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额尔古纳市《教育专业能力测验》教师招考考试真题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7490455 上传时间:2022-12-06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31.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额尔古纳市《教育专业能力测验》教师招考考试真题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额尔古纳市《教育专业能力测验》教师招考考试真题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额尔古纳市《教育专业能力测验》教师招考考试真题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额尔古纳市《教育专业能力测验》教师招考考试真题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额尔古纳市《教育专业能力测验》教师招考考试真题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额尔古纳市《教育专业能力测验》教师招考考试真题Word下载.docx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额尔古纳市《教育专业能力测验》教师招考考试真题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额尔古纳市《教育专业能力测验》教师招考考试真题Word下载.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额尔古纳市《教育专业能力测验》教师招考考试真题Word下载.docx

【答案】B

【解析】心智技能也称智力技能、认知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

它具有以下三个

特点:

①对象具有观念性;

②执行具有内潜性;

③结构具有简缩性。

故选B。

6、对于如何进行评价才能保证评价结果的可信度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教学评价的标准和方法应该符合教学实际,特别是评价结果,不能主观臆断或掺入个人态度

B、教学评价应该涉及各个方面,不能以点代面

C、教学评价应该把评价和指导结合起来,使被评价者明确努力的方向

D、评价数据应该采用最先进的技术手段进行分析处理,这样可信度才高

【解析】运用先进的技术队评价数据进行分析并不能保证评价结果的高可信度。

7、教师职业道德体现着社会对教师的职业要求和作为教师应有的职业行为,具有一种启动性的力量,激

发、鼓励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使教师不断自我修养、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觉地做好

教育工作。

这说明教师职业道德具有()。

A、动力功能

B、调节功能

C、引导功能

D、教育功能

【解析】教师职业道德对教师工作具有动力、调节和评价作用。

根据题干中“启动性力量”可判断为动力作

用。

8、义务教育必须贯彻()的教育方针。

A、国家

B、参照优秀外国教育理念

C、国家教育和先进外国理念相结合

D、公平、公正、合理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

质量,使适龄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

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

9、被分为两个阶段的学校教育层次是()。

A、中等教育

B、高等教育

C、初等教育

D、幼儿教育

【解析】被分为两个阶段的学校教育层次是初等教育。

10、教师依据对学生需求的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的系统决策过程是

A、教学反思

B、教学设施

C、教学评价

D、教学设计

【解析】教学设计是依据对学习需求的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使教学效果达到优化的系统决策过

程。

11、教育法规是人们教育行为的标准,人们是否进行教育行为是以教育法规为准绳的。

这体现了教育法规的

()功能。

A、规范功能

B、标准功能

C、预示功能

D、强制功能

【解析】教育法规的标准功能是指教育法律规范是人们教育行为的标准,人们是否进行教育行为是以教育法

规为准绳的。

12、班级管理的主要功能是()。

A、帮助学生进行社会角色的学习

B、调动班级成员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

C、帮助学生成为学习自主、生活自理、工作自治的人

D、运用教学技术于段精心设计各种不同教学活动

【解析】如何运用各种教学技术手段来精心设计各种不同的教学活动,组织、安排、协调各种不同类型学生

的学习活动,是班级管理的主要功能。

13、学生林某发现自己的钱包不见了,怀疑是他的同桌拿了,于是,班主任就把林某的同桌叫到办公室对林

某进行搜身,班主任的做法侵犯了学生的()

A、人格尊严权

B、人身自由权

C、隐私权

D、名誉权

【解析】人身自由权指未成年学生有支配自己人身自由和行动的自由,非经法定程序,不受非法拘禁、搜查

和逮捕,如教师不得因为各种理由随意对学生进行搜查,不得对学生关禁闭。

14、正式提出“班级”一词的是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教育家()。

A、埃拉斯莫斯

B、夸美纽斯

C、德鲁克

D、马卡连柯

【解析】率先正式使用“班级”一词的是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教育家埃拉斯莫斯。

15、一般认为,小学儿童思维的主要形式从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的关键年龄是()。

A、8~9岁

B、9~10岁

C、10~11岁

D、11~12岁

【解析】小学儿童思维的基本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

过渡中存在着一个明显的“关键年龄”,一般认为大约在四年级左右(10岁~11岁),但由于教育及其他原

因,这个关键年龄有一定的伸缩性。

16、班级组织构建的首要原则是()。

A、有利于教育的原则

B、目标一致的原则

C、可接受性原则

D、有利于身心发展的原则

【解析】有利于教育的原则是班级组织构建的首要原则,班级组织的所有工作都是围绕着有利于学生的教育

展开的。

17、由两个及两个年级以上的儿童编在一个班级,直接教学与布置、完成作业轮流交替进行,在一节课内由

一位教师对不同年级学生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是()。

A、分层教学

B、合作教学

C、小班教学

D、复式教学

【解析】复式教学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年级的学生编在一个班里,由一位教师分别用不同程度的教材,在同

一节课里对不同年级的学生,采取直接教学和自动作业交替的办法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

它可以节约师资力

量、教室和教学设备等。

复式教学是班级教学的一种特殊形式,它保持了班级教学的一切本质特征。

故选

D。

18、教育发展水平的最终决定性因素是()。

A、生产力

B、生产关系

C、经济基础

D、政治制度

【解析】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制约着教育内容、方法与手

段。

因此,生产力发展水平成为教育发展水平的最终决定性因素。

19、教育发展水平的最终决定性因素是()。

20、个体动作发展的规律,遵循自上而下,由躯体中心向外围。

从大肌肉动作到精细动作的发展规律,这种

规律现象说明心理发展具有()。

A、差异性

B、顺序性和定向性

C、不平衡性

D、连续性和阶段性

【解析】顺序性和定向性指心理发展总是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先后顺序。

21、班级管理的主要功能是()。

22、中国奴隶社会教育的主要内容是()。

A、四书五经

B、“六艺”

C、“七艺”

D、文法、修辞

【解析】中国奴隶社会时期的教育内容是“六艺”。

考生需注意准确审题,题干要求选择的是中国奴隶社会

时期的教育内容。

23、教育具有政治功能、经济功能、()和科学技术发展功能。

A、精神功能

B、意识功能

C、理性功能

D、文化功能

【解析】教育具有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和科学技术发展功能。

24、我国《教育法》规定公民“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

这体现了素质教育的()。

A、全体性

B、基础性

C、发展性

D、全面性

【解析】素质教育是面向每一个受教育者的教育。

倡导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强调在教育中每个人都得到

发展。

题干所述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全体性。

25、论证了灵魂的三个部分及其与之对应的三种教育,尝试将课程建立在心理基础上的人是()。

A、柏拉图

B、苏格拉底

C、亚里士多德

D、毕达哥拉斯

【解析】教育史的研究公认,亚里士多德是将心理学引入教育的第一人,他按照儿童的年龄特征划分教育阶

段,并且为各个阶段设置相应的课程。

此外,他还论证了灵魂的三个部分及其与之对应的三种教育,这些都

是将课程建立在心理基础上的尝试。

26、教师要经常恰当地处理教学中生成的问题,这体现了教师劳动的()特点。

A、示范性

B、目的性

C、主体性

D、创造性

【解析】教师要恰当地处理教学中生成的问题,因材施教,教学上不断更新,面对突发事件时发挥自身的教

育机智,体现了教师劳动的创造性。

27、“跳一跳,摘桃子”说明在确定教学目标时要注意()。

A、—般目标和具体目标相结合

B、难度适中

C、集体目标和个人目标相结合

D、便与检测

【解析】“跳一跳,摘桃子”强调目标的确定应该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再稍作努力就可以达到,即要注意难

度适中。

28、孙老师给小华写了这样的评语:

“填空题错了一题,其他题型全部答对,能够非常好地运用循环小数的

简便记法等知识。

等级评定为优秀。

”关于孙老师的做法,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是()。

A、孙老师以分数作为评价标准

B、孙老师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

C、孙老师关注学生的学业水平

D、孙老师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

【解析】材料中孙老师用的等级评定而非分数作为评价标准衡量学生。

孙老师关注了小华的作业中的正误,

关注了小华实际掌握的知识技能,说明他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

孙老师将小华评

定为优秀,说明

29、课外活动的基本特点是灵活性、自愿性和()。

A、自主性

B、随意性

C、规范性

D、强制性

【解析】课外活动的特点有:

灵活性、开放新、综合性、自主性和自愿性。

随意性、规范性和强制性均不属

于其特征。

30、从系统管理学的角度看,师生关系体现为伦理关系、管理关系、法律关系与人际关系等。

处于最高层次

的是()。

A、伦理关系

B、管理关系

C、法律关系

D、人际关系

【解析】师生之间的伦理关系是指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构成一个特殊的道德共同体,各自承担一定

的伦理责任,履行一定的伦理义务。

这种关系是师生关系中最高层次的关系形式,对其他关系形式具有约束和

规范作用。

31、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其进行顺序是()。

A、以知为开端,知、情、意、行依次进行

B、以情为开端,情、知、意、行依次进行

C、以意为开端,意、知、情、行依次进行

D、视具体情况,可有多种开端

【解析】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其进行顺序是可以视具体情况,有多种开端,

一般情况下,以知为开端,行为终结,特殊情况下,任一开端均可。

32、教师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进行差别教学,体现了教学的()。

A、直观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循序渐进性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解析】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进行差别教学,使每个学

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题目中的说法刚好符合因材施教原则。

33、根据人发展的差异性,教育应该做到()。

A、循序渐进

B、教学相长

C、防微杜渐

D、因材施教

【解析】根据人发展的差异性,教育应该做到因材施教。

34、孔子所说的“其身正,不令而行;

其身不正,虽令不止”,从教师的角度来说可以理解为()。

A、走路身体一定要端正

B、自己做好了,不要教育学生,学生自然会学好

C、对学生下命令一定要正确

D、教师自己以身作则,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

【解析】学生具有向师性,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有着重要的影响,故教师时刻要做到为人师表。

35、关注知识与权力意识形态关系的教育学流派是()。

A、实用主义教育学

B、批判教育学

C、实验教育学

D、文化教育学

【解析】批判教育学喜欢从马克思主义的角度,从阶级分析的离场研究教育,关注意识形态。

36、教学设计中最先要考虑的问题是()。

A、教学方法

B、教学内容

C、教学环境

D、教学目标

【解析】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是课堂教学的灵魂。

设计具体而明确的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中最先

要考虑的问题。

3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教师的平均工资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之间的关系是()。

A、相当于

B、不低于或高于

C、不高于

D、无关于

【解析】《教师法》规定,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

高。

38、小冬之前做过黄瓜炒蛋,今天轻松地做出了番茄炒蛋,小冬解决问题受到下列哪种因素的影响?

()

A、动机强度

B、功能固着

C、迁移

D、原型启发

【解析】迁移是指已有的知识经验对解决问题的影响,题干中的现象是一种正迁移。

39、中国是学习理论的发源地,早在公元前500年前,()就提出“学而时习之”的学习理论。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朱熹

【解析】“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出自《论语》。

40、当今社会的教育,有进一步将对青少年儿童的教育“成人化”的趋势,这一现象违背了个体身心发展的

()的规律。

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阶段性

D、个别差异性

【解析】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

儿童

教育成人化,违背了儿童面临的任务。

41、班级建设的设计最重要的是制定()。

A、具体方法

B、实现目标的途径

C、班级建设的目标

D、工作程序

【解析】班级建设的设计包括班级建设的目标、实现目标的途径、具体方法和工作程序。

其中,又以班级建

设目标的制定为最重要。

42、20世纪60年代初,()发起课程改革运动,自此,美国教育心理学逐渐重视探讨教育过程和学生

心理,重视教材、教法和教学手段的改进。

A、布鲁纳

B、桑代克

C、皮亚杰

D、泰勒

【解析】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在布鲁纳的教育思想指导下,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以中小学课程改革为

中心的教育改革运动。

43、教学是教师向学生系统传授知识和技能的专门活动,主要包括教师的讲授、学生的学习和师生间的互

动。

对于教师来说,日常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备课

B、上课

C、课外辅导

D、检查评定成绩

【解析】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是:

(1)备课;

(2)上课;

(3)课外作业的布置与反馈;

(4)课外辅导;

(5)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上课。

44、心理学对技能的早期研究主要是()。

A、简单的动作技能

B、复杂的动作技能

C、阅读技能

D、心智技能

【解析】心理学对技能的早期研究主要是在相对简单的动作技能方面,如打字、发电报等,而现在则对更复

杂的技能如阅读技能、解题技能等进行研究。

45、与学习的社会意义和个人的前途相关的学习动机是()。

A、近景的直接性动机

B、内部动机

C、远景的间接性动机

D、外部动机

【解析】远景的间接性学习动机是指由于了解活动的社会意义、活动结果的社会价值而引起的对某种活动的

动机,这种学习动机既具有一定的社会性和理想色彩,又与个人的志向、世界观相联系,具有较强的稳定性

和持久性,能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起作用。

46、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特殊能力,能力的这种差异是属于()。

A、能力的量的差异

B、能力的质的差异

C、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

D、能力发展速度的差异

【解析】由于能力的量的差异,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特殊能力。

47、我国基础教育实施“一纲多本”的教材使用原则,这里的“纲”指的是()。

A、课程标准

B、课程计划

C、教学计划

D、教学原则

【解析】课程标准指在一定的课程理论指导下,依据培养目标和课程方案,以纲要的形式编制的关于教学科

目内容、教学实施建议及课程资源开发等方面的指导性文件。

因此,我国基础教育实施的“一纲多本”的教

材使用原则中的“纲”指的是课程标准。

48、教师方某经常给学生起侮辱性绰号,造成恶劣影响,对于方某的这种行为,所在学校或者教育行政部门

应当给予()。

A、行政强制或拘留

B、行政处罚或解聘

C、行政警告或拘留

D、行政处分或解聘

【解析】根据《教师法》规定,教师有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

品行不良、侮辱学生情形的,由所在学

校、其他教育机构或者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

49、新课程评价主要倡导的评价方式是()。

A、发展性评价

B、综合性评价

C、多元性评价

D、过程性评价

【解析】新课程评价主要倡导的评价方式是发展性评价。

50、确定教育目的的客观依据是()。

A、制定教育目的者的哲学理念

B、制定教育目的者的人性假设

C、制定教育目的者的理想人格

D、制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

【解析】A、B、C项属于制定教育目的的主观依据。

51、小伟为获得老师和同学的关注,在课堂上总扮鬼脸,老师和同学都不予理睬,于是他扮鬼脸的行为逐渐

减少。

这体现了哪种强化原理?

A、消退

B、负强化

C、惩罚

D、正强化

【解析】消退是一种无强化的过程,其作用在于降低某种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以达到消除某种行为的目

的。

老师和同学对小伟的行为不予理睬是不给予他任何强化物,属于消退原理。

52、决定教育领导权的是()。

A、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B、政治经济制度

C、文化传统

D、科学技术

【解析】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表现在:

(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2)政治经济制度决

定着受教育的权利;

(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

(4)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

53、()是在缺乏经验传授的条件下,个体自己去独立发现创造经验的过程。

A、接受学习

B、发现学习

C、意义学习

D、机械学习

【解析】接受学习指将别人的经验变成自己的经验,所学习的内容是以某种定论或确定的形式通过传授者传

授的,无需自己去独立发现。

发现学习是指在缺乏经验传授的条件下,个体自己去独立发现创造经验的过

54、“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这句话反映的是()。

A、启发性原则

B、直观性原则

C、巩固性原则

D、系统性原则

【解析】题干意指听说的不如自己亲自看到的,因此是直观性原则。

55、教育改革的核心是()。

A、内容改革

B、课程改革

C、方法改革

D、途径改革

【解析】课程是学校教育的基础,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

56、有的老师怕影响总体成绩,不让成绩差的学生参加考试,侵犯了学生的()。

A、受教育权

B、名誉权

D、人身安全权

【解析】《中国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受教育享有“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种活动”的权力,这是学

生在学校中享有的最基本的权力。

57、气质的特点决定于()。

A、社会生活条件

B、人的活动目的

C、神经活动的特征

D、活动的内容

【解析】气质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等方面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即我们平时

所说的脾气、秉性。

气质是由人的神经系统的某些生物学特点、特别是脑的特点决定的。

58、—般地,偏爱合作学习的学生的认知风格是()。

A、反思型

B、冲动型

C、场依存型

D、场独立型

【解析】场依存型的学生对事物作出判断时倾向于以外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更偏爱合作学习。

C。

59、在社会心理学中,由于第一印象的形成所导致的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

响更大的现象,称为()。

A、近因效应

B、首因效应

C、最近效应

D、晕轮效应

【解析】首因效应是指人与人之间第一次交往时给人留下的印象,在对方的脑海中形成并占据着主导地位,

与题干意思一致。

60、在教学的各种备课中,最为深入、最为具体的是()。

A、学年备课

B、单元备课

C、课时备课

D、学期备课

【解析】课时备课一般包括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课时安排等。

课时备课是对教材容进行详细

设计的具体细节的备课,它是根据教材总的指导思想,深人到教材和教法的具体细节中去,挖掘孝材、研究

教法、理清思路、从知识到方法逐一设计。

61、学生不够自信很少说话,主动找老师请教问题,老师给予积极地回应,并对他进行表扬,学生以后去找

老师的次数更多了,而且变得更自信了,这是一种()。

A、正强化

B、代币奖励法

C、行为塑造法

D、示范法

【解析】正强化即用有吸引力的结果对某一行为进行奖励和肯定,以期在类似条件下重复出现这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其它语言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