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国学经典课程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74879 上传时间:2022-10-05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51.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国学经典课程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一年级国学经典课程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一年级国学经典课程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一年级国学经典课程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一年级国学经典课程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年级国学经典课程教学设计.docx

《一年级国学经典课程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国学经典课程教学设计.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一年级国学经典课程教学设计.docx

通羊—小—年级国学经典

2018-2019第一学期

一年级国学经典教学计划

一、 指导思想

中华民族是古老的礼仪之邦,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五千年的文明积淀下很多文化遗产和教育经典,是对儿童进行教育的绝佳教材。

传承中华民族的国学经典是我们每一所学校的神圣使命,实现民族振兴,培养一代新人,必须对儿童施以优秀的传统思想文化熏陶,进行经典诵读和国学启蒙教育,使他们能继承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培养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扩大学生对传统文化和社会生活的知识面,力求对学生树立远大的志向、高尚的道德和正确的人生观,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和学以致用的能力,尤其在当前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大背景下,小学阶段显得更为重要。

二、 创建目的

进行国学经典诵读,在人的一生中有非常深远的意义,儿童在这样的时期接触最具智慧和价值的国学经典,会在儿童幼小的心灵中产生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效果,可以培养儿童仁义敦厚和高尚的人格,会开启儿童未来创新思维的火花,从而奠定一生高远的智慧和优秀的人格基础,使儿童更文雅,更具文化气质。

三、 创建实施步骤

1、形成富有鲜明特色的国学班级理念。

每一课都附上了相关古诗,并配以图画,分册学习,由浅入深,突出鲜明的主题:

国学经典。

让国学经典深入学生的心灵,师生形成共识,启迪学生心智,增强学生的诵读兴趣,形成鲜明的班级特色,

为这个特色而努力奋斗。

2、 营造浓厚的国学经典环境。

环境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班里的一墙一角,晨读和上课预备,都突显一个鲜明的特征:

国学经典。

让国学经典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既有无声地熏陶和感染,更有有形地引导和教育,处处凸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让班级书香盎然,国蕴飘香。

3、 每学期有计划有选择地完成国学经典诵读任务。

学生在诵读国学经典中增强语感,感受国学经典精华,奠定语文基础。

在记忆的黄金时代,增强经典储备,从而扎下语文水平厚实功底。

本期在内容的选择上进行了认真拣择,使入选的典籍和诗文都含有积极意义,除了儒家典籍,也包括道家和释家的部分论述。

经、史、子、集也都有涉及。

4、 每天晨读抽出二十分钟背诵国学经典,定期进行经典解读,每天中午的课前预备进行国学经典诵读。

将背诵国学经典规定为学生作业的一项,做到有布置有检查,把活动落到实处。

5、 适时举行国学经典特色班级的少先队主题活动、国学经典特

色班级升旗仪式汇报表演等等活动。

一年级4班经典诵读计划表

通羊一小时间:

晨读时间8:

15—8:

35年级:

一年级4班

周次

诵读内

完成情况

1

第一课:

天地开辟

日月照耀

2

第二课:

艰难磨砺

创造历史

3

第三课:

春夏秋冬

气节流转

4

第四课:

相思子

5

第五课:

父母之年

优喜交集

6

第六课:

孝爱父母

事无大小

7

第七课:

恻隐之心

人皆有之

8

第八课:

游子吟

9

附录一唐诗三百首之五言绝句

10

附录二百家姓

第一课:

天地开辟日月照耀

活动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经典片段,背诵经典。

2、 能感受经典中营造的意境,能从中感受到作者对生活的热爱。

3、 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并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活动方式:

朗诵经典、说意思、谈感受、明道理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幼学琼林》是中国古代儿童的启蒙读物。

《幼学琼林》最初叫《幼学须知》,又称《成语考》、《故事寻源》。

全文的意思是,混沌的宇宙,元气一经开辟,天地阴阳便有了定位。

轻清的元气向上浮升而形成了天,厚重混浊的部分凝结在下面便形成了地。

太阳、月亮及金、木、水、火、土五星并称为七政。

天、地和人合称为三才。

二、 初读经典,读通经典。

1、 指名读题目,释题,介绍盘古

2、 师范读,指导诵读经典。

3、同桌互读经典原文三遍,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三、 再读经典,读懂意思

1、 小组合作,结合注释和原文意译,交流理解经典意思。

2、 师生合作古今对译,检查学情,相机释疑。

四、 阅读简要评述,讨论:

阅读这篇课文后,你有怎样的感受?

1、 生交流,汇报感受。

2、 师总结:

盘古是伟大的

五、 指导诵读,尝试背诵。

练习背诵一一指名背一一齐背

六、 作业:

背诵全文

第二课:

艰难磨砺 创造历史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 背诵第一课,引入第二课,齐读课题

2、 解释“艰难磨砺”的意思。

二、初读经典,读通经典。

1、 师范读,指导诵读经典。

2、 同桌互读经典原文三遍,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三、再读经典,读懂意思

1、 小组合作,结合注释和原文意译,交流理解经典意思。

2、 师生合作:

古今对译,检查学情,相机释疑。

四、 阅读简要评述,讨论:

对照课文,说说你懂得了什么?

1、 生交流,汇报感受。

2、 师总结:

五字鉴》是一部几百年来流传较广的蒙学读物,原名为《鉴略》,是明代李廷机根据我国古史资料所写:

“自皇古以乞宋元事迹,举其大纲,略其小目,俾读者开卷了然,俨与历世受命之主,康扬一堂;更可喜者,句调叶律,有类诗歌,与人可诵可读,一部二十一史之要领也。

”此书大略是以五言诗句韵文的形式,按时代顺序将我国上自远古传说,下至元明的社会历史,进行了简单扼要的总述和概括。

全书仅万余字,行文言简意赅,叙事条理分明。

它是与《三字经》、《增广贤文》、《幼学琼林》并列的蒙学读物。

五、 拓展:

1、 看故事神农尝百草,讨论:

为什么神农为什么要尝遍百草?

2、 交流:

你看了神农尝百草的故事,有什么感受?

六、 指导诵读,尝试背诵

练习背诵一一指名背一一齐背

六、作业:

背诵全文

第三课:

春夏秋冬 气节流转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这是一首为了便于记忆二十四节气,而编的二十四节气歌,共八句。

每个节气各取其中一字,形成前四句。

后四句则讲解了各节气的日期分布.

清明、谷雨;

大暑、小暑;

寒露、霜降;

小寒、大寒。

春季:

立春、雨水、惊蛰、春分、夏季:

立夏、小满、芒种、夏至、秋季:

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冬季:

立冬、小雪、大雪、冬至、

二、 初读经典,读通经典。

1、 指名读题目,释题

2、 师范读,指导诵读经典。

3、 同桌互读经典原文三遍,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三、 再读经典,读懂意思

1、 小组合作,结合注释和原文意译,交流理解经典意思。

2、 师生合作古今对译,检查学情,相机释疑。

四、 阅读简要评述,讨论:

阅读这篇课文后,你有怎样的感受?

1、生交流,汇报感受。

2、师总结:

只要用心刻苦地学习,没什么不能做好。

五、 拓展:

1、 看故事《寒食节的来历》,进一步理解节气的故事。

2、 交流:

同学们现在知道节气怎么来的,还有了解它们都有什么作用了吗

六、 指导诵读,尝试背诵。

练习背诵一一指名背一一齐背

六、作业:

背诵经典片段

第四课:

相思子

教学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相思》并背诵.

教学重点,难点:

1, 认读1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相思》并背诵.

教学过程:

导入

出示红豆或课件,图片.

师讲红豆的特点.

师:

今天我们就来学一篇写红豆的诗歌.

自由读诗,画出生字.,读准节奏.

相思

红豆/生南国,

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

此物/最相思.

学习生字

读"此ci"此物,此事,此地.

注意与"些"的区别.

指导书写生字

出示生字8个.

组词识记.

师进行指导识记.

此,客,何,背,尾,房,屋,层

师范写.

生书写.

朗读诗歌《相思》

(1)大家找找,哪一句写了红豆(红豆生南国)、

(2)出示红豆(可以是图片)

1,、出示地图(长江以南叫南国也叫江南)。

2、红豆生长在什么季节,找一找,读出来.(春来发几成)

3、出示挂图,红豆树枝繁叶茂,红豆累累.4、师引导:

这红豆美么大家想把这份美读出来么

5、齐读"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6、如果你要离开故乡了,会带走故乡的哪些东西(泥土,水,树叶,红豆)

(9)师:

对•江南的水,土,叶,豆代表了故乡,所以诗人这样写.

愿君多采撷,(希望你多多采摘)

此物最相思.(这东西最会引起人们思念故乡)

对故乡的思念还用什么样的语调朗读

请一学生示范读.读出红豆树的美.,读出了对故乡的思念.

大家齐读.

背诵古诗.

六,拓展思维

再出示几首有关思念的诗,让学生课余读一读.《静夜思》,《忆江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第五课:

父母之年优喜交集

教学重点:

分析概括《论语》中“孝道”的内涵

教学难点:

学习孝道,体会其现实意义。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欣赏《常回家看看》(音频)

孝心其实很简单,比如,为家里清扫一次房间;为母亲倒一杯水;为父亲捶一次背……这是多么简单,可是同样是这些小事,却能让父母感动很久很久。

孝不需要山珍海味,同样也不需要千万豪宅,也许你的孝心不豪华,只是一次5分的作业,一张100分的试卷。

但是,我相信,父母一定会接受它,因为,这里满载着真诚的爱!

这才是给予父母最好的礼物!

二、 学生阅读《论语》,找出关于阐述孝道的相关内容。

1、子曰: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

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里仁篇第四》)

三、 初读经典,读通经典。

1、 指名读题目,释题

2、 师范读,指导诵读经典。

3、 同桌互读经典原文三遍,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四、 再读经典,读懂意思

1、小组合作,结合注释和原文意译,交流理解经典意思。

2、师生合作古今对译,检查学情,相机释疑。

五、阅读简要评述,讨论:

阅读这篇课文后,你有怎样的感受?

1、 生交流,汇报感受。

2、 师总结:

只要用心刻苦地学习,没什么不能做好。

五、 拓展:

1、 看故事《怀橘为亲》

2、 交流:

同学们现在知道节气怎么来的,还有了解它们都有什么作用了吗

六、 指导诵读,尝试背诵。

练习背诵一一指名背一一齐背

六、作业:

背诵经典片段

第六课:

孝爱父母事无大小

活动目标:

1. 理解''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的含义,并能初步诵读。

2. 能用''哎''及时回答他人的呼唤,知道大人吩咐的事情不偷懒。

3. 在生活中,懂得尊重父母和身边的人。

(一) 谈话活动,引起兴趣。

孩子们今天薛老师带你们去认识一个新朋友。

听音乐进场。

师:

孩子们,今天我们认识的新朋友叫想想。

她在干什么?

搭积木玩得可开心啦。

这时候,谁在喊她?

(二) 出示视频1,理解语句"父母呼,应勿缓。

”的意思,并会用"哎''答应别人。

教师:

咦,想想答应妈妈了吗?

为什么?

如果你是想想,妈妈喊你,你会怎么答应。

3.游戏:

我喊你答。

教师:

我现在做妈妈,你们都是我的孩子,喊你名字的时候要赶快答应?

教师小结:

集体喊、过度到个别喊。

(真是有礼貌的孩子,你回答的真快啊等等)教师:

我们都知道爸爸妈妈喊我们名字的时候要赶快回答''哎",想想听到了吗?

呀想想也答应得很快,我们一起表扬一下。

你们也很能干,真是妈妈的好孩

子。

4.练习诵读''父母呼,应勿缓。

"教师:

在很久很久以前的小孩子他们也明白这个道理,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播放课件1,放慢速度)教师:

你们听到了什么?

请个别同学回答。

幼儿回答出一句,及时提炼句子,还有谁来会所说听到了什么?

(并出示字卡)分角色诵读''父母呼,应勿缓男孩子们(唉)你来读一读。

女孩子们,你们也来读一读。

(三)播放视频2,理解语句"父母命,行勿懒。

"师:

爸爸妈妈喊我们名字的时候要马上答应,那爸爸妈妈让我们做事情的时候该怎么做呢。

我们先来看看想想是怎么做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辩护词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