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doc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75258 上传时间:2022-10-05 格式:DOC 页数:266 大小:976.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66页
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66页
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66页
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66页
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doc

《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doc(26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doc

中医院优势病种诊疗方案

前言

近年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为了贯彻落实《中医药事业“十一五规划”》和《中医药继续教育“十一五”规划》的有关要求,从中医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开展了“中医优势病种研究”这一重大项目。

所谓“中医优势病种”,是指在疾病总体和疾病的某一阶段、某一环节的防治上,中医的效果较西医为优的病种,开展这项工作,有以下几个重要意义:

1、可以提高中医诊疗水平

中医要发展疗效是关键。

作为中医院的医生,务必要充分了解和掌握本学科优势病种的理论知识和诊疗方法,临床做到运用自如,了熟于心,这样,方能成为一个造诣精深、医术高超的名副其实的名中医。

2、扩大中医临床阵地

随着现代医学的迅猛发展,中医治疗的病种越来越显得狭隘,临床阵地渐趋萎缩,因此,必须努力研究中医的优势病种,开展专科、专病工作,扩大中医临床阵地,扭转中医临床阵地持续萎缩的局面。

3、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中医学是一门极富原创的学科,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中医优势病种研究的深入开展,必将大大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中医的前景一定会更加辉煌,

有鉴于此,晋江市中医院根据临床各科近年来住院的收治病种,每科选择三个优势病种,就概述、临床诊断以及近年来我院对这些病种的治疗方案、难点分析、疗效评价等几个方面进行临床总结,编写《晋江市中医院优势病种诊疗方案》一书,供各科医生学习、掌握应用,今后将每年进行更新,切实将中医院的中医优势病种研究工作做好做实。

二0一二年三月

目录

第一章脑病科中医诊疗方案

第一节中风病(脑梗死)急性期诊疗方案…………………………………………1

第二节眩晕(椎动脉供血不足)诊疗方案…………………………………………9

第三节头痛(偏头痛)诊疗方案……………………………………………………14

第二章脾胃病科中医诊疗方案

第一节胃疡(消化性溃疡)诊疗方案………………………………………………19

第二节胃脘痛(慢性胃炎)诊疗方案………………………………………………25

第三节吐酸病(胃食管反流病)诊疗方案…………………………………………30

第三章心血管病科中医诊疗方案

第一节心悸(心律失常—室性早搏)诊疗方案……………………………………34

第二节病毒性心肌炎诊疗方案………………………………………………………38

第三节胸痹(心绞痛)诊疗方案……………………………………………………43

第四章内分泌科中医诊疗方案

第一节消渴病(2型糖尿病)诊疗方案……………………………………………49

第二节消渴病痹证(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诊疗方案……………………………55

第三节消渴病肾病(糖尿病肾病)诊疗方案………………………………………61

第五章肺病科中医诊疗方案

第一节风温肺热病(非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诊疗方案…………………………68

第二节咳嗽(感冒后咳嗽或感染后咳嗽)诊疗方案………………………………73

第三节哮病(支气管哮病)诊疗方案………………………………………………77

第六章肿瘤科中医诊疗方案

第一节肺癌诊疗方案…………………………………………………………………83

第二节胃癌诊疗方案…………………………………………………………………88

第三节乳岩诊疗方案…………………………………………………………………92

第七章外一科中医诊疗方案

第一节臁疮(下肢溃疡)诊疗方案…………………………………………………95

第二节乳痈(急性乳腺炎)诊疗方案…………………………………………………99

第三节肠痈(急性阑尾炎)诊疗方案…………………………………………………104

第八章外三科中医诊疗方案

第一节脱疽病(肢体闭塞性动脉硬化)诊疗方案……………………………………107

第二节水火烫伤(烧伤)诊疗方案……………………………………………………112

第三节附骨疽(慢性骨髓炎)诊疗方案……………………………………………118

第九章骨伤科中医诊疗方案

第一节股骨粗隆间骨折诊疗方案……………………………………………………124

第二节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方案……………………………………………………129

第三节尺桡骨骨折诊疗方案…………………………………………………………135

第十章手足外科中医诊疗方案

第一节掌骨骨折诊疗方案……………………………………………………………141

第二节指骨骨折诊疗方案……………………………………………………………143

第三节跖骨骨折诊疗方案……………………………………………………………146

第十一章妇科中医诊疗方案

第一节盆腔炎诊疗方案………………………………………………………………148

第二节痛经(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诊疗方案……………………………154

第三节胎动不安(早期先兆流产)诊疗方案…………………………………………159

第十二章儿科中医诊疗方案

第一节肺炎喘嗽(肺炎)诊疗方案……………………………………………………163

第二节小儿哮喘(支气管哮喘)诊疗方案……………………………………………168

第三节小儿泄泻(小儿腹泻病)诊疗方案……………………………………………174

第十三章肛肠科中医诊疗方案

第一节肛漏病(肛瘘)诊疗方案………………………………………………………180

第二节肛裂病(肛裂)诊疗方案………………………………………………………184

第三节痔(混合痔)诊疗方案…………………………………………………………188

第十四章针灸推拿科中医诊疗方案

第一节项痹(颈椎病)诊疗方案……………………………………………………195

第二节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方案……………………………………………………200

第三节中风后遗症诊疗方案…………………………………………………………206

第十五章眼科中医诊疗方案

第一节视瞻昏渺(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诊疗方案…………………………………212

第二节瞳神紧小(虹膜睫状体炎)诊疗方案…………………………………………215

第三节青风内障(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诊疗方案…………………………………218

第十六章耳鼻喉科中医诊疗方案

第一节暴聋(突发性聋)诊疗方案……………………………………………………222

第二节鼻鼽(变应性鼻炎)诊疗方案…………………………………………………227

第三节慢喉痹(慢性咽炎)诊疗方案………………………………………………231

第十七章皮肤科中医诊疗方案

第一节白疕(寻常性银屑病)诊疗方案………………………………………………235

第二节粉刺(寻常性痤疮)诊疗方案………………………………………………240

第三节蛇串疮(带状疱疹)诊疗方案…………………………………………………245

第十八章急诊科中医诊疗方案

第一节外感发热(上呼吸道感染)诊疗方案………………………………………249

第二节眩晕(椎动脉供血不足)诊疗方案…………………………………………253

第三节胸痹(心绞痛)诊疗方案……………………………………………………257

中风病(脑梗死)急性期诊疗方案

一、概述:

脑梗死(cerebralinfarction,CI)是缺血性卒中的总称,包括脑血栓形成、腔隙性梗死和脑栓塞等,指脑部血液供应障碍,缺血、缺氧引起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软化,而出现相应的神经系统症状。

相当于中医中风病范围。

二、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起草制订的《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试行,1995年)。

主要症状:

偏瘫、神识昏蒙,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感觉异常,口舌歪斜。

次要症状:

头痛,眩晕,瞳神变化,饮水发呛,目偏不瞬,共济失调。

急性起病,发病前多有诱因,常有先兆症状。

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

具备2个主症以上,或1个主症、2个次症,结合起病、诱因、先兆症状、年龄即可确诊;不具备上述条件,结合影像学检查结果亦可确诊。

2.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2010年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制定的《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

(1)急性起病

(2)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少数为全面神经功能缺损

(3)症状和体征持续数小时以上

(4)脑CT或MRI排除脑出血和其它病变

(5)脑CT或躲I有责任梗死病灶。

(二)疾病分期

1.急性期:

发病2周以内。

2.恢复期:

发病2周至6个月。

3.后遗症期:

发病6个月以后。

(三)病类诊断

1.中经络:

中风病无意识障碍者。

2.中脏腑:

中风病有意识障碍者。

(四)证候诊断

1.中脏腑

(1)痰蒙清窍证:

意识障碍、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痰鸣漉漉面白唇暗,肢体瘫软,手足不温,静卧不烦,二便自遗,舌质紫暗,苔白腻,脉沉滑缓;

(2)痰热内闭证:

意识障碍、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鼻鼾痰鸣,或肢体拘急,或躁扰不宁,或身热,或口臭,或抽搐,或呕血,舌质红、舌苔黄腻,脉弦滑数。

(3)元气败脱证:

昏愦不知,目合口开,四肢松懈瘫软,肢冷汗多,二便自遗,舌卷缩,舌质紫暗,苔白腻,脉微欲绝。

2.中经络

(1)风火上扰证:

眩晕头痛,面红耳赤,口苦咽干,心烦易怒,尿赤便干,舌质红绎,舌苔黄腻而干,脉弦数。

(2)风痰阻络证:

头晕目眩,痰多而黏,舌质暗淡,舌苔薄白或白腻,脉弦滑。

(3)痰热腑实证:

腹胀便干便秘,头痛目眩,咯痰或痰多,舌质暗红,苔黄腻,脉弦滑或偏瘫侧弦滑而大。

(4)阴虚风动证:

眩晕耳鸣,手足心热,咽干口燥,舌质红而体瘦,少苔或无苔,脉弦细数。

(5)气虚血瘀证:

面色晄白,气短乏力,口角流涎,自汗出,心悸便溏,手足肿胀,舌质暗淡,舌苔白腻,有齿痕,脉沉细。

三、治疗方案

(一)中医辨证治疗

中风病(脑梗死)急性期治疗重在祛邪,佐以扶正,以醒神开窍、化痰通腑、平肝息风、化痰通络为主要治法。

1.中脏腑

(1)痰热内闭证

治法:

清热化痰,醒神开窍。

方药:

羚角钩藤汤和温胆汤加减。

羚羊角粉冲、生地、钩藤、菊花、茯苓、白芍、赤芍、竹茹、川牛膝、川芎、丹皮、半夏、陈皮、栀子等。

中成药:

灌服或鼻饲安宫牛黄丸、口服局方至宝丸、牛黄清心丸、紫雪散等。

(2)痰蒙清窍证

治法:

燥湿化痰,醒神开窍。

方药:

涤痰汤加减。

制半夏、制南星、陈皮、枳实、茯苓、人参、石菖蒲、竹茹、甘草、生姜等。

中成药:

灌服或鼻饲苏合香丸、口服复方鲜竹沥液等。

(3)元气败脱证

治法:

益气回阳固脱。

方药:

急予参附汤加减频频服用,人参另煎兑量、附子先煎半小时等。

2.中经络

(1)风火上扰证

治法:

清热平肝,潜阳息风。

方药:

天麻钩藤饮加减。

天麻、钩藤后下、生石决明先煎、川牛膝、黄芩、山栀、夏枯草等。

中成药:

天麻钩藤颗粒等。

(2)风痰阻络证

治法:

息风化痰通络。

方药:

化痰通络方加减。

法半夏、生白术、天麻、紫丹参、香附、酒大黄、胆南星

中成药:

华佗再造丸、通脉胶囊等。

(3)痰热腑实证

治法:

化痰通腑。

方药:

星蒌承气汤加减。

生大黄后下、芒硝冲服、胆南星、瓜蒌等。

中成药:

安脑丸、牛黄清心丸等。

(4)阴虚风动证

治法:

滋阴息风。

方药:

镇肝熄风汤加减。

生龙骨先煎、生牡蛎先煎、代赭石先煎、龟板先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辩护词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