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忻州市五寨县《教育专业能力测验》教师招考考试真题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7499520 上传时间:2022-12-06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32.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省忻州市五寨县《教育专业能力测验》教师招考考试真题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山西省忻州市五寨县《教育专业能力测验》教师招考考试真题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山西省忻州市五寨县《教育专业能力测验》教师招考考试真题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山西省忻州市五寨县《教育专业能力测验》教师招考考试真题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山西省忻州市五寨县《教育专业能力测验》教师招考考试真题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西省忻州市五寨县《教育专业能力测验》教师招考考试真题Word格式.docx

《山西省忻州市五寨县《教育专业能力测验》教师招考考试真题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省忻州市五寨县《教育专业能力测验》教师招考考试真题Word格式.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西省忻州市五寨县《教育专业能力测验》教师招考考试真题Word格式.docx

C、认识的交往性

D、有领导的认识

【解析】教学过程是认识的一种特殊形式,其特殊性在于,教学过程是学生个体的认识,是由教师领导未成

熟的主体通过学习知识去间接认识世界,包括认识的间接性、交往性、教育性以及有领导的认识。

6、有利于教育普及的学制是()。

A、双轨制

B、单轨制

C、分支型学制

D、多轨学制

【解析】美国的单轨制开创了从小学直至大学,形式上任何儿童都可以入学的单轨制,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

教育的普及。

7、下面关于“学生是发展中的人”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

B、学生自身是一张白纸

C、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D、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解析】学生是发展的人是指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

中的人。

8、小学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时,对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这说明教育对文化具有()。

A、集成功能

B、传递功能

C、选择功能

D、创新功能

【解析】小学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时,对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这说明教育对文化具有选择功能。

选C。

9、根据(),可以把知识分为直接知识和间接知识。

A、知识的反应水平

B、知识的抽象水平

C、知识的来源

D、知识的加工方式

【解析】根据知识的来源,可以把知识分为直接知识和间接知识;

根据知识的反应水平,可以把知识分为感性

知识和理性知识;

根据知识的抽象水平,可以把知识分为具体知识和抽象知识。

10、王老师上课时从学生学习活动中及时获得反馈信息,进而调节和控制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率,此种做

法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A、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B、反馈调节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最优化原则

【解析】反馈调节原则是指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从教与学的活动中及时获得反馈信息,以便了解教与学

的情况,调节和控制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率。

11、某学校准备对学校的20多位进行考核,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学校对教师考核内容?

()

A、政治思想

B、业务水平

C、工作成绩

D、课时量

【答案】D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二十二条规定:

“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应当对教师的政治思想、业务

水平、工作态度和工作成绩进行考核。

教育行政部门对教师的考核工作进行指导、监督。

”故选D。

12、“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体现的是教师职业角色的()方面。

A、传道者的角色

B、授业者的角色

C、示范者的角色

D、朋友的角色

【解析】“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体现的是示范榜样的作用,教师是起到示范者的角色。

示范者角色指教师的

言行是学生学习和模仿的榜样,教师的言论行为、为人处事的态度会对学生具有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

用。

13、在教育工作中,“不陵节而施”依据的是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

A、顺序性

B、个别差异性

C、互补性

D、阶段性

【解析】个体身心发展在整体上具有一定的顺序性,身心发展的个别过程和特点的出现也具有一定的顺序性,

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要循序渐进地促进个体的发展。

14、现代教学媒体是现代教学的()。

A、内容

B、目的

C、手段

D、结果

【解析】电子视听设备、多媒体等现代教学媒体是一种教学的手段。

15、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认识可划分为不同的阶段,其中,()是教学的中心环节。

A、引起学习动机

B、领会知识

C、巩固知识

D、运用知识

【解析】领会知识是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

16、“熟能生巧”“业精于動”体现了桑代克的尝试一错误学习基本规律中的()。

A、准各律

B、练习律

C、效果律

D、反射律

【解析】练习律是指对于学习者形成的某种联结,在实践中正确地重复这种反应会有效地增强这种联结。

选B。

17、与教育者、教育中介系统共同构成教育基本要素的是()。

A、受教育者

B、教育领导者

C、教育方法

D、教育内容

【解析】教育的基本要素:

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

18、品德心理结构最具动力色彩的是()。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行为

D、道德意志

【解析】道德情感是品德心理结构中最具有动力色彩的成分。

19、品德心理结构最具动力色彩的是()。

20、下列属于常见的心智技能的是()。

A、驾驶汽车

B、洗衣服

C、解应用题

D、拉小提琴

【解析】心智技能也称为智力技能、认知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

阅读技能、写

作技能、运算技能、解题技能等都是常见的心智技能。

21、教育法规是人们教育行为的标准,人们是否进行教育行为是以教育法规为准绳的。

这体现了教育法规的

()功能。

A、规范功能

B、标准功能

C、预示功能

D、强制功能

【解析】教育法规的标准功能是指教育法律规范是人们教育行为的标准,人们是否进行教育行为是以教育法

规为准绳的。

22、建构主义心理学被视为“教育心理学的一场革命”,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是心理学发展史中行为主义

发展到认知主义后的进一步发展。

下列关于建构主义的理解正确的是()。

A、学习是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的过程,学习者是主动的信息构建者

B、认为知识不可能脱离活动情境,学习应该与情境化的社会活动结合起来

C、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只是一种解释,往往存在最终的答案

D、建构主义者重视知识获得的结果,强调学习的结果比学习的过程更为重要

【解析】建构主义者认为:

学习不是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的过程,而是学生建构知识的过程;

知识往往不存

在最终答案;

建构主义者更重视知识获得过程。

2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清末“百日维新”中的教育改革措施的是()。

A、颁布近代学制

B、废除八股考试

C、设立京师大学堂

D、书院改学堂

【解析】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最早由国家正式颁布的学制——壬寅学制,是清政府的管学大臣张百熙于1902

年主持拟定的。

清末“百日维新”的教育改革措施有:

设立京师大学堂;

废除八股考试、改革科举考试;

讲求

西学,普遍建立新式学堂。

24、我国第一本马克思主义的教学著作《新教育大纲》的作者是()。

A、陈独秀

B、李大钊

C、陈鹤琴

D、杨贤江

【解析】杨贤江(1895—1931)是中国最早用马克思主义论述教育问题的教育家,他以李浩吾的化名写的

《新教育大纲》是我国第一本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

故选D。

25、素质教育强调“选择适合儿童的教育,而不是挑选适合教育的儿童”。

这说明素质教育()。

A、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B、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C、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D、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解析】四个选项都是素质教育的内涵,题干中反映的是素质教育不是为了选拔,而是面向全体学生。

故选

B。

26、“生活本身没有任何价值,它的价值在于怎样使用它”——卢梭。

这句话体现了哪种理论()。

A、社会本位论

B、个人本位论

C、教育无目的论

D、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的统一

【解析】卢梭是个人本位论的代表人物之一,他认为确立教育目的的根据是人的本性,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

值,而不是为某个社会集团或阶级服务。

27、班集体形成的重要标志之一是()。

A、成立班委会

B、开展班级活动

C、形成正确舆论和良好班风

D、确立了班级工作计划

【解析】班集体形成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形成正确舆论和良好班风。

28、教师自觉利用环境和自身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熏陶和感染的德育方法是()。

A、指导自我教育法

B、榜样示范法

C、实际锻炼法

D、陶冶教育法

【解析】陶冶教育法就是教师利用环境和自身的因素,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使其在耳濡目染

中受到感化的方法。

29、教师职业道德评价要体现社会主义的性质,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有利于广大教师提高社会主义的思想觉

悟和道德水平。

这体现的是教师职业道德评价原则的()。

A、方向性原则

B、客观性原则

C、科学性原则

D、教育性原则

【解析】方向性原则是指教师职业道德评价要体现社会主义的性质,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有利于广大教师提

高社会主义的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

30、班集体形成的主要标志之一是()。

A、成立了班委会

B、开展了班级工作

C、形成了正确舆论

D、确定了班级工作计划

【解析】班集体形成的重要标志是形成了正确的舆论与良好的班风。

31、—个人对人、对己、对事、对物的态度是()。

A、与生俱来的

B、在先天因素基础上形成的

C、是实践锻炼的结果

D、通过学习而形成的

【解析】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不是天生的,无论是对人还是对事,各种态度都是通过个体与环境相互

作用而形和改变的。

32、得出学习即强化的观点的实验是()。

A、经典条件反射实验

B、操作条件反射实验

C、榜样学习实验

D、顿悟学习实验

【解析】根据操作性条件反射实验后白鼠的行为反应,提出了强化理论,认为学习即强化。

33、通过测量得到结果的一致性说明测量的()。

A、效度

B、信度

C、区分度

D、标准化

【解析】信度是指一个测验量表的可靠程度,即同一测验多次测量结果的稳定性程度。

34、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始于英国教育家()。

A、斯宾塞

B、洛克

C、麦克费尔

D、科波菲尔

【解析】课程指学生要沿着学习的“跑道”进行学习,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始于英国教育家斯

宾塞。

作为教育科学的重要倡导者,他把课程解释为教学内容的系统组成。

35、将拥有二十四个记忆单位的二十四个节气编码成只有四大记忆单位的《二十四节气歌》帮助记忆,这是

利用了记忆编码中的()策略。

A、系统化

B、联想

C、替换

D、组块

【解析】由组块编码的定义可知。

36、小海家长给刘老师送贵礼,托其给小海换座位,刘老师收礼并换了座,其做法()。

A、体现礼尚往来的良好品德

B、体现关心学生

C、利用职权谋私

D、严慈相济

【解析】廉洁从教是《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第七个规范,它要求广大教师应具备高尚情操,发扬奉献

精神,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影响,不利用职权之便谋取私利。

37、人口的阶级构成对教育的影响最主要体现在()上。

A、受教育程度的高低

B、受教育权的分配

C、科学文化素质

D、职业素质

【解析】在阶级社会里,人口的阶级构成对教育的影响最主要体现在受教育权的分配上。

被压迫阶级的受教

育权在很大程度上被剥夺了。

38、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如果用简单粗暴、讽刺挖苦的做法来处理问题就违反了()原则。

A、知行统一

B、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

C、正面教育,积极疏导

D、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相结合

【解析】疏导原则就是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拒绝用简单粗暴的做法来处理问题的原

则。

39、对少年期意志品质特点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果断品质有发展,反应快、行动快,有轻率行为表现

B、自制能力有所增强,但自制力水平有局限性

C、坚韧性还很不成熟,其行为容易虎头蛇尾,半途而废

D、意志品质还不完全成熟,还有某些弱点

【解析】少年期意志品质处于自觉性和幼稚性、独立性与依赖性并存的矛盾状态。

其特点包括:

果断品质有

发展,反应快、行动快,有轻率行为表现;

自制力有所增强,但自制力水平不高;

坚持性还很不成熟,其行

为容易虎头蛇尾、半途而废。

40、对于如何进行评价才能保证评价结果的可信度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教学评价的标准和方法应该符合教学实际,特别是评价结果,不能主观臆断或掺入个人态度

B、教学评价应该涉及各个方面,不能以点代面

C、教学评价应该把评价和指导结合起来,使被评价者明确努力的方向

D、评价数据应该采用最先进的技术手段进行分析处理,这样可信度才高

【解析】运用先进的技术队评价数据进行分析并不能保证评价结果的高可信度。

41、下列不属于侵犯了学生的人身自由权的是()。

A、以不恰当的方式提供学生成绩

B、非法拘禁和限制学生

C、非法搜查学生

D、非法限制学生表达自由的权利

【解析】BCD属于侵犯了学生的人身自由权,A选项侵犯了学生的隐私权。

42、决定着教育领导权和受教育权的主要因素是()。

A、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

B、社会人口数量和结构

C、社会文化传统

D、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解析】谁掌握了生产资料的所有权,谁就掌握了国家政权,谁就掌握了学校教育的领导权;

政治制度通过

各种方式影响受教育权在社会中的分配。

43、从系统管理学的角度看,师生关系体现为伦理关系、管理关系、法律关系与人际关系等。

处于最高层次

的是()。

A、伦理关系

B、管理关系

C、法律关系

D、人际关系

【解析】师生之间的伦理关系是指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构成一个特殊的道德共同体,各自承担一定

的伦理责任,履行一定的伦理义务。

这种关系是师生关系中最高层次的关系形式,对其他关系形式具有约束和

规范作用。

44、班主任工作的首要任务是()。

A、钻研教材

B、掌握课程标准

C、了解和研究学生

D、组织班集体

【解析】班主任工作的首要任务是了解和研究学生。

45、我国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成文法典——(),是战国时期魏国的李悝于公元前407年编成的。

A、《开皇令》

B、《法典》

C、《法经》

D、《法言·

学行》

【解析】战国时期魏国的李悝于公元前407年编成的《法经》是我国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成文法典。

46、我国在新世纪谋求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的重要战略是()。

A、发展经济

B、科技创新

C、科教兴国

D、依法治国

【解析】“科教兴国”是指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

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

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强盛,以谋求国家富强和民

族振兴。

47、在安排课表时要充分考虑到各门学科之间的相互影响性质和特点,促使课程之间的积极影响,防止消极

48、把学习成就看作是赢得地位和自尊的根源,这是一种()。

A、认知内驱力

B、自我提高内驱力

C、附属内驱力

D、生理性内驱力

【解析】自我提高的内驱力是指个体由自己的学业成就而获得相应的地位和威望的需要,它不直接指向知识

和学习任务本身,而是把学业成就看作贏得地位和自尊的根源。

这是一种间接的学习需要,属于外部动机。

49、黄老师是初三

(2)班的班主任,为了让学生严格遵守纪律,对于违纪的学生进行罚款,少则10块,多

则100,两个班的学生都敢怒不敢言,黄老师的做法违背了职业道德规范中的()。

A、终身学习

B、教师育人

C、爱国守法

D、因材施教

【解析】黄老师对学生罚款的行为侵犯了学生的权利,属于违法行为。

50、2300多年前,战国时期齐国创办的()是世界上最早的公立大学,开创了百家争鸣、兼容并蓄的

学术先河。

A、稷下学宫

B、杏坛学宫

C、尼山论坛

D、西河之学

【解析】稷下学宫是世界上第一所由官方举办、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高等学府。

中国学术思想史上的“百

家争鸣”,是以齐国稷下学宫为中心的。

它作为当时百家学术争鸣的中心园地,有力地促成了天下学术争鸣

局面的形成。

51、程序性知识的表征形式是()。

A、命题网络

B、产生式

C、认知结构

D、图式

【解析】陈述性知识主要以命题和命题网络的形式进行表征,表象和图式也是其重要形式;

程序性知识则主要

以产生式和产生式系统进行表征。

52、教育的本质特征是()。

A、科学性

B、系统性

C、育人性

D、知识性

【解析】教育的本质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即育人性。

53、建构主义的知识观强调知识的()。

A、动态性

B、客观性

C、永恒性

D、普遍适应性

【解析】建构主义在知识观上强调知识的动态性,知识并不是对现实世界的绝对正确的表征,不是放之各种

情境皆准的教条。

54、教学是教师向学生系统传授知识和技能的专门活动,主要包括教师的讲授、学生的学习和师生间的互

动。

对于教师来说,日常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备课

B、上课

C、课外辅导

D、检查评定成绩

【解析】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是:

(1)备课;

(2)上课;

(3)课外作业的布置与反馈;

(4)课外辅导;

(5)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上课。

55、学校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教学

B、德育

C、管理

D、科研

【解析】学校的中心任务是培养人才,人才培养的中心环节是教学工作,因此教学工作始终是学校的中心工

作。

56、在归因模式中,能力属于()因素。

A、内部的,稳定的,不可控的

B、内部的,不稳定的,可控的

C、外部的,稳定的,不可控的

D、外部的,不稳定的,可控的

【解析】能力来源于人的内部,它是稳定的,并且不可控的因素。

57、()中关于教师素质的规定是制定和执行教师素质要求的根本依据。

A、《教师法》

B、《高等教育法》

C、《义务教育法》

D、《教育法》

【解析】制定和执行教师素质要求的根本依据是《教师法》,这部法律的基本精神是用法律来维护教师的合

法权益,保障教师待遇和社会地位的不断提高;

加强教师队伍的规范化管理,确保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断优

化和提高。

58、评定学业成绩时,信度好,效度却往往不高的试题是()。

A、问答型试题

B、论文式试题

C、主观性试题

D、客观性试题

【解析】客观性试题对教材中的知识点覆盖面较大,而且评分标准固定,阅卷教师评分时无主观判断。

对该

题型进行评定时,信度往往很高,但反映结果的效度不高,不能据此来判断被试的特点。

59、“人只有受过一种合适的教育之后,人才能成为一个人。

”这说明教育是()。

A、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

B、使人得以生存的活动

C、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D、保存人类文明的活动

【解析】人之所以能在发展过程中变得日益强大,是因为他发挥了所拥有的大脑的优势,接受了社会发展过

程中积累起来的类经验,教育活动在此功不可没。

因此我们也可以说,一个生理意义上的人要成长为社会意

义上的人,他就必须接受教育,使自己成为教育的客体。

因此,教育是以人为直接对象的传递社会经验的活

60、下列关于职业道德行为习惯说法不正确的是()。

A、职业道德行为的最大特点是自觉性和习惯性

B、职业道德行为习惯是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核心问题

C、职业道德行为是衡量人们职业道德品质好坏、道德水平高低的客观依据

D、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最终目的是要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为习惯,它标志着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达到了

较高的境界

【解析】职业道德行为是指人们在一定的职业道德知识、情感、意志、信念支配下所采取的自觉行动。

职业

道德行为的最大特点是自觉性和习惯性。

职业道德行为是衡量人们职业道德品质好坏、道德水平高低的客观

依据。

职业道德修养的最重要环节就是要把职业道德原则和规范贯彻落实到职业道德行为之中,做到言行一

致、知行统一。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最终目的是要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为习惯,它标志着教师的职业道德

修养达到了较高的境界。

坚定教师职业道德信念,是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核心问题。

61、属于教育本体功能的有()。

A、提高人口素质

B、经验和人才的选择

C、宣传统治阶级的思想意识

D、产生新的生产力

【解析】教育是一种传递经验培养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