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介入幼儿游戏的时机及策略研究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7522120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5.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介入幼儿游戏的时机及策略研究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教师介入幼儿游戏的时机及策略研究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教师介入幼儿游戏的时机及策略研究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教师介入幼儿游戏的时机及策略研究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教师介入幼儿游戏的时机及策略研究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师介入幼儿游戏的时机及策略研究Word文件下载.docx

《教师介入幼儿游戏的时机及策略研究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介入幼儿游戏的时机及策略研究Word文件下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师介入幼儿游戏的时机及策略研究Word文件下载.docx

通过儿童的表情、动作、角色扮演、言语及材料等可以判断儿童的行为是游戏还是非游戏。

【4】

游戏是幼儿园教育的基本活动,幼儿的游戏又离不开教师的指导。

而教师指导游戏就需要介入到游戏中去,介入的目的是引导幼儿继续游戏,促进幼儿游戏向高一级水平发展。

而幼儿的游戏水平和游戏体验并非与教师介入的频率和深度成正比。

即并不是说,教师在幼儿游戏过程中介入的频率越高,或越积极地参与幼儿游戏,幼儿游戏的能力就发展得越快,幼儿的游戏热情就越高。

教师盲目介入幼儿游戏,不仅会打断幼儿正在进行中的游戏,干扰、转移或替代幼儿原来的活动意向,而且还会导致孩子在游戏中过于依赖教师,不利于幼儿游戏能力的发展,甚至使幼儿对游戏产生反感等。

因此,教师不应该盲目介入幼儿游戏,而是要适时介入。

教师的适时介入,能推进幼儿游戏的顺利进行,提高幼儿游戏的兴趣,促进幼儿游戏能力的发展。

四、研究方法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和自己多年工作中对不同年龄特点幼儿游戏观察的记录为基础和依据进行提炼和总结,对幼儿游戏的介入时机和策略进行研究。

五、教师介入幼儿游戏的适宜时机

随着教育观念的更新,大多数幼儿教师已经认识到,游戏是幼儿自发自主的活动,同时,教师自身在幼儿游戏过程中起指导作用,但是,幼儿游戏时教师如何适时介入、适当干预,从而达到促进幼儿各方面发展的目的这一问题,却一直困扰着一线教师。

通常说来,游戏的介入时机取决于两个因素:

一是教师预设的教育目标,主要指教师所预期的幼儿在游戏中表现出不断发展着的游戏层次,专注投入的游戏态度和积极的情绪体验;

二是幼儿的需要,主要指幼儿的游戏行为是否自然顺畅,是否存在帮助的需求。

笔者认为,教师介入幼儿游戏的适宜时机主要有以下几个:

(一)幼儿在游戏中出现不安全倾向的时候

幼儿由于年龄小,在游戏过程中察觉不到不安全因素。

所以,在游戏过程中,当幼儿或材料、环境出现不安全因素,对幼儿的健康构成威胁的时候,教师必须立即介入。

制止不安全行为,并给予正确的引导,以确保游戏的安全、顺利开展。

(二)幼儿在游戏中主动寻求教师帮助的时候

在幼儿园,教师是幼儿最信任、最依赖的人,当幼儿遇到困难时,就自然而然会向教师寻求帮助。

因此,当幼儿在游戏中主动寻求教师,期待给以帮助的时候,教师也必须立即作出回应,尽力支持幼儿的游戏愿望,使幼儿游戏自然顺畅地开展下去。

这要求教师应该用适当的方式“接过孩子抛来的球”,并以适当的方式再“把球抛给孩子”。

这时候,教师不是一个教导者,而是一个促进者,在抛接球的过程中不露痕迹地促进幼儿的发展,起到介入的目的。

例如:

“今天在进行区角活动的时候,一些孩子选择了操作区的拼图,这个玩具是结合主题投掷的中国地图的拼图,拼板较多需要集体合作拼搭。

孩子们对拼图很有兴趣也很有耐心。

一开始,孩子们都在安静地拼插着自己手中的拼板,过了一会儿,雯雯开始烦躁起来,她面对自己手中较为复杂的拼板有些失去耐心。

 

这时,她向我走过来说:

“刘老师,你能过来帮我拼一下吗?

”然后我走过去,对她说:

“雯雯,老师不能代替你拼,你自己的工作要你自己完成。

”她一听,先是皱起了眉头,我坐在她身边对她说:

“雯雯,老师坐在你边上看你完成怎么样。

”我见她大概拼出了头绪就鼓励她说:

“雯雯,你真棒,都已经拼好了这么多了,老师相信你一定能拼完。

”说完,她原先皱着的小眉头舒展了很多,高兴地点点头,继续自己手中的工作,直到将拼图完全拼好。

最后我给了雯雯一个大大的五角星,她开心地举着自己拼好的拼图笑了。

(三)幼儿在游戏中遇到困难想放弃的时候

幼儿在游戏中往往缺乏目的性和计划性,在游戏中常常会遇到困难和挫折。

为了使游戏顺利开展下去,有些幼儿会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而有些幼儿一旦遇到困难和挫折就很容易放弃游戏,影响游戏情节的深入和游戏水平的提高,这时候就需要教师的介入。

如,在建构游戏中,有些幼儿,特别是平时偏内向的幼儿,由于建构技能掌握的不好或没有学过,无法完成他们意想的建构愿望,如果教师没有及时介入到游戏中去,他们可能就会因为困难而放弃建构活动,所以这时候需要教师及时介入并指导,帮助幼儿推进游戏的进行。

(四)幼儿在游戏中茫然不知所措的时候

幼儿常常会在游戏中出现不知道该玩什么,怎么玩,在游戏中看看这个,看看那个,无从选择的情况,这时老师要注意仔细观察,给予适当的引导,让孩子能顺利的参与到游戏中去。

例如,“游戏开始了,孩子们选择了自己喜欢的区域玩起来,但新小朋友王弘伟东看看、西望望,面对着许多的游戏材料无动于衷,只是随意的走来走去。

“弘伟,你喜欢玩什么”?

我走过去问到,他看着我笑了笑没有回答。

“来,我们一起去看看探索区的小朋友在干什么好吗?

”他点点头,我们一起来到探索区,“看,徐征宇和顾杰玩的多开心,他们正在比赛看谁在迷宫里先找到对的路把小动物送回家呢!

你也来试试,你肯定能行的”。

听了我的话,他走过去和其他孩子一起玩起来。

(五)幼儿在游戏中反映不符合社会规则的消极内容的时候

游戏是幼儿对实际生活的反映,实际生活中有积极现象,也有消极现象。

如果幼儿在游戏中玩一些消极的游戏内容时,会强化其负面效应。

如,在游戏中,幼儿出现“拜神灵,请求赐予钱财”等行为,这是一种迷信的消极思想,不仅是社会所不提倡的,而且还会影响孩子的发展,此时教师就必须介入给予正确的引导。

(六)幼儿在游戏中遇到挫折、纠纷难以实现自主愿望的时候

由于幼儿年龄都较小,缺乏处理问题的能力,所以在游戏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争吵等行为。

有时候幼儿可以自主解决问题的,教师可以给幼儿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自主解决问题,若幼儿实在无法实现游戏的自主愿望时,教师就必须介人调节,以使游戏顺利进行。

如“狼和小羊”的角色游戏中,幼儿们都争着扮演“小羊”,而都不愿意扮演“狼”,这时候,如果老师不介入的话,游戏无法顺利开展,所以就需要教师的介入和引导。

六、促进教师适时介入游戏的有效策略

在幼儿游戏过程中,教师的适时介入,能推进幼儿游戏的顺利进行,提高幼儿游戏的兴趣,促进幼儿游戏质量与技能的提高。

然而,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对幼儿游戏的介入频率过高,特别是在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思想指导下,许多教师越来越重视幼儿游戏,于是,在幼儿游戏的过程中,教师不断地在教室内巡视,不轻易放过任何一个可能促进幼儿发展的机会。

这样就导致了教师的介入频率过高而指导的有效性低。

即教师频繁介入幼儿游戏,而幼儿的游戏能力并没有得到多大发展。

那么,教师应该如何做到适时介入幼儿游戏,更好地促进幼儿游戏能力的发展呢?

笔者提出以下策略:

(一)教师要理解已制定的教育目标,对教育目标有清晰的认识

教师在准备游戏活动的时候,一般总会赋予游戏材料与环境某种大致的教育目标,并对幼儿的行为做出一种预设,将孩子的行为预设在某一范围内。

一旦幼儿的行为离开了这个范围,就要引起教师的关注直至介入。

所以,教师要理解已制定的教育目标,对教育目标有清晰的认识。

只有这样,教师在介入幼儿游戏的过程中,才能将教育目标内化为自觉的行动指南,自觉地把实现教育目标作为选择介入时机的首要依据。

这样就确保了教师选择介入幼儿游戏的时候能“有依可循”。

(二)用心观察是教师适时介入幼儿游戏的前提

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指出:

游戏创造了儿童的最近发展区。

在游戏中,儿童的表现总是超过了他的实际年龄,高于他日常的行为表现,游戏就好像是放大镜的焦点,凝聚和孕育着发展的所有趋向。

[3]用心观察是教师适时介入幼儿游戏的前提。

只有在观察的基础上,教师才能对游戏进行情况作出正确的判断,有的放矢地进行引导。

是否应该介入幼儿的游戏、何时介入幼儿的游戏,要根据观察需要而定,教师必须先进行观察,在观察的基础上再决定是否介入儿童游戏,适时地帮助儿童发展并延伸其游戏。

当孩子在游戏中碰到困难、遇到疑惑时,教师的介入不应该是直接帮幼儿去解决问题,而应该是冷静地观察和等待一会,给孩子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用心观察幼儿的所作所为,在幼儿需要的时候才介入。

只有在用心观察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在幼儿独立解决问题和教师适度帮助之间找到介入的切入点,更好地把握介入的时机。

(三)尊重幼儿的主体发展,是教师适时介入幼儿游戏的关键

幼儿是发展着的、能动的个体。

幼儿之所以游戏,就是因为出于自发、自愿的需要,因为游戏给他们带来欢乐,他们在游戏中可以自由选择游戏的内容、玩法及玩伴等。

[4]因为游戏的主体是幼儿,教师的介入在于为幼儿游戏创设自由、和谐的氛围,为幼儿在游戏中的主体发展提供最基本的支持和保障。

因此,教师介入幼儿游戏时,应该尊重幼儿的主体发展。

在马拉古兹的《孩子的一百种语言》一书中,它告诉我们:

“孩子,是由一百组成的。

孩子有一百种语言,一百个念头,一百种思考方式(一百一百再一百)……但被偷去九十九种。

”这是因为幼儿是生活在我们成人的包围中,我们往往以成人的思维去处理问题。

在游戏过程中,有些教师出于“想把工作做好”和“怕出问题”的矛盾心理,就会急于介入而忽略了幼儿的主体性,常常会打断或替代了幼儿自主游戏的意愿。

因此,教师在选择介入幼儿游戏的时候,应该尊重幼儿意愿和兴趣、促进幼儿的主体发展,尽量避免使自己成为不受幼儿欢迎的“不速之客”。

(四)自我反思,促进教师更好地把握介入时机

任何一种介入行为都是在一定的游戏情景中产生的,是特定的教师与特定的幼儿之间的一种互动行为。

[5]在这种师幼互动过程中幼儿根据自己的想法做出的行为往往和教师的想法不一致(要么不符合教师预设的教育目标,要么不符合教师的经验背景)。

教师的介入,主要也是由教师要求与幼儿行为之间的矛盾引起的,这就需要教师自觉进行调和,在介入过程中进行自我反思。

自我反思是教师着眼于自己的教育活动过程来分析自己做出的某种行为决策以及所产生的结果。

[6]在选择介入的时候,教师应该对自己的介入行为可能会引起幼儿积极或被动的行为有充分的认识。

如果教师预期自己的介入能够引起幼儿积极行为,则应当介入;

如果教师预期自己的介入会引起幼儿的被动行为,则避免直接介入,可以先耐心等待和观察,等到恰当的时机再介入。

通过反思“介入得失”,可以让教师对什么时候该介入、什么时候不该介入做到心中有数,更好地促进教师适时介入幼儿游戏。

参考文献

[1]陈美菊.幼儿游戏中教师介入的支持性策略[J].教育导刊·

幼儿教育,2008(8).

[2]常璐.浅议教师主动介入游戏的两种干预倾向[J].幼儿教育,2005(12):

8.

[3]邱学青.幼儿园游戏指导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幼儿教育,2003(3).

[4]邱学青.学前儿童游戏[M].南京: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

[5]罗利.在幼儿活动中教师如何适时介入[J].文教资料,2008(27).

[6]林婷.促进教师对幼儿园创造性游戏活动有效性指导的策略[J].科教文汇,2009(5).

[7]刘小英.开放式创造性游戏的创设与指导.学前教育研究,2008

(2).

[8]陈卫华.走进创造的世界,做游戏的主人——幼儿园创造性游戏探析与实践.幼儿教育,2006(19).

[9]谭静.浅谈创造性游戏中的评价策略[J].学前课程研究,2007(7).

[10]华爱华.论教师对幼儿游戏的指导[J].幼儿教育,1991(7).

致谢

本论文在选题和研究过程中得到了华爱华老师的悉心指导,她为我指点迷津,帮助我开阔研究思路,华老师的精心点拨使我的论文写作精益求精,在此深表感谢,感谢老师的辛勤指导和帮助!

其次要感谢我的父母,感谢他们一直对我学习和工作的全力支持,我会日后以百倍的努力在工作和学习中表现的更加突出,以此答谢所有帮助过我的人们,再次致以最诚挚的谢意!

附录:

游戏记录表

时间

2009-10-16

班级

鲨鱼班

游戏内容

OKIKI超市

指导教师

刘岚

实录:

 

今天区域游戏,正当孩子们和谐地玩着游戏时,突然我听到了一声刺耳地喊叫声,“Michael没给钱就把薯片拿走了。

”“快抓小偷!

”我还没反应过来呢,超市里的“工作人员”Hank马上冲到了娃娃家里,揪住了正在做客的Michael。

这时,娃娃家的“妈妈”Intisa一连忙问为什么要抓住他们的客人。

Hank生气地说道:

“他偷我们的东西!

没给钱就拿走了!

快把东西放回去!

”原来,银行里没钱了,可是Michael又想到娃娃家做客,于是就在超市外面伸手拿了罐薯片就跑了。

本想着孩子们会怎样处理这件事呢,突然,蒋Intisa柔地对着好好说:

“Michael,你不买东西也可以来做客的,我们娃娃家欢迎你,但是不付钱是不能拿超市里的东西的,你快去还掉吧。

”Michael听了,高兴地点了点头,马上把薯片还回了超市。

Hank也跟着回了超市。

教师介入指导:

分析:

为了观察幼儿如何解决纠纷,我没有介入游戏中,作为旁观者,我欣喜地看到幼儿已经具有了初步解决问题的能力。

但发生此次问题的原因,我也有一定的责任,银行里不应该出现没有钱的情况,所以,我马上又为银行补充了些“钱币”让幼儿可以不再为没钱取而烦恼。

其次,导致此次事件的另一个原因是中班幼儿的角色意识不强,也没有很强的社会意识,在评析游戏的过程中,我和幼儿一起讨论了去超市应该注意哪些的问题,幼儿纷纷表示只有付了帐才能把东西带回家。

2009-11-29

玻璃滚画

在玻璃球滚画中,孩子们用老师提供的许多图片在把小玻璃球出去玩的事都反应在了自己的作品上,孩子们讲述的兴趣很高,我就选择了几张孩子们的作品张贴在了语言区的墙上,早上就有几个孩子来到了语言区出现了这样的现象:

Wilson指着墙上的画说,“呀,快看呀,这是我的,我的小玻璃球到草地上玩了,还看见小草呢,蝴蝶也飞来了,蝴蝶身上的颜色很漂亮五颜六色的。

”边说还学这蝴蝶飞起来。

Marry说:

“小玻璃球看见了小朋友了,还有滑滑梯的小玻璃球也去玩了。

说着还拍起了小手。

”、、、、、、就这样,孩子们在你一言我一语中愉快地分享着阅读的快乐。

为什么孩子们会对这些画产生强烈的阅读兴趣呢?

我觉得这想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是由于这些阅读材料是孩子自编的,因此,他们已经从感情上接纳了这一阅读材料。

而且阅读的过程也成为了再次重温和体验成功的活动。

二是孩子自编图书的内容比较贴近他们的生活,孩子能够独立理解,所以非常容易引发孩子的阅读兴趣。

三是因为幼儿在阅读自己或同伴自编的材料时,思维的自由度相对较大,且不受原作的约束,故而阅读的难度相对降低了。

2010-10-13

操作区

今天在进行区角活动的时候,一些孩子选择了操作区的拼图,这个玩具是结合主题投掷的中国地图的拼图,拼板较多需要集体合作拼搭。

当幼儿在游戏中遇到困难主动向老师求助时,教师要想办法调动孩子的积极性,既要给予他一定的鼓励,又要最好能让孩子亲自体验游戏的过程。

在游戏中孩子总会遇到一些困难和困惑,有时孩子会主动求助,但有时还需要教师在幼儿游戏过程中细心观察。

2010-10-20

我是小司机

彭丽君

角色游戏开始了,孩子们个个兴致勃勃,选择着自己喜欢的游戏内容和游戏角色。

Bowen等几个小朋友选择了“出租车司机”的游戏角色,他们开心地开着小车,来来往往。

突然Lingling飞快地冲了过来,把Bowen狠狠地撞了一下,他摔倒在地上哭了起来……

发现了这一幕,老师正想批评LingLing,却看见了Bowen一副非常紧张而后悔的表情,于是老师装作什么也没看见,关心地问Bowen怎么了?

而Bowen则边哭边告状道:

“我在马路上好好地开车,是Lingling把我撞倒的。

”“什么,出车祸了!

你受伤了吗,要不要送你到医院检查一下?

”此时老师紧张的样子感染了Lingling,她主动地帮着老师一起扶起了Bowen,并关切地说:

“我不是故意的。

”在得到了Bowen的原谅后,脸上又洋溢了笑容……

教师介入指导:

教师以朋友介入游戏,给孩子做正面引导,让孩子自己解决问题。

在今天的游戏中LingLing已经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行为,如果此时教师再对他的行为加以批评的话,无疑会伤了孩子的自尊心,而教师采用了以游戏的情境、游戏的口吻对其进行实地的教育,获得的是说教所达不到的良好教育效果。

《纲要》中指出:

“幼儿社会态度和社会情感的培养应渗透在多种活动和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要创设一个能使幼儿感受得到接纳、关爱和支持的良好环境……”

中班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和规则意识不是很强,经常会出现忽视规则的行为,如果此时教师只是一味地说教,恐怕效果小之甚微。

而教师以游戏玩伴的身份通过自己的言行、情感等,让孩子意识到自己行为造成的“严重后果”,从而加强自我约束控制力,其效果肯定要强于对幼儿的说教。

因此在游戏中,教师细致的观察很重要,分析孩子的游戏行为,以帮助孩子

2010-9-16

探索区

游戏开始了,孩子们选择了自己喜欢的区域玩起来,但新小朋友王弘伟东看看、西望望,面对着许多的游戏材料无动于衷,只是随意的走来走去。

对于新入园的小朋友,由于对环境和班里其他幼儿的不熟悉,常常会出现不知所措,不知道该玩哪些玩具的情况,所以教师要及时的观察,发现后及时给予引导,以达到幼儿游戏的顺利进行。

对于茫然不知所措的孩子,老师一定要采用合适的办法吸引幼儿参与,让孩子找到自己的兴趣点,然后去和同伴一起游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判决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