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省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专项训练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7533756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37.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西省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专项训练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广西省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专项训练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广西省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专项训练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广西省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专项训练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广西省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专项训练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西省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专项训练文档格式.docx

《广西省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专项训练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西省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专项训练文档格式.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广西省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专项训练文档格式.docx

(2)对曰

对:

2.把文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2分)此为人而必为天下勇武矣!

3.文章中“勇士归之”的原因是什么?

“螳臂当车”现在主要是讽刺什么样的人?

—2—

三、课外文言文阅读。

徙木立信

孝公既用卫鞅①,鞅欲变法,恐天下议己。

令既具,未布,

恐民之不信己,已乃②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

置北门者予十金。

民怪之,莫敢徙。

复曰:

“能徙者予五十金。

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

卒下令。

(选自《史记·

商君列传》)

【注释】①孝公:

秦孝公。

卫鞅:

人名,即商鞅。

②已乃:

旋即,不久。

(1)恐天下议己

恐:

(2)以明不欺

以:

2.把文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

3.从这个故事中看,商鞅变法能够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初中阶段所学的文言文中还有哪一篇也表达了类似的道理?

(2

分)

—3—

四、课外文言文阅读。

恪尽职守

崇祯①末,流贼张献忠②出没蕲、黄、潜、桐间,史公③以

凤庐道④奉檄守御。

每有警,辄数月不就寝,使将士更休,而

自坐幄幕外。

择健卒十人,令二人蹲踞而背倚之,漏鼓移则番代。

每寒夜起立,振衣裳,甲上冰霜迸落,铿然有声。

劝以少休,公曰:

“吾上恐负朝廷,下恐愧吾师⑤也。

”.

【注释】①崇祯:

明思宗朱由检的年号。

②张献忠:

明末农民起义领袖,与李自成齐名。

③史公:

史可法,明末抗清英雄。

④凤庐道:

管理凤阳府、庐州府的官。

⑤吾师:

史可法的老师左光斗。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辄数月不就寝辄:

_______

(2)吾上恐负朝廷恐:

2.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择健卒十人,令二人蹲踞而背倚之。

3.史可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4—

五、课外文言文阅读。

人琴俱亡

王子猷①、子敬俱病笃,而子敬②先亡。

子猷问左右:

“何

以都不闻消息?

此已丧矣。

”语时了不悲。

便索舆来奔丧,都

不哭。

子敬素③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

调,掷地云:

“子敬子敬,人琴俱亡。

”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

(选自《晋书·

王徽之传》)

【注释】①王子猷:

王徽之。

②子敬:

王献之。

③素:

向来。

(1)王子猷、子敬俱病笃

俱:

__________

既:

(2)弦既不调

何以都不闻消息?

3.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人琴俱亡”的意思是什么。

—5—

人物品行

六、课外文言文阅读(6分)

谢公泛海

谢太傅①盘桓东山,时与孙兴公诸人泛海戏。

风起浪涌,

孙、王诸人色开遽,便唱②使还。

太傅神情③方王④,吟啸⑤不

言。

舟人以公貌闲意说,犹去不止。

既风转急,浪猛,诸人皆喧动不坐。

公徐云:

“如此,将无归?

”众人即承响而回。

于是审其量,足以镇安朝野。

(选自《世说新语·

雅量》)

【注释】①谢太傅:

谢安。

②唱:

提议。

③神情:

精神兴致。

王:

同“旺”。

⑤吟啸:

同“啸咏”。

啸是吹口哨,咏是歌咏,

即吹出曲调。

啸咏是当时文士一种习俗,更是放荡不羁、傲

世的人表现其名士风流的一种姿态。

(1)太傅神情方王

方:

(2)诸人皆喧动不坐

皆:

3.文中的谢太傅是一个怎样的人?

—6—

七、课外文言文阅读(6分)

(长孙)道生廉约,身为三司,而衣不华饰,食不兼味,

一熊皮鄣泥①,数十年不易,时人比之晏婴。

第宅卑陋,出镇

后,其子弟颇更修缮,起堂庑②。

道生还,叹曰:

“昔霍去病以匈奴未灭,无用家为。

今强寇尚游魂漠北,吾岂可安坐华美也!

”乃切责子弟,令毁宅。

其恭慎如此。

世祖世,所在著

绩,每建大议,多合时机。

为将有权略,善待士众。

(选自《魏书·

长孙道生传》)

【注释】①障泥:

马鞍。

因垫在马鞍下,两边下垂,有遮挡泥土的作用,故名。

②堂庑:

堂下四周之屋。

庑,正房对面和两侧的小屋子。

(1)第宅卑陋陋:

(2)乃切责子弟责:

2.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3.你如何看待道生毁掉华宅这件事?

请简述理由。

—7—

八、课外文言文阅读(6分)

胡仲尧,洪州奉新人。

累世聚居,至数百口。

构学舍于

华林山别墅,聚书万卷,大设厨廪①,以延四方游学之士。

唐李煜时尝授寺丞。

雍熙二年,诏旌其门闾。

仲尧诣阙谢恩,赐白金器二百两。

淳化中,州境旱歉,仲尧发廪减市直以振饥民,又以私财造南津桥。

太宗嘉之,除本州助教,许每岁

以香稻时果贡于内东门。

五年,遣弟仲容来贺寿宁节②。

召见

仲容③,特授试校书郎④,赐袍笏犀带,又以御书赐之。

(选自《宋史·

卷二百一十五》)

【注释】①厨廪:

厨,厨房。

廪,粮仓。

②寿宁节:

庆祝帝王生日的节日。

③仲容:

胡仲尧的弟弟胡仲容。

④试校书郎:

官职名称。

(1)以延四方游学之士延:

(2)遣弟仲容来贺寿宁节遣:

—8—

3.根据选文内容,简要概括胡仲尧为百姓做了哪些事情?

(2分)

九、课外文言文阅读(6分)

公①八岁入社学读书,刻苦自励,遇夜则燃枯竹以继晷。

稍长,从后部主事黄岩章仲寅先生学举子业②。

时予先公为温

州太守,患乐清东数乡滨海,俗犷戾,思有以变其习,乃选

良家俊秀补郡庠③弟子员。

公在选中。

先公问其业,甚习,为

易今名,因留府廨躬教之。

政暇则召至后堂,亲为讲析义理,教之作文。

繇是④学大进。

南畿士子从学者甚众,经其指授者,往往擢科跻士⑤。

【注释】①公:

指章恭毅。

②举子业:

指应试学子的学业。

③郡庠:

府学,指官府创办的学校。

④繇是:

由是。

⑤擢科跻士:

指中科举登进士。

(1)患乐清东数乡滨海

(2)先公问其业

患:

问:

—9—

乃选良家俊秀补郡庠弟子员。

3.读选文,说说章恭毅是什么样的人。

叙事说理

十、课外文言文阅读(6分)

郑人逃暑

郑人有逃暑于孤林之下者,日流影移,而徙衽①以从阴。

及至暮,反席于树下。

及月流影移,复徙衽以从阴,而患露

之濡于身。

其阴逾②去,而其身逾湿,是巧于用昼而拙于用夕

矣。

(选自《苻子》)

【注释】①衽(rè

睡席。

②逾:

同“愈”,更加。

(1)而患露之濡于身

(2)而其身逾湿

—10—

(2分)及至暮,反席于树下。

3.郑人的“拙”具体表现在什么方面?

这则寓言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十一、课外文言文阅读(6分)

武王拜俘虏

武王胜殷,得二虏而问焉,曰:

“若国有妖①乎?

”一虏

对曰:

“吾国有妖,昼见星而天雨血,此吾国之妖也。

“此则妖也,虽然,非其大者也。

吾国之妖甚大者,子

不听父,弟不听兄,君令不行,此妖之大者也。

”武王避席②

再拜之。

此非贵虏也,贵其言也。

故《易》曰:

“诉诉履虎

尾,终吉。

(选自吕不韦《吕氏春秋》)

【注释】①妖:

怪异、邪恶的事或人。

②避席:

离开坐席。

—11—

(1)虽然,非其大者也然:

(2)贵其言也言:

昼见星而天雨血,此吾国之妖也。

3.结合选文,说说武王为什么“避席再拜之”。

十二、课外文言文阅读(6分)

敬姜论劳逸

公父文伯①退朝,朝其母,其母方绩②,文伯曰:

“以歜③之家而主④犹绩,惧干季孙⑤之怒也。

其以歜为不能事主乎?

”其母叹曰:

“鲁其亡乎?

使僮子备官而未之闻耶?

居⑥,吾语

女。

昔圣王之处民也,择瘠土而处之,劳其民而用之,故长

王天下。

夫民劳则思,思则善心生,逸则淫,淫则忘善,忘善则恶心生。

沃土之民不材,淫也。

瘠土之民,莫不向义,劳也。

(节选自《国语·

鲁语下》)

—12—

【注释】①公父文伯:

鲁大夫。

季悼子的孙子,公父穆伯的儿子。

②绩:

纺麻。

③歜(chù

):

文伯自称其名。

④主:

主母。

⑤季孙:

季康子。

当时担任鲁国的正卿,是季悼子的曾孙。

⑥居:

坐下。

(1)鲁其亡乎亡:

(2)择瘠土而处之择:

3.从选文的故事中你获得了哪些启示?

十三、课外文言文阅读(6分)

关尹①谓列子曰:

“言美则响美,言恶则响恶,身长则影

长,身短则影短。

名也者,响也;

身也者,影也。

故曰:

慎尔言,将有和之;

慎尔行,将有随之。

是故圣人见出以知入,观往以知来,此其所以先知之理也。

度②在身,稽③在人。

—13—

爱我,我必爱之;

人恶我,我必恶之。

汤武爱天下,故王;

桀纣恶天下,故亡,此所稽也。

稽度皆明而不道也,譬之出

不由门,行不从径④也。

以是求利,不亦难乎?

(选自《列子·

说符》)

【注释】①关尹:

春秋时人,字公文。

②度:

法度。

③稽:

考核评论。

④行不从径:

走路不走正道。

(1)身长则影长影:

(2)桀纣恶天下恶:

此其所以先知之理也。

3.关尹认为桀纣失天下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14—

关注民生

十四、课外文言文阅读(6分)

晋饥,公①问于箕郑②曰:

“救饥何以?

“信。

”公

曰:

“安信?

“信于君心,信于名,信于令,信于事。

公曰:

“然则若何?

“信于君心,则美恶不逾。

信于

名,则上下不干。

信于令,则时无废功。

信于事,则民从事.

有业。

于是乎民知君心,贫而不惧,藏出如入,何匮之有?

公使为箕③。

及清原之蒐④,使佐新上军。

(选自左丘明《晋语·

箕郑对文公问》)

晋文公。

②箕郑:

晋国大臣。

③箕:

箕地的大夫。

④蒐:

检阅军队。

(1)则时无废功则:

(2)于是乎民知君心知:

信于事,则民从事有业。

—15—

3.从选文中你获得了哪些启示?

(3分)

十五、课外文言文阅读(6分)

齐威王召即墨大夫,语之曰:

“自子之居即墨也,毁言日

至。

然吾使人视即墨,田野辟,人民给,官无事,东方以宁。

是子不事吾左右以求助也。

”封之万家。

召阿大夫,语之曰:

“自子守阿①,誉言日至。

吾使人视阿,田野不辟,人民贫馁。

昔日赵攻鄄②,子不救,卫③取薛陵,子不知。

是子厚币事吾左

右以求誉也。

”是日,烹阿大夫及左右尝誉者。

于是群臣耸惧,

莫敢饰诈,务尽其情,齐国大治,强于天下。

(选自《资治通鉴·

周纪一》)

【注释】①阿:

古地名。

②鄄(juà

③卫:

周王朝的姬姓诸侯国。

(1)烹阿大夫及左右尝誉者尝:

(2)强于天下于:

—16—

自子之居即墨也,毁言日至。

3.齐威王根据实情做判断,处死了阿地大夫,从中可以看出齐威王是位怎样的君王。

—17—

参考答案

一、1.

(1)(1分)认识

(2)(1分)副词,也

【课内链接】

本题词语

释义

课内链接

认识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鱼我所欲也》)

副词,也

怀民亦未寝(《记承天寺夜游》)

2.(2分)前山后山,哪个地方没有!

(每句1分)

3.(2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如果强不知以为知,只能出丑。

【参考译文】一个生来就没有见过菱角的北方人,在南方做官。

(一次)宴席上

吃菱角,(他)连壳一块吃。

有人告诉(他)说:

“吃菱角必须剥去外壳。

”那人

为了遮掩自己的短处,说:

“我不是不知道,连壳一块吃,是想用来清热啊。

”问

话的人说:

“北方也有这种东西吗?

”他回答说:

“前山后山,哪个地方没有!

菱角长在水里,却说是土里产的,这是硬要把不知道的说成知道的。

二、

(1)(1分)代词,他的

(2)(1分)回答

代词,他的

谓其妻曰(《邹忌讽齐王纳谏》)

“小惠未徧,民弗从也”(《曹刿论

回答

战》)

2.(2分)这虫子要是人,必定是天下勇士啊!

3.(2分)“勇士归之”是因为齐庄公回车避让螳螂,表现了他对勇士的尊重。

(1

—18—

分)这个成语现在主要讽刺那些不自量力的人。

(1分)

【解析】解答第一问,要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主要情节,齐庄公出猎时,遇到了

螳螂举起脚,准备和他的马车车轮子搏斗。

他认为这虫子要是人,必定是天下勇

士。

于是他让车子躲开了螳螂,以示敬重,勇士们听说这件事后,纷纷投靠。

答第二问,首先要明白“螳臂当车”在现在的意思,现在多用来比喻不正确估计

自己的力量,去做办不到的事情,必然导致失败。

然后根据意思回答其讽刺意义。

平时学习时,可注意加强这方面的积累。

【参考译文】齐庄公出门打猎,有一只螳螂举起脚,准备和他的马车车轮子搏斗。

(庄公)问他的车夫说:

“这是什么虫啊?

”车夫说:

“这是螳螂。

作为虫来说,

(它是那种)只知道进却不知道退,不估计一下力量对比就轻率和敌方对阵。

庄公说:

“这虫子要是人,必定是天下勇士啊。

”于是让车绕道避开了它,后来勇

士都投奔了庄公。

三、1.

(1)(1分)以……为怪(认为……奇怪)

(2)(1分)来

担心,恐怕

恐托付不效(《出师表》)

属以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2.(2分)招募百姓有能够搬到北门的就赏给十镒黄金。

3.(2分)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是取信于民。

(1分)《曹刿论战》。

—19—

【解析】解答第一问,首先要整体掌握文章的主要情节,商鞅担心百姓不信任他,

于是采用“徙木予金”的办法,赢得百姓的信任,从而让百姓相信他的变法。

此,变法成功的原因就是他能够取信于民。

解答第二问,需要在第一问答案的基

础上,联系所学课文,寻找关于“取信于民”的情节,初中阶段我们学习的《曹

刿论战》中,鲁庄公之与齐师作战的前提就是“取信于民”。

【参考译文】秦孝公已经任命了卫鞅,卫鞅想要实施变法图强政策,唯恐天下人

对自己产生非议。

法令已经完备,但没有公布,(卫鞅)恐怕百姓不信任,旋即

在国都市场南门立下一根三丈长的木杆,招募百姓有能够搬到北门的就赏给十镒

黄金。

百姓对此感到惊讶,没有人敢去搬木杆。

(卫鞅)就又宣布命令说:

“有能

够搬过去的就赏给五十镒黄金。

”有一个人搬木杆到北门,就赏给他五十镒黄金,

来表明没有欺诈。

最终颁布了(变法的)法令。

四、1.

(1)(1分)就

(2)(1分)担心

饮少辄醉(《醉翁亭记》)

担心

2.(2分)选择十几个健壮的士兵,让两个人蹲着,自己靠着他们的背。

(每句1

3.(2分)史可法是一个严于治军、忠于职守的人。

【参考译文】崇祯末年,“流贼”张献忠在蕲州、黄州、潜山、桐城一带出没,

史公以凤庐道身份奉命守卫这一带地区。

每当有了警报,(他)就几个月不睡觉,

—20—

让将士们轮流休息,自己却坐在帐幕外,选择十几个健壮的士兵,让两个人蹲着,自己靠着他们的背,过一段时间再轮换。

每当在寒冷的夜晚站起身来,抖动衣裳,战甲上的冰霜散落地上,发出清脆的响声。

有人劝他稍加休息,史公说:

“我上怕对不起朝廷,下怕对不起我的老师啊!

五、1.

(1)(1分)全,都

(2)(1分)已经

全,都

俱为一体(《出师表》)

已经

既出,得其船(《桃花源记》)

2.(2分)为什么总听不到(子敬的)消息?

这(一定)是他已经死了。

【解析】“何以”是“以何”的倒装,意思是“为什么”;

“都不闻消息”是省略句,应在消息前面补充主语“子敬”。

后半句是判断句,译出判断语气“一定”。

3.(2分)王徽之用王献之的琴来演奏,琴已经不能成调了,想到王子敬已死,

感觉他的琴也跟他一样死去了,不由得心情悲痛。

形容睹物思人,痛悼亡友。

用来比喻对知己、亲友去世的悼念之情。

【参考译文】王子猷、王子敬都病得很重,子敬先死了。

王子猷问手下的人说:

“为什么总听不到子敬的消息?

”(子猷)说话时,脸

上完全看不出不悲伤。

就要乘轿子去奔丧,一路上没哭。

子敬一向喜欢弹琴,子

猷径直走进去坐在灵床上,拿过子敬的琴来弹,弦的声音已经不协调了,(子猷)

—21—

把琴扔在地上说:

“子敬子敬,你人死了,你的琴也死了。

”于是(王子猷)哭了很长时间,几乎要昏死过去,一个月后(子猷)也死了。

六、1.

(1)(1分)正

(2)(1分)都【课内链接】

——

同舍生皆披绮绣(《送东阳马生序》)

2.(2分)船夫因见谢太傅神态悠闲,神情喜悦,便继续向前(划去)不停止。

3.(2分)谢太傅是一个沉静镇定、临危不乱的人。

【参考译文】太傅谢安在东山居留期间,时常和孙兴公等人坐船到海上游玩。

一次起了风,浪涛汹涌,孙兴公、王羲之等人一齐惊恐失色,便提议掉转船头回

去。

谢安这时精神振奋,兴致正高,又朗吟又吹口哨,不发一言。

船夫因为谢安神

态安闲,心情舒畅,便仍然摇船向前。

一会儿,风势更急,浪更猛了,大家都叫嚷

骚动起来,坐不住。

谢安慢条斯理地说:

“既然如此,那就回去吧?

”大家立即

响应,就回去了。

从这件事里人们明白了谢安的气度,认为他完全能够镇抚朝廷

内外,安定国家。

七、1.

(1)(1分)简陋

(2)(1分)责备,责罚

本题词

—22—

简陋

斯是陋室(《陋室铭》)

责备,责罚

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出师表》)

2.(2分)现在强大的敌人在北方边境游荡未平,我怎么可以安稳地住这样华美的房子!

3.(2分)示例:

道生毁宅虽然体现出他清廉节俭的品质,但建好的房子再毁掉,却也是对资源,对人力财力的一种浪费。

【解析】回答此题可从两个方面做答。

一方面,道生升官后却不因为自己发达而

随意挥霍,因为北方边境游荡未平,他也不会安稳的住进华美的房子,体现出他

节俭、志行高洁、心忧国家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