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滑轮组的省力问题(大题培优-易错-难题)含答案.doc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75571 上传时间:2022-10-05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5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物理滑轮组的省力问题(大题培优-易错-难题)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中考物理滑轮组的省力问题(大题培优-易错-难题)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中考物理滑轮组的省力问题(大题培优-易错-难题)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中考物理滑轮组的省力问题(大题培优-易错-难题)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中考物理滑轮组的省力问题(大题培优-易错-难题)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物理滑轮组的省力问题(大题培优-易错-难题)含答案.doc

《中考物理滑轮组的省力问题(大题培优-易错-难题)含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物理滑轮组的省力问题(大题培优-易错-难题)含答案.doc(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物理滑轮组的省力问题(大题培优-易错-难题)含答案.doc

一、初中物理滑轮组的省力问题

1.如图所示,甲滑轮组中滑轮的质量均为m,乙滑轮组中滑轮的质量均为0.5m,用甲、乙滑轮组分别使重力均为G的重物在相同时间内匀速上升相同高度h,绳子自由端的拉力分别为F1、F2。

不计绳重和摩擦,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拉力F1小于F2

B.拉力F1的功率小于F2的功率

C.拉力F1做的功小于拉力F2做的功

D.甲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小于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由图知,图甲、图乙滑轮组,n=3,因为不计绳重和滑轮轴处摩擦,所以

F1=(G+G甲)=(G+mg),F2=(G+G乙)=(G+0.5mg)

故F1>F2,故A错误;

BC.重物在相同时间内匀速上升相同高度h,则拉力移动距离s相同,拉力做功

W1=F1s,W2=F2s

故W1>W2,因为做功时间相同,所以拉力F1的功率大于F2的功率,故BC错误;

D.甲滑轮组和乙滑轮组做的有用功相同,G甲>G乙,则甲滑轮组做的额外功多,故甲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小于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故D正确。

故选D。

2.

(1)如图甲所示,图中的装置相当于一个_______(填一种简单机械的名称).

(2)如图乙所示,使用此简单机械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

(3)如图丙所示,橡皮筋两头分别固定在罐子的顶部和底部,中间系一个钩码,就做成了能自动回头的“魔罐”,当将”魔罐“在水平地面上滚出后,还能自动滚回来,这说明_______.

【答案】滑轮组省力机械能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解析】

【详解】

(1)[1]由图甲可知,绳子和木棍组合在一起,起到滑轮组的作用,用较小的力就可以使作用有较大力的两根木棍靠拢,说明使用该滑轮组可以省力;

(2)[2]图乙是过盘山公路,盘山公路相当于斜面,山高一定,盘山公路相当于增大了斜面长度,因为在斜面高一定时,斜面越长越省力,所以人们修建盘山公路的目的是为了省力;

(3)[3]魔罐在开始滚动的时候,具有动能,滚动的过程中,罐子动能转化为橡皮筋的弹性势能,当动能为零时,弹性势能最大,魔罐开始向回滚动,在魔罐滚回来的过程中橡皮筋弹性势能减小,罐子动能增大,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

魔罐来回滚动,说明了机械能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3.用一个动滑轮提起重100N的物体(绳重与摩擦不计),所用拉力60N。

若用此动滑轮将重200N的物体以0.2m/s速度匀速上升时,拉力功率为_____W。

较前一次提升物体,该滑轮的机械效率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答案】44变大

【解析】

【详解】

[1]根据题意可知,物体以0.2m/s速度匀速上升,对于动滑轮,绳子移动的速度

v=20.2m/s=0.4m/s

绳重与摩擦不计,则拉力

F=(G物+G动)

60N=(100N+G动)

解得G动=20N,用此动滑轮将重200N的物体时,拉力

F′=(200N+20N)=110N

拉力功率为

P=F′v=110N0.4m/s=44W

拉力功率为44W。

[2]较前一次提升物体,物体的质量增加,重力增大,有用功增大,而摩擦不计、动滑轮重不变,额外功不变,这样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例增大,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增大。

4.小黄同学用水平力F拉动如图所示装置,使重200N的A物体5s内在水平地面上匀速运动了120cm,物体B重100N(物体B与A始终接触),此过程中A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为24N,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6N。

若不计滑轮重、弹簧测力计重、绳重和绳与滑轮间摩擦,则滑轮移动的速度为___m/s,物体A受到B施加的摩擦力____(选填“水平向左”、“水平向右”或“为零”),水平拉力F大小为____N,水平拉力F的功率为____W。

【答案】0.12水平向右809.6

【解析】

【分析】

滑轮为动滑轮,滑轮移动的速度等于物体移动速度的二分之一;根据力的作用的相互性得出物体A受到B施加的摩擦力的大小及方向;物体A受到向左的拉力等于地面对A的摩擦力f地加上物体A受到B施加的摩擦力fA;而滑轮为动滑轮,滑水平拉力F为F左的2倍,据此计算水平拉力F的大小;然后利用计算功率。

【详解】

[1]物体移动的速度

则滑轮移动的速度

[2]由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而物体B受到A的摩擦力与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是平衡力,大小等于16N,则物体A受到B施加的摩擦力也为16N,方向水平向右。

[3]物体A受到向左的拉力等于地面对A的摩擦力加上物体A受到B施加的摩擦力,即

滑轮为动滑轮,则水平拉力F为

[4]水平拉力F的功率

5.如图所示,物体A在水平桌面上,绳重及摩擦不计,动滑轮重力为2N。

当B物体重力为8N时,它恰好能匀速下降。

(1)以上装置中属于动滑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2)物体A所受的摩擦力为________N。

(3)若用一个水平向左的力F拉物体A,使其向左匀速运动,则这个力F大小应为________N。

【答案】M510

【解析】

【详解】

[1]由于M随物体移动而发生位置变化,所以M是动滑轮。

[2]A对B的拉力为F,动滑轮M和B受力分析可知中:

2F=GM+GB

A受力平衡,所以摩擦力f=F=5N。

[3]A向左匀速运动时,受力平衡:

F左=f+F=5N+5N=10N。

6.一名质量为55kg、双脚与地面接触面积为0.04m2的学生站在水平地面上,要用滑轮组在20s内将600N的重物匀速提升1m。

(g=10N/kg)求:

(1)他站在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多大?

(2)画出滑轮组的绕线方式。

(3)若匀速提升过程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75%,拉力的功率多大?

【答案】

(1)13750Pa;

(2);(3)40W

【解析】

【分析】

【详解】

(1)站在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力大小等于自身重力,则对地面的压强为

(2)因为重物运动方向向上,人在地面上通过上方定滑轮改变力的方向,拉力方向向下,2股绳子与动滑轮接触以省力,故滑轮组的绕线方式如图所示:

(3)有用功为克服重物重力势能做的功,为

拉力做的总功为拉力的功率与所用时间的乘积,为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可知

答:

(1)他站在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是13750Pa;

(2)滑轮组的绕线方式见解析;

(3)拉力的功率是40W。

7.如图所示,某人通过滑轮组将深井中的物体拉至井口.己知物体在10s内被提升了2m,物体所受重力720N,人对绳子水平向右的拉力300N.(不计绳重及摩擦)求:

(1)人做的有用功;

(2)动滑轮的重力;

(3)人拉起货物时的机械效率.

【答案】

(1)1440J;

(2)180N;(3)80%。

【解析】

【详解】

(1)物体所受重力720N,被提升了2m,则人做的有用功为:

=Gh=720N×2m=1440J;

(2)由图可知,滑轮组的有效绳子段数为n=3,根据F=,则动滑轮的重力为:

=nF-G=3×300N-720N=180N;

(3)根据

=,

人拉起货物时的机械效率为:

===80%。

答:

(1)人做的有用功为1440J;

(2)动滑轮的重力为180N;

(3)人拉起货物时的机械效率为80%。

8.小明在实验室内尝试用四种简单机械匀速提升同一物体(不计机械自重和摩擦),如图所示,其中所用动力最小的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设物体重力为G,不计机械自重和摩擦;A图中为斜面,由功的原理可得

F1×4m=G×2m

解得F1=0.5G;

B图中为滑轮组,通过动滑轮绳子段数n=3,所以F2=G;

C图中为动滑轮,动力作用在动滑轮的轴上,则F3=2G;

D图中是杠杆,设杆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α,则有

F4×4cosα=G×1×cosα

解得F4=G。

由此可知动力最小的是D。

故选D。

9.某同学用如图所示滑轮组将重为300N的物体以0.2m/s的速度匀速向上拉动,拉力为125N(不计绳重及摩擦),则动滑轮重_____N,5s内人拉绳子做的功是_____J。

【答案】75375

【解析】

【分析】

【详解】

[1]看图可知动滑轮上绕过的绳子股数n=3。

根据滑轮组受力关系

解得。

[2]绳子末端移动距离

5s内人拉绳子做的功

10.质量是6kg的物体A放在水平桌面上,利用图所示的装置使物体以0.2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始终保持水平,其示数为2N,不计滑轮和绳子的重和滑轮组内部的摩擦,则(g取10N/kg)(  )

A.作用在绳端的拉力F为6N

B.在1s内拉力F做功1.2J

C.在1s内拉力F的功率是0.4W

D.水平桌面对物体A的摩擦力是2N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绳子上的力是相等的,因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2N,所以,作用在绳端的拉力F为2N.故A错误;

B.根据图示可知,滑轮组动滑轮上有三股绳子。

物体A在1s内通过的距离为

s′=vt=0.2m/s×1s=0.2m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

s=3s′=3×0.2m=0.6m

在1s内拉力F做功为

W=Fs=2N×0.6m=1.2J

故B正确;

C.在1s内拉力F的功率为

故C错误;

D.由图可知,承担摩擦力的绳子股数是3,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则

所以

f=6N

故D错误。

故选B。

11.如图所示两个物体A和B,质量分别为M和m(已知M>m),用跨过定滑轮的轻绳相连,A静止在水平地面上.若滑轮与转轴之间的摩擦不计且滑轮质量不计,则(  )

A.天花板对滑轮的拉力大小为(M+m)g

B.绳子对物体A的拉力为(M-m)g

C.地面对物体A的支持力为Mg

D.绳子对天花板的拉力为2mg

【答案】D

【解析】

【详解】

B.由图可知该滑轮为定滑轮,因物体B静止,则滑轮两侧每股绳子上的拉力都等于物体B的重力mg,所以绳子对物体A的拉力为mg,故B错误;

A.滑轮与转轴之间的摩擦不计且滑轮质量不计,该滑轮受到天花板对它向上的拉力和两股绳子向下的拉力,所以由力的平衡条件可知,天花板对滑轮的拉力大小为2mg,故A错误;

D.根据相互作用力可知,滑轮对天花板的拉力大小也为2mg,即绳子对天花板的拉力为2mg,故D正确;

C.物体A受三个力的共同作用,向下的重力、绳子向上的拉力F=mg和地面对物体A向上的支持力N;由于物体A处于静止状态,所以物体A所受的三个力的合力为0,即

所以,地面对物体A的支持力的大小为

故C错误。

故选D。

12.用同一滑轮按如图所示甲、乙两种方式匀速提升重均为10N的A、B两物体,在相同时间内提升相同的高度;已知滑轮重1N,绳重和滑轮摩擦力不计。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手的拉力F乙=10N

B.利用乙种方式做的有用功比较多

C.甲种方式的机械效率大于乙种方式

D.手的拉力F甲做功的功率比F乙做功的功率大

【答案】C

【解析】

【详解】

A.乙滑轮是动滑轮,绳重和摩擦不计,使用该滑轮可以省一半的力,即拉力等于物体和滑轮总重力的一半,

F乙=(G+G动)=×(10N+1N)=5.5N

故A错误;

B.利用两种滑轮都是将G=10N的物体提升相同的高度h,由公式W有用=Gh知,有用功相同,故B错误;

C.甲乙装置所做的有用功相同,用乙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辩护词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