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下册音乐整册教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750184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5.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三年级下册音乐整册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小学三年级下册音乐整册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小学三年级下册音乐整册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小学三年级下册音乐整册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小学三年级下册音乐整册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三年级下册音乐整册教案.docx

《小学三年级下册音乐整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三年级下册音乐整册教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三年级下册音乐整册教案.docx

小学三年级下册音乐整册教案

第一单元童趣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歌曲《快乐宝贝》

教学目标:

这是一节以声乐为主、律动为辅的综合课。

学生们通过自学和教师指导的学习方式,正确掌握歌曲的旋律、节奏,并能为歌曲创编律动。

教学过程:

1.律动。

教师教学生作与歌曲有关的律动。

2.教师范唱歌曲。

师:

同学门的动作真美,现在请大家休息休息,听老师唱一遍歌曲。

师:

这一遍,我想请同学们配合我一下,说的部分,请同学们来完成。

3.学唱歌曲

师:

请同学们看看歌片,跟着录音带自己学唱歌曲。

4.教师指导纠正歌曲。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欣赏乐曲《鸟店》

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鸟店》这首管旋乐曲,教育学生

爱护鸟类,为建设我们绿色家园作出自己的贡献。

教学过程:

1.情绪欣赏。

师: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歌曲,再这首乐曲中,表现了这样几种,表现了这样几种情绪:

紧张、安详、欢优美、,请同学们在欣赏第一遍后,根据乐曲的顺序,把这几种情绪进行排序。

生:

一边听一边排序。

师:

谁来说一说你排序的结果?

生:

第一是宁静、安详,第二是欢快、优美,第三是紧张、恐怖,第四有是欢快、优美。

师:

大家听得非常认真。

2.编故事欣赏。

3.分段欣赏。

4.表演欣赏。

学生门在欢快的音乐声中,全部“飞出”教室。

结束本课教学。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歌曲《打秋千》

教学目标:

通过学唱歌曲《打秋千》,培养学生的合唱能力,在合唱中学会与人合作。

教学过程

1.范唱(录音)。

提问:

歌曲《打秋千》是一首合唱歌曲,请同学们在听的过程中检验一下自己的耳朵,看能否听出两个声部,如果听出来了,就请告诉我们第二声部唱的什么。

师:

播放录音范唱。

2.学生学唱高声部。

学生以模唱形式学唱高声部。

师指导纠正。

3.学唱低声部。

教师指导纠正。

4.两声部合唱。

教师指导纠正。

(1)两声部要互相倾听别的声部的演唱。

(2)低声部为伴唱,音量要恰当。

第二单元 可爱的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小船〉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感受44拍歌曲优美的意境,感受家庭的温暖,深情地演唱歌曲。

知道学生声断气连地演唱,并准确唱好弱起拍。

教学过程:

听歌曲〈小小的船〉,学生听辨歌曲名字,并跟着轻声演唱。

学唱歌曲〈小船〉。

(1)分别听歌曲〈小小的船〉和〈小船〉第一段歌词,熟悉歌曲旋律。

a.提问:

请你感受一下这两首歌曲有什么不同?

b.复习43拍的含义,学生思考或讨论总结出44拍号的含义。

c.再听歌曲感受44拍的韵律,身体作律动。

(2)学习歌曲〈小船〉的曲谱。

a.分两组采用接唱的方式,师生接唱或每组演唱一个乐句的接唱方式学习曲谱。

b.在曲谱中找出你没学过的音符:

认识全音符、掌握全音符时值。

c.指导学生演唱好弱起拍。

(3)学习歌曲〈小船〉的歌词。

(4)学生轻声演唱歌曲。

4.教师提问:

你还会哪些歌唱爸爸妈妈的歌曲,给大家唱一唱。

5.课后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欣赏歌曲〈内衣巴河〉

教学目的:

欣赏〈内衣巴河〉,了解拉丁美洲民族特色的歌曲,感受作者对内衣巴河旁充满爱的、温暖的小草房的眷恋之情。

教学过程:

音乐游戏:

我来唱——“七色迷宫”。

(1)有多少条路可以走出迷宫?

(2)谁能听出老师弹奏的路线?

2.复习演唱歌曲《小船》。

分小组以不同的形式进行歌曲汇报展示活动,师生共同进行评价,为每组打分。

3.欣赏歌曲《内衣巴河》。

(1)初听歌曲《内衣巴河》,感受歌曲的节拍和歌曲情绪。

提问:

歌曲是几拍子的?

表现的什么情绪?

(2)欣赏歌曲了解歌曲表现内容、演唱形式。

(3)欣赏歌曲轻声跟唱,进一步感受歌曲风格。

(4)师生朗诵歌词。

(5)学生轻声跟歌曲录音演唱歌曲。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可爱的家》

教学目标:

以饱满的声音演唱歌曲《可爱的家》,表达对家的热爱,并用口风琴吹奏旋律片断。

准确的演唱歌曲的弱起节奏和附点节奏。

教学过程:

1.音乐游戏:

七色迷宫

(1)谁能听出老师弹奏的路线?

(2)音乐游戏:

节奏、视唱。

2.复习演唱歌曲《小船》,复习欣赏《内衣巴河》。

歌曲《小船》和〈内衣巴河〉都表现了对家的依恋,对父母的爱。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英国歌曲〈可爱的家〉,我们来听一听。

3.学习歌曲〈可爱的家〉。

(1)学习曲谱。

教师范唱曲谱。

学生直接跟琴演唱第一、二乐句曲谱。

第三至六乐句学生小组形式学习曲谱,以口风琴辅助演唱。

(2)学习歌词。

1.教师简述歌曲〈可爱的家〉词、曲作家的小故事。

听录音范唱。

提问:

你觉得这首歌曲应该以怎样的声音来演唱?

2.学生朗诵第一段歌词了解歌词意思,并跟琴小声演唱第一段歌词。

提问:

你觉得哪一句不好唱?

谁来帮助他?

教师引导学生准确演唱。

3.学生朗读和演唱二、三段歌词。

4.演唱整首歌曲。

学生自己伴奏和演唱歌曲〈可爱的家〉。

5.课后小结。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欣赏〈布娃娃〉

教学目标:

欣赏〈布娃娃〉,感受乐曲令人伤感的旋律和歌词,了解领合唱的演唱形式,同时启发孩子们珍惜自己的幸福并且关爱每一个需要帮助得人。

教学过程:

1.复习演唱、演奏歌曲〈可爱的家〉。

我们都有一个温暖的家,有爸爸妈妈的关爱,

但是还有一些没家的孩子。

2.欣赏歌曲〈布娃娃〉。

(1)欣赏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

教师声情并茂地自弹自唱歌曲。

(2)提问:

听了这首歌曲你有什么感受?

学生思考回答。

(3)欣赏歌曲,轻声跟唱、熟悉歌曲旋律和歌词,进一步感受歌曲的情绪。

(4)欣赏歌曲,了解歌曲的演唱形式,速度等音乐要素对音乐情绪的影响。

听录音范唱,学生心里默唱。

提问:

歌曲是哪种演唱形式?

是什么速度的?

以怎样的声音表现的?

学生分小组讨论并回答。

提问:

为什么用中速稍慢的速度演唱?

可以用其他速度延长吗?

为什么用连贯柔和的声音演唱,可不可以变化?

师生变化演唱速度和声音进行对比,感受音乐要素对音乐情绪的决定作用。

(5)欣赏歌曲、学生演唱歌曲。

(6)分小组进行表演。

3课后发散思考:

4.欣赏并演唱歌曲〈布娃娃〉。

5.课后小结。

提问:

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使你想到了什么?

第三单元农家孩子的歌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小瓜棚》

教学目标:

培育热爱农村的思想感情,初步学会歌曲。

教学过程:

1.导入。

导入西瓜,西瓜成熟时要有人看瓜,就要搭一个小瓜棚,同学们知道为什么要看瓜吗?

看瓜是很苦的劳动,同时也是很快乐的,引导学生分析歌词,体会主人公热爱家乡、热爱劳动的心情和乐观风趣的性格。

2.听几遍录音范唱。

3.跟着录音轻声学唱歌曲,要求学唱时眼光能同时看到歌谱。

歌曲中有大量的节奏,要提示学生注意,波音和后倚音处应予解释。

最后离开录音跟着教师的琴声演唱歌曲。

4.布置课外作业为歌曲《小瓜棚》收集、录制背景音响。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欣赏乐曲《森林水车》《打枣》。

教学目标:

区别《森林水车》中悠静的旋律与欢快的旋律,初步记住并能辨认描写水车转动的旋律。

认识民族乐器唢呐,能辨别唢呐的音色。

教学过程:

一.欣赏管旋乐合奏《森林水车》。

(1)这首乐曲与《在钟表点里》和《森林里的铁匠》被称为世界三大最大最具描绘性的标题鲜明的乐曲,我们要静静地听赏,并争取记住他的音乐,今后再次听到时能够辨认出来。

(2)学习歌曲旋律。

(随伴奏学习歌曲旋律)

1.朗读歌词。

2.学唱歌词。

3.表现歌曲。

二.欣赏《牧歌》

1.先听一遍《牧歌》录音,感受内蒙民歌的音调,讲授无伴奏合唱知识:

只用人声演唱而不用乐队伴奏的合唱形式。

2.多次反复聆听,除从音色上感受外,再从力度、和声的变化上去体会其美感,教师在每遍听前可作适当的分析引导,启发学生想象。

3.发表想象。

三.小结。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冬瓜和南瓜》。

教学目标:

理解歌曲的思想内涵,初步学会歌曲,能有表情地演唱。

教学过程:

1.导入:

从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有大多数人民生活在农村,农民的状况如何决定着国家的命运引入,再丛改革开放后农村面貌的变化和农村儿童的生活乐趣等方面导入本单元的课题,引起学生们的兴趣和关注。

2.学唱歌曲《冬瓜和南瓜》。

(1)请学生阅读或朗读歌词后提问:

这首歌曲中的两为位主人公的一种什么精神?

(2)学唱歌词,注意歌曲中的切分节奏,还应注意休止符,尤其是八分休止符。

(3)学唱最后12小节歌谱,要求学生注意到歌谱中没有“4”和“7”这两个音。

3.再次复习歌曲《冬瓜和南瓜》,并要求课下设计恰当的表演动作。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较为熟练地演唱《小瓜棚》并为之配上背景音响,欣赏歌曲《采蘑菇的小姑娘》。

教学目标:

1.通过收集《小瓜棚》的背景音乐和配合歌声运用这些背景音乐,培育学生收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并由此激发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2.通过欣赏歌曲《采蘑菇的小姑娘》,使学生感受欢快的民族音调,并对小姑娘的性格产生同感。

教学过程:

1.导入。

在歌曲《小瓜棚》中我们看到了一位乐观自信、非常热爱自己、家乡、热爱劳动的农村小男孩的生动形象,本节课我们来欣赏一首描绘性格的小女孩生动形象的歌曲——《采蘑菇的小姑娘》。

(1)初听歌曲。

提问:

听了这首歌曲后感到哪几句给你的印象最深?

(2)复听歌曲。

进一步领会歌曲的说唱风格和激发学生欢乐的情绪。

小结:

我们应向主人公学习什么?

2.复习歌曲《小瓜棚》,可穿插领唱、独唱等形式,要求唱的较为熟练。

3.加入背景音响,丰富演唱效果。

在演唱歌曲过程中将这些音响加进去,要求加得巧妙,例如在唱到“听见鸟儿鸣”时,加入鸟鸣声等,不必将同一音响从头至尾都加进去。

如学生带来这些音响的录音带,录音机可由学生来操纵。

第四单元绿色的梦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欣赏《苗岭的早晨》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根据音乐的情绪为音乐分段。

2.了解小提琴和口笛的音色。

3.了解作曲家陈刚及愈逊发激发学生对中国民族音乐的热爱之情。

4.创作表演。

教学过程:

1.导入部分:

出示图片指导学生认识乐器的名称及听辨音色。

设问:

他们之间有什么关联?

学生:

猜测。

2.初步欣赏。

教师:

播放音乐。

学生:

完整地欣赏切注意音乐出现了几种情绪。

设问:

你们听到音乐中出现过几种情绪?

学生:

说出自己的答案。

3.分段欣赏。

第一乐段:

播放教师第一乐段,设问:

引子部分想要把人们的思绪带到哪里

学生答案:

竹楼、山寨

第二乐段:

教师播放第二乐段,设问:

请你选择第二乐段与

第一乐段的关系。

教师设问:

你为什么这样选?

学生问答:

旋律、节奏及情绪上发生的变化。

第三乐段:

教师播放音乐,设问:

这段音乐听过吗?

4.创作表演:

分组进行。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少先队植树造林歌》

教学目标:

1.以欢快、活泼的情绪,饱满而富有弹性的歌声,表现种树时的愉快心情及盼望小树成材的美好心愿。

2.体会连音线在歌曲中的作用。

3.用律动的方式进行表演。

教学过程

1.复习上节课欣赏的乐曲《苗岭的早晨》。

2.导入新课。

美妙的音乐将我们带到了山清水秀的苗家山寨,生活在那里的人们该是多么幸福。

可是生态环境的破坏是如此严重,怎么办?

学生:

回答问题

3.学唱歌曲。

(1)听歌曲范唱,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

(2)简要介绍歌曲的创作背景?

(3)学习歌谱:

注意歌曲中的连线。

(4)学习歌词。

4.创编歌曲的律动。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欣赏木琴独奏《小松树》

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乐曲,培养学生正确地聆听音乐的习惯;在教师的指导下模唱乐曲的主题旋律,并通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天文地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