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淡化项目可行性谋划书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7551592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9.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海水淡化项目可行性谋划书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海水淡化项目可行性谋划书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海水淡化项目可行性谋划书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海水淡化项目可行性谋划书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海水淡化项目可行性谋划书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海水淡化项目可行性谋划书Word下载.docx

《海水淡化项目可行性谋划书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水淡化项目可行性谋划书Word下载.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海水淡化项目可行性谋划书Word下载.docx

490000m2

1.5总投资及组成:

1.5.1总投资180000万元。

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70000万元,铺底流动资金10000万元。

1.5.2固定资产投资的组成为:

建筑工程费92200万元;

设备及工器具购置、安装费41000万元;

其他费用36800万元。

1.6资金来源:

全部由企业自筹

1.7项目建设进度:

项目建设周期18个月,完成设计、建筑工程及生产线安装。

1.8主要经济效益指标

1.8.1利润总额34000万元/年

1.8.2税收6960万元/年

1.8.3投资利润率74%

1.8.4投资利税率110%

1.8.5投资回收期(静态)3年

1.8.6财务净现值33620万元

1.8.7财务内部收益率52%

2.产业关联度分析

水是国民经济的命脉,目前我国沿海城市和地区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不足500立方米,严重制约着当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低温多效和反渗透海水(苦咸水)淡化是解决这一危机的有效途径之一。

我公司独立研发成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低温多效海水淡化技术,是在以色列IDE公司技术基础上,经过改进、优化的新一代低温多效淡化技术。

其运行操作更加稳定可靠,吨水电耗减少30%,整台装置全部国产化。

利用这项技术进行产业化规模生产大中型海水(苦咸水)淡化装置设备,对解决沿海缺水地区的水资源危机,拉动区域经济增长,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和积极作用。

2.1推动上游产业的发展

低温多效淡化装置,主要由耐腐换热器、各种泵、管道及自动控制系统组成,每1个造水吨位的装置,平均需要铜、铝有色金属、钢材及机电配套产品产值约4000元,因此,千吨级造水吨位的大中型低温多效淡化装置产品,形成产业化规模后,对上游原辅材料、机电配套产品的大量需求,必将推动其快速发展。

2.2对下游产业的拉动

低温多效海水淡化,利用低温热源(80℃左右)通过对海水进行多次蒸发和冷凝过程,制取淡化纯净水。

a.火力发电厂的热电转换率只有36%,其中64%热量被白白丢掉,如果利用这部分余热来推动低温多效淡化装置,将回收29%的热能,使总的热能利用率达到65%,如100MW的火电机组,可利用70MW的余热进行海水淡化,每天淡化水产量达到60000吨/日,实现热、电、水联产。

b.低温核能也是很经济的热源。

它利用核电站的核废料在低温堆中反应,产生95℃的热能,推动低温多效淡化装置,既解决了核废料的处理问题,又可生产淡化纯净水,一座200MW的低温堆可推动低温多效淡化装置,每天生产14.3万吨淡化纯净水,年产纯净水5200万吨。

c.其它位于沿海或苦咸水地区有余热资源的工业企业,都可利用余热进行海水淡化,既回收热能又可生产淡水,增加收入。

d.在没有余热的地区,可采用太阳能热源进行海水淡化,100吨/日的低温多效淡化装置,需配置4000平方米太阳能集热器,每1个造水吨位的装置将带动8000~10000元的太阳能集热器生产。

e.如果将淡化出的水应用于滴灌、微灌和无土栽培等现代化农业,可解决严重缺水地区,如海岛军民的粮食、蔬菜问题。

2.3对本行业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

这项技术成果的产业化,对推动蒸馏法海水淡化行业的技术进步起着积极的作用,它的应用打破了国外以色列IDE、法国Sidem等二三家公司对该技术领域的垄断和对我国的技术封锁,同时,由于该技术吨水电能消耗的降低,在国际淡化装置市场上,将比国外厂商具有更大的竞争优势。

3.产品市场的前景

3.1国内需求预测

3.1.1水资源需求

据国家海洋局《我国沿海城市(地区)淡水缺乏情况及推广海水淡化现实可行性研究告》对沿海城市供水调查及对今后需水形势的预测:

目前我国沿海主要城市供水基本能满足当前和今后一小段时间(5年内)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但部分沿海地区及岛屿淡水资源缺乏十分严重。

天津、大连、烟台、青岛、秦皇岛、威海等北方沿海城市属资源性缺水,而南方宁波、上海、广州等城市,虽水源丰富,但污染严重,属水质型缺水,关键是如何取得清洁饮用水问题。

通过采用线性回归法和曲线拟合法对今后部分沿海城市用水量的预测,目前现有的供水余量已陆续耗完,若无重大水利建设措施(如南水北调),从2010年起,我国北方沿海城市将相继进入严重缺水状态。

现今每年全国缺水300-400亿吨,因缺水,影响国民产值达2400亿元。

水利部预测,到2015年我国缺水将达到8000亿吨。

解决水问题是多途径的,应当指出,对无过境水源的沿海地区、海岛和内地苦咸水地区,海水和苦咸水淡化是解决淡水资源缺乏的有效途径。

我国政府对海水淡化十分重视,并将其列入《中国21世纪议程》中作为实现水资源持续利用的推广示范技术。

3.1.2淡化装置需求

解决日益紧张的水资源问题已刻不容缓地摆在我们面前,我国研制海水淡化装置始于1958年,起步技术为电渗析(ED),1965年开始研究反渗透(RO)技术,1973年研制成功单效蒸馏及电力压汽蒸馏船用海水淡化装置,1981年在西沙永兴岛建成200吨/日电渗析海水淡化装置,1986年批准在天津大港电厂引进2×

3000吨/日电厂用多级闪蒸海水淡化装置,国内自行设计的1200吨/日多级闪蒸淡化装置1997年在大港电厂调试成功,1997年在舟山市嵊山岛建成500吨/日反渗透海水淡化装置,1999年4月大连长海县1000吨/日反渗透海水淡化工程投产造水,2000年山东长岛县1000吨/日反渗透海水淡化工程峻工,2001年威海华能电厂、大连化能电厂的反渗透海水淡化工程相继完成,我国最大的苦咸水淡化项目——“沧州化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18000吨/日苦咸水淡化工程2000年投产运行。

另外浙江、山东沿海等地许多海水淡化工程正在进行前期设计,部分已在建设中。

这些工程,特别是早期淡化项目,大多是政府投资的示范工程,不具备商业运作条件。

而“沧州化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为三井PVC树脂工程配套建设的18000吨/日反渗透淡化装置,吨水综合成本2.2元,是真正投入商业运营、具有商业意义的装置。

大港电厂2×

3000吨/日多级闪蒸装置,2001年起开始部分淡水作为民用罐装纯净水销售,每天直接利用海水生产民用纯净水12400桶。

从以上情况可以看出,我国自上世纪90年代,陆续建设中大型淡化装置,近一两年开始进入商业制造及商业运营,随着自来水价格的上涨和淡化水成本的降低,在沿海和苦咸水地区,经济条件较好和有电厂等余热资源的地方,建设中、大型淡化装置将成为解决当地淡水紧缺的主要手段,以市场商业运营为目的的淡化装置需求量将大幅增加。

3.2市场分析

3.2.1水价分析

淡化装置是否具有商业价值,关键在于其所产淡水的综合价格。

目前世界上常用的淡水取用方式主要有地下取水、远程调水和海水(苦咸水)淡化三种。

开采地下水,工程量小,成本低,但受资源性限制大,许多地区多年来由于过度开采,已形成地下漏斗,造成房屋倾斜,海水倒灌等环境危害,目前,地下水开采已受到制约。

远程调水,是目前国内解决淡水水源的主要方式,城市用水绝大部分来自江河、水库,引水工程除巨额投资外,还占用大量耕地,并存在被引水地区生态环境的破坏,主要河流断流等不利因素。

建国后修建的几千座水库,现在有60%形成了死库容,剩下的40%中有多半由于近年干旱少雨,蓄水量不到库容的70%,而许多城市在春、夏之交雨季到来之前出现淡水危机,缺水隐患无时无处不在。

根据此次网上调查,我国沿海天津、大连、烟台、青岛、秦皇岛、威海、舟山等城市,自来水民用水价格在1.4-3.5元/吨之间,工业用水在8-25元/吨之间,详见表3,这其中有0.9-1.2元/吨的政府补贴。

因为并未将水利工程投资和被引水地区经济损失计算在内,而是作为市政公共事业投资。

80年代实施的引滦入津工程,时至今日,每吨成本仍达2.3元。

专家预测,南水北调工程实施后,按现行不变成本计算,综合成本达20元/吨,美国有资料认为,远程调水40公里,成本将超过海水(苦咸水)淡化。

海水淡化,能耗和设备投资是直接影响其成本高低的关键。

目前,随着技术的不断提高,能耗指标降低90%(从26.4kwh/m3降2.9-1.0kwh/m3),目前我国海水淡化的成本已降至4-7元/吨,苦咸水淡化成本降至2-4元/吨,并将随着淡化技术的发展进一步降低。

扣除政府补贴,淡化水价已接近自来水价,预计3-5年后将低于市政自来水价格。

至于某些生产性的工艺用水,如电厂锅炉用水,水质要求高,用自来水进行处理,其综合成本大大高于海水淡化的一次性处理成本。

城市

民用水

工业用水

商业用水

特种行业用水

经营服务业

行政事业

天津

2.20

2.60

5.27

4.27

青岛

1.30

1.35

1.80

秦皇岛

1.73

2.90

8.00

12.00

10.00

烟台

1.50

1.55

2.5

大连

2.30

3.20

5.00

20.00

威海

1.17

1.10

连云港

0.95

1.456

1.706

海南三亚

1.15

1.40

3.10

3.70

澄海

1.70

3.80

2.80

1.90

上海

2.00

5.70

济南

1.75

2.10

部分沿海城市自来水价格单位:

3.2.2市场定位

陆用海水(苦咸水)淡化不仅应用于城市及工业生产,对于海岛驻军、沙漠油田,海上钻井平台、内地苦咸水地区施工队伍等小规模淡水供应,也有广泛的应用。

2002年,我国海水(苦咸水)淡化水年产量为0.1亿吨,只占世界年总产量97亿吨的0.1%,因此,国内市场潜力巨大。

目前,国内海水淡化装置的制造厂商,基本处于小型装置的制造阶段,应用市场很小,只限于舰船和个别场合的陆用。

只有“广西玉柴绿源环境工程有限公司”为“沧洲化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建设的1.8万吨/日大型反渗透苦咸水淡化装置,是国内最大规模的工程,但使用的膜、高压泵,能量回收装置均为进口,只是在国内组装。

天津大港电厂运行的两套3000吨/日的多级闪蒸海水淡化装置是进口美国ES公司的产品。

因此,国内虽具备中、大型淡化装置的设计能力和技术准备,但只有个别制造厂商,仅涉及反渗透淡化装置,大、中型蒸馏淡化装置的制造在国内尚为空白,在淡化工程设计、工程安装调试、淡化水产品提供、技术服务等领域也刚刚起步。

从国际市场看,20世纪70年代以来,大多数沿海国家都不同程度的卷入海水淡化发展潮流,无论中东产油国,还是西方发达国家都建有相当规模的海水淡化工厂,世界海水(苦咸水)淡化水产量已达到2700万吨/日,每年海水淡化装置市场将近100亿美元,且仍在高幅增长中,中亚、南亚岛国和非洲也是潜在市场,海水淡化国际市场规模巨大。

美国、日本、法国、德国、韩国等拥有淡化技术的国家都是通过开拓国际市场,在推广技术的同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淡化装置属于非标准设备,特别是蒸馏淡化装置的制造加工,不能形成生产流水线,其特点是人工成本在总体造价中所占比例较高,而国内人工费用较国外低很多,相同材质和容量的装置在国内制造,比国外加工价格上低30%,这就意味着淡化装置产业化后,国内装置在国际市场上将有很强的竞争力。

所以,在海水(苦咸水)淡化的工程设计、设备制造、工程安装、运行管理、淡化水产品提供技术服务等市场,无论在国内还是在世界范围内都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3.3产品价格及走向

当前国内淡化装置产品价格根据不同淡化方式略有不同。

a.蒸馏法,以低温多效(MED)为代表的中、大型海水(高浓度苦咸水)淡化装置:

100-500吨/日级淡化装置,平均吨水装置造价1.2-2万元人民币,

500-3000吨/日级淡化装置,平均吨水装置造价为1万人民币,

3000-10000吨/日级淡化装置,平均吨水装置造价8000元人民币,

10000吨/日以上级淡化装置,平均吨水造价为6000元人民币。

b.蒸馏法单效或2-3效小型海水(高浓度苦咸)淡化装置1-100吨级,平均吨水装置造价1.5-3万元人民币。

c.膜法反渗透(RO)海水淡化装置小型

1-100吨/日级,平均吨水装置造价1-3万元

100吨/日以上级,平均吨水装置造价1万元。

d.反渗透(RO)低浓度苦咸水淡化装置,根据原水浓度不同比相应级别海水淡化装置造价低60%-80%。

随着淡化技术的不断完善,防腐、阻垢技术的不断提高和膜价格的降低,淡化装置的吨水造价将进一步降低,同时带动吨水淡化成本的降低,使得海水(苦咸水)淡化产业具有更强的生命力和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

4.项目的意义及必要性

4.1项目提出的背景

淡水资源紧缺已是世界性危机。

据联合国水资源委员会统计,全球淡水消耗量20世纪初以来增加了6—7倍,比人口增长速度高2倍。

全世界目前有100多个国家缺水,严重缺水的已达13个,第47届联合国大会更是将每年的3月22日定为“世界水日”,号召世界各国对全球普遍存在的淡水资源紧缺问题引起高度警觉。

海水淡化作为解决淡水资源的有效方式,越来越多地被世界所认识并采用,目前国外运行的海水淡化厂已超过12500座,日产淡水2700万吨,已成为中东等严重缺水地区主要的淡水源。

21世纪城市水资源国际学术研讨会宣布:

中国列入世界13个最缺水国家之一,全国660个城市中有300多个城市缺水,110个城市严重缺水,有10个省、市、自治区的淡水资源已经低于起码的生存线,人均淡水资源拥有量不足500m3,主要分存在华北、东北、西北和沿海地区,淡水缺乏严重地危胁着当地人民的生产、生活,已成为这些地区经济的发展瓶颈。

4.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经济意义

4.2.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解决沿海和西北内陆苦咸水地区淡水资源紧缺的矛盾,兴建新的蓄调水工程,远距离跨流域调水,以及节水、废水回用等,都是十分重要的措施,但随着淡水资源紧缺矛盾的日益突出,蓄调水距离越来越远,投资越来越高,加之被引地区的环境危害和间接经济影响,以及引水的质量问题,特别是一些无过境河流的海岛、内陆苦咸水地区,其海水(苦咸水)淡化将逐步演变成为解决其缺水的主要措施,而显示其重要的战略地位。

我国目前海水(苦咸水)淡化装置的研制生产还处于起步阶段,远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淡化水需求。

建设淡化装置生产企业填补国内市场空缺,缓解部分地区淡水资源紧张局面,改善人民生产生活水平,不仅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更有显著的社会效益。

4.2.2经济意义

产业就是技术加资本,目前我国海水(苦咸水)淡化技术已经比较成熟,即将进入工业化阶段,其巨大的经济发展空间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进入,我国海水淡化的产业化基础已基本具备。

纽约投资企业贝尔—斯特恩公司首席投资战略家伊丽莎白·

麦凯认为,水业将是21世纪最大行业,而作为未来水业发展方向之一的海水淡化产业,其投资价值相当看好。

华尔街专业人士分析,继IT股和生物股之后,海水淡化公司的股票将成为投资者一致看好的新兴绩优股。

海水(苦咸水)淡化产业规模大,收入相对稳定和具有高成长的特点,使得它拥有高于其它行业的平均利润率。

在我国,该行业正处于成长阶段初期,同行业竞争较少而潜在需求巨大,是具有经济和技术实力企业进入的良好时机。

5.项目的技术现状与发展优势

5.1淡化技术现状

世界上从40年代开始,研究开发海水(苦咸水)淡化的规模生产技术,70年代末形成工业生产体系,目前已形成了蒸馏法和膜法(主要是反渗透)为主体的海水淡化产业。

全世界100吨/日以上的脱盐装置总量已达2230万吨/日,其中用于海水脱盐约占59%,其余为地下苦咸水脱盐等,脱盐工艺中,使用蒸馏法约占53.5%,反渗透法约占39%,脱盐原水为海水(即真正海水淡化的)脱盐工艺蒸馏法占89%,反渗透法占14%,其余是电渗析等工艺方法。

a.蒸馏法:

蒸馏法海水淡化主要有:

多级闪蒸(MSF),低温多效(LT-MED)压汽蒸馏(MVC)三种技术。

适用于较高含盐量水如海水(35000PPM)和高浓度苦咸水(35000PPM以上)的脱盐淡化,生产出的淡水品质较高,可达0.01-10PPM(含盐量)。

MSF技术上较为成熟,运行可靠。

90年代以前为主要采用的蒸馏淡化方法,应用的较广泛,近年来无突破性进展。

LT-MED是近年发展起来的新型蒸馏淡化方法,操作温度在60℃-70℃之间,大大减轻了腐蚀和结垢,操作稳定,弹性大,并可使用较廉价的材料,降低装置成本,在利用电厂低压乏汽作为蒸馏法海水淡化能源的双目的热电联产的工艺中,具有投资小、吨水成本低的优点,是极具发展潜力的蒸馏淡化工艺,不仅能够提供电厂锅炉的大量补给水,还可将绝大部分淡水作为商品水出售,实现热、电、水联产。

华北电管局计划在所属华北地区新建滨海电厂时采用海水淡化供锅炉用水。

目前,秦皇岛新源水工业有限公司正在进行的利用太阳能集热器为LT-MED提供蒸汽进行海水淡化的试验项目已经成功,已着手进行商业运作,为海岛建水厂,解决当地缺水问题。

MVC技术作为中小型淡化工艺具有设备体积小,热能利用率高的优点,广泛用于海洋钻井平台、沙漠油田等电能丰富的场合,作为小规模群体野外作业的淡水来源。

此外还有单效低温管式、板式等小型淡化装置,主要应用在水面及水下舰、船上,作为舰、船设备及人员补给水。

b.膜法:

膜法脱盐主要是电渗析和反渗透技术,用于低浓度水的脱盐具有较高的经济性,可以制成小型、中型、大型淡化装置。

电渗析(ED)法适用于2000-5000PPM浓度苦咸水脱盐至500PPM的饮用水,最为经济可行,浓度越高,能耗急剧加大,海水(35000PPM)淡化已不采用电渗析技术。

反渗透(RO)技术,在历经了91-93年的低迷期后,94年以后有了突破性进展,主要是对原水预处理的重视和改进,可靠性提高,反渗透膜性能不断提高,价格显著下降,使之越来越具生命力,已成为海水、低浓度(35000PPM以下)苦咸水制取饮用水(450PPM)较经济的技术。

5.2技术应用:

我国在上述淡化技术的应用方面已进行了多年的研究和试制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是继美、日、法、以色列等国之后,掌握海水(苦咸水)淡化先进技术的国家之一。

首先,形成了以“国家海洋局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杭州水处理技术开发中心”、“天津大学化学工程研究所”、“上海704研究所”等科研单位为代表的海水淡化专业研究机构。

前三家主要以陆用海水及苦咸水淡化技术为主,“704所”以舰、船用小型淡化技术为主。

20年来,相继建成500-18000吨/日的中、大型反渗透淡化装置4套和引进技术建成的1200-3000吨/日多级闪蒸淡化装置2套,1-55吨/日舰、船、沙漠油田用低温蒸馏装置已成系列化产品,特别是通过“九五”科技攻关项目的开发,大、中、小型海水淡化技术已相继掌握,已具备产业化设计能力。

同时,国内几家制造厂商,经过多年生产实践,积累了海水淡化产业化技术,具备了工业化装置的加工制造技术和装置运行管理的经验,以470厂、468厂为代表的船用海水淡化装置制造厂,自1974年以来相继生产了几十台蒸馏淡化装置,装备国内舰船,以“天津海淡所”、“杭州水处理技术开发中心”、“玉柴绿源公司”为代表的反渗透海水(苦咸水)淡化研制单位,相继建成了长海县、嵊泗县和“沧州大化”等多项反渗透装置,并投入运行。

2002年6月,秦皇岛开发区新力机械工程有限公司(秦皇岛新源水工业有限公司的前身)开发研制的太阳能低温多效(MED)试验装置已经成功,这是国内第一台MED装置,标志着我国已经掌握了该项技术,为国产MED大型化和以低温核能和太阳能为热源的大型MED装置的制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现在正在进行中大型装置的研制和高温耐蚀阻垢交换器的开发研究工作,并在2005年胜利油田及河南长葛化工行业的实际应用中取得了可喜的成果,获取了大量可供日后研发大型装置的宝贵数据。

5.3淡化技术的发展

市场需求,是促进技术发展的动力。

海水(苦咸水)淡化技术50年来不断更新,上述主要技术都有了革命性的进步,同时,新的技术也在不断的探索和涌现,新材料、新工艺层出不穷。

5.3.1蒸馏法

a.以低温核能为热源与MED低温多效装置相结合的超大型(淡水产量500万吨/日)正在酝酿中。

b.多级闪蒸与低温多效结合,以提高造水比;

压汽蒸馏与低温多效结合,充分利用汽化潜热等组合方式的技术正在探索。

c.耐高温盐水腐蚀,具有阻垢性能的换热材料;

低成本用于蒸发器壳体的特种钢筋混凝土材料,等新型材料都在研制中。

d.利用太阳能为能源,无动力直接淡化法,有待研究。

5.3.2膜法方面

a.应用纳米技术正在开发,改性并细微化处理的膜材料,这种材料将具有抑菌、高透过率等特点。

b.非对称反渗透膜,复合反渗透膜等在膜材料、成膜工艺方面都有待进一步改进和提高。

6.项目的技术基础

6.1成果来源及知识产权情况

本项目是以低温多效淡化技术为主,反渗透及其他淡化方式为辅的海水(苦咸水)淡化装置研发制造产业化工程,所采用的低温多效海水(苦咸水)淡化技术,是由我公司独立研发完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已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实用新型专利:

《多效蒸馏海水淡化装置》(ZL02245630.9),其发明专利:

《多效蒸馏海水淡化方法及装置》(02126023.0)于2004年10月20日由国家专利局授权公告,知识产权受国家保护。

此外,该项技术及装置成果在2004年7月17日通过了河北省科技厅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专家指出:

该项技术与装置成果为国内首创,国际领先,为国内首台百吨级可供商业运行的低温多效淡化装置,其技术与装置填补了国内该领域的空白。

6.2研发情况

我公司于2001年确定了分三步走、自主开发低温多效海水(苦咸水)淡化技术的方针。

即:

1吨/日工艺样机的研制;

100吨/日中试样机的研制;

1000~3000吨/日产业化样机的制造和试验。

并组织多年从事海水(苦咸水)淡化装置设计、制造,有着丰富经验的专家,于2001年5月,开始低温多效淡化技术的研发工作。

2002年6月,仿照以色列IDE技术,试制完成1吨/日的工艺试验样机,基本掌握了此项技术的主要工艺特点和设计计算方法,取得了大量的工艺参数和设计、运行经验。

在此基础上,公司着手进行100吨/日级中试样机的研制工作。

2002年8月,首先开发成功低温多效海水淡化工艺的计算机模拟程序,在计算机上进行了各种参数情况下的模拟运行。

在此之间,公司承担了国家“863计划”项目“太阳能海水淡化技术研究”课题,结合该计划,考虑到太阳能集热器热源蒸汽温度较低的特点,通过比较、优化,确定中试样机采用8效、外加冷凝器,逆程预热器进料的工艺方案,彻底脱离IDE技术。

在对结构方案反复论证后,于2002年10月开始工程设计和制造工作,2004年4月安装调试完成,进入试运行,5月9日正试结束,装置各项技术指标达到设计任务书要求,国内首台百吨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起诉状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