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农业区位因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Word文档格式.docx
《高中地理《农业区位因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农业区位因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Word文档格式.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他们有一定的人文地理知识和人文素养,但对人文地理知识还不是很熟悉,对复杂问题,认识上还存在着局限性,他们生活在城市,对农业生产不了解,缺乏知识储备。
学生的兴奋点主要集中在多媒体教具或有趣的地理事例教学中,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多利用身边的事例培养他们的分析能力,激起他们对人文地理学习的兴趣。
四、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区位含义及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2、理解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及其发展变化对农业的区位选择。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研究性学习、结合素材分析农业区位因素,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见闻得出结论,培养学生层层深入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以饱含中国传统文化的茶为案例,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
通过地理知识的学习,让学生关注时政、关注国家发展。
五、重点难点:
六、教学方法
研究性学习法、案例教学法、分组探究法
七、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
八、课时
1课时(45分钟)
九、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课的设计思路是:
分析因素----能力提升。
第一部分:
分析因素。
通过对两个茶园的探究学习,找出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并分析这些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第二部分:
能力提升。
一带一路的稳步推进,给中国茶产业的转型升级带来了重大机遇。
那么,中国茶产业该如何走出一条现代发展之路呢?
整堂课以学生为主体,与济外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合作,课堂内同学分组深入探究,载由师生共同总结、提升,经过这一充满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情景式教学与探究式学习过程,完成对“农业区位因素”这一重要知识的感知—理解—运用,并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创造性思维。
情境贯穿在整节课中,让学生在一个一个的故事中完成整节课的学习。
十、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
教学内容设计
设计意图
传统文化导入
如果说在中国,一片树叶创造了一种文化,你会想到什么?
问题导入,引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快速进入课堂。
看图讲解
中国人饮茶的历史已经有数千年,茶,丰富并滋润着中国人的生活,也形成了独特而深厚的中国茶文化。
中国已经有2000多年茶树栽培史,茶独有的醇美滋味使其超越饮食和文化的差异,成为东西方有口皆碑的饮品。
所在之处,形成了不同的饮茶习俗和茶文化形态。
迄今为止,全世界种茶国家已达60多个,170多个国家、近30亿人口,钟情于饮茶。
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
承转
今天,我们就来分析影响茶种植业的区位因素,了解中国茶业的现状,探究中国茶的未来发展之路。
首先,让我们来明确概念:
农业、农业区位(举例:
茶树区位的概念,它既包括茶树布局的位置,还包括和周边地理环境各种要素之间的联系)。
而这些地理环境各要素就是农业的区位因素。
明确基本概念
茶●源于中国
案例探究:
开启第一片茶园之旅。
接下来,我们就进入第一个环节—揭秘古茶园。
在我国西南部地区,拥有者中国仅存的千年古茶园,这里原生态环境保存完好,茶树在这里纯自然生长。
下面我们就进入这片古茶园,大家在欣赏美丽风景的同时,认真听当地的自然条件,我们的任务是:
推测茶树的生长习性?
(喜温还是喜寒?
喜干还是喜湿?
喜晒还是怕晒?
喜酸还是喜碱?
喜水还是怕涝?
)
从第一片茶园走出来后,同学回答。
设问1:
茶树的生长习性反映了哪些自然条件?
同学归纳总结。
气温、降水、光照、土壤、水文。
这些是影响农业布局的自然条件。
通过中国古茶园的探索,学生自主探究,找出影响农业的自然因素。
习题巩固提升
下面我们就来做几个题练习一下,看看大家能不能很快知道是什么因素影响了农业生产,是如何影响的?
巩固提升基础知识点:
各自然因素是如何影响农业生产的?
承转:
开启第二段茶园之旅
我们回过头来再来仔细看一下茶树的生长习性,找同学来读一下,
设问2:
从自然角度分析,中国茶种植业适合布局在哪儿?
学生分析回答。
南方山地丘陵。
设问3:
从自然角度分析,济南适不适合种茶?
(导学案附济南自然条件特征)解释原因?
不适合。
冬季气温低,易低温冻害;
降水量不足;
光照过强;
土壤多为碱性;
教师:
但是,在咱们济南的的确确就有一大片茶园。
带着对这片茶园的好奇心阿,我跟咱们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周末就来到了这片茶园进行考查学习,我们制定了详细的学习计划,并且获得了很多一手的资料。
下面,我们就把这些资料分享给大家。
我们研学的目的是:
济南灵岩茶园是如何做大的?
种茶区域的探究,吸引同学们产生强烈的好奇心。
激发继续学习的欲望。
(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力)
茶●兴于中国
研学之旅内容分析
请大家先来欣赏一下济南茶园所在地的自然环境。
请分析这里的自然条件对于茶树生长有哪些独特之处?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
山谷地形在这里形成了独特的小气候,云雾天气多;
丘陵地区,土壤呈酸性。
看图分析茶园所在地的气候的独特性,以及仍然存在的不足。
(区域认知能力培养)
但是,这里仍然存在很多种茶的不利因素,下面请看我们研究发现的不利因素有哪些?
(如上幻灯片)
技术因素
这些不利因素,灵岩茶园是如何进行技术改造的呢?
你有什么好方法吗?
学生讨论回答。
。
下面有请参加研学的同学上台来给大家解答:
对自然条件进行改造的因素我们称之为:
技术因素。
合作探究影响茶树种植的技术因素。
这里种出来的茶叶呀,具有“叶片厚、滋味浓、耐冲泡”的特征,请你从气候角度分析原因?
教师解答:
昼夜温差大、生长周期长。
社会经济因素
好的茶叶在试验田里种出来了,要不要在各个村里扩大种植规模呢?
老师特别期待大家的答案:
要或者不要。
原因?
确实正如大家所说,要考虑的因素太多。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灵岩茶园主人是怎么做的?
有请(第二位同学)
从刚才同学讲述的内容中,我们来归纳一下,这里面包含了哪些因素?
市场、资金、劳动力、政策、交通
合作探究影响茶树种植的社会经济因素。
技术因素对社会经济因素的作用
我们在研学中还发现了茶园在网上建立了自己的网站,拓宽市场销售渠道,用机械代替了劳动力,周边还改善了物流交通条件。
这里面你能不能发现还可以改进的地方?
这些都是技术因素对社会经济条件的改善。
师生合作探究:
技术因素对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
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我们调查研究还发现,这是什么因素对农业的影响?
环境。
好的环境能够生产出好的产品,提高经济效益;
而绿色的生产过程又能有益于环境改善。
所以,我们在农业生产过程之中一定要注意环境保护。
引导学生发现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渗透人地和谐的观念。
归纳总结
学生自主归纳总结。
学生自主归纳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点。
[能力提升]
茶●属于世界
灵岩茶园是中国的一个新茶园,它的发展壮大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国种茶人的“匠人精神”,当今中国茶产业正在蓬勃发展之中,一带一路的稳步推进,给中国茶产业的转型升级带来了重大机遇。
由家乡的茶产业联系到中国的茶产业,茶源于中国,但属于世界,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找出中国茶产业未来的发展之路。
学情分析
学生的兴奋点主要集中在研究性学习或有趣的地理事例教学中,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利用了身边的具体事例培养他们的分析能力,激起他们对人文地理学习的兴趣。
故事真实而具体,实际参与研究性学习让学生兴趣浓厚,同时,不仅学习到了知识,还感觉到地理学习的用处。
最后的学以致用能力提升,激起了学生为国效劳的强烈愿望和对自己能力的肯定。
课堂效果分析
课堂教学效果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落脚点,一切教学手段的运用和教学方法的选择最终的目的是课堂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我在对每一个教学环节的设计和方式、方法的选择都要先问自己一声:
这样做的效果会怎样?
紧紧围绕有效和高效这一核心要求来组织和开展教学活动。
当然这里所说的效果是一个综合性的教学效果,内容即包括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又包括基本技能的训练效果,同时也包括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道德情感的教育等。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通过学生表情的变化、思维的速度,回答问题、练习、测试、动手操作的准确性等信息反馈,可获知教学信息的传输是否畅通,亦可看出新知识新技能的掌握情况。
教学任务是否完成不能只看少数尖子学生,大多数中下学生同样也是知识的接受体,从他们身上更能体现教学任务是否完成,以及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质量的高低。
就本节课来说,学生的体会和表现:
1.学生情感表现
(1)学生从研究性学习、故事情景中得到学习的兴趣,从探究活动中获得合作交流的乐趣。
(2)学生有足够的学习的空间与时间,学生就是课堂的主人,从而确立了主人翁意识。
(3)学生参与度广,多数同学在小组活动、发言等方面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提升自信心。
2.学生能力培养
(1)观察能力。
学生看得清楚、看得明白,观察能促进思维的发展,从而进入深层次的思考。
(2)思考能力。
通过布局不同农业类型,发展学生的想像力,敢于质疑,勇于创新,从而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3)表达能力。
学生能积极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表述规范、有条理。
(4)应用能力。
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更要知其用。
总之,在教师的引导帮助下,全体学生的潜力得到很大限度的挖掘,智力好的学生吃得饱,中等水平的学生吸收得好,差的学生消化得了,学生人人学有所得。
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师生平等、教学民主的思想,师生信息交流畅通,情感交流融洽,合作和谐,配合默契,教与学的气氛达到最优化,课堂教学效果达到最大化。
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
教材分析
评测练习
“第六产业”是指农户不仅种植农作物,而且从事农产品加工与销售,即将第一、二、三产业相加(1+2+3)或相乘(1X2X3),正好都等于6,故名“第六产业”。
成都市蒲江县成佳镇有着“中国西部绿茶之乡”的美誉,通过发展“第六产业”,昔日单一茶叶种植园又成为茶叶新品种培育基地、高端茶叶产业园和乡村旅游的“观光景点”,经济效益显著提升。
据此完成1一2题。
1.成佳镇茶叶种植园的中心产业为
A.茶叶加工 B.茶叶销售 C.茶园旅游 D.茶叶种植
2.成佳镇发展“第六产业”主要是为了
A.改善茶叶品质,拓展销售的渠道 B、延长茶园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
C.增加就业岗位,推动城市化进程
D.创造优美环境,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农业区位因素教学反思
《农业区位因素》是高中地理必修II(中图版)第三章第一节《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的第一课时,课标对这一部分知识的要求是:
分析农业区位因素。
在进行这节课的设计时,我设想给学生设置一个案例,这个案例可以贯穿在整节课中,让学生在一个完整的故事中完成整节课的学习。
回顾这节课,我觉得在课程资源的选取和应用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整堂课头尾呼应,思路设计很清晰。
从“茶源于中国—茶兴于中国—茶属于世界”展开“揭秘古茶园—探究新茶园—茶未来的发展”的探究之路。
2.茶园故事的展开也是研究性学习展开的过程。
选取了恰当的景观图片和视频资料,还有我们实地录制的视频资料,目的就是给学生一个真实的呈现。
3.多样化的教学手段。
既有资料分析,也有视频观看,还有身边的同学实地考察的视频呈现,让知识点拉近了和学生们之间的距离,让学生不再觉得是单单的学课本,而是实实在在的在了解身边的地理知识。
4.能力提升部分也前后呼应。
济南茶园是中国的一个新茶园,而中国的茶园同样是在蓬勃发展中,如何与时俱进抓住机遇走出一条现代茶产业之路呢?
整堂课的设计让学生一开始产生强烈的振兴中国茶产业的欲望,所以到最后对于这个问题,学生会很有话说。
但是,我发现这节课中,我对知识点的挖掘仍不够深入,处理的相对粗糙。
例如:
社会经济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没有能很好地在这节课中完全讲透彻。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一定要将其解决。
此外,我还要特别感谢高一11班学生的积极配合,他们的活跃不只是在录像课时,平时上课亦是如此。
作为一名老师,能教到这样一批思维活跃、积极向上的学生,真的是一种幸福。
但是,本节课也有不足,教师在引导学生积极性方面,煽动性应该更强一些,在内容上,还可以更加丰富一些,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会继续改进。
课标分析
二、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