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题 教学设计方案二七年级数学教案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7554872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6.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命题 教学设计方案二七年级数学教案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命题 教学设计方案二七年级数学教案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命题 教学设计方案二七年级数学教案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命题 教学设计方案二七年级数学教案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命题 教学设计方案二七年级数学教案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命题 教学设计方案二七年级数学教案Word下载.docx

《命题 教学设计方案二七年级数学教案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命题 教学设计方案二七年级数学教案Word下载.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命题 教学设计方案二七年级数学教案Word下载.docx

  真命题---如果题设成立那么结论一定成立,这样的命题叫做真命题.

  假命题---如果题设成立,不能保证结论总是成立,也就是说结论不成立,这样的命题叫做假命题.注意:

不是命题与假命题的区别!

  怎样判断一个命题的真假?

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实践.数学中,判断一个命题是真命题,要经过证明(或以公理形式,即由实践证明的形式出现);

判断一个命题是假命题,只需举出一个反例即可.

  例3试将下列各个命题的题设和结论相互颠倒或变为否定式,得到新的命题,并判断这些命题的真假.

  

(1)对顶角相等;

  

(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3)若a=0,则ab=0;

  (4)两条直线不平行,则一定相交;

  (5)凡相等的角都是直角.

  解:

  (l)对顶角相等(真);

  相等的角是对顶角(假);

  不是对顶角不相等(假);

  不相等的角不是对顶角(真).

  

(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真);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真);

  两直线不平行,同位角不相等(真);

  同位角不相等,两直线不平行(真).

  (3)若a=0,则ab=0(真);

  若ab=0,则a=0(假);

  若a≠0,则ab≠0(假);

  若ab≠0,则a≠0(真).

  (4)两条直线不平行,则一定相交(假);

  两条直线相交,则一定不平行(真);

  两条直线平行,则一定不相交(真);

  两条直线不相交,则一定平行(假).

  (注)本小题如果添上“在同一平面内”的大前提条件,那么假命题将变为真命题.

  (5)凡相等的角都是直角(假);

  凡直角都相等(真);

  凡不相等的角不都是直角(真);

  凡不都是直角的角不相等(假).

  说明:

本例,尤其是第(5)小题,视学生接受情况,教师灵活掌握.讲还是不讲,讲到什么程度,介不介绍四种命题(原、逆、否、逆否),都有较大的伸缩性.

  小结:

  命题---判断一件事情的句子;

  命题的结构---;

如果(题设)……,那么(结论)……;

  命题的真假---正确或错误的判断;

  四种命题---原、逆、否、逆否.

  (用投影片显示或挂小黑板)

  三、作业

  1.在下列语句中,指出哪些是命题,哪些不是命题.如果是命题,指出命题的真假,并仿照例3说出一些新的命题来.

  (l)如果AB⊥CD于O,那么∠AOC=90°

  

(2)取线段AB的中点C;

  (3)两条直线相交,有且只有一个交点;

  (4)一个平角的度数是180°

  (5)若a=b,则a2=b2;

  (6)如果一个数的末位数字是0,那么它一定能够被5整除;

  (7)同角的余角相等;

  (8)周角的一半等于直角.

  2.选作题

  判断命题“如果n是自然数,那么n2+n+17是质数”的真假.

 

在这节课的前一部分学习了名数、单名数、复名数的概念。

但高级单位名数改写成低级单位名数的方法,低级单位的名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名数的方法,是本节课的重点。

在高级单位的名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名数的教学中,我的做法是:

例3:

3米是多少厘米?

2吨50千克是多少千克?

师说:

我们先看第一问,3米是多少厘米?

由于1米=100厘米,那么米和厘米比较,米就是高级单位,厘米就是低级单位。

所以这道题将米数改写成厘米数,我们就说是将高级单位的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数。

师:

1米是100厘米,3米是多少厘米呢?

生:

300厘米。

(师板书:

3米=300厘米)

你是怎么想的。

由于1米是100厘米,3米就是3个100厘米,也就是300厘米。

3米是3个100厘米,如果列式计算,怎么写?

100×

3=300

(师将这个式子板书在3米=300厘米的下面)

在这个乘法算式里,100表示什么?

米和厘米之间的进率。

(师将“进率”二字写在100的下面)

3表示什么?

高级单位的数

(师将“高级单位的数”写在3的下面)

300又表示什么?

低级单位的数。

(师将“低给单位的数”写在300的下面。

通过这道题,谁能总结出高级单位的名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名数的方法)

进率×

高级单位的数=低级单位的数。

(师将“×

”“=”补在式子中)

评析(像3米是多少厘米这样的题学生在三年级就已经掌握,因此教师在这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直接让学生回答,你是怎么想的。

而将重点放在300是怎么得来的?

当学生回答是100×

3=300得来时,教师接着问100、3、300各表示什么?

这样就引入到高级单位的名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名数上,这样得到的方法顺理成章、水到渠成,学生容易理解,也就容易掌握了)

一、课题 

§

1.1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

(1)

二、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例子,体会数学与我们的成长密切相关。

2.通过对小学数学知识的归纳,感受到数学学习促进了我们的成长。

3.尝试从不同角度,运用多种方式(观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有效解决问题。

4.通过对数学问题的自主探索,进一步体会数学学习促进了我们成长,发展了我们的思维。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难点

1.结合具体例子,体会数学与我们的成长密切相关。

2.通过对小学数学知识的归纳,感受到数学学习促进了我们的成长。

结合具体例子,体会数学与我们的成长密切相关。

四、教学手段

现代课堂教学手段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录音机、投影仪、剪刀、长方形纸片。

学生准备

预习、剪刀、长方形纸片

五、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

六、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展示图片并播放录音。

宇宙之大(海王星、流星雨),粒子之微(铍原子、氯化钠晶体结构),火箭之速(火箭),化工之巧(陶瓷),地球之变(陨石坑),生物之谜(青蛙),日用之繁(杯子、表),大千世界,天上人间,无处不有数学的贡献,让我们共同走进数学世界,去领略一下数学的风采,体会数学的魅力。

观察图片,听录音。

二、板书课题。

三、导学

1.现在让我们进入时空的隧道,回忆我们的成长历程:

出生——学前——小学(板书),我们每一天都在接触数学并不断学习它,相信吗?

不妨大家从不同阶段来举出一些我们身边或亲身经历的例子,试一试。

(积极鼓励)

(师、生共同讨论交流,从具体事例中分析并找出数学信息。

2.进入小学,我们正式开始学习数学,回忆一下,在小学阶段我们学习的主要数学知识有哪些?

3.指定若干名学生口答,师生共同系统归纳:

数与式:

认识、计算、方程、解应用题;

图形:

图形的认识、图形的画法、图形的计算;

统计知识。

4.数学知识的学习,不仅开阔了我们的视野,而且改变了我们的思维方式,使我们变得更加聪明了。

发挥一下我们的聪明才智,尝试解决下面的2个问题:

(1)投影或小黑板展示下列问题:

①计算并观察下列三组算式:

②已知25×

25=625,则24×

26= 

(不要计算)

③你能举出一个类似的例子吗?

④更一般地,若a×

a=m,则(a+1)(a-1)= 

(老师点评、表扬)

(2)投影或小黑板展示教材第13页第4题。

通过刚才的解题,可以看出同学们都非常聪明,其实不仅我们每个人离不开数学,而且整个人类、整个社会也离不开数学,同学们课后可以阅读一下第1节第2点《人类离不开数学》,体会数学对促进人类社会发展的重大作用。

布置作业:

(1)谈一谈你对数学的兴趣、学习数学的方法以及学习中存在的困难等;

(2)习题1.1第2、4题。

1.回忆、交流、积极大胆发言。

2.回忆、交流。

3.观察、计算、思考、探索。

4.学生取出剪刀和长方形纸片,小组合作,动手尝试解决。

学生1

学生2

学生拼图(略)

七、练习设计

课堂基础练习

A

B

C

D

1、下列图形中,阴影部分的面积相等的是 

答案:

A与B;

C与D

2、三个连续奇数的和是21,它们的积为 

315

3、计算:

7+27+377+4777 

5188

课后延伸练习

1、猜谜语(各打数学中常用字)

千人分在北上下;

②1人立在口上边 

①乘;

②倍

2、在与伙伴玩“24点”游戏中,使数1,5,5,5通过运算得24?

[5-(1÷

5)]×

5

3、只允许添两个“一”、一个“十”和一个括号,不改变数字顺序,把1,2,3,4,5,6,7,8,9这九个数字连成结果为100的算式:

=100

123-(45+67-89)=100

4、把长方形剪去一个角,它可能是几边形?

三边形,四边形,五边形.

5、有一个正方形池塘如图1-1-2,在它的四个角上有四棵大树,现在为了扩大池塘,要把池塘面积扩大一倍,但是,这四棵树不便搬动,也不能使它淹在水里,而且扩大后的池塘还是正方形,这该怎么办呢?

能力提高训练

18

19

7个,边长从大到

 

小依次为11、8、

7、5、3

1、一个长方形,长19cm,宽18cm,如果把这个长方形分割成若干个边长为整数的小正方形,那么这些小正方形最少有多少个?

如何分割?

2、在操场上,小华遇到小冯,交谈中顺便问道:

“你们班有多少学生?

”小冯说:

“如果我们班上的学生像孙悟空那样一个能变两个,然后再来这么多学生的,再加上班上学生的,最后连你也算过去,就该有100个了.”那么小冯班上有多少学生?

36

八、板书设计

1.1生活中的立体图形

(1)

(一)知识回顾 

(四)例题解析 

(六)课堂小结

(二)观察发现 

例1、例2

(三)解方程 

(五)课堂练习 

练习设计

九、教学后记

教学建议

  一、知识结构

  二、重点、难点分析

  本节教学的重点是角度计算中的进位制问题、互余与互补的概念;

难点是互余与互补概念的理解和应用.熟练掌握角的度量的相关知识可以为进一步研究相交线、平行线打下基础.

  1.度、分、秒的互换:

如果一个角比1°

还小,那么怎样度量它的大小?

为了更精密地度量角.我们把1°

的角60等份,每一份叫做1分的角,1分记作1’;

又把1’的角60等份,每一份叫做1秒的角,1秒记作1’’.即1°

=60’,1’=60’’.这表明角的度、分、秒是60进制的,这和计量时间的时、分、秒是一样的.例如:

∠α的度数是32度48分51秒.记作∠α=32°

48’51’’.除法过程中,要注意度、分、秒是六十进制的,要把度的余数乘以60化为分,继续除得精确到分,把分的余数乘以60化为秒,继续除得精确到秒的近似值.

  2.若两个角的和是一个直角,这两个角叫做互为余角,若两个角的和是一个平角,这两个角叫做互为补角.理解这两个概念,要把握以下几点:

(1)必须具备两个角;

(2)两个角的和是一个定值:

互余两角的和是,互补两角的和是;

(3)与两个角的位置无关,只考虑两角间的数量关系.

  3.结合小学已经学过的概念,说明小于平角的角可以按照大小分成三类.分类的思想对于科学研究比较重要.要按照某种特征进行分类,例如按照大小、按照轻重,等等.分类要不重不漏.就是说,在把一群事物分类时,要使其中的每一事物都归入某一类,不能无类可归(不漏),并且只归入某一类,不能既归入这一类,又归入另一类或另几类(不重).这里只是初步渗透分类的思想,以后还要遇到分类,如三角形的分类.

  三、教法建议

  1.本节的教学内容中,对分类的数学思想加强了要求,由于分类的思想不是第一次出现,因此,可以简单进行小结,使得学生能够加深认识.使学生自己能对一些事物进行分类.

  2.在角的内容中,对角的进位制要加以重视,因为这是与十进制不同的进制,以后由于不同的需要还会遇到不同的进制,在这里讲清楚后,以后再遇到,就会感到自然了.同时对于60这个数的特点进行分析,使学生对角的一些运算能很灵活.

  3.角的单位中的大、小单位的互化比课本的要求要高,应该尽可能的掌握.

  4.本节在对学生活动的安排上,时间可多一些,教师也可以根据情况酌情安排.在安排学生自己出题时,应多加鼓励,尽量用学生自己出的题.目的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设计示例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理解互为余角、互为补角的定义.

  2.掌握有关补角和余角的性质.

  3.应用以上知识点解决有关计算和简单推理问题.

  

(二)能力训练点

  1.通过例3的讲解,培养学生用代数方法解几何问题的思路.

  2.通过有关余角、补角性质的推导,初步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通过互余、互补角性质的推导,说明事物之间具有普遍的联系性.

  (四)美育渗透点

  通过互余、互补的演示,使学全体会几何图形的动态美,通过性质的推导,使学生初步领略几何逻辑推理的严密美.

  二、学法引导

  1.教师教法:

引导发现、尝试指导相结合.

  2.学生学法:

学生积极参与,动手动脑,与主动发现相结合;

  三、重点·

难点·

疑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

  互为余角、互为补角的角的概念及有关余角、补角的性质.

  

(二)难点

  有关余角和有关补角性质的推导.

  (三)疑点

  互余、互补的两个角图形的位置关系.

  (四)解决办法

  对重点、难点,应巧妙引导学生去发现,通过动手、动脑解决问题.

  对疑点,由学生思考并讨论,互相叙述“为什么”并相互纠正,同时,由教师进行逻辑点拨.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或电脑、三角板、自制胶片.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通过教师演示,学生活动的方法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2.通过学生讨论,归纳总结出互余、互补的定义,并通过两个练习对定义加以巩固.

  3.通过教师出示问题,学生思考并相互叙述,最后教师加以点拨的方法完成第一个性质的逻辑推理,其他性质由教师出示问题,学生模仿完成,最后学生做反馈练习.

  4.通过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完成图表的方法进行本节课的小结.

  七、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正确理解互余、互补的定义并掌握其性质,并能运用进行简单的计算和推理.

  

(二)整体感知

  通过教师演示和指导,学生动手动脑参与,顺利地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互余、互补的定义和性质,并通过对图形的识别和性质的理解,完成一些简单的计算和推理.

  (三)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师: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度量,认识了平角和直角,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画出一个平角和一个直角,并标明其度数.

  学生画图形的同时,投影显示以下图形,见图1及图2:

图1         图2

  教师演示:

在以上两个图形的基础上,利用电脑(或投影),分别过两个角的顶点作活动射线,任意改变射线位置,让学生观察,如下图1及图2:

 

图1             图2

  学生活动:

过自己所画两个角的顶点,任意作射线,同时观察老师演示.

  提出问题:

射线把平角,直角分别分成了几个角?

它们的度数关系如何?

  (学生容易答出:

分成两个角,,.)

把射线固定一个位置不动,然后把两个图形中的角保持大小不变,拉开,如图1及图2(或拉开更远些,多变换几种位置).

  

图1            图2

与的和还是吗?

观察教师演示过程中的图形变换,同桌可相互讨论,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教法说明】与,与位置变换,前提是其大小不变.改变位置关系目的是:

避免提出互补、互余角的概念后,学生误认为只有有公共顶点且和为,的两个角才是互补、互余的角.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肯定结论:

  不论、、、的位置关系如何变化,只要大小不变,与的和永远是平角,与的和永远是直角.像这样具有特殊关系的角,我们分别叫它们互为补角和互为余角.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角的度量一节中又一新知识.(板书课题)

  [板书]1.6 

角的度量

  【教法说明】 

注重学生的参与意识,要让学生手脑并动,通过不断演示,学生观察,教师逐步提出问题,让学生养成自己发现问题,并没法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

  探究新知

  1.互为余角、互为补角的定义

你能根据前面老师的演示和说明,叙述一下具有什么关系的两个角叫互为余角和互为补角吗?

同桌相互讨论,互相纠正和补充,找学生口述.

  【教法说明】通过学生亲自动手画图,观察老师的演示,对互余、互补角概念的理解,可以说已经水到渠成.教师不必包办代替,要让学生自己总结归纳,以训练其归纳总结及口头表达能力.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给予肯定后给出答案:

  [板书]

  互为余角:

如果两个角的和是一个直角,那么这两个角叫互为余角.其中一个角叫做另一个角的余角.

  直为补角:

如果两个角的和是一个平角,那么这两个角叫互为补角.其中一个角叫做另一个角的补角.

  2.提出问题,理解定义.(投影显示)

  

(1)以上定义中的“互为”是什么意思?

  

(2)若,那么互为补角吗?

  (3)互为余角、互为补角的两个角是否一定有公共顶点?

  学生讨论以上三个问题.

  【教法说明】对定义的理解,提出的三个问题很关键,让学生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比教师单纯强调“注意”效果要好得多,同时也培养学生全面分析、考虑问题的能力.

  通过学生回答,教师对以上三个问题给予肯定或否定.

  反馈练习:

投影显示

  1.若与互补,则,若与互余,

  2.角的余角为,补角为,的余角为.补角为.

  3.如图1:

是直线上一点,是的平分线,

图1①的补角是____________

  ②的余角是____________

  ③的补角是____________

  【教法说明】第l、2两题可由学生抢答,这两题是为以下例3做铺垫的.第1题实质上也是把定义的文字语言转化成几何语言,强调反之也成立.通过第3题要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

  2.有关互余、互补角的性质

通过以上练习,我们对互余、互补角的概念有了较深刻的理解,下面我们提出一个新问题,看你们能否解决.

  投影出示:

  例4 

与互补,与互补,若,那么和相等吗?

为什么?

  

  【教法说明】学生思考并讨论,同桌互相叙述“为什么”讲相互纠正.有时学生间的交流比师生对话效果会更好.

  找学生试述“为什么”,估计逻辑性不会太强,教师可加以点拨:

解决几何问题往往要从已知入手,联想出结论:

如由与互补你想到什么结论?

()与互补呢?

().因为要比较的是与的大小,以上两式可表示为:

,.已知中,则一定等于.

  教师边引导学生叙述边板书出较规范的格式:

  ∵与互补,∴即.

  ∵,∴.

  【教法说明】此问题中的“为什么”实际上是几何中的推理问题,要有严密的逻辑性.学生第一次接触,因此,“放”可以,而且必须“收”.教师引导由已知产生联想,一环紧扣一环,写出推理过程,渗透“∵ 

∴”的书写格式.

通过以上题目,你是否发现了两个等角的补角间有怎样的关系?

你能试着总结吗?

  【教法说明】由学生发现性质,并归纳总结,培养学生由具体题日抽象出几何命题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学会由具体到抽象考虑问题的方法.

同桌讨论,并互相叙述总结规律.

  教师对学生回答进行纠正、整理后板书,并给出符号语言,强调此性质的应用.

  [板书]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与互余,与互余,若,那么等于吗?

你由此问题又能得出什么结论?

教师不给任何提示的情况下,在练习本上仿照例4的格式,写出“为什么”及得出的结论.

  教师找同学回答后板书.

  [板书]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有关余角和补角的性质很有用,以后遇到有同角(或等角)的补角就可以根据这个性质,知道它们都相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历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