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及文言句式讲课讲稿Word下载.docx
《现代汉语及文言句式讲课讲稿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汉语及文言句式讲课讲稿Word下载.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爱、恨、怕、相念、打算、希望
表示存在、变化、消失的:
在、存在、发生、生长
表示判断的:
是
表示可能、意愿、必要的(助动词):
能、能够、会、可以肯、敢应当
表示趋向的:
上、下、进、回、回来、开来
1、动词能够同副词组合,但是多数不能同程度副词组合。
如,能说“不走”,而不能说“太走”。
只有“表示可能、意愿、必要的(助动词)”和“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可以同程度副词组合,如,很喜欢、很应该、十分愿意
2、动词经常作谓语或谓语中心,多数能带宾语
3、动词后边一般可以带“着、了、过”等,表示动态。
4、一部分动词可以重叠,表示“动作时间短暂”或“尝试”的意思,是动态的一种表示法。
如,看看、讨论讨论
◆几类特殊动词
1、判断动词“是”,放在主语宾语之间有多种作用。
①表示事物等于什么或属于什么。
如,鲁迅是伟大的革命作家。
老舍就是《骆驼祥子》的作者。
②表示事物的特征、质料、情况。
如,这孩子是双眼皮 这一年,人家是丰年,我是歉年。
③表示事物的存在。
如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 靠墙是一张书桌
④用在谓语、主语之前,表示对某种行为、性质和事物的肯定。
如,他是高明 这样做是好是你帮了他的忙。
2、助动词,它是能用在一般动词、形容词前边表示意愿和可能、必要等的动词,在句子里作状语。
如,我们一定要实现四化。
后边不带名词。
3、趋向动词,可以单独作谓语或者谓语中心,如,月亮下去了,太阳还没有出来。
但经常用在别的动词或者形容词后边表示趋向,作补语,如,我拿出一本书
3、形容词:
表示性质、状态的词
表示性质的:
好、坏、伟大、勇敢、优秀
表示状态的:
长、短、大、小、平坦、整齐
1、大部分形容词能同程度副词组合
2、都能作定语,大多能作谓语或者谓语中心,少数也可以作状语、补语。
如,激烈的战斗开始也。
这个好看。
心情格外舒畅。
你坐下来,慢慢说。
他说得慢
3、不能带宾语
4、一部分形容词可以重叠。
如,高高的、老老实实、马里马虎
4、数词:
表示数目和次序的词。
表示数目多少的叫基数,如,一、二、三等。
此外还有序数、倍数、分数、概数。
经常同量词组合成数量词组,修饰名词,作定语、状语或补语,如,一本书、一条鱼
◆几种特殊情况
1、倍数只能用于数目的增加,不能用于数目的减少。
分数既可以用于数目的增加,也可用于数目的减少。
表达数目的增减必须拿原来的数目做基数,不能拿增减后的数目做基数。
数量增减有一套习惯用语:
第一,表示数量增加的,增加(了)、增长(了),提高(了)——不包括底数,只指净增数。
例如从十增加到五十,可以说“增加了四倍”,不能说“增加了五倍”。
增加到(为),增长(为),上升到(为)——包括底数,指增加后的总数。
例如从十增加到五十,可以说“增加到五倍”,不能说“增加四倍”。
第二,表示数量减少的,减少(了)、降低(了)、下降(了)——指差额,例如从十减少到一,应该说“减少了十分之九”,不能说“减少了九倍”
减少到(为)、降低到(为)、下降到(为)——指减少后的余数,例如从十减少到一,以分数计算,应说“减少到十分之一”
2、“二、两、俩”的区别
单独用在度量衡量词前,除“二两”不能写成“两两”外,用“二”“两”都可以。
如“二斤”、“两斤”。
单纯用在其他量词前用“两”,不用“二”。
如“两个”、“两条”(“位”前可用“二”)。
个位、十位、百位,一般用“二”,不用“两”
“俩”是“两个”的意思,如写成“俩个”则属重复。
5、量词:
表示计算单位的词。
物量词:
表示人和事物的单位。
如,尺、斗、对、堆
动量词:
表示动作行为的单位。
如,次、回、阵、下
1、量词出现在数词后边,同数词一起组成数量词组,作定语、状语或补语。
如“一个人”、“一把拉住”、“看一次”
2、一部分口语化的单章节量词可以重叠。
如“个个”、“件件”。
重叠后作定语、主语,一般表示“每一”或“许多”的意思。
如,条条道路能罗马。
个个都是好样的。
3、量词、数量词组用在指示代词后面,构成指量词组。
如,这本、这一本
6、代词:
有代替、指示作用的词
代替人或事物名称的叫人称代词;
表示疑问的叫疑问代词;
指称或区别人、物、情况的叫指示代词。
相当于哪类词
人称代词
疑问代词
指示代词
名词
我、咱、你、您
他、她、它
我们、你们、咱们
他们、她们、它们
自己、自个儿、别
人、人家、大伙儿
大家、彼此
谁、什么、哪
这、那
处所名词
哪儿、哪里
这儿、那儿
时间名词
多会儿
这会儿、那会儿
数词
几、多少
谓词
怎样、怎么
怎么样
这样、这么样
那样、那么样
副词
多、多么
这么、那么
四、虚词
1、副词:
副词是限制、修饰动词、形容词,表示程度、范围、时间等的词。
表示程度的:
很、最、极、挺、顶、非常、十分、极其、格外、分外、更、更加、越、越发、有点儿、稍、稍微、略微、几乎、过于、尤其
表示范围的:
都、总、共、总共、统统、只、仅仅、单、光、一齐、一概、一律、单单、就
表示时间的、频率的:
已、已经、曾、曾经、刚、才、刚刚、正、在、正在、将、将要、就、就要、马上、立刻、顿时、终于、常、常常、时常、时时、往往、渐渐、一直、一向、从来、总是、始终、永、永远、赶紧、仍然、还是、屡次、依然、重新、还、再、又、也、再三 、早晚
表示肯定、否定的:
必、必须、必定、必然、当然、准、的确、不、没有、没、未、别、莫、勿、是否、不必、不用(甭)
表示情态、方式的:
大肆、肆意、特意、亲自、猛然、突然、公然、连忙、赶紧、悄悄、暗暗
表示语气的:
难道、岂、究竟、到底、偏偏、索性、简直、就、是、可、也许、难怪、大约、幸而、幸亏、反倒、反正、果然、居然、竟然、何尝、其实、明明、恰恰、未免、只好、不妨、何必
2、介词:
介词主要用在名词或名词性词语前面,共同组成“介宾短语”,作动词、形容词的附加成分,表示时间、处所、方式、条件、对象等。
表示时间的:
从、自从、打、到、在、当、当着、于、趁、乘、随着、赶、临
表示处所、方向的:
从自、打、往、朝、向、到、在、于、由、沿着、顺着
表示方式、方法、依据的:
按、按照、依、照、本着、经过、经、通过、根据、据、以、将、凭、用、靠、拿
表示原因、目的的:
因、由于、为、为了、为着
表示对象的:
对、对于、关于、替、同、与、跟、和、给、叫、让、被、把、将、管、论
表示比较的:
比
表示排除的:
除了
3、连词:
(1)并列关系:
几个分句分别叙说有关联的几件事情或同一事物的几个方面。
分句间关系或者是平等的,或者是相对的。
常用的关联词如下:
1
也 又 还 同时 同样
2
也A,也B 又A,又B 既A,也(又)B
一方面A,(另)一方面B 有时A,有时B
一会儿A,一会儿B 一边A,一边B
3
不是A,而是B 是A,不是B
(2)顺承关系:
几个分句按顺序说出边续的动作或相关的情况。
就 便 才 于是 然后 后来 接着 跟着
首先A,然后B 起先A,后来B
(3)选择关系:
有的分别说出两种或几种可能的情况,让人从中选择;
有的说出选定其中一种,舍弃另一种。
或者(或、或是)A,或者(或、或是)B 是A,还是B
不是A,就是B
要么(要就是)A,要么(要就是)B
与其A,不如(无宁)B
宁可A,也不B
(4)递进关系:
后面分句的意思比前面分句的意思更进一层,一般由轻到重,由小到大,由浅到深,由易到难。
不但(不仅、不只、不光)A,而且(还、也、又)B
而且、并且、何况、况且、甚至
尚且A,何况(更不用说、还)B
别说(慢说、不要说)A,连(就是)B
(5)转折关系:
正句同偏句的意思相反或相对,这就叫转折关系。
虽然(虽、尽管)A,但是(但、可是、却、而)B
但是(但) 然而 可是(可) 却
只是 不过 倒
(6)条件关系:
偏句提出一种条件,正句说明在满足这种条件的情况下所产生的结果。
只要A,就B
只有A,才B 除非A,才B
无论(不论、不管、任、任凭)A,都(总、总是、也)B
(7)假设关系:
偏句提出一种假设,正句说明结论。
如果(假如、倘若、若、要是、要)A,就(那么、那、便)B
即使(就是、就算、纵然、哪怕)A,也(还)B 再A,也B
(8)因果关系:
偏句提原因,正句说出结果。
因为A,所以B 因此 因而
之所以B,是因为A
既然(既)A,那么(就)B
(9)目的关系:
偏句表示一种行为,正句表示这种行为的目的,常在正句用下面的关联词:
以便 以 用以 好 为的是
以免 免得 省得
五、短语
1、主谓短语:
由两部分组成,前面是被陈述的部分,后面是陈述部分,两部分之间有被陈述与陈述的关系,即主谓关系。
如,阳光灿烂 心情舒畅 思想解放 今天星期三
2、动宾短语:
由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表示动作或行为,后一部分是动作、行为所支配、关涉的对象。
两部分之间有支配或关涉关系。
如,歌唱祖国 关心集体 学习科学 出太阳了
3、偏正短语:
由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偏)限制或修饰后一部分(正)。
两部分之间有修饰、限制关系。
①祖国大地 伟大理想 富裕生活 遥远的地方
②热烈欢迎 精心设计 已经理解 很好看 非常壮观
4、补充短语:
由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表示动作或性状,后一部分补充说明前一部分。
前一部分叫中心语,后一部分叫补语。
如,拿走 住一年 长得绿油油的 送上去
5、并列短语:
由两个或几个部分组成,各部分之间有并列,顺承或选择关系。
如,工人农民 科学文化 我和他 调查研究 勤劳而勇敢
▼除上述五种结构类型,还有复指短语,如刘胡兰烈士 我们大家。
方位短语,如屋子里、桌子上。
介宾短语,如从北京、把它。
连动短语,如去游泳、来看书。
兼语短语,如派你去、请你来为。
“的”字短语,如吃的
▼复杂短语
(1)多层次定语
例如:
花园里那几朵盛开的美丽的红色玫瑰花被人摘走了。
小结:
①表领属的词或短语的(谁的)②指示代词③数量短语(多少)④动词或者动词短语(怎么样)⑤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什么样的)⑥表性质的名词或名词短语(后带“的”)⑦表性质的名词或名词短语(后不带“的”)
(2)多层次状语
许多代表今天早上在会议室里都热情地同我们交谈。
①表目的、原因或条件的介宾短语②表时间或处所的短语③表范围的短语④表情态或程度的短语⑤表对象的介宾短语要紧挨中心语
六、句子成分
1、主语:
是谓语的陈述对象,指明说的是“什么人”或“什么事物”。
如:
劳拉来了 他告诉我他很幸福 十两等于一斤 劳动创造世界 辱骂和恐吓决不是战斗
2、谓语:
是陈述主语的,说明主语的,说明主语是“什么”或“怎么样”。
他学习刻苦 路遥知马力 他是个人才 什么话他都敢说
3、宾语:
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行为所涉及的人或事物,回答“谁”或“什么”一类问题。
他拿出了一本书 他想买一套家具 我希望你去一趟
4、状语:
是动词或形容词前面的连带成分,用来修饰、限制动词或形容表示动作的状态、方式、时间、处所或程度等。
小张突然走了 他把玻璃打破了 明天你去把他找来
5、定语:
是名词前面的连带成分,用来修饰、限制名词,表示人或事物的性状、数量、所属等。
6、补语:
是动词或形容词后面的连带成分,一般用来补充说明动作、行为的情况、结果、程度、趋向、时间、处所、数量、性状等。
7、独立语:
一个词或短语,在句子里不跟别的成分发生结构上的关系,但意义上又是全句所必需的。
从表意作用看,独立语有以下四种:
⑴插入语:
一般用于句中,有时也用在句子开头或结尾,表示各种附加的意义
①有的表示引起对方注意,一般用“请看、你想、你瞧、你说”等。
如,你瞧,西面山沟里那一片枫,红得多么好看。
②有的表示对情况的推测和估计,一般用“看来、算起来、我想、充其量、少说一点”如,我看,这就是人们为什么把雪称为“瑞雪”的道理吧。
③有的表示肯定或强调的语气,一般用“毫无疑问、不可否认、不用说、十分明显、尤其是……、主要是……、特别是……”等。
如,毫无疑问,周恩来总理必将作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而载入史册。
④有的表示消息的来源或依据,一般用“听说、据说”等。
据说,最美的城市应该在山与湖之间。
⑵称呼语:
用来称呼人物的名称,以引起注意。
其词序比较灵活。
老刘,你可真会过日子 我已经去过了,张同志。
妈妈,我做完功课了
⑶感叹语:
表示惊讶、感叹、应对等语气,一般放在句首,但也可以放在句中或句末。
如,啊呀,老孙同志,想不到是你来了 唉,太沉不住气了,为什么不等靠近些
⑷象声语:
摹拟事物的声音,进行生动形象的描写,以加强表达效果。
如,砰,砰,我正在擦枪的时候,响起了敲门声。
七、特殊句式
1、常规句式:
(定语)+主语+[状语]谓语+<补语>(定语)+宾语
2、特殊句式:
把字句、被字句、连动句、兼语句、是字句、存现句、变式句
★连动句:
①先后关系,后一个动作行为是承前一个动作行为而发生。
如,李林背上书包就回家。
②目的关系,后一个动作行为是承前一个动作行为的目的。
如,我上广州看一位朋友。
③方式、手段关系。
前一个动作行为是后一个动作行为的方式、手段。
如,张玲伏在桌上写字。
★兼语句:
这种句子用兼语短语充当谓语,其特点是,它的谓语由一个动宾短语套接一个主谓短语,动宾短语中的动词一般是使令性动词,如“叫、让、使、派、要、请命令、禁止、号召、任命、选举”等。
例,第二天,我便要他捕鸟。
让我们为节日而干杯。
★存现句:
①表示单纯存在的,常用动词为“有”,有时也用“是”如,河上有一条船 包裹里是母亲寄来的衣服。
②表示出现的存现句,它跟表示存在的存现类似,只是动词后边一般用动态助词“了”,或者用趋向动词。
如,天空中呈现出一道彩虹。
③表示消失的存现句,如教室里减少了三个人 图书室里丢失了三本书。
★变式句
1、主谓倒装。
如,怎么了,你?
2、定语、状语后置。
如,房后河边上有许多好看的石子儿,红的,黄的,粉的。
许多外国朋友来到桂林游览,从伦敦,从纽约,从巴黎,从世界各地
3、宾语前置。
◆文言常用句式
★判断句
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做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
文言文判断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基本上不用判断词"
是"
来表示,而往往让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其句式有如下几种表示法:
1、用“者……也”表判断。
这是文言判断句最常见的形式。
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有舒缓语气的作用,谓语后用“也”结句,对主语加以肯定的判断或解说。
“陈涉者,阳城人也。
”(《史记.了涉世家》)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廉颇是赵国的良将)
2、用“……者,……也”表示判断。
判断句中,有时“者”和“也”不一定同时出现,一般省略"
者"
,只用“也”表判断。
“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
”(《资治通鉴》)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项脊轩志》)
3、用“……者,……”表示判断。
有的判断句,只在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这种情况不常见。
“四人者:
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4、用“为”表判断
“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
”(……不能说是设法生财)
“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
”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5、用“……者也。
”表判断。
在句末连用语气词“者也”,表示加强肯定语气,这时的“者”不表示提顿,只起称代作用。
这种判断句,在文言文中也比较常见。
”(《战国策.齐策》)
莲,花之君子者也。
(周敦颐《爱莲说》)
6、在文言文中有时为了加强判断的语气,往往在动词谓语前加副词“乃、必、亦、即、诚、皆、则、耳”等表判断。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司马迁《陈涉世家》)
“是乃狼也。
”(这是狼)(是,为指示代词)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电脑乃高科技用具。
”(电脑是高科技用具)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范仲淹《岳阳楼记》)
“即今之亻累 然在墓也。
”(张溥《五人墓碑记》)
“予购三百盆,皆病者……”(龚自珍《病梅馆记》)
“此亡秦之续耳。
”(司马迁《鸿门宴》)
7、用“非”“未”“弗”“无”“莫”等表示否定的判断
“予本非文人画士……”(龚自珍《病梅馆记》)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苏洵《六国论》)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劝学》)
“愿早定大计,莫用众之议也。
8、无标志判断句。
文言文中的判断句有的没有任何标志,既不用判断词,也不用语气词,通过语气直接表示判断或直接由名词对名词作出判断。
“刘备天下枭雄。
”(司马光《赤壁之战》)
“秦,虎狼之国。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而有些判断句中的“是”也并非都不表示判断,如: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木兰诗》)“是”在先秦古汉语中少作判断词,在汉以后作判断词则多起来。
还有,肯定判断谓语前加的副词和否定判断谓语前加的否定副词“非”,都不是判断词。
★疑问句
文言疑问句,一般都有疑问词,疑问词包括疑问代词(谁、何、曷、故、安、焉、孰等),疑问语气词(乎、诸、哉、欤、耶等)以及疑问副词(岂、独、其等)。
有时也不用疑问词。
另外,还有些表示反问的习惯用法。
这里不举例子讲解。
★被动句
所谓被动,是指主语与位于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也就是说,主语是位于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害者,而不是主动者、实施者。
在古汉语中,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
一是在标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又叫意念被动句。
(一)有标志的被动句,大体有以下几种形式:
1、用“为”“为……所……”“……为所……”表被动。
⑴用“为”(“为”放在动词前边引出行为的主动者),它的形式是:
“为+主动者+动词”
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欧阳修《伶官传序》)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
”(……被天下人嘲笑)(贾谊《过秦论》)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若背其言,臣死,妻子为戮,无益于君。
(如果背弃了他所说的话,我死了,妻子儿女也将被杀,对君王您也没有好处)
⑵“为……所……”“为+主动者+所+动词”。
茅屋为秋风所破(草房被秋风吹坏了)
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
(司马光《赤壁之战》)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苏洵《六国论》)
吾属皆且为之所虏
⑶“……为所……”表被动。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司马迁《鸿门宴》)
2、用“见”、“于”,“见......于......。
”表被动。
⑴在动词前用“见”来表示被动关系。
它的形式是:
“见+动词”。
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
(我虽然想再说一些,但考虑不一定被理解)
(句中的“见”,用在动词“察”前,表示被动,“见察”,即“被察”之意。
)
“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暴见于王。
”(《孟子.梁惠王下》)
⑵用“于”表示被动关系。
“于”放到动词后,引出行为的主动者,它的形式是:
“动词+于+主动者”。
“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史记.屈原列传》)
(这里“惑”、“欺”的动作是由“于”后的“郑袖”、“张仪”发出来的。
王建禽于秦。
(齐王建被秦国活捉了。
禽,通擒)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韩愈《师说》)
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
(张溥《五人墓碑记》)
⑶用“见......于......。
”它的形式是:
“见+动词+于+主动者”。
臣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我担心被您欺骗而对不起赵国)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庄子•秋水》)
见”有一种特殊用法和表被动的“见”的形式很相近,如:
“冀君实或见怒也。
”(《答司马谏议书》)这里的“见”不表被动,它是放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的客气说法,像现代汉语中的“见谅”等那为此种用法。
3、用介词“受”“受……于……”表被动(“于”引出动作的主动者)。
⑴在动词前加“受”,结构是:
“受+动词”
⑵用“受......于......。
”的形式表被动。
“于”引出主动者。
结构是:
“受+动词+于+主动者”。
“吾不能举金吴之地,十万之从,受制于人。
”(《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4、用“被”在动词前表被动。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忠心却被别人诽谤,能不怨恨吗?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
”(张溥《五人墓碑记》)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参佐无不被系束。
(《世说新语•桓南郡好猎》)
(二)无标志的被动句,动词本身表被动。
这是意念上的被动句,需要根据上下文来判别。
“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
(这里的“逼兵势”是“被兵势所逼”的意思。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举”表示被“推举”
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
(《左传•郑伯克段于鄢》)(“除”表示“被除去”)
★省略句
古今汉语都有成分省略,但又有所不同。
这不同又表现在两方面:
一是古汉语中省略的情况更多,二是现代汉语习惯上不能省的古汉语也可省。
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情形:
1、主语的省略,就是把主语省略掉。
文言文中的第三称代词“之”、“其”不能作主语,也是文言文中主语多省略的原因之一。
有时一个复句或一段话中多处省略主语,这些主语并不一贯,即所指不是同一对象,在阅读和翻译时要注意。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桃花源记》)在翻译成现代汉语时,省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