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课题申报书以实践创新为核心的小学融合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750463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0.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教育课题申报书以实践创新为核心的小学融合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小学教育课题申报书以实践创新为核心的小学融合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小学教育课题申报书以实践创新为核心的小学融合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小学教育课题申报书以实践创新为核心的小学融合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小学教育课题申报书以实践创新为核心的小学融合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教育课题申报书以实践创新为核心的小学融合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docx

《小学教育课题申报书以实践创新为核心的小学融合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教育课题申报书以实践创新为核心的小学融合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教育课题申报书以实践创新为核心的小学融合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docx

小学教育课题申报书以实践创新为核心的小学融合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

以实践创新为核心的小学融合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

学科分类:

基础教育

课题类别:

重点课题

关键词:

实践创新融合课程

预期研究成果:

研究报告

课题设计论证

一、问题的提出

1.落实核心素养的迫切需要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

一直以来,在中国学生发展中,最缺乏的是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不仅仅是学科教学的任务,更是综合实践等课程的核心目标。

本课题就以整合品德课程、综合实践活动、“头脑奥林匹克竞赛”(即OM)等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

2.基于学校已有的研究基础

我校2006年就开展了OM,是武汉市介入此活动较早的学校,在OM开发与教学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14年9月,我校正式把OM融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范畴,研究以OM为核心的综合实践校本课程建设。

经过3年多的教学实践探索,该课程正式命名为慧心课程,已成为附小学生最喜欢的课程;课程教师主编的《OM任我行》一书,17年6月由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

近5年,我校学生队伍参加全国OM比赛,都获得了不错的成绩;15年,学校选派一支学生队伍赴美国参加第36届世界OM比赛,荣获亚军。

3.彰显学校办学特色的需要创造力的开发、动手实践与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是慧心课程的精髓。

它的实施,让附小学生热爱创新、热衷探究、善于合作。

这与我校“全人教育”理念,即“尊重人、信任人、成全人”的办学理念不谋而合。

慧心课程的学习内容是开放的、综合的,评价方式是多元的,让学生享受到学习的快乐,获得自信、爱上创造、健全人格。

本课题是慧心课程的深化研究,其开发与实施将会进一步彰显学校办学特色。

4.弥补现有学校课程体系的局限性

现有学校课程体系倾向是知识类、分科类的课程偏向较多,学习的目的在于掌握知识。

而实际上,课程的意义在于帮助学生建立三种联系,即人与真实世界的联系、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人和自我的联系。

这些恰是既有课程无法提供的,而以创造、合作、实践、探究为核心的慧心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正好施弥补了当前学校课程体系的局限性。

二、课题界定

1.实践创新

实践创新是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六大核心素养之一,主要是指学生在日常活动、问题解决、适应挑战等方面所形成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行为表现。

实践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将学习与实践联系起来,一方面学习时要联系实践,另一方面指学到知识与理论后要应用于实践。

创新指能根据一定的目的和任务,开展能动的思维活动,产生创意或创造新事物的能力,包含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它的核心是“新”。

实践和创新具有紧密的联系。

实践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基础,创新能力的成长需要实践。

实践就是实实在在的做、履行,亦是将创意、构想变为现实,是感受创新快乐,提高创新能力必不可少的途径。

2.融合课程

融合课程就是综合课程,是指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学科、活动,在分析性质的基础上,将它们融合在一起,构建成新的课程体系。

在本课题中,它是指整合了小学品德课程、综合实践活动以及OM的课程。

我们发现,品德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非常大的重复性,很多内容与活动都是一样的,因此课题组产生了将其融合的思想。

OM,是OdysseyoftheMind的英文缩写。

它是一项国际性的培养青少年创造力的综合性赛事活动,赛题涉及到科学技术、文化艺术、古典作品等。

参赛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进行解题,并依靠集体的力量解决问题,是一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活动。

其核心是创新实践。

在我校,融合课程又称慧心课程,就是以OM为核心的融合课程。

它秉承“大综合”的概念,秉持从“生活出发”理念,既融合了品德、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目标,又融入了OM目标。

通过慧心课程,让学生学会创造、探究、实践、合作等。

“慧心”,是指聪慧之心,意为培养学生智慧的心、智、灵,亦是本课程的最高目标,意即“智慧的心灵”。

三、国内外现状述评

1.国外研究概况

关于融合课程或综合课程,国外研究呈现出起步早、研究多的特点。

最著名的是如下三项研究。

一是对课程整合的影响因素的研究。

以Brodhangen(1998)的研究为代表。

他采用行动研究、访谈等方法,研究影响教师做出统整课程决定的相关因素是什么?

教师对待学生的信念是怎样的?

研究显示,影响教师实施统整课程有五项因素,其中以教师的信念为重要的影响因素,其他都深受教师本身使用统整课程的意愿所影响。

二是对综合课程的功能的研究。

以Weilbacher(2000)的研究为代表。

他采用访谈、焦点小组讨论等方法,研究教师为什么使用统整课程。

发现教师认同统整课程的理念,能够加强与学生、社区及社会的联系,同时能提高教师与学生建立良好关系的能力。

三是对综合课程实施中教师转变的研究。

Drake(2001)对四十二位教师进行了访谈与观察,了解教师在课程实施中关于自身角色的信念变化。

研究历时三年,三十六位教师发生了变化,教师角色由知识传递者变化为学习促进者,教师关于教与学的观念也发生了变化。

2.国内研究概况

中国对综合课程的实验与研究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

20世纪80~90年代的研究。

该时段对综合课程的研究集中在关于综合课程的内涵、特点、功能、价值、综合范围等一些最基本的理论问题的研究和对国外综合课程的介绍(王秀红等,2006)。

2000年以来的研究。

从相关著作、学位论文以及学术期刊上发表的文章看,研究集中在以下方面:

综合课程基本理论研究、课程整合的含义与相关内容、教育目的及培养目标的确立、设计取向、课程的限制、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有效策略、教师素质结构与教师培养等(郝琦蕾,2008)。

3.已有研究简评

就综合课程或融合课程而言,已有的研究基本上涉及到了综合课程的各个方面,为本课题的研究奠定了良好基础,但将小学品德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OM进行整合的,基本上还没有出现过。

  四、选题意义与价值

1.培养小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因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实践创新能力成了中国小学生最缺乏的能力。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一直都是教育改革的关注点,《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直接将实践创新当作六大核心素养之一。

本课题直接指向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必将对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起到促进作用。

2.培养学生智慧的心灵

培养学生“智慧的心灵”是我校的办学特色之一。

智慧的心灵需要实践、创新能力,也需要高尚的道德情操。

通过慧心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让附小学生及更多的孩子在学习知识、提升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同时,让其人格得到全面发展,让其心灵得到全面陶冶。

3.优化学校的课程体系

一是课程目标上与既有课程呈现互补的特征。

当前学校教育的弊端之一是知识性太强,一味让学生死记硬背,忽视能力的培养,而以项目式、主题式进行教学的慧心课程,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创意设计与动手实践的能力。

二是优化既有课程的整体育人功能。

现行的品德课程、综合实践课程以及学校开发的OM课程存在不少重复的内容,本课程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将这些重复的内容整合起来,充分发挥课程的整体育人效果。

4.提升教师课程开发能力

与大多数学校一样,我校教师大部分只有教学意识,缺乏课程意识。

课程意识是教师的一种基本专业意识,是教师对课程系统的基本认识,对课程设计与实施的基本反映。

教师明确的课程意识支配着教师的教育理念、教育行为方式、教师角色以及教师在教育中的存在方式。

课程开发能把教师的课程意识提到最重要的位置。

进行慧心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对于改变教师教与学的观念,提高教师课程开发能力,促进教师素养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五、课题理论依据

1.综合课程理论

综合课程是指打破传统分科课程的知识领域,组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学科领域构成的课程,主张整合若干相关联的学科而成为一门更广泛的共同领域的课程。

它打破了原有的学科界限,不仅要实现不同学科的综合,而且还要实行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的整合。

2.STEAM教育的理念

STEAM是科学、技术、工程、艺术、数学等课程的整合。

它一种新的教育理念与举措,主要是以基于项目的学习,基于问题的学习为主。

STEAM具有跨学科、趣味性、体验性、情境性、协作性、设计性、艺术性、实证性和技术增强性等特点。

STEAM注重现实世界与学习的联系,注重学习过程体验。

3.多元智能理论

加德纳认为每个人都拥有八种主要智能,提出了“智能本位评价”的理念,扩展了学生学习评估的基础;它主张“情景化”评估,在新课程改革中,这一理论会给我们诸多启示:

给每个学生都铺一座桥,让“各得其所”成为现实;面向每一个学生,在关注每个学生智能优势的前提下,承认个别差异,满足学生的多元发展需求。

六、课题研究目标

1.探索以实践创新为核心的融合课程的整合模式

2.探索以实践创新为核心的融合课程的教学策略。

3.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发展。

七、课题研究内容

1.探索以实践创新为核心的融合课程的基本特点

实践、创新、探究、合作既是本融合课程的实施方式(即以实践、创新、探究、合作的方式来落实该课程),也是其内容构成(即课程内容要体现实践、创新、探究、合作),同时还是该课程的目标(即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探究、合作的能力)。

2.探索以实践创新为核心的融合课程的整合模式

本融合课程将由小学品德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OM课程等整合而成,因此本课程将研究这些课程整合成“慧心”融合课程的基本模式,即如何基于这三门课的共同特点,将它们整合成一门融合课程。

3.研究以实践创新为核心的融合课程的教学模式

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通过教学来完成的。

本课题将研究教师如何将生活情境、新的技术融入课堂,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综合设计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并研究该如何激励学生不断挑战自我,实现成长。

4.提升学生参与OM竞赛的能力与水平

由于OM已成为学校的特色项目,学校每年都会派学生参与OM竞赛,因此以培养创造力、实践力为核心目标的慧心课程,既要研究如何促进全体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提高,还要研究用怎样的方式合理选拔有意愿参加OM比赛的队员,已成功入选的OM队员又该如何进行训练,以助其更好完成比赛。

八、研究假设

本课题的研究假设含有以下两个方面:

1.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有相应的课程来支撑

如要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就得有与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相适应的课程。

本研究认为,整合了小学品德、综合实践活动以及OM的融合课程适合于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因本课程渗透着创新和实践,并具有综合性。

2.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有相应的教学来保障

对于学生而言,其实践、创新能力的成长主要是通过教师的教学来实现的。

本课程的教学将使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分析并有创意地解决问题;使学生跳出书本知识的框架,在真实的情境项目中锻炼创意思考、批判思考、分工合作、剧本写作、动手制作、表演表达、应变抗挫等能力;同时自信心、责任心、家国情怀等道德情操得到了培养;并在各级OM赛事中展露风采。

九、创新之处

1.课程形式的创新

本课程整合了小学品德、综合实践活动以及OM,其核心是打破原有各要素之间独立、封闭的状态,采用融合的方式,促进各要素之间的优势互补,发挥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作用。

这种课程整合方式在当前尚不多见。

2.教学思路的创新

本课题认为,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不仅教学内容要以实践、创新为主,而且教学方式也要以实践、创新为主,即应通过立体式的、全景式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十、研究思路

首先,本课题找到了品德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OM及STEAM理念之间的共同的、核心的关键词:

创新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活性、探究性、过程性等。

其次,在分析性质的基础上,找出各年级品德与综合实践学科的核心概念与知识点,编写出合适的融合课程主体目标。

然后,依据主体目标制定融合目标,借用OM以及STEAM理念,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天文地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