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风土人情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7489722 上传时间:2022-12-0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7.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风土人情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黑龙江风土人情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黑龙江风土人情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黑龙江风土人情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黑龙江风土人情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黑龙江风土人情文档格式.docx

《黑龙江风土人情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风土人情文档格式.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黑龙江风土人情文档格式.docx

陪葬马时还要说几句话,告诉它别想家,也别再回来了。

如果杀不起马时,就将死者在世时所穿的衣物驮在马上,围绕棺材走几圈。

  棺材悬在空中的时间越长越好,如果掉下来了,也不再去管它了。

祭神节庆活动

  生活在冰雪生态环境下的中国一些少数民族,如鄂伦春、赫哲族等,曾信奉萨满教。

这是一个曾盛行寒温带广大地区,操乌拉尔——阿尔泰语系的渔猎游牧民族的原始宗教。

它相信万物有灵,灵魂不灭和多神崇拜。

生活在这一地区的土族人对日、月、星辰,山、水、草木,熊、鸟、动物以及雨、火、雷电皆认为有与人一样的情感。

  鄂伦春族过去一般在每年正月里要供太阳神,这一是由于冬季寒冷,二是由于日照时间短,他们把对温暖和光明的渴望,化作对太阳的崇拜,认为它是光明、正义之神。

最后,他们还形成了以太阳的名义起誓或向太阳述苦的习惯。

  还以鄂伦春为例,他们在每年正月十五,要拜月亮神。

在腊月前后,是守猎的季节。

而月亮可在夜晚指出猎物的所在。

为了祈求神保佑他们多打猎、多获得食物,尤其在冬天里,他们就形成了祭月的民俗。

  鄂伦春人还有在腊月三十和正月初一晚上用7根香祭北极星神。

他们认为星神在夜间可以指明方向,这也是渔猎民族生产、生活的历史遗留。

由于星神长久存在,一些老人还发展出拜星神以企求长寿的风俗来。

  鄂伦春人在腊月二十三这一天要祭火神,正月初一又要接火神,这与汉族人祭灶神有些相似,但不完全一样。

在各家拜年进“仙人柱”时,要先拜火神,再拜主人。

吃饭时要向火里扔一些兽肉等,而且不许向火里泼水,不能用刀叉肉在火上烤,这些都是对火神的不敬。

可见,在寒冷的冬季,人们对温暖的需要演化成对火的崇拜。

  在冬季里,有一个节与冰雪文化内容有关系,它就是元宵节。

元宵节又叫“上元节”、“灯节”。

“上元节”是道教之说,创始人张道陵把正月十五日定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

  但在道教还没产生之前,正月十五已是一个传统节日了。

  元宵节在“汉代燃灯礼佛”,而到“唐代燃灯成俗”。

这一天成为全民性的狂欢节。

在古代,有些地方这种狂欢竟发展成“纵偷为戏”的程度。

《松漠纪闻》正卷纵偷为戏条:

“唯正月十六日则纵偷一日以为戏,妻女、宝货、车马为人所窃,皆不加刑”,“亦有先与室女私约,至期而窃去者,女愿留则听之”。

在民俗中有八月十五去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之说,而在白天还举行耍狮子,跑旱船,扭秧歌,踩高跷,晚上则有猜灯谜,舞龙灯。

  据我国学者李兴盛研究员考证,明朝万历年间,安徽桐城县有位诗人叫阮自华就曾看到过一种“冰网灯”,而“冰灯”这一名称是出现在康熙年间山西著名诗人傅山写的“冷云斋冰灯诗”一组诗中。

至乾隆、嘉庆之际,蜀中诗人张问陶也作诗一首,题就叫“冰灯”。

而黑龙江省历史上有关冰灯的记载是嘉庆年间《黑龙江外记》所录:

“有镂五、六尺冰为寿星灯者,中燃双炬,望之如水晶人,此为难得。

  可见冰雪文化中的冰灯艺术就是在正月十五闹元宵的民俗节日中演化而来。

鄂伦春族的礼俗

  鄂伦春族是一个十分重视礼节的民族,他们在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礼节。

他们的礼节大致有三种:

请安问候、下马致敬、叩首参拜。

  作为晚辈的或是弟弟妹妹,遇到了长辈,或是哥哥姐姐,一般都要行屈膝礼请安问候。

对于父母或是比父母年长的老人,只要外出3天以上的,回来后都要前去请安问候。

有事要同长辈商量,只有征得他们的同意后,才能去办。

而对叔叔辈的人,出外7天以上的,回来后也要前去请安问候。

晚辈出远门要向长辈请安告辞,然后才能离开。

  鄂伦春族还非常敬重1老人,在路上遇见老人时,必须立即下马立于旁边,并向老人行屈膝礼,同时请安问好。

让老人从自己的面前过去,望着老人的背影远去后,才能上马。

而叩首参拜的大礼,则是主要在祭神敬祖、春节拜年、婚姻丧葬等隆重的场合下才行。

  此外,鄂伦春人在家时,遇有客人来,如果是男人,就要被请到最尊贵的上坐。

客人如果是晚辈,那他就会把老年主人的烟袋接过来,为老人装烟。

而在饮酒时,由长者带领,把手高举在空中绕两圈,并向火堆上洒一点酒,行完饭前礼之后,才能饮酒吃饭。

牡丹江少数民俗风情

  朝鲜族

  黑龙江省是朝鲜族最多的省份之一,其中绝大部分住在宁安市、海林市。

朝鲜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衣食住行、婚丧嫁娶均有自己的风俗习惯。

朝鲜族居住的房子外观低矮,而室内宽敞。

房盖由四个平面构成,上面盖有很厚的茅草,并拉绳保护。

屋里是几乎占满地面的大炕,进屋就脱鞋上炕,盘腿而坐。

朝鲜族妇女喜欢穿短衣长裙,多用丝绸色彩鲜艳。

男子上身是斜襟用布带打结的短上衣,外穿黑色坎肩,下衣裤档肥大,裤腿多系黑色丝带,便于劳作和盘腿而坐。

  朝鲜族主食以大米为主,有属于本民族风格的打糕、松饼、冷面、辣白菜、辣椒酱等风味食品,喜欢吃狗肉、辣椒、山野菜、大酱汤。

朝鲜族还是能歌善舞的民族,每当插秧,秋天收获和稻谷即在室内大炕上或村头场院里载歌载舞以示庆祝。

  满族

  牡丹江地区的满族多居住在宁安市,生活习惯特点如不仔细观察已很难与汉族区别。

过去,满族人居室,南面设有较大的窗子,窗纸糊在外面;

室内南、西、北均有炕,西南墙上供有祭祖龛。

来客人可坐南炕。

满族人喜欢吃黏食,有黄米面饽饽、黏豆包、豆面卷子、黏火烧等。

酸汤子、白肉血肠、火锅都是满族人流传下来的食品。

  满族人很讲究礼节,晚辈见长辈要请安,三天一小礼,五天一大礼。

家族中十分重视祭祖,祭祖时有待神者谓萨满,系腰铃,手击单环鼓,边唱边说边舞,是一种具有民族风格的娱神歌舞。

近年来已有文艺工作者将其整理改编成舞蹈上演。

鄂伦春族

  鄂伦春的含义为住在山岭上的人们或追逐麋鹿的人们。

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省西北大、小兴安岭一带。

  鄂伦春族语言属于阿尔泰语系通古斯-满语族通古斯语支,没有自己的文字,使用汉文。

主要从事狩猎,部分从事农业,社会经济发展较为缓慢,刚出现私有制的萌芽,突破了原有的“共同劳动”、“平均分配”的原始社会生产方式,开始向阶级社会迈进,但是尚保留着原始社会的许多残余。

鸡西民俗风情介绍

  鸡西地区是祖国东北边陲开发较早的地区。

早在六千年前,鸡西地区的先民——肃慎人就开始生息繁衍在这片肥沃的黑土地上,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渔猎文明——新开流文化。

以后,肃慎人的后裔——挹娄、勿吉、女真人的足迹又遍及了鸡西大地。

唐朝时,鸡西地区正式和中原地区有了交往,渤海国在此设立了东平府(府治在今密山市),鸡西地区正式划入了政权版图。

  鸡西的古代居民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了大量的遗迹,至今已发现的文物遗址达成123处之多,其中古墓葬9处,古城址15处,革命文物遗址15处。

有7处文物遗址被列为黑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鸡西市刀背山墓地、滴道区的万人坑和炼人炉、鸡东县的永安大锅盔山金代古城、密山市的新开流遗址、虎林市的虎头侵华日军地下工事和虎头关帝庙),11处遗址被列为县(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鸡冠区烈士墓、梨树东山烈士墓、城子河小城山古城、恒山区柳毛乡小四平山古城、鸡东县平阳镇八角楼、向阳古城、金城古城、密山市的大珠山古城、承紫河古城、虎林市的安兴古城、迎南古城)。

征集文物标本近三千件,其中已定为国家一级文物1件,二级文物8件,三级文物90余件。

“乌日贡”节

  街津口是赫哲人最为集中的聚居地之一,赫哲人每三年的6月28日,在街津口举办一次“乌日贡”大会,“乌日贡”赫哲语意为“欢乐喜庆”,开始三五成群相聚,后又以各方各地来人形式出现,到1985年演变成全民族大聚会的“乌日贡”大会。

  大会在赫哲渔村内举办,充分体现了赫哲人的文化生活和精神面貌。

以文艺(民歌、舞蹈、民间乐器)、体育、山水产品烹调献艺为主要内容。

会期正处山青水秀、鱼船上跃之季,多以露天、簧火晚会形式出现。

哈尔滨民俗介绍

  哈尔滨冰雪节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以冰雪活动为内容的节日,每年1月5日在哈尔滨市举行哈尔滨冰雪节一般恰好赶在元宵节前后进行。

这时,立春已过,华南大地已春意盎然,而北国哈尔滨依然寒风凛冽,雪花飞舞,原野上一片银妆素裹。

冰的世界,自然有冰的乐子,哈尔滨人可谓把冰雪玩到了家。

每年一度的哈尔滨冰雪节就是他们的杰作。

  民间的冰灯节,是在春节和元宵节期间进行,一般都是将一家一户自制的冰灯摆放到自己的院子里。

随着文化娱乐活动的规模逐步扩大,开始在村子的广场或娱乐场所搞冰灯制作比赛活动。

这种活动,给乡村增加了浓郁的节日气氛。

  冰上婚礼是哈尔滨青年人喜爱的的一种婚礼形式。

冰上婚礼由哈尔滨青年宫主办,集体举行,成为哈尔滨每年一届的冰雪节的组成部分。

  由于受历史上北方游牧民族传统影响,早在20世纪90年代,哈尔滨就有了野游的风俗。

解放后,野游之风日益盛行,许多单位春夏秋季都要组织职工到郊外野游,也有的以家庭为单位野游。

野游已经成为哈尔滨人生活中文化娱乐的一项重要内容。

  扭大秧歌也已经成为哈尔滨人生活中文化娱乐的不可或缺的部分。

大秧歌源于200多年前的中国北方农村,是汉族传统民间民俗舞蹈。

90年代成为一种群众性自娱自乐的健身活动。

佳木斯民风民俗介绍

  鄂温克族主要禁忌

  鄂温克族人尊老好客,长幼之间礼节严格。

听到长辈呼叫必须站起答应;

吃饭时必须礼让前辈;

遇到长辈必须施礼问安、敬烟等。

有客临门,必须热情相待。

  鄂温克人敬火如神,在喝酒、吃肉前,先要向火里扔一块肉、洒上一杯酒,然后才能进食。

举行结婚仪式时,新婚夫妇要敬火神。

其他的禁忌还有不许用带尖的铁器捅火,不许用水泼火,不许向火里扔脏东西,不许女人从火上跨过,不能用脚踩火等等。

  锡伯族主要禁忌

  锡伯族注重礼节,晚辈对尊长要行“打千”礼;

睡觉时脱下的衣裤鞋袜等不能放在高处;

不能在炕上横卧;

不从衣帽、被子、枕头上跨过;

吃饭时不能坐门坎或站立行走,严禁拍桌打碗;

忌用筷子打猫,认为猫能引蛇入室;

递刀给别人要刀尖朝自己,刀把朝对方;

忌食狗肉;

族内同姓禁止通婚等。

  柯尔克孜族主要禁忌

  信仰伊斯兰教的柯尔克孜族严禁食用猪、狗、猫、鼠和凶猛禽兽之肉,不吃一切动物的血和自死动物。

女子出嫁后出门一定要戴头巾或缠布,除了眼、鼻和嘴外,其它部位一定要用头巾盖住,否则就会受到谴责。

严禁食用猪、狗、猫、鼠和凶猛禽兽之肉,不吃一切动物的血和自死动物。

北极村夏至节

  漠河县是中国纬度最高的县份,由于纬度高,使漠河地区在夏季产生极昼现象,时常有北极光出现,因此人们称漠河县为“中国的不夜城”、“极光城”。

漠河白夜产生在每年夏至前后的9天中,此时漠河多出现晴空天气,是人们旅游观光的最佳季节。

在观赏“北极光”和“白夜”奇观的同时,又可同时看晚霞与朝晖国家矿产连成一片的红彤天宇。

自80年代以来,漠河县把“夏至”定为旅游节,活动项目主要有万人露天舞会,江边篝火晚会等。

  夏至节主要在西林吉镇及北极村进行。

每当夏至到来便有数万人到北极村欢度夏至节。

江边篝火晚会持续持续通宵,不仅丰富了当地居民的文化生活,而且也为中外游客增添了一项活动内容。

冰河上赶着三套车

  赫哲族有着自己传统的迎亲方式,春、夏、秋季以彩篷船走水路迎亲;

冬季江水封冻,旱路也是冰雪覆盖,此时,赫哲族人将狗或马拉的雪爬犁装饰一新后迎亲。

三套装饰别致的雪爬犁,如同三挂火车,驰骋在冰河上,此情此景,独树一帜。

黑河旅游—新生鄂伦春民俗游

  新生鄂伦春民族乡距黑河市89公里,鄂伦春民族是我国人数最少的民族之一。

长期以来,该民族以原始游猎的生产方式生活在大小兴安岭的密林中,他们吃兽肉、穿兽皮,过着男人以弓箭土枪狩猎,女人采集的原始生活。

  解放后,鄂伦春人定居建乡,从此告别了原始的游猎生活,但本民族原始的信仰民俗、巫术民俗、禁忌民俗、自然崇拜和宗教民俗、人生礼仪民俗、婚葬等诸多民俗民风事象,在本民族群众中仍有保留与认同,且有迹可查,有形可复。

鄂伦春人神秘的原始文化是我国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越来越受到海内外专家学者和旅游者的注目和青睐,九四年被黑龙江旅游局确定为省级民俗风情旅游基地。

流行在黑龙江的信仰习俗:

送灯

  流行在黑龙江一带的信仰习俗。

在元宵节时,家家都做面灯,而灯形如碗盏,俗称灯碗。

用玉米面做成的叫金灯,用白面做成的叫银灯,用荞麦面做成的叫铁灯,做成型后上锅蒸熟后,插上用棉絮缠裹的芦苇做成的灯芯,面灯碗里倒满灯油,面灯就算做成了。

然后依次把这些面灯送到祖宗板上、天地板上、皂王板上,送到仓库、牛马圈、井台、碾磨房等处,送到大门旁、大路口。

  然后要把这面灯送到墓地,放在已故亲人的每个坟头上。

送灯时,以谁先点燃为吉利。

往坟地送灯的人,点灯时必须用自己的火柴,如果借别人的火柴点灯,认为祖先看不见光明。

点灯时要边点点说:

"

正月十五来送灯,送金灯、送银灯、送铁灯,有儿坟前一片明,无儿坟前黑洞洞。

有心来偷灯,偷个大铁灯,背也背不动,天冷地滑闹个抑歪蹬,大布衫烧个大窟窿。

元宵节晚上,因为家家送灯,所以路口、野外坟地一片通明。

送灯的习俗,在黑龙江偏远山乡至今还有遗存

大庆民俗风情简介

  ●杜蒙草原风情●

  嫩江走下雄伟的伊勒呼里山,在黑龙江省中部造就了一片神奇的大平原,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就座落在这水肥草美的大平原的腹地。

野草岁岁枯荣,民族生生不息。

在四千多年以前,这里就吸引了逐水草而居的北方少数民族。

1956年这里建立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以后,开发与保护并重,使这里的原始地貌得以较好的保存。

如今,坦荡如砥的大草原、碧波万顷的芦苇荡、波光粼粼的湖泊群、千姿百态的天然次生林、古朴淳厚的蒙古族风情,构成了这里独特的旅游资源。

  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挖掘古朴的民族风情,保护人文古迹,根据旅游资源的类型和特点,分别建立了连环湖国际水禽狩猎场、寿山旅游度假村、石人沟旅游度假村、松林公园等一批景点,形成了集自然风光、民族风情、人文历史于一体的独具特色的旅游观光度假区。

百灵鸟歌唱着美好的生活,萨日朗给你醉人的甘甜,杜尔伯特460万亩天然草原,以田园牧歌式的情调,伴你重返大自然。

  杜蒙草原在大庆市境内距大庆市区57公里。

游客可以从哈尔滨市乘火车到泰康车站或乘汽车到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

  ●胡吉吐莫敖包●

  胡吉吐莫敖包位于胡吉吐莫镇正东约4000米,为蒙古族祭拜之处。

在平原地区草地上用土堆成一个底直径11米,高约3米的土堆,中心顶部有一直径7.5厘米的铁管,高2.9米,杆顶为一开口向上的木质弯月,月中间有一红色木圆球。

在嫩江流域的蒙古族每旗只祭把一个敖包,象征地方神或祖先神。

  敖包南有一水泥碑,高1.45米,宽0.62米,厚0.11米,顶部切角,上书蒙、汉两种文字"

呼格吉胡敖包"

其周围为胡吉吐莫草原,南为大庆油田采油九厂采油机。

北为泰(康)一(心)公路。

祭敖包活动产生年代较远,可追溯到原始社会,是蒙古族先民对大自然崇拜的产物。

胡吉吐莫每二至三年祭把一次,祭拜时间是农历五月十三日。

祭敖包时用松枝、彩带装饰敖包。

祭祀与那达慕大会同时举行。

现在还有群众自发祭拜时,将弥勒佛瓷像和鲜草放在碑旁的习俗。

黑河地区满族、达斡尔族民俗二三事

  生活在黑龙江省黑河沿江地区的满族、达斡尔族、鄂伦春族人比较多,他们的生活方式至今还保留着很多原始先民的诸多特点,这些生活习惯很大程度的影响到后来迁到这里生活的汉族人和其它民族人。

其中属于民俗性质的活动就有很多,这些民俗活动有一些带有原始宗教(主要是萨满教)性质,而大多数只是一般性的民俗活动。

各个少数民族世代同住,民俗相互影响,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它们如何形成的,最早是哪个民族的习俗已不大容易考证。

从其目的大多数都是企求幸福安康的,现列举其中一二如下。

  一正月十六“抹花迷子”

  在黑河市南稍偏东,沿黑龙江下行75公里,就到了全国最早成立的满族自治地方之一——大五家子满族乡。

1956年成立满族乡时,这里的居民三分之二是满族人和一部分达斡尔族人,汉族很少。

在文革期间自治乡被解散,八十年代,距其北面十几里路的坤河成立了坤河满族达斡尔族自治乡。

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之前,这一带多数人还都是讲满语,直至今日还有少数上了年纪的人会满语、达斡尔语,生活习俗上仍保持着很多独具特色的习惯。

比如说正月十六“抹花迷子”(一说:

抹花鼻子)就是其中的一个。

  这个习惯不知起源于何时,不过流传至今已是相当久远了,达斡尔族称为“哈日乌都”。

在农历正月十六早上大家争着比谁起的早,因为这一天要“抹花迷子”了,过去是家家夜不闭户,不管是谁推门就可以进来,一旦稍晚一些起床,就容易被人堵在被窝里抹个正着,被抹虽是好事但要是在被窝里,会被人笑为懒虫的,而起得早又抹的人多,这样的人会被视为是勤快人。

起床后马上就要去抹别人,先拿出一个生土豆(也有用萝卜的,效果不如土豆好),从中一刀切开,再用刚切开的一个新面趁湿在煮饭用的大铁锅底蘸上锅底的烟灰,在蘸的时候还有一些技术难点,就是要趁湿带着土豆自身的淀粉在锅底像研墨一样使劲磨一会儿,这样磨出来的颜色浓黑而带光泽,由于还有淀粉加入所以粘粘糊糊,又黑又亮,拿在手里欲滴不滴才为上乘。

这样切成一半的土豆蘸过锅底灰的“工具”做好后,就可以飞快的窜入邻居家里见人便往脸上抹。

不管在什么地方只要见到人就抹,同龄的小伙伴们都抢着在别人没起床时堵在被窝里抹,这一天直到天完全黑下来之前是没有大小长幼之分的,不管谁抹了谁,都没理由拒绝,你可以躲或者逃但决不可以反抗,即便是青年人对长辈也可以在这一天当中不必有任何顾忌,所以你尽管尽情地抹。

虽然,谁都知道被抹是好事,但还是都不想被抹上,因而,想抹别人的人到处追人,被抹的人拼命挣脱,大有“半推半就”的意趣。

  据老人说正月十六是鬼节,这天鬼都出来活动,把脸抹成黑色或是灰花色,是想和鬼一样,造成鱼目混珠,从而不至于被鬼抓走。

还有一种说法是,在这一天里如果不被别人把脸抹成黑色的,小孩就要在这一年里生病甚至夭折,大人不被抹也不吉利。

因此一般家长都早早起来,先用炉灶里的柴灰或锅底灰把自己的孩子们一一抹上,不过这种抹是很温柔的,一般只是象征性的在额头抹上一个蚕豆大小的黑点,充满了父母对孩子的爱,不像接下来的大家互抹那样带有攻击性,甚至有的已演变为恶作剧了。

这种习俗主要是在农村盛行,或者是城市里住平房而用土灶上面架大铁锅的人家,否则,这重要原料锅底灰就很难搞到。

后来也有用墨汁来代替的,不过墨汁虽然比锅底灰黑,但是没有锅底灰粘,所以,在抹的时候手感上稍差一些,也很容易被洗掉。

当然,土豆蘸锅底灰还不是最好的工具,有一种更好的,是用白菜或大头菜(卷心菜)的根,先蘸一点大豆油,然后再去锅底下抹灰,这样一来连油带灰抹在脸上很难洗干净,甚至几天都很难完全除去。

更有甚者,在土豆上面刻字或图案,涂在脸上,成了钤盖印信,戏谑的意味就更浓了。

另有一说,是谁脸上被人抹的多谁就最幸福,原因很简单,既然是被抹是好事,那么,谁的人缘好谁就被人关注的多。

脸上的黑灰就是证据。

  据说锡伯族也有这个习俗,相传,从前人们不食麦粉。

两只燕子带来了神奇的种子,从此人们开始以面粉为食。

但一家的媳妇将面饼烙糊后扔给狗吃,惹怒了天神,从此庄稼染上了“黑穗病”。

人们诚心祈祷,甘愿抹黑受罚,保护谷物丰收。

后来沿袭成节日习俗。

  这个活动是一个群众性活动,参加的人又不分男女长幼,你追我赶,连拉带拽,喜气洋洋,再狂乱的互相追抹的过程中,人们大多数早已把原始的含义给忘掉了,完全变成了一种庆祝节日的民俗活动,使节日因此而增加了祥和欢乐的气氛,在过去物质资料匮乏的年代里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二正月十六“骨碌冰”

  比起“抹花迷子”,“骨碌冰”则另有特色。

在农历正月十六这一天晚上,女人们都穿上厚厚的棉袄,纷纷来到江面上或河面上,这个季节江河上的冰正是冻得最厚的时候,一般都有一米以上,水深的地方还要厚些。

即便是远离江河的地方,也有玩冰的地方,这就是井沿儿。

以前的农村取水用的是辘轳和土井。

冬天打水时泼洒出来的水马上就结冰了,用不了多长时间,就形成了以井口为中心的一片“冰场”。

这个“冰场”还从井口往四面带有一定的坡度,是孩子们冰上游戏的好去处。

人们来到冰面上,先简单的把上面的积雪清扫一下,然后就穿者厚厚和衣服在冰面上滚来滚去,一边滚一边还要念念有词“骨碌骨碌冰,一身都轻松——;

骨碌骨碌冰,百病都不生——;

骨碌骨碌冰,全家保安宁——”。

如果是家里有孩子生病,那么,当母亲的更是骨碌的多念的也比别人多,因为这是驱除病魔的活动。

女人们在冰面上尽情地滚着嘴里不停的念着,滚去一年中的所有病痛和一切不快,同时也呼吸着透过冰层丝丝凉爽的春意企盼着新一年里全家人的健康。

  文革期间这种活动一度被视为是“封资修”而被禁止,改革开放后,经有关专家论证认定为是一种纯粹的民俗活动,内容也是健康的。

据说黑龙江省依兰县还把这种活动改变成为一种带有地方民族特色的体育活动,并以此为核心举办每年一次的“滚冰节”,实在是幸事一桩。

  三五月初五“露水洗脸”

  黑龙江人很重视端午节,一般都称为“五月节”。

近些年由于生活水平提高,再加上经济搞活之后,这里的人也大多在端午节吃粽子,至少在二十年之前是没有粽子可吃的,甚至也没听说过还有这样一种东西。

我想除了黑河原先不产糯米(以前产一种籼米,口感较差)和红枣,缺少制作粽子的主要原料外,可能主要还是当地少数民族对哪位两千多年前投江的楚国大夫并不熟悉吧。

尽管如此,“五月节”也还是让人们过的有滋有味。

与其它地区所不同的民俗活动有“防虫”和“用露水洗脸”。

  这里的人们一向认为“五月节”是虫子的节日,理由是从这一天起所有越冬的虫子就醒蛰了(这时虽然早已过了惊蜇,但节气一般是以黄河流域的物候编定的,黑河地区的节气要晚许多)。

因此要“防虫”,一般是父母趁太阳还没出来之前就早早起来,到野外去采来艾蒿,然后把这些艾蒿分别插在门窗等能够进来虫子的地方,最重要的是要在孩子们的耳朵里都塞上一片艾蒿的叶子,这当然也是为了不让虫子钻进孩子的耳朵里。

过一会儿便马上把孩子们叫起来,一定要在太阳出来之前用露水洗脸,为的是这样一来你会在今后眼睛变得非常明亮,如果平时患有眼病,那就更不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职业技术培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