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学专业论文 浅谈文化消费现象带来的影响与反思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7553788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8.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媒学专业论文 浅谈文化消费现象带来的影响与反思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传媒学专业论文 浅谈文化消费现象带来的影响与反思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传媒学专业论文 浅谈文化消费现象带来的影响与反思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传媒学专业论文 浅谈文化消费现象带来的影响与反思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传媒学专业论文 浅谈文化消费现象带来的影响与反思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传媒学专业论文 浅谈文化消费现象带来的影响与反思Word格式.docx

《传媒学专业论文 浅谈文化消费现象带来的影响与反思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媒学专业论文 浅谈文化消费现象带来的影响与反思Word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传媒学专业论文 浅谈文化消费现象带来的影响与反思Word格式.docx

(一)娱乐商业时代的来临及其特点5

(二)娱乐时代背景下消费者的心理特点7

三、消费文化现象带来的影响与反思7

(一)青少年教育导向偏误7

(二)降低民族文化认同感8

(三)破坏中国传统文化在世界文化中良好形象8

(四)间接阻碍国民经济的发展9

结语12

致谢13

参考文献14

由《大话西游》引发的争论说起

彩星电影公司于1995年出品电影《大话西游》[1],刘镇伟担任该片的导演和编剧,同年在香港和内地的票房及发行均不理想。

1996年结束影院惨淡经营的《大话西游》将拷贝转到北京电影学院,这一“另类”的影片却在高校中引起满堂彩。

《大话西游》戏剧性“大热”的核心区域是各所高校,追捧者大多为莘莘学子。

1997年春节期间《大话西游》在央视电影频道播出,后重播多次,培养了一大批“大话迷”,而这部安排在非黄金时间播出的影片却创下了黄金时间播出的收视率。

此后《大话西游》正式进入“火爆期”,这一过程中网络无疑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因为该片的“大热”几乎是和网络、网站在中国的兴起同步进行的。

1999年,《大话西游》进入其最鼎盛的时期。

然而,对于《大话西游》,观众明显分化成两个极端对立的阵营:

批评者对其荒诞不经表示愤怒甚至斥责其为文化垃圾,认为其既无聊又无趣;

而追捧者则把该剧视作经典,使它成为一个情结、一个商标,一类风格的形象代言人,它的台词也成为经典范式,成为改写他们口语甚至书面文体的语言习惯[2]。

有评论家称《大话西游》堪称一次“革命”,“这部1995拍摄的影片,对经典小说西游记进行戏仿,把庄重的佛学神曲改造成了搞笑的爱情话本,其中所有的人物都遭到了游戏式的篡改,唐僧变成了婆婆妈妈罗里罗嗦叽叽歪歪的傻瓜(在学生看来,这显然是令人讨厌的家长、老师和行政官僚的一个隐喻),而孙悟空则成了伟大的超时空爱情的化身(情圣),甚至连白骨精都改变了其阴险狠毒的道德本性,摇身变作情意缠绵的女子。

”[3]更有指出“90年代是毫无个性的十年,在文化精英缺席和流氓改邪归正之后,创造和反叛都走向沉寂,但它的平庸正好为0年代(零世纪的零年代)的崛起作了铺垫:

对文学经典和政治经典展开全面的戏拟和颠覆,其规模之浩大,连迷人的80年代都黯然失色。

”[4]

颠覆热潮延烧至今,日益受到更广泛的追捧,特别是青年一代深受其影响。

2006年内地古装情景喜剧《武林外传》在央视8套热播,平均收视率达1.1%,且至今仍在不断被重播。

这传达出一个信息:

作为娱乐,大众已喜闻乐见这种对于历史、对于经典的颠覆。

一、现象发展综述

《大话西游》并非异端,在当今作为一种现象,普遍存在:

即肆意消费传统历史文化,颠覆解读历史的传统权威。

这类现象早已有之并且正在成为一种时尚。

我们如果追溯一下这一现象的形成过程,不难发现在娱乐时代里,大众对传统历史文化的消费正日渐趋向戏说。

(一)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戏说”的流行

一部《戏说乾隆》掀起了90年代电视剧界的戏说风潮,这股风从港台刮到内地,在当时也引起了不小的争议,而十余年来“戏说”愈演愈烈,愈发肆无忌惮,无所不在,至今已是司空见惯。

以《戏说乾隆》为代表,其实质即古装肥皂剧,将儿女情长的故事、幽默的语言风格融合到历史人物身上,以迎合观众的审美需求,其多多少少尚有史可查,即便是子虚乌有的野史,风格尚与传统对于古典文化的认识相符,只是更加完美化、浪漫化了,且该类作品从名称上便已标识出“戏说”、“传奇”类字样,以正视听。

“戏说”发展到《还珠格格》已经到了顶峰,闹剧式的情节却也迎合了欢快的主题,琼瑶将一个不知哪里听来的民间故事彻底地发扬光大了。

此后的“戏说”多出庸作,这也是受到过度的商业刺激,粗制滥造的产物。

(二)网络的恶搞风潮

80后的一代是看着“戏说”长大,深受《大话西游》影响的一代,加之网络时代的来临,恶搞成为了新的时尚。

《大话西游》是一部典型的香港“无厘头”电影,但戏剧性地成为网络时代的通行证。

宁财神、林长治等一批网络作家迅速蹿红,他们大多没有深厚的文学功底,没有理论研究的积淀,甚至没有最基本的写作知识和文采,他们的作品以单纯的搞笑、娱乐自居,却也自成一派。

《水煮三国》、《诸葛亮日记:

三个臭皮匠教给我的大学问》是另一种恶搞的代表,其实质是管理营销类作品。

《水煮三国》将三国看做竞争市场中的三类公司,那么三国鼎立就是不同类型企业的管理者——曹操、孙权和刘备,运用适合自身发展的管理策略,搏击商海的故事[5]。

这类作品与以往的借鉴历史、汲取古人智慧类作品最大的区别在于,作者所传达的信息与原历史著作并无直接的关联性,故事情节纯属为表达作者意图而虚构出来,也就是说仅仅是借助历史著作中人物的名称及相关意象,在这里历史著作完全沦为傀儡,不具任何历史和文学的意义,它只作为一个符号、一种工具,来传达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

历史文化被彻底消费化了。

(三)学界对经典的颠覆

与纯粹娱乐性质的影视剧、网络不同,科教频道曾一度被认为是电视上的一块净土。

《百家讲坛》作为一档人文科教类节目,诞生于2001年7月,开办之初定位于“文化品位、科学品质、教育品格”,然而却经营惨淡,当时的收视率几乎为零。

后经栏目调整定位后一跃成为收视率仅次于新闻联播的优秀节目,对此,《百家讲坛》的节目制片人万卫说:

“我们原来是面向精英的,现在则面向大众,让专家学者为百姓服务;

内容上,则以中国历史传统文化为主,要求讲课者必须运用悬念等电视手法。

”[6]

在这样的定位之下,节目涌现了一批以易中天、于丹为代表的文化名人,然而争议也接踵而至。

争议的焦点在于:

作为知名大学教授,拥有深厚的理论积淀,而对于历史文化的讲授却在挑战传统的权威,这是否从一个侧面表明对于历史经典的颠覆性解读已渗透到了学术界?

可见,戏说化、颠覆性消费历史文化这一现象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愈演愈烈,学者并非始作俑者,但当前不少学者的参与却使得这一现象更加耐人寻思。

仅仅从道德上指责这些学者追名逐利的品格很难说有什么错,但并没有真正切中肯綮,因为他们只不过是整个文化市场中受消费需求和资本左右的一个生产者而已,其动机是无关紧要。

这背后有更深层次的原因。

二、文化消费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剖析

戏说化、颠覆性消费传统历史文化这一现象的出现,和我们这个时代是一个娱乐时代、我们的社会越来越是一个消费社会有紧密的联系。

我们先来看看娱乐时代的特点以及消费社会里消费者的心理特点[7]。

(一)娱乐商业时代的来临及其特点

自1900年“television(电视)”一词诞生至今,百年间,印刷机开创的所谓“阐释时代”已彻底地让位于由电视机开创的“娱乐业时代”。

有学者称娱乐业时代下,整个世界上演着一场“杂耍、化妆术的盛宴”。

[8]在这个时代,新闻、政治乃至教育,均被无一幸免地娱乐化了。

娱乐时代作为后工业社会的产物,具有以下特点:

1.文化与商业资本紧密相联

文化产品具备商品所应具备的一切特征,而作为商品,娱乐时代背景下的文化与商业资本的运作密不可分。

商业以利润最大化为终极目的,这一属性在娱乐业时代也完全地体现在了文化产品的生产和传播上。

市场需求取代道德规范、文化自律,成为了最重要的价值标准。

然而,文化产品作为文化的产物和载体,又具有其他商品所不具有的其他属性,即文化属性。

它除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外还起了传播思想、舆论导向等社会效应,这是不应被忽视而在娱乐化过热的时代又常常被忽视的。

2.文化产品批量生产,高度复制性,其影响更加迅速、普遍

工业社会的一大特点就是机械化生产,大批量复制。

这使得文化产品的影响力被大大加强,这集中体现在速度和广度上。

加之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国际互联网的普及,文化产品的影响力可迅速触及世界各个角落,渗透每一个阶层,甚至透过网络可以跨过官方的层层限制,轻而易举地到达受众,这给我们一个预警:

传播活动的中间把关环节一旦缺失,则可能导致舆论的失控、文化思潮的混乱,乃至主流正统文化被颠覆。

3.大众文化的泛娱乐化对精英严肃文化的排挤

批量复制、规模化生产,这在曾占主导地位的少数精英文化时代是被鄙视的,而在后工业时代大众文化却完全取代了精英文化的统治地位,并加速对精英严肃文化进行排挤。

这一现象并不难理解:

梵高的《星夜》之可贵在于其艺术价值独一无二、不可复制,而在摄影、印刷技术高度发达的机械文明下,廉价的仿制品俯首皆是,越来越少的人愿意关注到消费品的品质,一切都可以是快餐式的。

对于占消费群体绝大多数的人来说,付出最少的代价来最大限度地获得满足欲望的快感更加实在。

在这一环境下,严肃文化更加不被看好,失去了市场的经典文化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

4.文化对于大众的模塑作用,泛娱乐化导致大众文化品位逐步走向低俗化

文化与思想对人类的行动具有导向作用,在娱乐化需求过热下产生的大量文化垃圾同时也反过来作用在大众的思想上。

泛娱乐化导致大众的文化品位每况愈下,恶性循环,如此往复,我们丢掉的的或许不仅仅是对于经典文化的执着,更丧失了对于高尚的需要与认同。

(二)娱乐时代背景下消费者的心理特点

1.无休止的娱乐需求

人类对于娱乐拥有着无尽的欲望。

这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劣根性决定的,特别是在信息爆炸、人脑不堪重负、工作生活压力不断加大的现代社会,大众对于文化的娱乐性需求尤为强烈,恶搞经典的作品、无意义的纯娱乐调侃备受追捧,深刻有意义的正统文化反而无人问津。

2.大众文化程度普遍不高限制了其追求的品味层次

所谓大众文化即是迎合大众口味,而既是大众则必定与精英的品味相去甚远。

大众的平均文化程度普遍不高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在我国尤甚,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由此也必然导致大众文化的品味偏低,不求深度但求新奇刺激是大众对于文化最简单也最普遍的需求。

而少数要求经典反对泛娱乐化的声音则在沉默的螺旋作用下日渐微弱。

3.反叛精神、后现代思潮带来的副作用

80后、90后的崛起带来了反叛精神的风行,他们已经成为了这个时代最主要的消费力量,并在社会文化中扮演起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而后现代思潮对于传统文化、对于经典的批判性反思带来的一个重要的副作用就是使传统文化在与现代文化的强烈冲击下逐渐丧失其本应占据的主导地位。

三、消费文化现象带来的影响与反思

在娱乐业时代,为迎合大众对于文化的娱乐性需求,导致了历史文化被肆无忌惮的戏说乃至颠覆性消费。

而当今文化市场在繁荣的表象之下,背后隐藏的恰恰是文化的匮乏、经典的缺失。

人们热爱的不再是文化,而是娱乐的快感,娱乐泛化已深入人心。

(一)青少年教育导向偏误

成年人以其已成熟的历史观、人生观、价值观,能够在消遣这些“另类”文化作品的同时,正确认识历史的真相,而仅仅将其作为一种生活闲暇时间的消费资料。

然而,我们不得不关注这样一个问题,在这些广大的读者当中,不乏青少年和儿童,对于他们而言,历史知识几乎是一片空白,如果没有一种好的导向,孩子们也许会分辨不清孰是孰非,甚至会误将这种对历史的调侃与戏说当成是历史的真相,从而对他们幼小的心灵产生不良的影响。

精神文化的丰富固然重要,可是对青少年思想认识的正确导向才是精神文化问题的重中之重。

青少年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未来和希望,如何给孩子们从小树立一种积极向上、奋发立志的人生观,如何为他们树立正确的榜样,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这才是文化工作者应该努力的方向。

目前我国各种宣传媒体加大了历史知识宣传的力度,学校也调整并加强了历史课程的学习,但如何避免历史知识的枯燥性造成青少年儿童的抵触心理,如何寓教于乐,引导孩子们正确认识历史事件、了解历史文化同样是青少年教育中一个十分重要的议题。

(二)降低民族文化认同感

2007年,我国已经正式将中秋节、清明节等一系列中国传统节日调整为法定休假日,而取消了原来一直沿用的国际休假日。

此举意在培养中华民族对自身文化的一种认同感,保护中华文化遗产,防止宝贵的中华文明在岁月的变迁中流失,甚至被歪曲被篡改。

近年来亚洲某些国家恶意篡改历史,否认其对他国用野蛮行径造成的严重伤害;

更有些国家抢注我国千百年来的文化遗产,甚至大言世界文化教育界先驱孔夫子为其民族的优秀代表。

面对这样一件件无理取闹般的事件,我们国人不予理睬也就罢了,甚至从自己手中也流传出这样歪曲历史的“文艺”作品,这样的作品在娱乐大众的同时却严重地破坏了人们对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的认同感。

十九世纪中叶以前,中国面对异族的入侵也常常屡战屡败,但是异族入侵的结果却很让中国人得意:

入侵的异族被同化,如果不被同化则被赶走。

这个“同化”过程,大概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功劳了。

一个民族的崛起离不开对自身文化的认同感,一个国家的强盛更离不开民族意识的自豪感。

认同感也源于自豪感,“四大发明”、“文明古国”,一直以来都被我们引以为豪,但这些说法近年来却遭到了无情的怀疑。

而且,怀疑者还是我们自己人。

因此,如何让全民族有一种凝聚力,一种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才是对中华民族文化的保护,对中华民族历史的正视。

(三)破坏中国传统文化在世界文化中良好形象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甚至在世界文化发展的历史中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德国柏林有一座公园叫“得月园”,公园的入口处矗立着两米多高的大理石孔子塑像。

塑像花岗石基座上刻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孔子名言,可见在德国人心中孔子在教育学上的地位都如此崇高。

德国前总统约翰内斯·

劳说:

“中国的先哲孔子在德国广为人知。

他的至理名言至今依然能给人们深刻的启迪。

这位古代东方哲人的形象出现在这个伟大哲学家辈出的国度的公共场所本身,就说明了孔子在德国人心目中的地位。

”[9]意大利人利玛窦在中国生活二十多年,将《论语》翻译成拉丁文;

英国人理雅各布更是穷几十年的心血去翻译四书五经。

美国某杂志曾经撰文指出:

“中国文化是世界各国最为忌惮的武器。

”悠久的历史文化,伟大的历史名人,这些都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体现,这种实力的能量与威慑力远远大于经济、军事方面带来的能量。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进入高速发展阶段,“中国威胁论”开始充斥西方各大媒体,我们国家发生的一些事件或多或少都会被境外媒体大肆渲染、颠倒、歪曲;

在西方媒体报道中正面的内容很少,原因就在于外界不了解中国、不了解中国文化。

在这种大环境下,国内这些非主流派作家却将孔子演绎成为在现实世界找不到精神家园的“丧家犬”,说唐僧虚伪,诸葛亮奸诈,李白是古惑仔等等一番肆意渲染后,正是做了反华势力想做而无法做好的事情。

(四)间接阻碍国民经济的发展

青少年培养关乎国家的未来,民族文化认同感关乎人民内部的和谐发展,世界文化中良好的形象有关乎地区经济,亚太经济,乃至世界经济中中国的地位与作用。

以上三个方面归根结底,是为了国民经济的腾飞,为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出现了快速增长的可喜局面,人民生活水平更是随着经济的稳步上扬而逐年得到改善,尤其是进入21世纪的这7个年头,中国经济更是以平均每年10个百分点的大步伐逐渐向发达国家靠近,这一切的成功,都源自国际合作的顺畅;

源自国家内部的和谐,源自全民族的团结与认同感。

和谐是保证国家发展,经济强盛最有利的武器,而缺乏民族的认同感就是对和谐主题的破坏。

这些“另类”的作品看似仅仅是对历史的调侃,用非主流作家的话讲叫:

独树一帜,娱乐大众。

实则是对民族自信的一种打击,对民族认同的一种颠覆,对民族尊严的一种挑战。

至此,我们应该觉醒,是时候反思我们对于传统文化、对于传承与创新所应具备的态度了:

1.我们该如何去面对历史

正视历史,长久以来一直是学术界,政治界公认的一个话题。

一个国家敢于承认错误,他的子民才能抬起头颅走向世界。

如同英国政府为200多年前在“贩奴”运动中所扮演的不光彩角色而道歉,如同美国总统为数十年前结束的种族分离政策道歉,如同德国政府为在二战期间所犯下的罪行而忏悔,一个个高傲的民族都为他们的过去低下了尊贵的头颅,他们换来的是全世界的喝彩,换来的是经济的飞速发展。

他们之所以敢于正视战争历史,主要是因为他们的政治家明白只有走出过去的阴影,才有国家的繁荣和融入世界大家庭的可能。

然而这仅仅是正视历史的一方面,它诠释的是民族的责任感和正义感。

另一方面,如何去正视自己国家民族的过去,如何去保护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去捍卫一个民族的尊严,它所诠释的是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文化的力量体现在,以文化人,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对于强化广大人民群众对本民族的文化认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强国民凝聚力、向心力,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和挑战,保持和发扬本国民族文化个性,对于发展和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增强本国文化的吸引力、影响力,维护国家文化安全、谋求国家竞争优势,已经成为许多国家的战略选择。

在世界文明发展史上,中华五千年文明薪火相传,绵延不断,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中华文化更是有着强大的包容性,海纳百川,兼收并蓄,有机地融合了中华各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各民族文化不断发展,交互融合,逐渐形成了以儒、道、释为核心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三立”(立德、立功、立言),“内圣外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人合一”,“与天地参”等千百年来一直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为弘扬为人之道、群体观念、爱国精神、天人协调的思想,为促进各民族的团结与社会的和谐,为形成中华大家庭的民族认同感谱写了恢宏壮丽的诗篇。

2.怎样去提高民族认同感

德国大诗人歌德说:

“在中国,一切都比我们这里更明朗、更纯洁、也更合乎道德”,“他们还有一个特点,人和大自然是生活在一起的”。

唐朝以后,中国文化更是波及整个亚洲地区,它们以中国为师,形成“儒家文化圈”。

然而18世纪,欧洲凭借大革命的爆发一举成为了世界的中心。

而当时的中国却处在闭关锁国的状态之下,一百多年来,无数爱国志士为国家的强盛而展开了各种各样的救国运动,在反封建的旗帜下,一些人也提出过“砸烂孔家店”、“全盘西化”,“汉字拉丁化”等,主张对传统文化全面否定或“抛弃”。

特别是“文化大革命”,大“革”传统文化之“命”,使文化生态受到严重破坏,民族文化的认同感急速下降。

中华文化是世界文化中唯一持续发展未遭中断的一脉,它既有着古老的历史,又焕发着青春的活力。

中华文化强调如何做人;

西方文化则更具有“科学型”、“法理型”的特点,强调如何做事。

在工业革命时期中华文化曾受到西方文化的强烈冲击,但是中华民族通过吸取西方先进文化的营养使自身得到不断的成长;

而在21世纪的今天,人类社会普遍倡导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世界上很多人都在呼吁,要从中华文化中获取西方文化继续发展的营养。

长期以来有一种片面观点,认为中华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只能被动地接受西方文化的冲击。

长期以来中华文化教育人们要有经世、入世的理念,要有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理念,这就从根基上决定了受中华文化熏陶的中国人,能够根据民族和国家的根本利益,主动吸取西方文化的精华,摒弃传统文化中的糟粕,推动民族的强盛和国家的兴旺。

“认同”是指共有的信仰与情感,以及维持社会秩序的社会角色与身份。

“文化认同”就是各民族间的文化相互理解和沟通,彼此相互依赖与尊重。

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的要求就是要积极继承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

一要继承发扬传统文化,这是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基础;

二要弘扬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这是提高民族素质和民族凝聚力的重要途径。

3.国家的强盛路在何方

长期以来,由于美国超级大国的地位得到一再的巩固,中国始终倡导多极化,反对单边主义。

二十世纪末,伴随着苏联政治体制的瓦解,中国也迎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机会,很多人认为中国的机会来了,认为中国现在的发展已经十分的快了,中国的实力正在不断的壮大,将要成为继美国后有一个超级大国,然而中国的发展何去何从,中国能否成为超级大国,还取决于走什么样的道路。

纵观世界,在这些所谓的大国中,中国是唯一一个没有彻底统一的国家,中国的边境、领海也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然而这种不稳定的同时也是一个很好的发展契机,统一是历史发展进程的趋势,即使有再多的困难,统一也必定是最终的结果,而在这个进程中,中国的国力也必然会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和壮大。

发展的关键还在于中国走怎样的道路,如果一味跟着西方社会的脚步,相信我们始终还将在人家背后,因此中国谋求的是跨越式发展,是飞跃,这种飞跃的关键就在于中华民族能否认清集体观念国家观念,能否有一种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一种凝聚力。

然而中国的现状告诉我们,我们还没有做到。

虽然中国的经济较改革开放之前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然而国内工人下岗,农民无地,文人戏虐等等一系列现象告诉我们,大多数的中国人还不能为国家的兴旺而坚定自己的信念,因为他们还要谋求自己的生活。

这时一个缺乏理想的年代,这是一个缺乏信仰的年代,对于一个民族来说,似乎有些悲哀。

三十年的改革开放,贫富差距越来越严重,腐败问题一直存在,黄赌毒仍然困扰着我们我们不敢确保物质的刺激能不能带来中国经济的腾飞,然而我们却清楚民族精神的觉醒,民族认同感的肯定必定会带来中国的崛起。

结语

“如果一个民族分心于繁杂琐事,如果文化生活被重新定义为娱乐的周而复始,如果严肃的公众话题变成了幼稚的婴儿语言,总之,人民蜕化为被动的受众,而一切公共事物形同杂耍,那么这个民族就会发现自己危在旦夕,文化灭亡的命运就在劫难逃。

”[10]美国学者波兹曼给我们沉迷在娱乐的泥沼而不自知的大众以沉重的警示,他曾预言“我们最终将毁于我们所热爱的东西,而不是我们所憎恨的东西”[11]无负担的快乐总是迷人却也容易让人失去方向,正如文化发展历程中涌现的种种对于权威的挑战,然而历史的积淀固然沉重,却也因此更加值得被珍惜和保护。

在利益驱使,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尊重,传承和弘扬民族经典文化任重而道远。

致谢

在本次论文设计过程中,我得指导老师XX老师对该论文从选题,从构思到最后定稿的各个环节给予细心指引与教导,使我得以最终完成毕业论文设计。

在学习中,姚老师严谨的治学态度、丰富渊博的知识、敏锐的学术思维、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以及侮人不倦的师者风范是我终生学习的楷模,导师们的高深精湛的造诣与严谨求实的治学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

这四年中还得到众多老师的关心支持和帮助。

在此,谨向老师们致以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最后,我要向百忙之中抽时间对本文进行审阅,评议和参与本人论文答辩的各位老师表示感谢。

参考文献

[1]任晓雯,《伪后现代面具下的英雄神话--<

大话西游>

作为终结者和启蒙者》。

[2]《二十一世纪》双月刊,2001年12月号

[3]朱大可,《大话革命》,广西师范出版社,2002年版

[4]《文化经济学通论》,程恩富主编,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4]成君忆,《水煮三国》,中信出版社,2003年7月。

[6]《从无厘头到后现代——再观经典<

》,名作欣赏,2006年第6期。

[7]张闳《娱乐至死的文化狂潮》2007年第12期。

[8]陆扬,王毅,《大众文化与传媒》,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

[9]让·

波德里亚《消费社会》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1月。

[10]王蒙,《谜化的继承与建构——解读周星驰的电影文化》新闻大学,2000年2月刊。

[11]瓦尔特·

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中国城市出版社,2001年12月。

注释:

[1]《大话西游》简介,XX百科。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专升本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