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生态农业示范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750419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135.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生态农业示范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某生态农业示范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某生态农业示范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某生态农业示范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某生态农业示范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某生态农业示范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某生态农业示范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生态农业示范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某生态农业示范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某生态农业示范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某生态农业示范园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概况

第一节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

某省某生态农业示范园

2.项目承办单位:

某省农村产业协调发展服务指导中心

3.项目法人代表:

4.项目技术负责人:

5.项目主管单位:

某省发展计划委员会

6.项目地址:

某市郊区

7.项目建设目标:

建设以生态农业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运用生态学、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工程方法,以科学技术作支撑,以经济利益为中心,发展高产、高效、低耗、无污染无公害的花果蔬菜、畜禽产品。

加大科技支农力度,调整和优化农村经济结构,创建农业生产示范基地,坚持走持续发展的道路,改善生产条件、保护生态环境,进行生态农业综合开发,将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结成完整的产业链条,进行产业化经营,实现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达到生态、经济和社会三大效益的有机统一,使之成为集农业综合开发、生产经营等功能于一体的生态农业示范园。

8.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与规模

①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1000亩

良种蔬菜苗培育园,大棚60栋,特色蔬菜栽培,单体大棚180栋,蔬菜种植示范基地500亩。

②生态果园示范基地

果园:

500亩

其中:

人参果:

40亩

黄岩蜜桔:

60亩

早熟梨:

100亩

水蜜桃:

60亩

枇杷:

40亩

美国大枣:

50亩

乒乓葡萄:

50亩

猕猴桃:

60亩

草莓、小型台湾西瓜:

40亩

③绿色养殖示范基地

良种仔猪1200头

商品猪1000头

优质土鸡10000羽

④示范基地环境基础设施

园区道路建设;

其中:

主要道路1000米

次要道路1500米

给排水工程;

供电及电气设备;

⑤沼气池:

300米3及配套设施

⑥排灌系统(喷灌、滴灌)

⑦项目总投资:

798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760万元,流动资金38万元。

9.项目实施期限

拟从2002年12月到2003年12月,1年内达到本报告提出的规模目标。

该园建成后,其收益可继续投入农业新技术更新,使项目继续发挥示范推广作用。

第三节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依据

1.国家、某省、某市《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

2.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菜蓝子”工作的通知,国发[1997]22号。

3.《国务院关于当前产业政策要点的决定》

4.《某省当前产业政策重点的决定》

5.国家关于现代农业示范项目建设的文件

6.国家计委和建设部联合颁发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与参数》

7.其他有关法规文件及委托本院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委托合同。

第四节可行性研究范围

本可行性研究报告以建设无公害蔬菜、生态果园、绿色养殖的农业生态示范为主要研究对象。

对项目农业结构调整布局,种植场地选择,建设条件进行分析,选择具有抗性的蔬菜良种和优质畜禽品种及种植养殖技术,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的选择。

拟建规模、投资估算,项目经济效益测算作为重点,具体内容有:

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建设条件和规模

3.市场预测

4.生产技术方案

5.公用工程及生态、环保卫生、防疫

6.生产组织,劳动定员,技术培训

7.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8.财务效益分析

第五节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单位:

万元

序号

项目

单位

指标

1

总投资

万元

797.540

2

年销售收入

万元

925.000

3

年总成本

万元

801.370

4

年经营成本

万元

736.900

5

年销售税金

万元

36.320

6

利润总额

万元

87.310

7

财务内部收益率

%

15.090

8

财务净现值

万元

94.000

9

投资利润率

%

11.408

10

投资利税率

%

15.962

11

资本金利润率

%

11.408

12

借款偿还期

13

投资回收期

6.250

14

盈亏平衡点

%

79.255

15

资产负债率

%

3.290

 

第六节可行性研究报告结论

1.建设生态农业示范园是现代农业科技与农业生产的有机结合,在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并举的基础上达到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的,走农业产业化道路;向高产、优质、高效的现代农业方向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为市场提供无公害农副产品,是符合当前国家和我省农业产业政策的。

2.项目区环境条件好、气候适宜、雨量充沛、土地资源丰富,可充分发展多种农业项目。

本项目从现代农业生态示范考虑各子项目的综合开发利用,使项目总体上产生良性循环,变废为宝,并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保护了环境,有显著的生态效益。

3.项目建成后,保证了某市近郊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生态农业是一种新型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示范园的建设可带动某市区域农业科学技术推广和应用,使某市的环境质量得以改善,真正做到对资源与生态环境的保护。

4.本项目各子项均引进良种栽培和饲养,采用先进的耕作技术和饲养方法,依托科研院校不断更新,做到高投入、高效益,在调整生态生产模式的同时,发展深加工,形成产业化生产,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

项目拟生产优质农副产品为主,全面开发无公害、有机食品及畜牧良种,供应某市市场及辐射周边区域,起到示范推广作用,市场前景十分看好。

5.项目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明显,财务评价指标均高于一般农业项目,项目是可行的。

6.建议:

项目必须有规划,按规划组织较强的班子负责实施,技术上一定要依托高水平的科研单位和技术人员指导,在实施中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和市场需求,选择种植养殖的品种,注重生态,保护环境。

本项目区地处市近郊,紧邻某农业大学、某农业科学院及相关科研、教育单位。

可充分发挥其科研成果转化的优势及技术、人才资源优势,科技支撑基础雄厚,科技贡献率高。

第二章

项目的必要性与市场分析

第一节:

项目的必要性

某是一个农业省份,自进入九十年代以来,在某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省农业在结构调整、农产品总量扩张、农民由温饱向小康目标迈进等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

生态农业是农业持续发展的生产模式。

发展生态农业,进一步加强生态农业建设既是保证农业持续、稳妥、健康发展和保证我国农业现代化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又是造福子孙后代的千秋大业。

2010年国家远景目标纲要再一次强调“把加强农业放在发展国民经济的首位”。

在2000年全国农业工作会议上,党中央、国务院对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作了整体部署,确定农业的发展战略目标:

增加农业投入,走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的集约持续发展的道路,实现人口资源、生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协调共进,形成良性循环,建设成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农业。

分析我省自身的特点,我们清楚地看到,我省传统农业“一小三低”(规模小、低投入、低产出、科技含量低),其导致在农业产品结构优化、产业关联体制创新和新技术应用能力等方面与先进省市相比有较大差距,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所受的发展压力越来越大,特别是中国加入WTO以后,这个问题显得更加突出。

“入世”对某传统农业是一个严峻挑战,农业结构调整势在必行。

然而,“入世”对现代农业的发展也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广阔的市场空间。

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某选择了生态农业和有机食品作为突破口,顺应了“入世”需要。

目前存在的问题还是无效生产能力过剩与有效需求不足的矛盾。

根据省委省政府提出“21世纪某在高标准下将以生态农业为主的现代农业、以有机食品为主的食品产业、以生态旅游为主的旅游业培育成为新的支柱产业”的战略布署,我们用优质化去改造传统农业产业,用特色化形成新的农业支柱产业,加速农业产业的结构调整和升级换代,是十分必要的。

随着人类进入21世纪,我国农业进入可持续发展的探索热潮。

从单纯的追求数量转向追求质量,从追求产量的增长转向追求综合效益的提高。

全球的农产品消费市场普遍关注安全性,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以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生产有机食品为特征的现代生态农业应运而生,未来人们对绿色无公害食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而食品安全问题却成了我国农产品的“瓶颈”,因此,发展生态农业、开发无公害绿色食品有其必要性和迫切性。

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建立科学的农业生态模式,选择科技含量高的优良品种,生产无公害的粮食、果蔬、畜禽,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已成当今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

在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并举的基础上达到农业可持续性发展。

项目选择基础设施条件较好,农民素质较高,有一定畜禽养殖基础,交通便利的地区,建立生态农业示范园,是符合我省农业产业政策的。

某市是一个旅游城市,历史人文景观和美丽市容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

随着假日的增多,市区居民的休闲旅游的兴趣越来越浓。

崇尚回归自然、返朴归真的农家乐假日休闲旅游,近郊农村现代农业生态模式的建立,可大力发展生态旅游,把生态农业区的建设与生态旅游建设统一起来,提高产业的关联度,带动其它产业的共同发展,不但为某市提供了新的旅游项目,而且宣传了生态农业科普知识,增加了经济效益,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发展与进步,采用现代农业生产模式,加大科技兴农力度,调整和优化村经济结构,进行山水农业综合开发,通过示范园的建设将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联结成完整的产业链条,进行产业化经营,实现农业生产与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

通过示范园的建设,从而起到生产技术、生产方式、经营模式、消费方式和直接参与等方面的示范样板基地的作用,带动某市和周边地区农村运用高新生物技术走高产、优质、高效、低耗和无污染的生态新路子,实现该地区从农业资源型开发向农业科技型开发转变,达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因此,建设该示范园是十分必要的。

第二节市场分析

随着人类跨入21世纪,对环境保护、生态农业由感性认识转到了理性认识,人们从单纯追求数量转向追求质量,从追求产量的增长转向追求综合效益的提高。

以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生产有机食品为特征的生态农业应运而生,并呈方兴未艾之势。

生态农业代表了21世纪农业的发展方向,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特点之一,合理安排农村产业结构,选择科技含量高的优良品种,采用绿色种养技术,形成一定规模的产业化生产,将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将有广阔的市场。

创新蔬菜品种、发展蔬菜生产是国家种子工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绿色无公害、保健型的蔬菜,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主要副食品,目前市场上为数不多,供不应求,深受人们的欢迎。

利用无公害农产品加工的绿色食品和工业产品,是人们优先采购的品种,具有很高的附加值和经济效益,发达国家对绿色食品的需求以每年25%-30%速度增长,而且大部分依赖从发展中国家进口,到2005年欧盟和美国市场绿色(有机)食品销售额将达1050亿美元。

按生态农业模式建设的示范园,将推动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的发展,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优势,我国面临加入WTO,这是我国发展该产品的好机遇。

蔬菜农副产品生产均属劳动密集型产业,我国人多地少,农民有精耕细作的好传统,生产成本相对较低。

就蔬菜一项国外价格一般是我国国内的5-8倍,加入WTO以后,蔬菜产品在国外市场竞争中居有利的地位,近年来我国蔬菜出口贸易稳步增长,1998年总出口量达196.34万吨,出口额13.9亿美元,其市场前景广阔。

蔬菜生产中有害物质污染已越来越严重,不少地方却出现过食用污染蔬菜造成的急性中毒事件,特别是农药残留已严重影响到人们的身体健康。

人们开始认识到农业资源与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未来的农业的优势决定于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研究创新能力及相应研究成果的转化率,即要大幅提高土地生产率又要维护改善农业资源基础与生态环境,因此,建设生态农业示范基地,引导农民发展生态农业、生产无公害、绿色、有机蔬菜是人们保证生活质量,提高健康水平的需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天文地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