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工程复习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7514531 上传时间:2022-12-0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6.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隧道工程复习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隧道工程复习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隧道工程复习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隧道工程复习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隧道工程复习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隧道工程复习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隧道工程复习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隧道工程复习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隧道工程复习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明暗适、边墙效应、多为双洞断面大、形状扁平、需要通风照明、防水要求高、需监控配

勘察设计的几个阶段:

可行性研究勘察、初步勘察、详细勘察

可行性研究勘察内容:

主要是研究建设项目所在地的地理,地形、地貌、地质、地震、气象、水文等自然待征以及良地质、特殊性岩上、筑路材料来源与运输条件等。

手段:

在充分收集己有地质资料的基础上,以调查为主,并进行必要的工程地质勘察工作。

隧道初步勘查

详细勘察目的:

根据批准的初步设计,对已选定的隧道位置进行详细的工程地质勘察,为编制隧道的施工图提供工程地质资料。

收集研究既有资料:

地形地貌、地质情况、区域水文气象情况、环境施工条件、有关法令、类似工程经验。

调查与测绘

(1)工程地质调查*直接观察*访问群众

(2)工程地质测绘*目测*仪器(3)调查测绘内容

隧道勘察的主要手段

(1)挖探:

2~3米

(2)简易钻探:

3~10米(3)钻探:

冲击钻、回转钻等(4)地球物理勘探(物探)利用岩土体材料的导电性和导磁性等,根据接收信号判断地层缺陷及力学性质。

地质勘探

初步勘察

(1)目的任务:

选定隧道位置

(2)基本内容:

查明控制隧道方案的工程地质问题,如地形、地质、岩性、不良地质等

详细勘察

(1)目的任务对选定的隧道提供详细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等信息。

(2)基本内容:

查明为施工图设计服务的地质问题

水文勘察

地下水涌水调查

(1)内容:

调查地下水的类型及其与地表水的相互补给关系;

调查地下水的流量、流向及水质等;

(2)预测地下水涌水量:

须调查隧道中心线上的“谷”及“梁”的分布情况;

(3)利用钻探成果判断涌水情况(4)查明涌向隧道的地下水的范围。

枯水调查目的:

明确由于修建隧道工程而使地下水及供水受到影响,造成工业用水及居民饮水困难等;

2)主要内容:

地下水的利用状况(使用时间、水量等)、地下水季节性变化以及雨后变化、植被情况等。

建筑环境评价目的:

明确环境现状,不因修建工程而使环境恶化。

对现有生态环境保护的项目

(1)水资源保护;

(2)植被保护;

(3)特殊区(名胜古迹、温泉、风景等)保护;

(4)特殊地质段的保护(5)环境污染的保护(污水、烟尘、噪声、有害物等)(6)弃碴处理;

隧道工程周围环境现状的调查

(1)地物地貌的调查,包括:

洞口附近居民住宅,单位分布及规模;

(2)地形地质的调查,包括:

地形特征、地质构造及不稳定地层类型;

(3)大气质量的调查,包括:

气象资料,大气污染现状。

(4)水体质量的调查,包括:

水源类型、供水量、供水方式、水源补给转化情况;

(5)噪声振动的调查,包括:

运输装卸及爆破产生的噪声。

(6)生态资源的调查,包括:

森林、草场、水域的面积和位置;

野生动物。

预测环境影响

(1)大气

(2)水质(3)振动与噪声(4)地表沉陷(5)动物与植物(6)自然景观

山岭隧道的类型;

越岭隧道,傍山隧道

公路隧道选址的基本原则

(1)必须与公路总体设计相协调适应(交通量、公路等级等);

(2)隧道位置应选择在稳定的地层中;

(3)越岭隧道应进行较大范围的方案选择,进行全面的技术、经济比较,选择在地质条件较好的地段穿越;

(4)沿河傍山隧道,其位置宜向山侧内移,避免一侧洞壁过薄产生偏压;

(5)选择隧道位置时,应注意洞口位置和有关工程的处理,一般宜采取“早进洞,晚出洞”原则。

越岭隧道的选址:

选择垭口、确定隧道高程

隧道总体设计:

路线和隧道位置选择、平面线形、纵断线形、隧道引线、平行隧道间间距、净空断面和建筑限、断面设计

越岭隧道平面位置的选择:

采用直线或大半径曲线为好;

优选考虑在路线总方向上或其附近的低垭口,展线好,隧道较短;

虽远离线路总方向,但垭口两侧有良好的展线条件;

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良好的垭口.

越岭隧道标高的选择:

隧道标高越高,隧道越短,施工期短,两端展线长度增加,运营条件差;

隧道标高低,隧道加长,施工期长,运营条件较好;

选择越岭隧道标高时,综合考虑施工、运营等多因素比较确定最优隧道标高。

越岭隧道选址尚应考虑以下原则:

宁长勿短,早进晚出--避免洞口深挖;

宁深勿浅,避软就硬--避免不良地质。

傍山隧道选址

傍山隧道一般埋藏较浅,容易造成各种病害;

山坡亦常有滑坡,松散堆积,泥石流等不良地质现象,地质情况较为复杂。

选择傍山隧道时应注意:

(1)傍山隧道的洞身覆盖厚度问题。

为保持山体稳定和避免偏压产生,隧道位置宜往山体内侧靠--宁里勿外!

(2)要考虑河岸冲刷对山体和洞身稳定的影响,。

(3)应考虑施工便道设置和既有公路的位置,应注意既有公路边坡的可能坍塌和施工便道对洞身稳定的影响。

(4)线路沿山嘴绕行应与直穿山嘴的隧道方案进行比较。

不良地质地段隧道位置的选择研究地质条件的重要性:

不论是沿河(溪)线还是越岭线,地质条件对隧道位置的选择往起决定性作用。

好的地层,对施工和营运均有利,亦可节省投资。

对岩性不好的地层、断层破碎带、含水层等不良地段应避免穿越,以免增大投资,造成施工与营运的困难,影响隧道安全,留下后患。

若不能绕避而必须通过时,应采取可靠的工程处理措施,以确保隧道施工及营运安全。

常见不良地质条件有:

滑坡、崩坍、松散堆积、泥石流、岩溶及含盐、含煤、地下水发育等地质条件。

(1)滑坡、错落滑坡、错落对隧道的危害很大,在隧道通过滑坡地区时,必须查明滑坡类型范围、深度、滑动方向等。

一般应避开滑坡体或错动体,或在可能滑动面以下一定深度通过。

(2)、松散堆积层堆积层常处在暂时稳定状态,一旦扰动,稳定即会丧失而造成崩坍。

在这种地质条件下隧道应避开不稳定、松散的堆积层,使洞身处于基岩中,并具有足够的安全厚度。

如图甲的位置上。

(3)、泥石流隧道通过泥石流地段时,应结合地质情况考虑泥石流沟的改道和最大下切深度,确保洞口和洞身的安全。

隧道洞顶距基岩面或最大下切面要有一定的覆盖厚度,如图所示,隧道洞口

应避开泥石流沟及泥石流可能扩展的范围。

有困难时,可修建一段明洞,使泥石流在明洞顶通过

隧道洞口位置的选择

洞口位置选择好坏,将直接影响隧道施工、造价、工期和运营安全。

选择时要结合洞口的地形,地质条件、施工、运营条件以及洞口的相关工程(桥涵、通风设施等)综合考虑。

(1)洞口部分在地质上通常是不稳定的。

一般应设在山体稳定,地质条件好,排水有利的地方。

隧道宜长不宜短,应“早进洞,晚出洞”,尽量避免大挖大刷,破坏山体稳定。

(2)洞口不宜设在沟谷低洼处和汇水沟处,一般宜将洞口移到沟谷地质条件较好的一侧有足够宽度的山嘴处,如图中的B线。

(3)当洞口处为悬崖陡壁时,根据地质情况采用贴壁或采用接长明洞的办法,将洞口堆到坍方范围以外3-5m处.(4)洞口地形平缓时,一般也应早进洞晚出洞。

这时洞口位置选择余地较大,应结合洞外路堑、填方、弃渣场地、工期等具体确定。

需要时可接长明洞,以确保施工和运营安全。

(5)考虑洞口边仰坡不致开挖过高和洞口段衬砌结构受力,洞口位置宜与地形等高线大体上正交。

特别是在土质松软、岩层破碎、构造不利的傍山隧道,更应注意。

道路隧道一般不宜设计斜交洞门。

若为斜交时,应尽可能加大斜交角度(一般不小于450),或采取工程措施,以降低垂直等高线方向的开挖高度(6)长大度隧道在洞门附近应考虑施工场地、弃渣场以及便道等的位置。

(7)洞口附近有居民点时,考虑提前进洞,尽可能减少附近地上构筑物,地下埋设物与隧道的相互影响,及减少对环境(农业、交通、居民生活)的影响。

(8)洞口路肩应高出设计洪水位(包括浪高)以上0.5m,以免洪水浸入隧道。

(9)考虑通风设备排出的废气和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程度和解决办法。

(10)考虑设置防雪工程、防风工程和防路面冻害工程的必要性。

总之,隧道洞口和洞身是不可分的整体,在位置选择时不能顾此失彼,应该同样的重视。

隧道方案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当地的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地形地貌条件、气象条件,一般而言是隧道方案主要考虑的问题。

另外,还有工程的难易程度、经济、工期要求,甚至还有政治、经济、军事与地区发展都有关。

根据隧道轴线与地形的关系主要有:

(1)坡面正交型;

(2)坡面斜交型;

(3)坡面平行型;

(4)尾部进入型;

(5)深入谷地型。

平面线形

(1)、隧道平面是指隧道中心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

隧道是线路的组成部分,线形至少满足《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定;

(2)、平面设计的任务:

决定隧道的平面位置,选定洞口位置及洞内各种地下管线埋设位置;

(3)平面设计的基本要求:

①原则上采用直线,避免曲线,若必须设置时,宜大于不设超高的平曲线半径,并应满足停车视距的要求;

②隧道平面线形应考虑行驶安全,在洞口不应使用小半径的引线与隧道衔接;

③隧道内尽量避免设反曲线。

曲线隧道的不利因素:

①行车视距问题;

②加宽断面问题,造成变截面隧道,施工难度大;

③曲线隧道内装修复杂;

④增加通风阻抗,对自然通风不利;

纵断线形隧道纵断面是指沿隧道中心线展开的垂直面上的投影。

纵坡类型下行单坡人字坡上行单坡控制隧道纵坡大小的主要因素:

通风问题,排水问题;

纵坡坡度大小及其影响隧道纵坡坡度范围:

0.3%--3%;

纵坡坡度与通风的关系,要求1%以下,大于2%,排量迅速增加;

与排水的关系,纵坡越大,水流越快;

纵坡坡度与施工运营的关系采用大竖曲线半径和竖曲线长度;

综合通风和排水考虑,纵坡为不防碍排水的缓坡为宜。

隧道引线

(1)、隧道洞口的连接线平面及纵断面线形应与隧道线形相配合,保证有足够的视距和行驶安全;

(2)、隧道两端平面线形与路线线形相一致,必须有一定的连接线长度过渡;

(3)、隧道两端的接线纵坡应有一段距离与隧道纵坡保持一致,以满足设置竖曲线和保证各级公路停车或会车视距的要求;

(4)、当隧道净宽大于所在公路的路基宽度时,两端接线应有不短于50m的同隧道等宽的加宽段,并设计过渡段加以衔接。

平行隧道间距:

一般分离式隧道连拱隧道小净距隧道

两相邻隧道最小间距问题:

由于地质条件的关系,隧道宽度过大则不经济,施工上也增加难度,所以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一般应设计为上,下行分离的两座独立隧道。

两相邻隧道最小净距视围岩类别,断面尺寸、施工方法、爆破震动影响等因素确定。

隧道净空断面和建筑限界

(1)、隧道净空:

指隧道衬砌的内轮廓线所包围的空间,包括通风、照明、消防、通讯等设备所占空间;

(2)、隧道建筑限界:

是为保证隧道内各种交通的正常运行与安全而规定在一定宽度和高度范围内不得有任何障碍物的空间限界。

断面设计

(1)衬砌内轮廓线:

是衬砌的完成线,在内轮廓线之内的空间,即为隧道的净空断面。

(2)衬砌外轮廓线:

指为保持净空断面的形状,衬砌必须有足够的厚度(或称最小衬砌厚度)的外缘线。

为保证衬砌的厚度,侵犯该线的山体必须全部除掉,木质临时支撑或木模板等也不应侵入所以该线又称为最小开挖线。

(3)实际开挖线为保证衬砌外轮廓,开挖时往往稍大,尤其用钻爆法开挖时,实际开挖线不可避免的成为不规则形状。

施工图设计文件:

1.隧道平面图:

显示地质平面、隧道平面位置及路线里程和进出口位置等设U形回车场错车道爬坡车道时应显示其位置和长度。

2.隧道纵断面图:

显示隧道地质概况、衬砌类型(有加宽或设U形回车场时,应显示加宽值及加宽段长度)、埋深、路面中心设计标高有高路肩时显示路肩标高设计坡度地面标高、里程桩等。

3.隧道进口(出口)纵横断面图:

显示设置洞门处的地形、地质情况、边仰坡开挖坡度及高度等。

4.隧道进口(出口)平面图:

显示洞门附近的地形、洞顶排水系统(有平导时,与平导的相互关系等)、洞门广场的减光设计等。

5.隧道进口(出口)洞门图:

显示洞门的构造、类型及具体尺寸,采用建筑材料、施工注意事项,工程数量等。

有遮光棚等构造物时,应显示其与洞身连结关系及完整的遮光棚构造设计图。

6.隧道衬砌设计图:

显示衬砌类型、构造和具体尺寸、采用的建筑材料;

施工注意事项、工程数量等。

设回车场、错车道、爬坡车道时应单独设计。

7.辅助坑道结构设计图。

8.运营通风系统的结构设计图。

9.运营照明系统的结构设计图。

10.监控与管理系统结构设计图。

11.附属建筑物的结构设计图。

洞身衬砌衬砌材料1、混凝土2、钢筋混凝土3、喷射混凝土4、锚杆与喷锚支护5、石材6、装配式材料

衬砌类型:

复合式衬砌整体式衬砌锚喷衬砌

整体式衬砌:

该种衬砌类型是传统的衬砌结构形式。

不考虑围岩的承载作用,主要是通过围岩的结构刚度来抵御地层的变形,承受围岩的压力.就地整体模注现浇砼,适用较广,可以是变截面。

其工艺流程为:

立模-灌筑-养生-拆模。

模筑衬砌的特点是:

对地质条件的适应性较强,易于按需要成型,整体性好,抗渗性强,并适用于多种施工条件。

锚喷衬砌:

喷混凝土是将拌和好并加有速凝剂的混凝土料,用高压空气喷向岩壁,可以很快凝固、硬化、承载,并和岩壁紧密结合。

锚杆是把高抗拉性能的杆状物置于岩体中,并与其结成两者都可以很快发挥作用,防坍、承载,起临时支撑作用;

而且封闭岩体的裂隙和节理。

复合式衬砌:

初期支护(喷锚支护):

限制围岩在施工期间的变形,主要承载结构;

二次支护:

安全储备或承受后期围岩压力;

Ⅲ级及以上围岩时按安全储备设计;

在Ⅳ级及以下围岩时按承载(后期围压)结构设计,并均应满足构造要求。

设计方法以工程类比为主理论验算为辅施工中根据监控数据,不断修改和完善设计;

Ⅳ级及以下围岩或可能出现偏压时,应设置仰拱。

仰拱的重要性:

①解决基础承载力不够,减少下沉:

防止底鼓的隆起变形,调整衬砌应力的作用;

②封闭围岩制止过大的松弛变形,将围岩塑性变形和形变压力控制在允许范围,提高其整体承载力;

③增加底部和墙部的支护抵抗力,防止内挤而产生剪切破坏。

两层衬砌之间宜采用防水夹层,即隔离层。

①隔离层允许初支少量的变形,可降低形变压力;

②可将少量形变压力均匀的传布到二衬上;

且不使初衬出现裂缝时,二衬也出现裂缝。

③具有防水效果,且可减少二次衬砌的收缩裂缝。

初期支护(一次支护)一次支护是为了保证施工的安全、加固岩体和阻止围岩的变形支护结构永久支护;

(二次支护,二次衬砌)二次支护是为了保证隧道使用的净空和结构的安全而设置的永久性衬砌结构.

洞门的作用:

①保证洞口边坡的安全和仰坡的稳定;

②汇集引离在洞口附近的仰、边坡上的地表水;

③作为隧道的标志性建筑物,装饰洞口。

洞门的型式及适用条件

(1)端墙式洞门适用于岩质稳定的Ⅲ级以上围岩和地形开阔的地区,是最常使用的洞门型式.

(2)翼墙式洞门适用于地质较差的Ⅳ级以下围岩,以及需要开挖路堑的地方。

翼墙式洞门由端墙及翼墙组成。

(3)环框式洞门(4)削竹式洞门(5)遮光棚式洞门当洞外需要设置遮光棚时采用从功能上讲,隧道洞口具有三大作用:

一是防护功能,即承受背后土压力,稳定围岩,保护洞口附近道路免于落石、雪崩等危害的基本力学功能;

二是调光功能,即缓和隧道洞口内外明暗差异,降低眩晕感,确保眼睛的舒适性和视觉安全性的安全功能;

三是景观功能,即与洞口周边的景观协调,缓和高速进入一封闭的暗部空间时心理紧张感的景观作用。

明洞具有地面、地下建筑物的双重特点:

①抵御坍方、落石、滑坡、泥石流等病害;

②不适宜暗挖隧道时而取代隧道的作用;

③在与公路、铁路、灌溉渠等结构物立交处,用以减少建筑物之间的干扰。

明洞类型:

棚式明洞拱式明洞1、拱式明洞适用于洞顶地面平缓,路堑两侧地质条件基本相同,原山坡有少量坍塌、落石以及隧道洞口岩层破碎,洞顶覆盖较薄,难以暗挖法修建隧道的地段。

2、棚式明洞适用:

因受地形条件的限制,难以修建拱形明洞时。

有墙式、刚架式,柱式和悬臂式(不修建外墙时)等

内装作用如下:

①改善隧道内环境,起诱导作用;

②提高墙面的反射率,增强照明效果;

③吸收噪音(通风机&汽车行驶发出的噪音等)。

常用的内装材料①块状混凝土材料;

②饰面板、镶板等质地致密材料;

③瓷砖镶面材料;

④油漆材料。

内装材料应具有如下性质①耐火性,在高温条件下仍能维持原状,不燃烧、不分解有害成分等;

②耐蚀性,长期在地下水、油垢及有害气体作用下不变质,在洗涤剂等化学物质作用下不被侵蚀;

③材料来源广泛,价格相对便宜④能吸收噪音;

⑤颜色淡,易清洁;

隧道的附属设施1、紧急停车带2、竖井3、斜井

堵水措施以衬砌混凝土为基本防水层,以其它防水材料为辅助防水层,必要时注浆。

基本措施:

①喷射混凝土堵水;

②塑料板堵水;

③模筑混凝土衬砌堵水,施工缝、沉降缝、伸缩缝处采用止水带;

④注浆堵水:

超前注浆、事后注浆。

注浆液:

水泥浆/水泥-水玻璃/丙烯酰胺类浆液

排水措施

⑴设置盲沟:

作用是在衬砌与围岩之间提供过水通道,并使之汇入泄水孔,主要有:

①弹簧软管盲沟;

②化学纤维渗滤布盲沟。

⑵排水沟:

根据线路坡度、路面形式、水量大小等因素确定的。

可设置成单侧、双侧、中心式三种形式。

⑶泄水孔:

泄水孔是设于衬砌边墙下部的出水孔道,它将盲沟流来的水直接泄入隧道内的纵向排水沟。

泄水孔的施作,有两种方法:

①在立边墙模板时,就安设泄水管。

②拆模后再根据记录的盲沟位置钻泄水孔。

隧道施工的技术特性:

隐蔽性大;

作业的循环性强;

作业空间有限;

作业的综合性;

施工是动态的,施工过程的力学性态是变化的,围岩的物理力学性质也是变化的;

作业环境恶劣;

作业的风险性大。

隧道施工是指修建隧道及地下洞室的施工方法、施工技术和施工管理的总称。

隧道施工法的选择主要依据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并结合隧道断面尺寸、长度、衬砌类型、隧道的使用功能和施工技术水平等因素综合考虑研究确定。

山岭隧道的常规施工方法主要为矿山法。

将采用钻爆开挖加钢木构件支撑的施工方法称为“传统的矿山法”;

而将采用钻爆开挖加锚喷支护的施工方法称之为“新奥法”。

矿山法:

它是以木或钢构件作为临时支撑,待隧道开挖成形后,逐步将临时支撑撤换下来而代之以整体式衬久性砌作为永支护的施工方法。

新奥法:

即奥地利隧道施工新方法(NATM),是以喷射混凝土锚杆作为主要支护手段,通过监测控制围岩的变形便,便于充分发挥围岩的自承能力的施工方法。

新奥法施工的基本原则少扰动早支护勤量测紧封闭

隧道开挖的基本原则是:

在保证围岩稳定或减少对围岩的扰动的前提条件下选择恰当的开挖方法和掘进方式并应尽量提高掘进速度。

在选择开挖方法时,应对隧道断面大小及形状、围岩的工程地质条件、支护条件、工期要求、工区长度、机械配备能力经济性等相关因素进行综合分析采用恰当的开挖方法

开挖方法台阶法分部开挖全断面开

全断面开挖法:

全断面开挖法就是按照设计轮廓一次爆破成形,然后修建衬砌的施工方法。

施工特点:

开挖断面与作业空间大、干扰小;

有条件充分使用机械,减少人力;

工序少,便于施工组织与管理,改善劳动条件;

开挖一次成形,对围岩扰动次数少,有利于围岩稳定。

分部开挖法:

环形开挖留核心土法侧壁导坑法中导洞法中隔壁法交叉中隔壁法。

初期支护

初期支护是为了解决隧道在施工期间的稳定和安全的工程措施;

二次衬砌则是为了保证隧道永久稳定和安全,作为安全储备的工程措施。

初期支护加二次衬砌,构成复合式衬砌。

锚杆喷射混凝土钢筋网钢架

初期支护的基本特性深入性灵活性及时性柔性封闭性深入性

锚杆(索)是用金属或其它高抗拉性能的材料制作的一种杆状构件。

端头锚固式全长粘结式摩擦式混合式

锚杆的支护效应:

(1)支承围岩:

锚杆能限制约束围岩变形,并向围岩施加压力,从而使处

于二轴应力状态的洞室内表面附近的围岩保持三轴应力状态,因而能制止围岩强度的恶化.

(2)减跨作用:

在隧道顶板岩层中打入锚杆,相当于在顶板上增加了支点,使隧道跨度减小,从而使顶板岩体应力减小。

(3)整体加固作用:

锚杆群锚入围岩后,其两端附近岩体形成圆锥形压缩区,按照一定间距排列的锚杆在锚固力作用下构成一个均匀的压缩带,即载环。

锚杆对加固节理发育的岩体和围岩松动区是十分有效的有助于裂隙岩体和松动区形成整体,成为“加固带”。

(4)提高层间摩阻力,形成“组合梁”:

对于水平或缓倾斜的层状围岩,用锚杆群能把数层岩层连在一起,增大层间摩阻力,从结构力学观点来看就是形成“组合梁”(5)“悬吊”作用:

水平“悬吊”作用是指为防止个别危岩的掉落或滑落,用锚杆将其稳定围岩联结起来,这种作用主要表现在加固局部失稳的岩体。

锚杆施工质量控制加工质量安装寸锚杆拉拔力测试砂浆锚杆砂浆注满度检测

喷射混凝土喷射工艺干喷湿喷潮喷

干喷的缺点是产生的粉尘量大,回弹量大,加水是由喷嘴处的阀门控制的,水灰比的控制程度与喷射手操作的熟练程度有关。

但使用的机械较简单,机械清洗和故障处理容易。

湿喷混凝土质量容易控制,喷射过程中的粉尘和回弹量很少,是应当发展应用的喷射工艺。

但对射机械要求较高,机械清洗和故障处理较麻烦。

对于喷层较厚的软岩和渗水隧道,则不宜使用湿喷。

喷射混凝土施工注意事项:

(1)喷射作业应分段、分片由下而上顺序进行,每段长度不宜超过6m。

(2)一次喷射厚度应根据设计厚度和喷射部位确定,初喷厚度不小于4~6cm。

(3)喷射作业应以适当厚度分层进行,后一层喷射应在前一层混凝土终凝后进行。

若终凝后间隔1h以上且初喷表面已蒙上粉尘时,受喷面应用高压风水清洗干净。

(4)喷头距岩面距离以0.6m~1.2m为宜,与受喷面基本垂直,喷射料束与受喷面垂线成5°

~15°

夹角时最佳;

喷射时,应使喷射料束螺旋形运动。

(5)当岩面普遍渗水时,可先喷砂浆,并加大速凝剂掺量(可适当加大到水泥用量的6~8%),在保证初喷后,按原配比施工。

当局部出水量较大时采用埋管、凿槽、树枝状排水盲沟等措施将水引导疏出后再喷砼。

防水板的铺设工艺:

无钉热合铺设法:

先将土工布垫衬用机械方法铺设在喷射混凝土基面上,然后用热合方法将防水卷材粘贴在固定衬垫的圆垫片上。

有钉冷粘铺设法:

射钉抢固定塑料垫片,外压防水卷材,然后用比固定塑料垫片稍大的卷材块涂胶后修补射钉孔。

系带悬挂铺设法:

防水卷材上均匀布置有系带铺设时将其与固定土工布垫衬的水泥钉捆绑。

防水板的铺挂要点:

1),为保证防水板铺挂质量,应先进行试铺定位。

固定点间距的控制:

尺量检查,固定点间距拱部0.5~0.7m,侧墙1.0~1.2m,布置均匀。

2),松弛率:

防水板吊环间距需根据其铺挂松弛率要求来确定,环向松弛率经验值一般取10%,纵向松弛率一般取6%。

根据初期支护表面平整程度适当调整。

3)防水层纵横向一次铺设长度应超前二衬作业长度。

宜取2倍台车长度,形成铺挂段→检验段→二衬施工段,流水作业。

排水系统

(1)纵向排水管

(2)环向排水管(3)横向盲管(4)中央排水管

记录的盲沟位置钻泄水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