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第二单元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7542744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31.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下第二单元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七年级语文下第二单元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七年级语文下第二单元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七年级语文下第二单元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七年级语文下第二单元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下第二单元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七年级语文下第二单元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下第二单元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七年级语文下第二单元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词性活用?

5.“颂黄河”这一环节也有明显的外部标志,这就是文

中反复出现的“啊!

黄河!

”这句话把内容划分为几个层

次?

每个层次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6.探究课堂上生成的各种相关问题。

五、小结课文。

六、课外作业

①阅读《黄河大合唱》第三部分:

《黄河之水天上来》。

②欣赏《黄河大合唱》音乐,学唱《黄河颂》部分,并

进行表演唱。

教学后的感悟与反思:

 

六、黄河颂第__2课时总序第14个教学设计

活动课

教学设计与步骤:

一、概述上节课内容,组织《黄河颂》的朗诵表演

二、学唱《黄河颂》

三、组织学生表演唱(安排好领诵、齐诵、个人领唱和合

唱,如学生能力强,方能有好的效果)

四、再组织学生欣赏并演唱《保卫黄河》并讨论:

为什么保

卫黄河就是保卫国家?

目标是为了更深入地理解课文。

五、比较阅读《长江之歌》再次进行爱国主义情感教育。

能阅读和演唱结合效果更好。

欣赏优美动听的音乐,得到充

分的艺术享受。

练习设计:

练笔1.评析《黄河大合唱》其他乐章的歌词

2.赏析你平日里喜爱的歌曲之一

七、最后一课第__1课时总序第15个教学设计

精讲课

介绍小说的时代背景。

理清小说情节发展的四个阶段。

理解课文中小弗郎士的心理描写及其对人物思想感情的作用。

分析韩麦尔先生形象,理解文中表现的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1、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将学习法国作家都德的爱国主义名篇《最后一

课》。

在这篇文章里,通过一堂课,向我们揭示了一个深刻

的主题——爱国主义。

当国土遭到践踏,尊严遭受凌辱,一

个无忧无虑的天真淘气的孩子,一个执教四十年的普通教

师,又将是怎样的一种表现呢?

2、简介课文背景:

3、根据预习,理清小说情节发展的四个阶段。

明确:

小说以小弗郎士的心理活动为线索,巧妙地铺设了

故事情节发展的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开头——\"

小院子里\"

1—6)序幕。

写小弗郎

士在上学路上对周围事物的观察和感受。

第二个阶段(\"

平常日子\"

——\"

他那副大眼镜\"

7—10)开

端。

通过小弗郎士的观察,写出上课之前教室里的情景。

——课前

第三个阶段(\"

我看见这些情形\"

忘记不了\"

11—23)

发展。

写韩麦尔先生讲授最后一课的情景及小弗郎士的感

受,这是小说的主体。

——课上

第四个阶段(\"

忽然教学的钟声\"

——结束24—29)高潮和

结局。

写韩麦尔先生宣布散学时的情景。

——下课

4、学生有目的地在每一个阶段找出描写小弗郎士心理活动

的句子,并分析其作用。

(1)分析第一阶段。

——幼稚、怕提问

*“我想就别上学了”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怕提问。

*“这些景象”指什么?

觉得“比分词用法有趣多了”说明了什么?

指“画眉在树林……正在操练”。

幼稚。

*“又出了什么事啦?

”设置悬念,

*这一部分内容与文章中心的表达有什么关系?

巧妙地点明了故事发生的背景,并且为下面的情节

和小弗郎士的性格发展埋下了伏笔。

(2)分析第二阶段。

——疑惑、诧异

今天的情形和平时有什么区别?

说明了什么?

平时上课 

最后一课

气氛:

整个教室都有一种不平常的严肃氛。

极端肃静代替了往日的嘈杂:

严厉的先生正温和地…

烘托出\"

最后一课\"

严肃、庄严、悲愤的氛围,又进一步加深悬念。

(3)分析第三阶段。

——难受、懊悔

在最后一课上,小弗郎士的思想感情与平时有哪些不同?

1、说明小弗郎士朴素的爱国主义情感被唤起,开始认识到

学习祖国语言的重要性。

2、 

表明小弗郎士增强了民族自尊心,产生了学好语言的责任感。

3、 

表明小弗郎士的爱国主义感情已经升华,化为一种学习

祖国语言的强烈愿望和巨大动力。

4、 

这联想是对敌人的讽刺,表现出小弗郎士对被迫不能学

习祖国语言的悲愤,对侵略者的仇恨,对自由的渴望。

七、最后一课第__2课时总序第16个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一、教学过程

1、分析第四阶段。

——悲愤、懂事

“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中的“高大”指什么?

指韩麦尔先生的爱国主义形象在小弗郎士心中显得崇高、伟大。

2、分析小弗郎士的形象。

作者运用第一人称,对小弗郎士的描写重点运用了心理描写

的手法,写出了小弗郎士情感变化的波澜起伏,从幼稚、贪

玩——疑惑、诧异——难受、懊悔——悲愤、懂事,充满爱

国主义思想感情。

这一感情变化,推动情节的发展,突出了

主题,使文章更真切感人。

3、分析小说的另一个主人公——韩麦尔先生人物形象。

(1) 

讨论:

作者描写韩麦尔先生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

外貌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

外貌描写:

……表示对就要失去的国土的敬意。

神态描写:

"

这写出了韩麦尔先生对毕生从事的教育事业的

无限留恋,对祖国故土一往深情的热爱。

动作描写:

……充分地表现了他爱祖国、恨敌人的全部思想

感情,把崇高的爱国主义感情推到了最高峰。

语言描写:

… 

深沉缓慢的语调来读,表达出这位教了四十年法语

的老师对这最后一课的眷恋,对将要失去祖国语言的难舍。

*结尾部分三个破折号的作用:

解释说明;

声音的延长;

意思的递进。

(2)讨论:

韩麦尔先生的感情有怎样的起伏变化?

上课一开始,他用\"

柔和又严肃\"

的语调说话。

\"

柔和\

"

表明他对祖国、同胞、学生的满腔深情;

严肃\"

说明亡

国的悲痛。

当课上小弗郎士背不出书来的时候,他不责备

学生,而是陷入了痛苦的思索,\"

这正是阿尔萨斯人最大的

不幸。

用带着内疚的心情勇敢真诚地作自我批评,痛心地

检查自己的过错,表现了高度的责任感和深厚的爱国热情。

接着,又深情地赞美了祖国的语言,赞美了祖国。

当学生专

心书写的时候,他又陷入了沉思,体味着深沉的亡国之痛。

当\"

结束时,他尽情地吐露了自己的悲愤。

深情、悲痛——思索、内疚——沉思、悲愤\"

是韩麦尔先

生感情的变化,从中蕴含着他对祖国深沉的爱和对侵略者无

比的痛恨。

4、板书设计:

情节 

人物

小弗郎士 

韩麦尔先生

上学路上(序幕) 

幼稚、怕提问

课前(开端) 

疑惑、诧异 

线 

深情、悲痛

课上(发展) 

难受、懊悔 

索 

思索、内疚

下课(高潮和结局) 

悲愤、懂事 

沉思、悲愤

心理 

肖像、动作、语言

七、最后一课第__3课时总序第17个教学设计

第三课时

1、环境描写在本中的作用。

找出序幕中的两处环境描写:

天气那么暖和,那么晴朗!

\"

画眉在树林边宛转

地唱歌,锯木厂后边草地上,普鲁士兵正在操练。

这是本文中小弗郎士早晨出门时所见到的场景,包括了自然

环境和社会环境,点明了《最后一课》的具体时间和时代背

景。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社会环境描写,它真实而又十分简练

地交代了国土已被侵略军所占领,优美的自然风光和残酷的

社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2)\"

看见许多人站在布告牌前\"

这一环境描写又表明什么?

布告牌上贴着的虽然只是一张公文,但它威力极大,逼迫人

们不得不法执行和就范。

也正是它,才直接导致了\"

(3) 

课前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4)“屋顶上鸽子咕咕咕咕地低声叫着”描写的作用?

鸽子是和平的象征,表现出小弗郎士对被迫不能学习

祖国语言的悲愤,对和平、自由的渴望。

(5) 

教室和韩麦尔先生小院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表达出这位教了四十年法语的老师对这最后一课的眷

恋,对将要失去祖国语言的难舍。

解题:

作者在文中多次重复“最后一课”,其每一次用意是否相同,

起怎样的作用?

韩麦尔先生在开课时宣布:

“这是我最后一次给你们

上课了……今天是你们最后一堂法语课……”这几句话在小

弗郎士幼小的心灵里轰然炸开,镇公所门前的布告,教室里

异乎寻常的情景,现在全明白了。

我的最后一堂法语课!

这句话,单独成节,表达了他难过、愤慨的心情。

“啊!

这最后一课,我真永远忘不了!

”表明小弗郎士对“最后一课”

的严肃意义的深刻理解,也表明他已经由天真幼稚变得懂事

成熟起来了。

重复出现,既紧扣课题,又表达了对这最后一

课的眷恋,对将要失去祖国语言的难舍。

拓展阅读:

4、布置作业:

下课以后,小弗郎士在回家的路上又见到了什么?

又有什么

感受?

请仍用第一人称的写法,进行创造性续写。

八、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第_1课时总序第18个教学设计

自读课

理解本文中精彩的比喻中所蕴含的深刻含义和强烈的感情。

欣赏文章浩荡雄奇之语言,仰先生博大磊落之英雄气概。

感受作者的高尚情怀和伟大精神,唤起学生的崇敬之情。

培养学生的民族责任感。

录音机、李大钊先生名言

一、导入:

二、了解作者:

李大钊先生在1927年不幸被反动军阀杀害,他的身影离我

们已经很远很远,但历史永远也不会忘记他们。

当我们阅读

他的遗作,仍然能感觉到他的心跳和呼吸,倾听到那超越时

空的激情澎湃的心声。

三、新课学习:

(一)思考:

A、勾画出应该掌握和不能理解的词语。

B、文章的语言有什么样的特点?

本文语言气势磅礴,铿锵有力,

C、艰难的国运是怎么样的一种命运,请联系文章的具体语言来回答。

对二十年代的国家命运,作者在文中是怎么样比喻的,你了

解当时的历史吗?

----------了解写作背景:

帝国主义列强虎视眈眈,国内军阀混战,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二)指名朗读各段,每读完一段即归纳各段内容---------

研究写了什么、怎么阐述?

1、历史的道路崎岖不平,全靠雄健的精神冲过去。

2、民族生命的进程就像江河的进程,是曲折坎坷的。

3、人类的历史生活正如旅行,在奇绝壮绝的境界才能感受

到冒险的美趣。

4、中华民族的道路崎岖险阻(国运艰难),需要有雄健的精

神才能欣赏到壮美的趣味

5、中华民族国运艰难,需要我们发扬黄河那种勇往直前的

民族精神。

(三)揣摩文章的语言:

1、喜欢哪些句子呢?

请它推荐给大家。

2、联系课后练习二,理解文中比喻的含义和作用。

带着崇敬的心情齐读课文,注意读出文章的磅礴激越的情感。

四、重点突破:

1、朗读并理解乐趣的含义。

你能联系历史事实来谈谈你的看法吗?

2、联系第五节,谈谈“雄健的精神”的具体含义。

在国运艰难的时候,要发扬雄健的精神,为民族的尊严和发

展而奋斗、奉献。

3、你从李大钊先生的文章中感受到他怎样的人格风范?

他的信念、忠诚、追求、勇气、执著、热血、强烈的民族责任感

五、感悟联想:

李大钊先生对人生乐趣表述,实际上也是对

人生意义的一次庄严的思考。

你认为什么样的人生才是最有

趣味、最有意义的呢?

学生自由发表看法。

六、总结全文:

七、家作:

结合课文写读后感一篇。

九、土地的誓言第__1课时总序第19个教学设计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文中饱满、深沉的爱国情感。

学习作者采用的人称变化、呼告、排比等表现手法。

了解选择有意味的景物组成一个个画面,展现东北大地特有的丰饶美丽的景象。

录音机、投影仪、PP软件

一、播放《松花江上》的音乐,同时介绍背景,最好通过影

视手段展示九一八之后东北人民家破人亡、流离失所的惨状

和悲痛,努力唤起学生的内心情感。

二、扫清字词障碍

怪诞(dà

n)亘古(gè

n)默契(qì

污秽(huì

)炽痛(chì

)嗥鸣(há

o)

谰语(lá

n)

三、教师有感情的朗读,让学生充分领会本文的诗意和情感。

再让学生自由朗读,理解抒情散文所表现的家国之痛,民族之

恨和爱国情感。

四、理解全文结构

第一段:

我常常详细关东原野上的一切,我时时听见故乡

的呼唤,我的内心为之沸腾。

第二段:

故乡美好的生活令我梦萦魂牵,我发誓要为故乡母

亲而战斗而牺牲。

两段文字在结构上如双峰对峙,宛如对仗工整的一副对联。

五、问题研讨

1、如何理解本文的标题——“土地的誓言”?

作者面对土地发出誓言,而不是“土地自身发出誓言”。

2、为什么文章起初写“关东大地”用“她”称呼,而后来

改口说“土地,原野,我的家乡,你必须被解放!

你必须站

立”哪?

人称的变化实际上是情感的变化结果,文章开始用第三人称

是因为感情起初比较平稳,但随着作者情绪一步步激动,就

不满足于使用“她”,而改用“你”直接与土地对话交流,

这在修辞上称作“呼告”。

3、这篇抒情散文,充溢着饱满、深沉的爱国热情,试结合

课文具体说说作者是怎样表露的?

作者选择有特征的有意味的景物组成叠印的一个又一个画

面,像电影镜头一样闪现。

但有人说有些段落排列的词语过

多,不够简洁,你是否同意这种看法?

为什么?

六、反复朗读,选择最能打动人心的句子,背诵出来,比赛

看谁背的句子多。

七、作业

1、课外阅读秦牧的《土地》

2、摘抄课文中优美的词句

3、作文《我爱家乡的——》

十、木兰诗第__1课时总序第20个教学设计

初步了解南朝民歌的特点和修辞特点。

感受木兰代父从军、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

培养主动探究的精神,享受探究问题的乐趣。

一、导入:

问:

中国(古今中外)有哪些著名的巾帼英雄?

参考备案:

穆桂英、刘胡兰、秋瑾、邓颖超、撒切尔夫人

二、简介背景

概括介绍《木兰诗》是我国古典诗歌中一首脍炙人口的优秀

诗篇。

是南北朝时北方民歌的杰作,是中国诗歌史上的一朵

奇葩。

《木兰诗》与《孔雀东南飞》被誉为乐府民歌中的“双

璧”。

三、教师范读,学生齐读,之后正字正音。

可汗(kè

n) 

鞍(ã

n) 

鞯(jiã

朔(suò

) 

柝(tuò

辔(pè

i) 

啾(jiū)燕山(yan)

四、情节借助注释逐句理解,理清故事

①停机叹息,代父从军②准备出征,奔赴战场

③征战沙场,凯旋回朝④建功受封,还朝辞官

⑤解甲还乡,亲人团聚⑥双兔难辩,隐喻作结

五、逐段分析课文(通过阅读提问形式)

(1)、文章开头为什么要写木兰停机叹息?

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①引起读者悬念——木兰为何忧愁。

②能使文章简洁。

(2)、假设你就是木兰姑娘,请你说说替父从军的前前后后的

心理活动(用自己的话归纳)

忧虑——反复思考——下定决心

(3)、找出第三段的排比;

说说为什么不在一个地方买齐东

西?

这样写繁琐吗?

渲染战前紧张的气氛战事紧迫

家人对木兰从军的重视乐府诗常用的一种写法。

(4)、战场上木兰表现如何?

请从文中找出来,并说说这些句

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战事频繁,做事机警,智

勇双全。

女扮男装,竟未被识破。

(夸张)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战斗艰苦,思念家人。

家卫国,壮志未改。

(对偶)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战争残酷,英雄凯旋。

(互文)

作用:

仅仅十五个字就表现了木兰十年的战斗生涯,可见详略

得当,字字千金

(5)、木兰之前报效祖国,为什么公成名就却辞官还乡?

①不慕荣华富贵,愿与家人团聚。

②向往和平劳动生活。

③封建礼法,歧视妇女。

(6)、第6段写木兰回家与亲人团聚,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现了她怎样的心情?

排比、表现她那种欣喜若狂的心情,渲染了团聚、欢乐的气氛。

六、小结课文

1.反复诵读,尽可能当堂背诵,并注意理解性背诵和默写。

2.理解诗歌详略安排的特点。

3.掌握“互文”“复沓”“对偶”“排比”等句式特点,并展

开联想和想象活动。

十、木兰诗第__2课时总序第21个教学设计

了解《木兰诗》有关的文学常识;

疏通文意,理清故事基本脉络;

体会木兰替父从军的高尚情感及爱国热情。

一、诵读《木兰诗》,回忆情节内容和人物形象

二、内容研讨

1.这首诗在叙事中十分注意到繁简详略的安排,哪些详

细写,哪些简略写?

这样处理有什么作用?

(答案略)

2.写木兰征战准备,为什么要分东西南北来写?

有什么好

处?

(东西南北泛指,是一种排比铺陈的写法,翻译时要注

意互相交错补充,从互文修辞角度来认识)

3.“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是说将军都战死,壮士都归

家了吗?

如果不是,该如何理解?

诗中还有哪些句子要互相

交错着来理解?

4.诗中两次写“不闻……但闻”这样的句式有什么特点

目的何在?

这样的复沓形式诗中还有哪些?

5.“出郭相扶将”是爷娘互相搀扶还是见了木兰一块儿扶?

再如结尾为何要写到雄兔和雌兔,跟人物有什么关系?

“扑朔迷离”的成语是什么意思等等。

6.千百年来,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家喻户晓,木兰形象一

直深受人们喜爱,体会并交流木兰有哪些美好品德?

勤劳善良,坚毅勇敢,热爱亲人又报效国家,英勇善战,建

立功勋。

竭尽爱国之忠心,又不慕高官厚禄,这正是千百年

来传奇故事历久不衰的原因。

6.中国古代著名女子(要做名女人,从正道上讲须合于立

德、立功、立字三标准。

班昭、孟光是为以立德闻名;

花木

兰、梁红玉是为以立功出名;

李清照、朱淑贞是以立字闻世。

三、民歌的特点是民间流传许久的故事,经文人整理所得,

充满传奇色彩,是众人的智慧结晶。

文学创作需要想象,因

此我们也来一次想像训练,各人自选片段(或“停机叹息

或“征战沙场”或“亲人团聚”)扩充情节、丰富内容,进

行交流。

五、反复朗读,当堂背诵。

六、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二、三

2.假如你是木兰十年征战时的战友,请写出你眼里的和你

心里的木兰的形象。

3、假如当年的木兰来到我们身边,你将怎样欢迎她?

还将

怎样跟她当面交流?

七、板书设计

第一部分(1—3段) 

替父从军

第二部分(第4段) 

十年征战

第三部分(5—6段) 

凯旋归来

第四部分(第7段) 

结尾附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