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会计实务》第一章基础讲义文档格式.docx
《《中级会计实务》第一章基础讲义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级会计实务》第一章基础讲义文档格式.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例题2•单选题】下列对会计核算基本前提的表述中恰当的是()。
A.持续经营和会计分期确定了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
B.一个会计主体必然是一个法律主体
C.货币计量为会计核算提供了必要的手段
D.会计主体确立了会计核算的时间范围
【答案】C
【解析】会计主体规范了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
持续经营和会计分期确定了会计核算的时间范围。
三、会计基础
企业会计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
我国的行政单位会计采用收付实现制,事业单位部分经济业务或者事项的核算采用权责发生制,除此之外的业务采用收付实现制。
第二节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一、可靠性
可靠性要求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
【例题3•判断题】可靠性要求包括在财务报告中的会计信息应当是中立的、无偏的。
()
【答案】√
二、相关性
相关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
三、可理解性
可理解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
四、可比性
可比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相互可比。
具体包括下列要求:
(一)同一企业对于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
(二)不同企业同一会计期间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规定的会计政策,确保会计信息口径一致、相互可比,即对于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不同企业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以使不同企业按照一致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基础提供有关会计信息。
【例题4•多选题】下列做法中,不违背会计信息质量可比性要求的是()。
A.将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由公允价值模式改为成本模式
B.由于利润计划完成情况不佳,将以前年度计提的坏账准备全额转回
C.由于资产购建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将借款费用由资本化核算改为费用化核算
D.某项专利技术已经陈旧,将其账面价值一次性核销
【答案】CD
【解析】选项A和B不符合准则规定,违背会计核算可比性要求。
五、实质重于形式
实质重于形式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应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
如果企业仅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那么就容易导致会计信息失真,无法如实反映经济现实和实际情况。
【例题5•单选题】会计核算上将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入的资产视为企业的资产所反映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是()。
A.及时性
B.谨慎性
C.实质重于形式
D.可靠性
【解析】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应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
六、重要性
重要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项。
七、谨慎性
谨慎性要求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
但是,谨慎性的应用并不允许企业设置秘密准备,如果企业故意低估资产或者收益,或者故意高估负债或者费用,将不符合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要求,损害会计信息质量,扭曲企业实际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从而对使用者的决策产生误导,这是会计准则所不允许的。
【例题6•判断题】企业为应对市场经济环境下生产经营活动面临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应高估负债和费用,低估资产和收益。
()(20XX年考题)
【答案】×
【解析】谨慎性要求企业对交易或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
【例题7•多选题】下列各项中,体现谨慎性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有()。
A.将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作为自有固定资产入账
B.对固定资产计提减值准备
C.企业设置秘密准备
D.或有应付金额符合或有事项确认负债条件的确认预计负债
【答案】BD
【解析】谨慎性要求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
选项B和D体现谨慎性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八、及时性
及时性要求企业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及时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者延后。
满足及时性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可能会影响会计信息的可靠性。
【例题8•单选题】下列各项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中,对可靠性起着制约作用的是()。
C.重要性
D.实质重于形式
【答案】A
【解析】及时性可能会影响会计信息的可靠性。
本章内容没有变化。
第三节会计要素及其确认与计量原则
会计要素,是指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特征所作的基本分类,分为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和反映企业经营成果(收入、费用和利润)的会计要素。
一、资产的定义及其确认条件
(一)资产的定义
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二)资产的确认条件
将一项资源确认为资产,需要符合资产的定义,并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1.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2.该资源的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
【例题9•单选题】下列各项表述中不属于资产特征的是()。
A.资产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经济资源
B.资产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C.资产的成本或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
D.资产是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
【解析】资产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1)资产应为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
(2)资产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3)资产是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
选项C属于资产的确认条件。
【例题10•单选题】下列各项表述中,不符合资产定义的是()。
A.发出商品
B.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
C.筹建期间发生的开办费
D.尚待加工的半成品
【解析】选项C预期不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不属于企业的资产。
【关注】资产的账面价值和账面余额有何区别?
资产的账面余额,是指某科目的账面实际余额,不扣除作为该科目备抵的项目(如相关资产的减值准备)。
资产的账面价值,是指某科目的账面余额减去相关的备抵项目后的净额。
举例说明如下:
某项存货的账面余额为100万元,已提存货跌价准备20万元,则该项存货的账面余额为100万元,账面价值为80万元。
固定资产的账面余额一般指原价,原价减累计折旧是账面净值,账面价值是账面净值减去已计提减值准备。
固定资产原价100万元,已计提折旧30万元,已计提减值准备20万元,则账面余额100万元,固定资产账面净值=原价-累计折旧=100-30=70(万元),账面价值=原价-累计折旧-减值准备=100-30-20=50(万元)。
二、负债的定义及其确认条件
(一)负债的定义
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二)负债的确认条件
将一项现时义务确认为负债,需要符合负债的定义,并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1.与该义务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
2.未来流出的经济利益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例题11•单选题】下列项目中,使负债增加的是()。
A.发行公司债券
B.用银行存款购买公司债券
C.发行股票
D.支付现金股利
【解析】发行公司债券使资产和负债同时增加;
用银行存款购买公司债券和发行股票不影响负债变化;
支付现金股利使负债减少。
三、所有者权益的定义及其确认条件
(一)所有者权益的定义
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
公司的所有者权益又称为股东权益。
所有者权益是所有者对企业资产的剩余索取权。
(二)所有者权益的来源构成
所有者权益的来源主要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资本、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留存收益等。
所有者投入的资本,是指所有者投入企业的资本部分,它既包括构成企业注册资本或者股本部分的金额,也包括投入资本超过注册资本或者股本部分的金额,即资本溢价或者股本溢价,这部分投资资本作为资产公积(资本溢价)反映。
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是指不应计入当期损益、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或者损失。
【提示1】利得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
【提示2】损失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出。
留存收益是企业历年实现的净利润留存于企业的部分,主要包括计提的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三)所有者权益的确认条件
由于所有者权益体现的是所有者在企业中的剩余权益,因此,所有者权益的确认主要依赖于其他会计要素,尤其是资产和负债的确认,所有者权益金额的确定也主要取决于资产和负债的计量。
【例题12•单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的是()。
A.出租无形资产取得的收益
B.投资者的出资额大于其在被投资单位注册资本中所占份额的金额
C.处置固定资产产生的净收益
D.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大于初始成本的差额
【解析】出租无形资产取得的收益属于日常活动;
利得与投资者投入资本无关;
处置固定资产产生的净收益属于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
【例题13•判断题】所有者权益体现的是所有者在企业中的剩余权益,其确认和计量主要依赖于资产、负债等其他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
()(20XX年)
【解析】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
因此,所有者权益的确认和计量依赖于资产、负债等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
四、收入的定义及其确认条件
(一)收入的定义
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二)收入的确认条件
收入在确认时除了应当符合收入定义外,还应当满足严格的确认条件。
收入只有在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从而导致企业资产增加或者负债减少、且经济利益的流入额能够可靠计量时才能予以确认。
因此,收入的确认至少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一是与收入相关的经济利益应当很可能流入企业;
二是经济利益流入企业的结果会导致企业资产的增加或者负债的减少;
三是经济利益的流入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例题14•单选题】下列各项中,符合会计要素收入定义的是()。
A.出售投资性房地产取得的收入
B.出售无形资产净收益
C.转让固定资产净收益
D.向购货方收取的增值税销项税额
【解析】出售投资性房地产属于日常活动,记入“其他业务收入”科目中,符合收入的定义;
出售无形资产净收益和转让固定资产净收益不属于日常活动,计入营业外收入,不符合收入定义;
向购货方收取的增值税销项税额,不属于企业的收入核算的内容。
五、费用的定义及其确认条件
(一)费用的定义
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二)费用的确认条件
费用的确认除了应当符合费用定义外,还应当满足严格的条件,即费用只有在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从而导致企业资产减少或者负债增加、且经济利益的流出额能够可靠计量时才能予以确认。
因此,费用的确认至少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一是与费用相关的经济利益应当很可能流出企业;
二是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结果会导致资产的减少或者负债的增加;
三是经济利益的流出额能够可靠计量。
【例题15•多选题】关于会计要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收入可能表现为企业负债的减少
B.费用可能表现为企业负债的减少
C.收入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
D.收入只包括本企业经济利益的流入,而不包括为第三方或客户代收的款项
【答案】ACD
【解析】费用可能表现为负债的增加。
六、利润的定义及其确认条件
(一)利润的定义
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反映的是企业的经营业绩情况,是业绩考核的重要指标。
(二)利润的来源构成
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
其中,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反映的是企业日常活动的业绩,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反映的是企业非日常活动的业绩。
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是指应当计入当期损益、最终会引起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或者损失。
企业应当严格区分收入和利得、费用和损失之间的区别,以更加全面地反映企业的经营业绩。
收入与利得、费用与损失区别与联系如下表所示:
项目
区别
联系
收入与利得
(1)收入与日常活动有关,利得与非日常活动有关
(2)收入是经济利益总流入,利得是经济利益净流入
都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且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
费用与损失
(1)费用与日常活动有关,损失与非日常活动有关
(2)费用是经济利益总流出,损失是经济利益净流出
都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且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
注意:
利得和损失可能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也可能先计入当期损益,最终影响所有者权益。
利得和损失的会计处理如下图所示:
【例题16•单选题】依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下列有关收入和利得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收入源于日常活动,利得源于非日常活动
B.收入会影响利润,利得也一定会影响利润
C.收入会导致经济利益的流入,利得不一定会导致经济利益的流入
D.收入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增加,利得不一定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解析】利得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
利得可能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
(三)利润的确认条件
利润反映的是收入减去费用、利得减去损失后的净额,因此,利润的确认主要依赖于收入和费用以及利得和损失的确认,其金额的确定也主要取决于收入、费用、利得、损失金额的计量。
【例题17•判断题】企业发生的各项利得或损失,均应计入当期损益。
【解析】企业发生的各项利得或损失,可能直接影响当期损益,也可能直接影响所有者权益。
(四)利润表
利润表
会企02表
编制单位:
年月单位:
元
项目
本期金额
上期金额
一、营业收入
减:
营业成本
营业税金及附加
销售费用
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
资产减值损失
加: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损失以“-”填列)
投资收益(损失以“-”填列)
其中:
对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投资收益
二、营业利润(亏损以“-”填列)
营业外收入
营业外支出
非流动子资产处置损益
三、利润总额(亏损以“-”填列)
所得税费用
四、净利润(净亏损以“-”填列)
五、每股收益:
(一)基本每股收益
(二)稀释每股收益
六、其他综合收益
七、综合收益总额
【例题18•单选题】下列关于会计要素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20XX年考题)
A.负债的特征之一是企业承担潜在义务
B.资产的特征之一是预期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C.利润是企业一定期间内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
D.收入是所有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答案】B
【解析】负债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选项A错误;
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选项C错误;
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利得也是能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经济利益的流入,但是利得不属于企业的收入,选项D错误。
七、会计要素计量属性
企业在将符合确认条件的会计要素登记入账并列报于财务报表时,应当按照规定的会计计量属性进行计量,确定其金额。
会计计量属性主要包括:
(1)历史成本;
(2)重置成本;
(3)可变现净值;
(4)现值;
(5)公允价值。
企业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一般应当采用历史成本。
在某些情况下,为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实现财务报告目标,企业会计准则允许采用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计量的,应当保证所确定的会计要素金额能够取得并可靠计量,如果这些金额无法取得或者可靠地计量的,则不允许采用其他计量属性。
【例题19•单选题】下列关于会计计量属性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历史成本反映的是资产过去的价值
B.重置成本是取得相同或相似资产的现行成本
C.现值是取得某项资产在当前需要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
D.公允价值是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
【解析】现值是指对未来现金流量以恰当的折现率进行折现后的价值。
本章小结
1.了解财务报告目标
2.掌握会计基础
3.掌握可靠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和谨慎性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4.掌握资产、收入、费用、利得和损失的概念
5.掌握会计要素计量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