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概论考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自然辩证法概论考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然辩证法概论考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一种是根据观察到的事实材料,在一定理论的指导之下,运用比较、分析、综合、概括等方法,提出关于现象之间某种联系的普遍的假定。
另一种是根据观察到的事实材料,在一定理论的指导之下,不仅运用比较、分析、综合和概括等方法,而且更突出的是应用类比、想象、抽象等方法,提出关于现象之间具有普遍性的某种联系是如何形成的假定。
2,生态自然观的基本内涵和主要思想是什么?
生态自然观是系统自然观在人类生态领域的具体表达,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现代形式之一;
本文阐述了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是生态自然观的理论来源;
揭示了当代全球性的“生态危机”是生态自然观确立的现实根源和生态科学基础;
论述了生态自然观的基本思想及其对实现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的重大意义。
生态学中的整体的观念、循环的观念、平衡的观念和多样性的观念,以及它所揭示的生态规律,构成了生态自然观的重要理念和科学根据。
整体的观念,是说生物(包括人在内)与其环境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任何生物均不能脱离环境而单独存在;
循环的观念,是指作为生产者的植物、消费者的动物、分解者的微生物,它们互相耦合,形成由生产、消费和分解三个环节构成的无废弃物的物质循环;
平衡的观念,认为生物之间的食物链关系、金字塔结构和循环体系处在一个动态的平衡之中;
多样性的观念,即“多样性导致稳定性”的生态原理,它强调保护生物物种的多样性,认为生物多样性的丧失,直接威胁着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陈昌笃认为生态学的一般规律,可以概括为“物物相关”、“相生相克”、“能流物复”;
“协调稳定”、“负载定额”、“时空有宜”等几条规律。
“物物相关”和“相生相克”的规律,揭示了自然事物相互联系;
相互制约、共存共生的生态关系。
自然界任何生物物种的存在都有其合理性,这是生态系统维持其动态平衡的动力之网,因而保持物种多样性,使人与生物伙伴协同进化,才能确保生态系统的稳定发展。
而“能流物复”和“协调稳定”的规律是生态系统存在和发展的内在保证。
物质循环、能量流动把生态系统进而把生物圈联成一个整体,虽然各系统、系统的各部分有它们独特的运动形式,但都遵循整体性的原则。
“负载定额”规律揭示了任何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和承载能力都是有限的。
它由生物物种(包括人类)自身的特点及可供它利用的资源和能量决定。
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实际上都是由于人类的活动接近或已超过生态系统的“负载定额”的限度而造成的?
。
“时空有宜”规律揭示了生态系统动态变化的特征,使人类在构建区域社会生态系统,规划人的生产二消费理念和行为时,能既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又因时因地制宜,与时俱进。
3,为什么中国发展需要依靠科技进步,走创新型国家的发展道路?
创新型国家的发展道路中国的特定国情,决定了中国不能够选择资源型或者依赖型的发展模式,而必须要走创新型国家的发展道路。
半个多世纪以来,世界上众多的国家都在各自不同的起点上探索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道路,一些国家主要依靠自身丰富的自然资源来增加国民财富,像一些产油国家;
还有一些国家主要依靠发达国家的资本、市场和技术,像一些拉美国家;
再有也是最重要的,就是一些国家把科技创新作为国家的基本战略,形成日益强大的竞争优势,我们把这些国家称为创新型国家。
这些国家的共同特征有几个方面,科技进步奉献率大约都在70%以上,对外技术的依存度都在30%以下,在科技产出方面,这些国家获得的美国、欧洲和日本的发明专利,占到世界总量的97%。
同时这些国家的研究、开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基本都在2%以上。
根据对国家的资料所做的分析,中国创新的综合指数大约在世界上排名第28位,处在中等偏下的水平。
尽管我们国家距离创新型国家还存在着相当的差距,但是中国的特定的国情,决定了中国不能够选择资源型或者依赖型的发展模式,而必须要走创新型国家的发展道路。
第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决定了中国必须要走创新型国家的发展道路,满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求意味着我国必须保持从改革开放开始,直到2020年连续40年7%以上的经济高速增长,这在世界经济史上对于一个大国来讲前所未有。
研究分析说明,如果中国的科技创新能力没有根本提高,科技进步的奉献率仍旧保持目前39%左右的水平,要实现翻两番的目标就要求我们国家的投资率到达52%的特高水平,这是不可能做到的。
即使投资率可以保持到目前40%的高水平,要到达翻两番的目标,科技进步的奉献率也必须要到达60%,也就是在目前的水平上,再增加20个百分点。
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建设小康社会所要求的经济增长的目标。
第二,资源环境的制约决定了中国必须走创新型国家的发展道路。
中国人均能源、水资源等重要资源的占有量严重不足,生态环境脆弱,面临着日益严峻和紧迫的重大的瓶颈约束。
国际的经验说明,只有依靠科学技术才是突破资源和环境瓶颈约束的惟一可行的途径。
第三,保证国防安全和经济安全决定了中国必须走创新国家的发展道路。
在涉及国防安全和经济安全的关键领域,真正的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
如果我国不掌握更多的核心技术,不具备强大的创新能力,就很难在急剧变换的世界经济竞争的格局当中把握机遇,甚至有可能丧失我们的主动权。
4,怎样正确地理解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和关系,谈谈你对中国可持续发展之路的想法。
5,从科学技术发展历程,说明我们怎样正确理解和评价科学精神及其科学技术的影响和作用?
人类历史走过的岁月,-便是人类科技不断发展发展进步的岁月。
从钻木取火到火箭升空,人类的智慧一次次迸射出让人惊异的火花,不断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在人类运用自身智慧不断推进科技进步,生活改善的过程中,有一种精神或者可以称之为力量的事物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科学精神。
什么是科学精神?
简单说来,科学精神是坚持以科学的态度看待问题、评价问题而不借用非科学或者伪科学的手段。
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执着的探索精神 根据已有知识、经验的启示或预见,科学家在自己的活动中总是既有方向和信心,又有锲而不舍的意志。
细细探寻科学精神,可以发现科学精神具有三个方面的层次。
第一层次,即认识活动层面。
科学精神的这一层次,包括求实精神、创新精神和疑心精神。
求实精神,是指探索知识的理性精神和实验验证的求真精神及实事求是的严谨精神的统一,这正是科学精神的精髓。
创新精神,是指善于把新的观念和方法诉诸实施,创造出与现存事物不同的新东西的欲望。
创新精神,是创新活动的永恒前提,是科学精神的内在本质。
疑心精神,是指合理的善于质疑精神。
在科学活动中,没有绝对的权威,任何科学成果要不断地接受疑心的批判检验。
一个人的质疑努力,是一种去伪存真的能力,是对真理的追求,是认识的深化,是思维的勤奋。
具有疑心能力和进入疑心思维状态的人,一定具有较强的思维辨析能力。
“深信不疑”是一种思维的懒惰是区分力的迟钝,是认识的浅薄。
一般讲,没有疑问的成年人,并不是成熟之人。
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尤其是调查和分析阻碍科学发展突出问题阶段,我们经常会发现疑点的,因而特别需要科学的疑心精神。
在调查研究中,每当碰到神秘的情况、反常的情况、尚无确凿根据的情况、缺少不同意见的情况时,就要疑心。
这种精神,恰恰是科学精神的充分表达。
第二层次,即社会关系层面。
科学精神的这一层次,包括宽容精神、竞争精神和老实精神。
宽容精神,是指大度或不计较。
在科学活动中,要兼容并蓄,海纳百川,胸怀宽广,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要容得下不同观点。
竞争精神,是指争先恐后的心态。
科学活动由于本质上是一种智力的创造活动,也只有在正常的竞争状态下才能得到最大的发展。
科学活动中的独创性应当受到极大的尊重,要有竞争机制。
老实精神,是指言行一致的精神。
科学活动由于目的在于追求知识和真理,因而老实性是符合其本性的。
科学家面对的不是外行当事人,因而他早就预料到经受严格的审查。
这种情况,一方面有助于维护老实标准的稳定性,另一方面也强烈地呼唤着老实精神的大力弘扬。
如果在实践科学发展观工作中缺少了老实精神,就无法得到广阔人民群众的充分信任,因而也不会听到真话实话,也就很难把握真实的客观情况,因而也很难得到真正符合客观实际的信息和结论,因而也很难发现深层次的问题。
可以说,没有真正科学的老实精神,决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工作也不能落到实处。
第三层次,即价值关系层次。
科学精神的这一层次,包括执着精神、献身精神和全人类精神。
执着精神,是指科学家对自己事业追求不放的专一精神。
执着追求,这是科学事业成功所具备的毅力,也是一个十分可贵的精神。
献身精神,是指敬业的牺牲精神。
这一精神的发扬,同科学家对科学的信仰是分不开的,因而是科学家对自己事业价值的自我综合判断,是一种对长远理想价值的追求。
全人类精神,是指科学是公正客观的,没有阶级性和国籍的局限,科学成果要为全人类服务。
科学成果应该为社会、为人民、为全人类服务,科学也应该树立全人类意识,这完全是符合科学本性的。
随着人类步入生态文明时代,可持续发展更是呼唤着人类整体意识的强化,呼唤着全人类精神的发扬。
我们今天实践科学发展观,这本身就具有全人类的意义,当然我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践行者也必须具有全人类意识,心胸要开阔。
在人口、粮食、环境、能源、可持续发展等领域的工作,往往具有最直接的全人类意义。
随着社会的进步,面向全人类的工作将会越来越多,所以作为一个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所有工作者,都必须要树立全人类意识。
科学精神对科技的发展所产生的巨大作用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科学精神是科学事业的灵魂。
科学活动是人的活动,人是科学活动的主体,没有人就无所谓科学,而人是受思想观念支配的。
这里的人当然是科学探索者,是科学家。
科学家在长期的科学探索中,逐步培养了自己高尚的道德情操,磨练了自己坚强的意志,塑造了高贵的品格。
这些情操、意志、品格及科学家的行为特征就是科学家的科学精神。
没有这种科学家的内在的科学精神,就没有科学的进步和发展。
其次,科学精神是科学活动的保障。
当科学成为一种社会建制后,科学家的探索活动是在科学共同体内进行的,每一个科学家都从属于某一个科学共同体。
在科学探索对象日益广泛化、复杂化的条件下,“民间科学家”的活动很难在科学上有所发现。
科学共同体的活动是现在科学活动的重要形式。
但这种形式的活动是在科学制度化的价值观和标准的指导下进行的。
而这些制度化的价值观和标准就是科学精神。
最后,科学精神推定科学革命。
在科学发展史上,科学精神不仅使科学摆脱了来自自身以为的束缚〔比方神学〕而获得了巨大的发展,而且能够促进科学内部因素的变化从而推动科学革命的发生。
从古典科学到近代科学、再到现代科学,每一次科学革命的成功都可以说是科学精神的胜利。
因为科学精神的核心之一就是创新,科学革命推动了科学的革命和创新。
6,怎样理解观察与实验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及其辩证关系?
并表达一两个科学家具体事例加以说明。
7,什么是自然辩证法?
为什么说自然辩证法的创立和发展反映了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必然性?
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重要领域的自然辩证法,有其历史的渊源。
从I.康德于1755年和P.-S.拉普拉斯于1796年提出星云说,试图揭示天体演化的历史开始,形而上学的自然观被打开了第一个缺口。
19世纪以来,自然科学有了一系列重大发现,其中,能量转化、细胞学说和进化论,被恩格斯称之为自然科学中彻底动摇了形而上学自然观的三大发现。
这一切都从不同方面揭示了自然界的历史发展和普遍联系,充分展示了整个自然科学从经验到理论、从分析到综合的发展过程。
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辩证法是在19世纪自然科学发展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从哲学思想的渊源上说,它依据自然科学发展的成果,对德国古典哲学中的唯心主义辩证法进行了唯物主义的改造。
马克思和恩格斯形成他们的新哲学世界观,始于19世纪40年代。
他们关于自然辩证法思想的萌芽,也产生于这一时期。
系统地研究、建立和阐明马克思主义自然辩证法,主要是由恩格斯从19世纪50年代后期起进行的。
在《反杜林论》哲学篇和《自然辩证法》手稿中,恩格斯依据当时的自然科学成果描绘了整个自然界发展的辩证图景,运用丰富的自然科学材料阐发了辩证法的基本规律,研究了各门自然科学的辩证内容。
他把自然科学所揭示的自然界的辩证法同自然科学认识发展和研究方法的辩证法联系起来研究,并认为从根本上来说认识的辩证法是客观的辩证法的反映,指出辩证法是唯一的、最高度地适合于自然观的这一发展阶段的思维方法。
马克思和恩格斯很重视研究人和自然的关系,研究了自然科学和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在社会中的发展规律。
恩格斯提出18世纪科学和哲学结合的结果就是唯物主义、启蒙时代和法国的政治革命,科学和实践结合的结果就是英国的社会革命等著名论断。
马克思在研究政治经济学的过程中,详细地研究了技术史,论述了自然科学和技术在现代生产和现代社会中的作用。
自然辩证法的产生不仅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而且对整个马克思主义革命学说有重要意义。
8,科技现代化对中国现代化的重要作用和意义表现在哪些方面?
〔1〕科学是人们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技术则是自然科学知识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
科学技术虽不是生产力的独立要素,但当它渗透到生产力的三个基本要素之中,就会引起生产工具、劳动对象、劳动者发生重大变化,并转化为直接生产力,从而推动社会生产迅速发展。
〔2〕在现代社会中,科学技术不仅是一般的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
因为:
①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生产力发展中最重要的因素。
在古代,生产的发展和经济的增长,主要依靠人们体力劳动;
在近代,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经济的增长,主要因素仍然是资金、劳动力和资源的投入;
而当代,科学技术因素在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比重中超过一半,有些地区和部门甚至高达60%?
90%。
从而,科学技术因素成为与古代和近代生产力相区别的基本特征之一。
②科学技术已全面渗透到生产力诸要素之中。
无论是劳动者技能的提高,劳开工具的变革和创新、劳动对象的开拓,还是生产力诸要素的合理配置,生产活动最优化的组织管理,都是通过科学技术的作用来实现的。
科学技术与生产已经一体化了,已经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大杠杆。
③科学技术对现代社会生产的发展具有主导作用和超前作用。
科学技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从一定意义上说,它已经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3〕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意义。
①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是对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与时俱进的重大奉献;
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国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发展科学技术提高到战略性地位,认识“科教兴国”的重要性。
③现代科学技术对发展生产力的巨大推动作用,要求我国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发挥科技人员的作用,把科技成果应用于生产,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④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要求我国必须发展高科技的知识经济,从而使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目标早日实现。
9,科学精神的主要内涵是什么?
它和人文精神是什么关系?
并举例说明。
科学精神是人类认识自然的活动及其成果的精神积淀,包括尊重科学、重视技术的理性精神,实事求是、尊重规律的严谨态度,发奋向上、开拓创新的进取意识等。
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无可替代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大力弘扬科学精神,高度重视和努力发展科学技术,能使和谐社会建设获得强大的物质基础。
科学精神源于探索科学真理、追求技术创新的科学活动,其第一要义就是重视科学技术。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能够转化为巨大的物质财富,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科学精神,不断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就能促进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把社会物质财富这块“蛋糕”做大,为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提供充足的物质保障。
大力弘扬科学精神,自觉遵循和运用客观规律,能使和谐社会建设高效有序地向前推进。
在科学的视野里,世间万事万物的发展都有其固有的客观规律,人类社会也不例外。
社会是以人为主体,以自然界为环境,以物质生产为基础,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等多种要素构成的复杂有机体,这些要素之间按一定的规律相互作用。
当社会建设的主体遵循这些规律时,整个社会就会呈现出和谐的状态;
当社会建设的主体违背这些规律时,就会导致社会秩序混乱、矛盾激化,甚至引发震荡和冲突。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应当深刻认识和把握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政治、文化,人、自然、社会,阶层结构、城乡结构、区域结构、人口结构、就业结构、社会组织结构等因素的现实状况和相互作用的客观规律,使对和谐社会建设发挥作用的各种规律都得到妥善运用,使和谐社会建设走上高效有序、健康发展的轨道。
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能使和谐社会建设始终充满生机和活力。
科学真理具有相对性:
事物总是处于发展和变化之中的,人类对自然、社会和人自身的认识也是不断发展、永无止境的。
这就决定了从事科学研究的主体必须根据客观条件的发展变化不断探索新领域、揭示新规律、取得新成果。
从特定的历史阶段来看,和谐社会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各个环节是内在统一、和谐有序、生机勃勃的;
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前对社会和谐有利的因素也可能演变为不利的因素,以前激发社会活力的力量也可能转变为遏制社会生机的障碍。
如果社会建设的主体不具备开拓创新的科学精神,不能与时俱进地体察这些变化,而是抱着过时的经验和教条不放,那么,社会和谐就难以有效推进,社会活力也难以长久保持。
因此,我们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使和谐社会建设永葆生机和活力。
人文精神:
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支撑
人文精神是对人的生命存在和人的尊严、价值、意义等的理解和把握,包括对道德人格、理想信念的追寻,对自由、平等、正义等的渴望,对生死、信仰、幸福、生存意义等问题的反思和对人类的终极关心,等等。
和谐社会建设是以人为主体来展开的,又是为实现人的自身价值服务的。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要大力弘扬科学精神,还要倡导和培育人文精神。
倡导和培育人文精神,有利于引导和谐社会建设向着正确的目标健康发展。
始终把人置于核心的位置,维护人的正当权益,满足人的合理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人文精神的本质内涵。
倡导和培育人文精神,有助于人类社会逐步向着更加符合人类本性的状态演进,最终到达高度和谐的理想境界。
可以说,人文精神是引导社会从不和谐走向和谐、从初级阶段的和谐走向高级阶段的和谐的重要力量。
在新世纪新阶段,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突出人作为社会建设主体的创造性、价值和尊严,这是马克思主义人文精神在当代的创新和发展,有利于引导和谐社会建设向着正确的人文目标健康发展。
倡导和培育人文精神,有利于调动人们参与和谐社会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保护人,把人文关心送到社会的每个角落,辐射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能使人们充分感受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感受生活在其中的幸福,进而自觉地参与和谐社会建设。
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既充分发挥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广阔农民建设和谐社会根本力量的作用,又鼓励和支持新的社会阶层和其他阶层人员积极奉献力量,使一切能为和谐社会建设作出奉献的人都具有主人翁的荣耀感、自豪感,形成人人想干事、人人能干事、人人干成事的社会环境,能使一切有利于社会和谐的积极因素得到最广泛最充分的调动。
倡导和培育人文精神,有利于整个社会形成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平等相待、和睦相处的人际关系,是人文精神的产物,也是形成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的重要条件。
当前,我国改革发展已进入关键时期,社会利益关系日益复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日益凸显。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无视在全社会营造团结互助、诚信友爱、谅解宽容的人文环境,就有可能使社会群体之间产生隔阂和鸿沟,影响社会的稳定和谐。
在新的形势下,各级党委和政府应承担起倡导和培育人文精神的重任,努力营造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良好社会氛围,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使整个社会形成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坚持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和谐社会建设中,我们既要看到它们相互区别的一面,又要看到它们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一面,自觉地把二者统一起来。
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服从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
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要满足这一要求,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弘扬科学精神,自觉遵循和运用客观规律。
同时,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阔人民的根本利益,使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应使对社会发展状态、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和运用融入表达人文精神的价值判断,实现社会历史发展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把社会建设的目标由片面追求经济增长转到坚持以人为本,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上来;
创新科技价值观念,使科技政策、科研工作以及科技成果的开发运用由单纯追求经济效益转变为同时注重生态环境效益和追求社会全面进步与人的全面发展,考虑其对于人类社会长期发展的影响;
推动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相互学习与借鉴,促进新兴学科、交叉学科的发展与繁荣,培养造就身心和谐、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
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坚持科学的方向。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五个重要特征,即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涉及人的身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充分表达了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是人文精神在和谐社会建设问题上的重要表达。
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一刻也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导,必须坚持科学的方向。
在和谐社会建设的实践中,我们应当深刻认识和把握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以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必然性为参照来衡量、校正与检验社会发展的人文目标的合理性,使之科学可行;
应当深刻认识实现社会发展人文目标的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从当代中国的国情出发,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法制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科学对待和解决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使社会发展人文目标的实现过程成为应用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的过程;
在对人们进行人文教育的过程中,应当加大科学精神的含量,把科学精神作为反对封建迷信、邪教非法活动、伪科学的锐利武器,引导人们牢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始终离不开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合力的推动。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重大而又艰巨的历史任务。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