?
果卵圆形,宿存花柱短嘴状。
花期2~3月,果期4~5月。
生于山野竹林下,山路旁石缝中。
主产湖北、四川、浙江。
采制 夏、秋季间茎吉茂盛时采割,除去粗梗及杂质,晒干或阴干。
化学成分 茎叶含淫羊藿甙(icariin)、淫羊藿糖甙A(epinedosideA);
根茎及根含去甲淫羊藿甙(noricarliin)、淫羊藿脂素(I-cariresinol)。
性味 性温,味辛、甘。
功能主治 补肾阳,强盘骨,祛风湿。
用于阳痿遗精、盘骨痿软、风湿痹痛、麻木拘挛、更年期高血压症。
附注 同属植物淫羊藿E.brevicornumMaxim.、柔毛淫羊藿(E.pubesensMaxim.)、朝鲜淫羊藿E.korearumNakai同药用。
其它类—马勃
马勃
Lasiosphaera
(英)Puff-ball
别名 灰包、马粪包。
来源 为马勃科植物真菌脱皮马勃LasiosphaerafenzliiReich.的子实体。
植物形态 子实体的球形至长圆形,直径15~20cm,无不孕基部。
包被两层,薄而易于消失,外包被成碎片地与内包被脱离,内包被纸制裁,浅烟色,成熟后全部消失,仅遗留下一团孢体。
孢体紧密,有弹性,灰褐色,后渐退为浅烟色。
孢丝长,互相交织,有分枝,浅褐色,直径2~4.5um。
孢子球形,直径4.5~5um,壁有小刺,褐色。
夏、秋季生长在草地上。
产于安徽、湖北、湖南、甘肃、新疆、贵州。
采制 夏、秋季采收,晒干。
性状 参见“植物形态”。
化学成分 含马勃素(emmatein)、麦角甾醇磷酸铂及亮氨酸、酪氨酸等氨基酸。
性味 性平,味辛。
功能主治 清肺利咽,止血。
用于风热肺咽痛、咳嗽、音哑;
外治鼻衄、创伤出血。
附注 同科真菌大马勃Calvatiagigantea(BatschexPers.)Lloyd和紫马勃C.lilacina(Mont.etBerk.)Lloyd的子实体,亦作马勃入药。
其它类—冬虫夏草
冬虫夏草Cordyceps
(英)ChinenseCaterpillarFungus
别名 虫草、冬虫草、夏草冬虫。
来源 为麦角菌科真菌冬虫夏草菌Cordycepssinensis(Berk.)Sacc.寄生在蝙蝠蛾科昆虫蝙蝠蛾HepialusarmoricanusOberthur越冬幼虫上的子座及幼虫尸体的复合体。
植物形态 子座单生,稀2~3个,从寄主头部生出,长4~11cm,基部直径1.5~4mm,向上渐狭细,头部膨大成近圆柱状,褐色,长1~4.5cm,直径2.5~6mm。
子囊壳近表面生,基部稍陷于子座内,椭圆形至卵形。
生于海拔3000~4000m高山草甸土层中。
主产四川、云南。
采制 6~7月子座出土,子囊孢子未发散时采收,晒干或低温干燥。
性状 虫体似蚕,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