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榆林市届高考模拟第三次测试语文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7510816 上传时间:2022-12-06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129.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省榆林市届高考模拟第三次测试语文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陕西省榆林市届高考模拟第三次测试语文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陕西省榆林市届高考模拟第三次测试语文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陕西省榆林市届高考模拟第三次测试语文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陕西省榆林市届高考模拟第三次测试语文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陕西省榆林市届高考模拟第三次测试语文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

《陕西省榆林市届高考模拟第三次测试语文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省榆林市届高考模拟第三次测试语文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陕西省榆林市届高考模拟第三次测试语文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

毕竟,应将地方社会中个体或群体之间的生活细节,视为更宽泛的社会过程的基本元素,而中国社会历史的演进也需要在地方生活的具体细节中来理解。

(选编自《边界视角:

新时期中国民俗学发展脉络考察》,李海云)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立足区域本位的民俗研究专著对民俗事象的分类铺陈追求面面俱到,所以描述细致。

B.以资料的荟萃和梳理为基本特征的民俗学研究秉持民俗即“文化遗留物”的观念,学术价值有限。

C.20世纪90年代中国民俗学者自觉走出书斋,进行田野调查,这是一种新的民俗研究方式。

D.将村落视为民俗传承的生活空间,表明民俗研究在研究目的的设定方面也有了新的追求。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中对20世纪80年代后的民俗学研究状况进行的梳理是研究21世纪以来民俗研究发展的前提。

B.著作名称一般是对著作内容的高度概括,名称构成有共同特点可以证明研究内容有共同特点。

C.文中对不同的研究方向及研究模式进行了介绍分析,并以点带面,列举了代表性研究者及核心主张。

D.文中在对“家乡民俗学”研究和“礼俗互动”研究分别介绍后进行了对比分析,论证思路清楚。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分析20世纪80年代民俗学研究成果的价值,需要将其置于当时的社会语境与整体学术生态中。

B.探索个人、群体和国家社会之间的互动态势,这是21世纪以来民俗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C.如果要对民俗概念的传统边界进行拓展,就要将“礼俗互动”视为中国社会的一般性质。

D.“家乡民俗学”和“礼俗互动”两种研究模式的一个重要差异是研究策略不同,所以两者具有互补性。

【分析】

(1)本题考查理解文意,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答题时要找出词语相关的信息,然后与选项比较。

(2)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作答时注意把握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等。

(3)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答题时要注意选项的内容是否能在原文中找到依据。

【解答】

(1)A.原文第一段“不避琐细”指分类细,并非“描写细致”;

C.不是新的研究方式,原文第二段为“始发于20世纪90年代的田野调查热潮,意味着中国民俗学者自觉走出书斋,来到田野现场”;

D.“将村落视为民俗传承的生活空间”不属于研究方式。

(2)A.两方面是并列关系。

(3)C.有可能从其他方面拓展。

原文最后一段为:

在上述两种研究模式中,无论是在“家乡民俗学”研究中对于民俗主体与研究主体的相互贴近的尝试,还是“礼俗互动”研究对于民俗概念的传统边界的拓展,都暗含着对于“民俗”的更加宽泛的理解。

答案:

(1)B

(2)A

(3)C

【点评】选择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因此在考题设置选项时,往往具有迷惑性,仅仅是理清了文章思路还不够,只有掌握了命题的设错规律,才能更准确地识破选项陷阱,排除错项。

因此了解错误选项的设置方法,是提高答题准确率的关键。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父子

德民老汉病了,病得不轻。

村里人来看望他,说,叫你明娃回来看看吧!

德民老汉轻轻地摇着头,不用了,娃要招呼好多事,忙呐。

村里人从德民老汉屋里出来也连连摇头,这个老倔头,硬说自己的娃在省城做大官呢。

都这劲儿了,还嘴硬哩。

“俺明娃在省城做大官呢”这句话不知被德民老汉唠叨过多少回了。

街坊邻居遇到个啥作难的事,这句话就会从德民老汉皱巴巴缺了牙的嘴里轻溜溜地滑出来。

谁都知道,德民的娃是在外地,可从没有听说他的娃当啥大官。

这个穷乡僻壤的村里,当官的只有一个,就是东街的狗毛在县城啥子公司当科长。

村里人都知道狗毛的官大,因为狗毛每次回村都开个铁壳子车,给村里人发长长的带把儿的烟。

德民老汉的话不是没人信过。

那年县里化肥脱销,村里人眼瞅着田里的苗施不上肥,急得牙根子上火。

德民老汉一句“俺明娃在省城做大官呢”的话,惹恼了村委主任,老爹,你就别添乱子了,你娃真当的是大官就让他给批点儿化肥来,看看人家狗毛家的地,早上了肥了。

德民老汉就背了个包,搭车去了省里,三五天过去还真拉回一车尿素。

价钱高了,可田不等人。

肥用了,闲话也有了。

还说娃在省里当啥官呢,连平价化肥都搞不到。

德民老汉解释说,俺娃说,尿素上着比化肥好呢。

庄稼人不愿意听,庄稼人图的是实惠。

德民老汉每年地里活闲的时候,就背着杂粮去省城娃家里住些天。

回村里也给大家带些各种各样的吃食。

村里人就问,你明娃就不给你带点儿高级烟?

德民老汉说,俺娃不吸烟,说吸烟不健康。

村里人又问,你娃也不捎点儿好酒?

德民老汉说,俺娃也不喝酒。

娃媳妇说了,喝酒也不健康。

村里人就撇嘴了,那烟酒都不健康,国家卖它做啥?

德民老汉也答不上来。

纳着鞋底子的媳妇们就问,城里住得好好的,急着回来做哈?

德民老汉说,城里,咱乡下人住不来。

上楼下楼都关在个铁壳子里,忽悠得人头晕。

地上铺着实木块,油光光的直想打跟头。

进屋还要换鞋。

七老八十的人喽,娃媳妇还逼着喝酸奶。

年轻人逗趣地说:

吹牛吧,你明娃要是个大官,肯定也坐那铁壳子车。

叫你娃开铁壳子车送你回来。

德民老汉再进城还真是坐着铁壳子小车回村的。

德民老汉说,在城里两无就待腻了,对明娃说俺要回村呢。

娃就要打汽车票。

俺说汽车开不到村里,爹老了,腿脚不利索了呢,你就用你成天坐的那种小车把俺送回去,村里人都惦记着呐。

娃没说二话,打个电话就要来车。

瞧瞧,排场不?

红颜色,姓说吉利。

德民老汉脸上堆满了欣慰。

一青年围着车转了一圈,认出了车上印的字,老爹,你坐的是出租车,要花大价钱雇呢。

德民老汉说,俺一个子儿也没掏。

那是你娃给掏的呗。

问问师傅从省城到咱村得多少钱。

开车师傅伸出手指头比画了个八字。

恁贵,八十块钱?

德民老汉瞪圆了眼睛。

八十块钱?

哈哈,八十块钱只能摸摸,给了八百我还不愿跑呢,回去得赶夜路呢。

德民老汉张大了嘴巴,像一下子矮了许多,见到大人小孩都低着头,从此不再说娃在省城做大官的话了。

村里遇上了干旱,地里的庄稼都蔫了。

村主任急得满嘴起泡。

村主任来找德民老汉,老爹,你娃不管当啥官,能不能找找人帮咱村里打几眼井啊?

主任交代的事就是天大的事。

德民老汉就进城找明娃,没待两天就回来了。

村主任问,打井的人来了没有?

德民老汉说,明娃说了,这旱是全省旱,要那啥,统筹解决。

村主任说,屁,等到统筹咱全村人都喝西北风了。

德民老汉从布袋子里拿出一摞子钱,娃说了,让咱自己先打井干着。

这是娃自己的五万块钱。

你干不干?

干,全村人砸锅卖铁也得打井抗旱。

迷糊中的德民老汉嘴里念叨着:

“井……水……”

德民老汉去了。

明娃从省里回了村。

第二天村里来了一排溜大车小车,有省里、市里、县上的。

村里人这才相信德民老汉的娃真是在省里当大官呢。

明娃挨家挨户感谢乡亲对老爹的照顾,然后带着媳妇女儿在德民老汉的坟前跪了很久很久。

德民老汉的坟前摆放着几个大碗,碗里盛的是刚刚从机井里打出来的清凉凉的水。

(根据刘建超小说《清》改编)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采用了倒叙的手法,从德民老汉的病很严重村民提出叫回他的儿子明娃写起,引出了诸多往事。

B.德民老汉说“俺明娃在省城做大官呢”,却无人相信,成为贯穿全文的一个谜,到结尾才揭出谜底。

C.德民老汉每次在城里明娃家住的时间都不长,主要原因就是德民老汉的生活习惯和城里人的生活不同。

D.小说写了一个偏远村子的故事,作者通过描写村民的言行表现出村民的自私无知,也显出了村子的封闭落后。

5.请结合德民老汉对村民的态度简要分析其性格特点。

(6分)

6.明娃是小说的主要人物,却在最后出场,请简要分析这样安排的好处。

(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的能力。

解答此题,应从语句理解、手法分析、内容分析、主题理解等角度分析判断。

根据对文本内容的感知与理解,仔细辨识选项与原文的细微差别,做出判断。

(2)本题考查文本中的人物形象的基本能力。

分析人物形象首先应结合着文中叙述性的语句,从身份、地位、修养、气质等总体上把握文本人物形象特点,然后根据文本中描写这个人物的言行举止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直接提取或概括即可。

先总体概括人物形象,然后逐点结合文章分析。

(3)本题考查分析情节作用的能力。

此类题要求考生把握指定情节的内容,并从对情节(推动情节发展、构成情节逆转、掀起波澜)、对人物(展现人物性格)、对主旨及给读者的感受(增强文学色彩、历史厚重感,丰富文章内容、意蕴,引发读者思考、兴趣、共鸣等等)等方面来思考其作用。

(1)D.“村民的自私无知,也显出了村子的封闭落后”分析不当,村子只是一种淳朴与保守,并不是“封闭落后”“自私无知”。

(2)“德民老汉每年地里活闲的时候,就背着杂粮去省城娃家里住些天。

回村里也给大家带些各种各样的吃食”突出其热情大方,乐于助人。

“吹牛吧,你明娃要是个大官,肯定也坐那铁壳子车。

叫你娃开铁壳子车送你回来”“娃没说二话,打个电话就要来车。

德民老汉脸上堆满了欣慰”突出其脾气好,没有心计。

“俺明娃在省城做大官呢”这句话经常说,突出其有虚荣心。

(3)小说中的明娃是主要人物,在这里提升读者一种具体的阅读兴趣,巧妙地设置了一种悬念,将这种悬念留到最后,增强文本所表达的一种意蕴感,通过父亲言行来具体刻画出儿子的具体表现,使得小说构思独特巧妙。

明娃不出场,给村民带来的是一种猜测与不相信,极其鲜明展现出明娃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作为一名大官,始终展现出一种清正廉洁、公正无私的态度,生动别致刻画出人物形象,明娃在小说中前半部分不出场,展现出村民流露出的一种真实自然的特点,有助于凸显出社会中的一些人情世故,让读者对作品中的人物有了更多的了解,对环境有了更多的认识。

(1)D

(2)①热情大方,乐于助人,每次从城里回来都给乡亲们带各种吃食,热心帮助村里人买化肥、打机井。

②脾气好,没有心计,不会向村人证明自己的儿子当大官,被村民问得无话回答。

③有虚荣心,经常给村里人说自己儿子当大官。

(3)①将悬念留到最后,提升读者的阅读趣味;

②通过父亲的言行间接刻画表现儿子,构思独到;

③明娃不出场带来村民的猜测与不相信,更能衬托表现出明娃清廉公正的特点;

④明娃不出场,村民表现真实,有利于展现村里的人情世故,让读者对人物所处环境有更多了解。

【点评】解答概括人物形象特点类试题,要掌握以下三种方法:

1.摘要法。

即直接从相关解题素材中摘录关键词。

这里所说的“关键词”,主要是指文学作品中直接揭示人物品质、性格的形容词:

一是作者对人物品质、性格的评价的形容词;

二是作品中其他人物对试题要求分析概括的人物的品质、性格进行评价的形容词。

2.归纳法。

即对分散的答案素材进行整理、合并。

对分散在文章中的作者的评价、其他人物的评价等不同类型的关键词句,以人物品质、性格的不同侧面为序,进行重新组合。

3.提炼法。

即从作品的故事叙述和人物描写中,提炼出人物的品质、性格特点等。

从作品的情节、所叙事件里提炼人物性格特点与品质;

从人物语言、动作描写以及细节描写里提炼人物的性格特点与品质。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国家邮政局发布的《2017中国快递领域绿色包装发展现状及趋势报告》显示,2016年全国快递业务量达312.8亿件,共消耗约32亿条编织袋、约68亿个塑料袋、37亿个包装箱以及3.3亿卷腔带。

光是一年消耗的快递包装盒所需的瓦楞纸箱原纸就多达4600万吨,相当于消耗了7200万棵树。

据了解,目前中国快速业中,纸板和塑料的实际回收率不到10%,包装物总体回收率不到20%,以聚乙烯、聚氯乙烯为主要成分的塑料和胶带等最难降解,这些包装材料在自然界中,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时间才能降解。

大部分的快递纸箱在经过一次使用后被丢弃,能够回收再利用的并不多。

而消费者对于包装物的分类处理意识不足,加大了回收的难度。

为了保证货物能够完好无损地被送到消费者手中,多数商家选择用塑料胶带对包装进行加固。

缠上塑料胶带的纸板箱被送到造纸厂打纸浆时,胶带的黏胶会影响过滤器工作,从而造成机器损坏,所以回收时,缠有过多胶带的纸板箱会被全部丢弃。

纸盒等可回收的快递包装,如果和其他生活垃圾混在一起,被污染后无法再回收。

消费者则表示,在快递站点或社区内,没有快递包装的回收点,导致快递包装大多进了垃圾箱。

(摘编自《快递包装垃圾成灾》,《中国青年报》)

材料二:

为解决快递包装产生的污染,近年来各方都开始积极行动。

国家层面,《推进快递业绿色包装工作实施方案》《关于协同推进快速业绿色包装工作的指导意见》等政策出台,引导快递业的绿色发展,规范快递包装的使用。

菜鸟、京东、苏宁等电商企业也积极响应,从推行“无纸化”电子面单,到推行共享快递盒、可循环快递袋等,都在力争减少快递包装污染的产生。

但记者在走访北京多家快递站点后发现,大多数商家尚未使用这样的绿色包装。

对于全国上千万小电商卖家来说,成本较高是他们不愿使用绿色包装的主要原因。

中国循环经济协会总工程师曲睿晶指出,包装物材料替代、点对点回收、建立绿色账户等措施,有利于提高包装物的回收率,但对于电商平台、快递公司及消费者来讲仅仅是开始,其示范性远远大于实际可操作性,离成为趋势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摘编自新华网)

材料三:

德国、日本、英国等发达国家早已建立了相关法律法规。

如德国1991年、1997年先后出台《包装废弃物管理办法》和《包装回收再生利用法》,强化对快递“绿色化”监管。

在日本,由消费者负责将包装废弃物分类,政府部门负责收集已分类的包装废弃物,私有企业获政府批准后对包装废弃物进行再处理,逐渐形成一种良性循环,建成社会化的快件包装物回收体系,既帮助企业降低成本,也减少环境污染,还可利用再生资源创收,可谓是一举多得。

我国现有标准只是行业规范性标准,缺乏强制性,难以对各市场主体形成有效约束。

在全国两会上,就有不少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提出,“快递包装问题确实到了必须立法予以解决的时候了”,足见快递绿色包装立法的迫切性和重要性。

(摘编自《推行快递绿色包装刻不容缓》,河北新闻网)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国家邮政局发布的《报告》显示,2016年中国快递业消耗的快递包装物数量巨大,浪费严重。

B.中国快递业包装物总体回收率不到20%,大量被丢弃的包装物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对环境的污染。

C.多数商家选择用塑料胶带对包装进行加固,但因为技术问题,回收时缠有过多胶带的纸板箱会被丢弃。

D.可回收的快递包装不能与其他生活垃圾混在一起,以免被其他垃圾污染,影响回收。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消费者对于包装物的分类处理意识不足造成包装物回收率低,所以需要尽快立法加强监督。

B.成本较高是多数小电商不愿使用绿色包装的主要原因,推行绿色包装任务艰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C.菜鸟、京东、苏宁等电商企业响应国家政策,积极采取措施,已经摸索出了有效减少快递包装污染的方法。

D.我国现有标准只是行业规范性标准,没有约束力,而一些发达国家已建立了相关快递监管法律法规。

9.如果要立法解决快递包装问题,需要考虑哪些方面,请根据材料内容简要陈述。

(1)本题考查迅速学生对文本有关内容的分析和理解能力。

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

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主题、结构思路、观点态度、句段含义、创作意图等进行分析概括。

(2)本题考查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

其做法是,全面准确地把握文章的内容,并对文章中所述的事件或所述道理进行综合性分析、判断,进而推理概括。

(3)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此类题一般的答题模式为:

第一步,找出题干中的关键词语,确定筛选对象;

第二步,在把握全文内容要点的基础上,在文中找到题干信息对应的语句或段落并加以概括。

(1)C.“浪费极其严重”的说法偷换概念,原文为“相当于消耗了7200万棵树”,意在说明消耗量大。

(2)A.“从2013年到2016年……增长速度逐年持续下降”说法错误。

根据材料一中的统计数图可知,2015年到2016年,增长速度较之前有所提升。

B.“缠有胶带的纸板箱在回收时会被全部丢弃”,此处少了限定词“过多”,属于以偏概全。

C.“在降低回收成本方面仍有示范性”的说法于文中无据,而且从事理上判断,“材料替代”“点对点回收”并不能降低回收成本。

(3)材料二第二段“为解决快递包装产生的污染,近年来各方都开始积极行动。

国家层面,《推进快递业绿色包装工作实施方案》《关于协同推进快递业绿色包装工作的指导意见》等政策出台,引导快递业的绿色发展,规范快递包装的使用”,这是从国家层面来看,应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规范;

如“菜鸟、京东、苏宁等电商企业也积极响应,从推行‘无纸化‘电子面单,到推行共享快递盒、可循环快递袋等,都在力争减少快递包装污染的产生……”,这是从商家角度来看,应使用绿色包装,形成循环经济;

材料二第三段“不管是绿色消费还是绿色物流,其源头要实现减量化”;

如材料三第二段“他们将配合做好循环经济促进法的修订工作,把推行商品和快递包装减量等要求用法律手段加以明确规范,并准备会同相关部门研究调整’限塑令‘,研究制定在电商、快递、外卖等行业率先限制一系列不可降解塑料包装使用的相关实施方案,并且督促地方,特别是城市加大落实力度”,根据这些内容进行概括即可。

(1)C

(2)D

(3)①国家层面:

完善立法以明确行业规范,提高快递企业环保准入门槛。

②快递企业层面:

使用绿色包装,建立快件包装物回收体系。

③快递用户层面:

避免快递过度包装,增强快递包装分类意识。

【点评】归纳文本要点:

在归纳文章内容的过程中,要对文中的信息进行分类,区分重要、次要的信息;

要对这些信息归类,还要证明哪些信息是同一关系,哪些信息是包含关系,哪些信息是从属关系,哪些信息是并列关系。

只有做到这一点,在做这种题型的时候就能得心应手。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李栖筠,字贞一,世为赵人。

幼孤。

有远度,庄重寡言,体貌轩特。

喜书,多所能晓,为文章,劲迅有体要。

不妄交游。

族子每称有王佐才,士多慕向。

关中旧仰郑国渠溉田而豪戚壅上游取水碓之利且百所夺农用十七栖筠请皆彻毁魁然有宰相望。

元载忌之,出为常州刺史。

岁旱,民多死徙。

栖筠为浚渠,分江流灌田,遂大稔。

宿贼张度踞阳羡西山,累年吏讨不克。

至是发卒捕斩,支党皆尽,里无吠狗。

乃大起学校,堂上画《孝友传》示诸生,人人知劝。

以治行进光禄大夫。

人为刻石颂德。

苏州方清因岁凶,谤饥民为盗,积数万,依黟(yī)、歙(shè

)间,阻山自防,东南厌苦。

诏李先弼分兵讨之。

会平卢行军司马许杲恃功,擅留上元,有窥江、吴意。

朝廷以创残重起兵,即拜栖筠浙西都团练观察使,使图之。

栖筠至,张设武备,遣辩士厚赍金币抵杲军赏劳,使士歆爱,夺其谋。

杲惧,悉众度江,掠楚、泗而溃。

以功进御史大夫。

则又增学庐,表宿儒河南褚冲、吴何员等,拜为师,身执经问义。

远迩趋慕,至徒数百人。

元载当国久,益恣横。

栖筠素方挺,无所屈。

时华原尉侯莫陈①怤以优补长安尉,当参台。

栖筠询其劳,怤色动,不能对,乃自言为徐浩、杜济、薛邕所引,非真优也。

始,浩罢岭南节度使,以瑰宝数十万饷载,而济方为京兆,邕吏部侍郎。

三人者,皆载所厚,牺筠并劾之。

帝未决,会月蚀,帝问其故,栖筠曰:

“月蚀修刑,今罔上行私者未得,天若以儆陛下邪。

”由是怤等皆坐贬。

帝欲相栖筠,惮载辄止。

然有进用,皆密访焉,多所补助。

栖筠见帝猗违不断,亦内忧愤。

卒,年五十八,自为墓志。

赠吏部尚书,谥曰文献。

(选自《新唐书·

列传》)

【注】①侯莫陈,三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军事政治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