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国际关系史名词解释.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750936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8.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word版国际关系史名词解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完整word版国际关系史名词解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完整word版国际关系史名词解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完整word版国际关系史名词解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完整word版国际关系史名词解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完整word版国际关系史名词解释.docx

《完整word版国际关系史名词解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word版国际关系史名词解释.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完整word版国际关系史名词解释.docx

完整word版国际关系史名词解释

具体名词解释

第八章

 遏制战略()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推行的一种对外战略。

1946年2月22日,身为美国驻苏联代办的乔治;凯南向美国国务院发回了一封长达8000字的电文,对苏联的内部社会和对外政策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必须把苏联看作政治上的敌手,采取强硬政策,这为遏制对象奠定了理论基础。

1947年3月,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向国会提出的国情咨文中,提出了以遏制苏联为指导思想的杜鲁门主义,标志着遏制战略的正式形成。

  遏制战略是主张美国在战后国际社会主义运动高涨和西方国家受到严重削弱的情况下,以军事包围、经济封锁、政治颠覆,特别是局部性的武装干涉和持续不断的政治冷战,遏制社会主义国家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加强对西欧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控制,为建立美国的世界霸权创造条件。

其对20世纪后半叶的世界政治产生了重大影响。

 遏制战略的目标:

阻止苏联势力的进一步扩张;揭穿苏联意图的虚伪;敦促克里姆林宫收缩其控制和影响;在苏联内部培育破坏性种子,使克里姆林宫至少改变其行为以符合普遍接受的国际准则。

杜鲁门主义(TrumenDoctrine):

丘吉尔的铁幕演说为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拉开了序幕。

1946年9月24日克利福德报告全面勾画了美国在以后一个时期将推行的以军事抑制为主的遏制战略。

西南河土耳其危机为杜鲁门主义的出来提供了机会。

1947年3月12日,杜鲁门在美国会参众两院特别会议上发表了后来被称之为“杜鲁门主义”的国情咨文。

杜鲁门把世界所有国家分为两类,一类国家的生活方式是“自由的”;另一类国家的生活方式是“不自由的”,是“少数人强加于多数人的”。

他说所有国家面临两种生活方式的选择,美国必须领导“自由世界”,遏制共产主义威胁。

杜鲁门主义实质上是美国遏制苏联、称霸世界的全球扩张主义,它是战后美国对外政策的转折点,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的正式终结和美国对苏遏制战略的正式实施与美苏全面冷战的正式开始。

美国对外战略正式进入冷战时代。

马歇尔计划:

马歇尔计划提出的背景和动因是◎美国全球战略的需要◎控制西欧的需要◎输出商品与资本◎遏制苏联。

马歇尔计划的提出(1947.6.5),MarshallPlan

官方名字“欧洲复兴计划”,EuropeanRecoveryProgram(ERP)马歇尔计划的运作方式—欧洲经济合作委员会。

历史作用:

◎西欧经济恢复到战前水平,政局趋向稳定◎美国是最大的受益者

◎马歇尔获得1953年诺贝尔和平奖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ATO):

《布鲁塞尔条约》:

1948.3.17签署(英、法、荷、比、卢五国)1948.8.25生效主要内容及其性质:

以军事同盟为核心的多边军事条约,是在美国操纵下,建立欧洲军事集团的第一步。

始创成员国:

美、加、英、法、意、荷、比、卢、丹、挪、冰、葡12国1949.4.4签署<<北大西洋公约>>1949.8.24生效北约成立的宗旨是:

通过集体防御,维护北大西洋地区的和平、安全、稳定和利益。

当时12个缔约国签订的北约文件包括1个序言和14项条款,其核心是第5项条款,即“各缔约国同意,对于欧洲或北美的一个或数个缔约国的武装进攻,将被视为对全体缔约国的进攻。

”北约是一个联合抗苏的重要军事联盟,有权组织进攻或进行“自卫”。

北约是在美国的倡议和组织下成立的。

美国极力主张成立北约的目的主要有两个:

一是美国认为,二战后,西欧在战争中遭到削弱,德国出现“真空”,苏联超过了西欧力量,并开始向西扩张,西欧普遍存有“不安全感”,美国想通过成立北约组织来保卫西欧安全和遏制苏联扩张;二是美国企图通过经济上的“马歇尔计划”和军事上同西欧结盟来达到它领导和控制西欧的目的。

北约是美国遏制苏联、控制西欧、争夺世界霸权的重要工具。

华沙条约组织(WarsawTreatyOgnization):

1954年10月《巴黎协定》西德加入北约,对苏联和东欧国家造成了极大威胁。

1955年5月《巴黎协定》生效后,苏联与东欧国家签署了《友好合作互助条约》即《华沙条约》

《华沙条约》规定:

“如果在欧洲发生了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对一个或几个缔约国的武装进攻”,每一缔约国应行使单独或集体自卫的权利,个别的或通过同其他缔约国的协议,以一切他认为必要的方式,包括使用武装部队,立即对遭受这种进攻的某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给予援助;“缔约国各方保证不参加其目的与本条约目的相违反的任何联盟或同盟,不缔结其目的与本条约目的相违反的任何规定”《华沙条约》的宗旨是集体防御。

华约的建立是苏联加强了与北约抗衡的能力,也加强了苏联队东欧各国的控制,标志着社会主义阵营在东欧形成。

“三和路线”:

“和平共处”“和平竞赛”“和平过渡”的三和路线是苏联新外交政策的核心。

1956年2月在苏共20大上,赫鲁晓夫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他在对外政策方面的观点,其新外交政策的核心就是“三和路线”。

其基本构想是:

与西方国家和平共处,在和平竞赛中超过美国;强调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人阶级可以通过议会道路和平取得政权;对社会主义国家强调一致性并谋求美国的认可;对亚非拉地区则加紧渗透扩张,鼓吹通过和平过渡走非资本主义道路,以便把这些国家纳入自己的战略轨道。

这一战略的基本目标是谋求实现苏美合作主宰世界。

三和路线以缓和代替全面对抗,从而使苏联赢得了外交上的主动权和较大的活动空间,和平攻势迫使西方承认了苏联在东欧的势力范围并扩大了苏联的国际影响;但赫鲁晓夫把美苏之间的和平共处作为所有社会主义国家外交政策的总路线,要求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政策服从苏联的国家利益,暴露了苏联的大国主义,并成为造成社会主义阵营分化的思想渊源。

克什米尔问题:

克什米尔包括查谟和克什米尔两个部分,位于南亚次大陆的北部山区,介于印度、巴基斯坦、中国和阿富汗之间,战略地位重要,面积约20万平方公里,人口为500万,其中约77%信奉伊斯兰教,20%左右信奉印度教,还有少量喇嘛教徒和锡克教徒。

目前,印度控制了克什米尔3/5的面积,巴基斯坦掌握着其余的2/5。

克什米尔原为印度仅次于海德拉巴邦的第二大土邦。

在印巴分治时,英国对其归属问题没有作出明确规定,印巴两国就此长期争执并曾多次发生武装冲突。

克什米尔归属问题成为印巴之间的最大症结。

 

U-2飞机事件:

U-2击坠事件发生在1960年5月,一架美国洛克希德U-2侦察机在苏联上空被击落。

美方最初否认,但当苏方向外界展示被俘的飞行员和U-2侦察机残骸时,美方终于承认该机进行间谍活动。

事件令美苏关系达到冷战以来的低点。

苏美巴黎峰会失败收场,很大程度是因为艾森豪威尔拒绝赫鲁晓夫的要求就事件道歉。

事件亦加快了美国对间谍卫星的研发速度。

《欧洲煤钢联盟条约》(ECSC):

西欧联合的条件是法德和解。

1951年4月18日,法、德、意、荷、比、卢签署《欧洲煤钢联营条约》。

1952.7.25,条约生效。

这一模式具有极重要的意义,奠定后来欧洲联合的基本方向。

这一模式超越了成员国之间的松散联系,又兼顾了成员国各自的利益。

形式上,它是第一个欧洲共同体,所以在欧洲统一的历史进程中扮演关键的角色。

德国得以在战后以经济伙伴的身份重返欧洲社会。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中华人民共和国与苏联于1950年2月14日签定的条约,同年4月11日起生效,有效期为30年。

内容:

1、军事方面,缔约国双方保证共同尽力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以期制止日本或其他直接间接在侵略行为上与日本相勾结的任何国家之重新侵略与破坏和平。

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与日本同盟的国家之侵袭因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国另一方即尽其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缔约国双方均不缔结反对对方的任何同盟,并不参加反对对方的任何集团及任何行动或措施。

2、政治方面,缔约国双方根据巩固和平与普遍安全的利益,对有关中苏两国共同利益的一切重大国际问题,均将进行彼此协商。

3、 缔约国双方保证以友好合作的精神,并遵照平等、互利、互相尊重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及不干涉对方内政的原则,发展和巩固中苏两国之间的经济与文化关系,彼此给予一切可能的经济援助,并进行必要的经济合作。

意义:

有利于保障中苏两国的安全,也有助于社会主义阵营的扩大。

中苏之间的经济合作对于新中国的经济恢复和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万隆会议:

1955年4月18日,第一届亚非会议在印尼万隆召开,29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参加了这次会议。

会议围绕经济合作、促进世界和平与谴责殖民主义等主题。

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方针。

背景:

亚非独立国家增加;帝国主义发动的两场战争失败;新独立国家表现出和平中立倾向;中印缅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意义:

促进了亚非国家间的互相了解和尊重,加强了亚非地区民族独立国家之间的团结和合作。

标志着第三世界作为一支新兴的独立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国际政治舞台。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4年4月,中印签订《中国西藏地方和印度之间的通商和交通协定》,在中印两国的双边条约中首次出现五项原则的内容。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中国首倡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对于列宁和平共处的政策和现代国际法基本原则做出的重大发展,在它的指导下,中国与周边各国的外交关系花的了良好的发展,解决了一些历史遗留问题。

第三次中东战争:

第三次中东战争即六五战争把美苏之间的争夺由幕后推到了前台。

背景:

①美苏在中东地区争夺的态势:

②以色列面临的外部威胁和内部危机

战前有关各方的幕后活动①以色列制造假情报→目的在于把战争责任推向埃及②美苏幕后交易:

美苏各自向埃及、以色列保证对方不会开第一枪;③埃及轻信了苏联的保证,承诺“不先开第一枪”

以色列挑起战争:

①空中偷袭埃及空军几乎全军覆没②西奈半岛的战争西奈半岛全部落入以军之手③进攻约旦,占领耶路撒冷东区和约旦河西岸约旦管辖的全部地区④占领叙利亚戈兰高地

美苏两国为了自身的利益,既要通过支持各自的盟国来扩大自己在中东的影响,对担心因中东冲突的扩大而陷入超级大国之间的直接对抗之中。

因此,两国在战争爆发后通过“热线”不断保持联系,并商讨解决危机的办法。

双方商定:

双方不直接介入中东战争,而由联合国出面调停,促使阿以双方停火。

其结果是双方通过互通信息和对各自的盟国施压,避免了一场直接的对抗。

第三次中东战争,也称“六·五战争”或“六天战争”。

它既是阿拉伯民族和以色列民族的冲突,也是美苏之间的战略争夺中东继续维持着“不战不和”的状态

 

第二次中东战争:

第二次中东战争(SuezCrisis,又称苏伊士运河战争、苏伊士运河危机、西奈战役、卡代什行动)是英法为夺得苏伊士运河的控制权,与以色列联合,于1956年10月29日,对埃及发动的军事行动。

英法以三国的行动遭到国际社会的普遍指责。

美苏两国均介入此事件,并对三国施加压力。

11月6日,在强大的国际压力下英法两国被迫接受停火决议,以色列也在11月8日同意撤出西奈半岛。

英法两国的军事冒险最终以失败告终,只有以色列一定程度上达到了自身目的。

这场战争也标志着美国和苏联两个超级大国成为真正主宰中东乃至全世界的力量。

苏伊士运河危机:

①苏伊士运河的经济与战略意义1869年通航的苏伊士运河,是东西方海上枢纽、连接欧洲与东非、亚洲的海上捷径,是国际上最重要的一条航道,每年有世界各国的两万多艘船只通过。

中东运往西欧的石油70%也通过这里,海运量占世界总量的40%,其收入占埃及国民总收入的四分之一左右。

②埃及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

英、法、美等在苏伊士运河问题上担心苏联趁虚而入。

▲英国和法国在继续保留在中东和北非的利益上有共同利益,因而相互支持。

▲英国力量的虚弱,无力在运河长期保持一支8万人的部队。

▲英埃签订了《英埃关于苏伊士运河基地的协定》(1954.10.19)。

这是个相互妥协的协定,根据该协定,英国军队将于1956.6.13撤出埃及,结束自1882年以来英国对埃及长达74年的军事占领。

埃及则同意,在土耳其或任何阿拉伯国家受到外来攻击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天文地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