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试题北京卷含答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748164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753.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试题北京卷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试题北京卷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试题北京卷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试题北京卷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试题北京卷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试题北京卷含答案.docx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试题北京卷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试题北京卷含答案.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试题北京卷含答案.docx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试题北京卷含答案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试题(北京卷)

本试卷共16页,共300分。

考试时长15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C12N14O16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20分)

本部分共20小题,每小题6分,共1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保证了细胞内相对稳定的微环境。

下列物质中,以(自由)扩散方式通过细胞膜的是

A.Na+

B.二氧化碳

C.RNA

D.胰岛素

2.哺乳动物肝细胞的代谢活动十分旺盛,下列细胞结构与对应功能表述有误的是

A.细胞核:

遗传物质储存与基因转录

B.线粒体:

丙酮酸氧化与ATP合成

C.高尔基体:

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加工

D.溶酶体:

降解失去功能的细胞组分

3.光反应在叶绿体类囊体上进行。

在适宜条件下,向类囊体悬液中加入氧化还原指示剂DCIP,照光后DCIP由蓝色逐渐变为无色。

该反应过程中

A.需要ATP提供能量

B.DCIP被氧化

C.不需要光合色素参与

D.会产生氧气

4.以下高中生物学实验中,操作不正确的是

A.在制作果酒的实验中,将葡萄汁液装满整个发酵装置

B.鉴定DNA时,将粗提产物与二苯胺混合后进行沸水浴

C.用苏丹Ⅲ染液染色,观察花生子叶细胞中的脂肪滴(颗粒)

D.用龙胆紫染液染色,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中的染色体

5.用XhoI和SalI两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分别处理同一DNA片段,酶切位点及酶切产物分离结果如图。

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图1中两种酶识别的核苷酸序列不同

B.图2中酶切产物可用于构建重组DNA

C.泳道①中是用SalI处理得到的酶切产物

D.图中被酶切的DNA片段是单链DNA

6.下列我国科技成果所涉及物质的应用中,发生的不是化学变化的是

A.甲醇低温所制氢气用于新能源汽车

B.氘、氚用作“人造太阳”核聚变燃料

C.偏二甲肼用作发射“天宫二号”的火箭燃料

D.开采可燃冰,将其作为能源使用

7.我国科研人员提出了由CO2和CH4转化为高附加值产品CH3COOH的催化反应历程。

该历程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生成CH3COOH总反应的原子利用率为100%

B.CH4→CH3COOH过程中,有C―H键发生断裂

C.①→②放出能量并形成了C―C键

D.该催化剂可有效提高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

8.下列化学用语对事实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硬脂酸与乙醇的酯化反应:

C17H35COOH+C2H518OHC17H35COOC2H5+H218O

B.常温时,0.1mol·L-1氨水的pH=11.1:

NH3·H2O+OH−

C.由Na和C1形成离子键的过程:

D.电解精炼铜的阴极反应:

Cu2++2e−Cu

9.下列实验中的颜色变化,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

A

B

C

D

实验

NaOH溶液滴入FeSO4溶液中

石蕊溶液滴入氯水中

Na2S溶液滴入AgCl浊液中

热铜丝插入稀硝酸中

现象

产生白色沉淀,随后变为红褐色

溶液变红,随后迅速褪色

沉淀由白色逐渐变为黑色

产生无色气体,随后变为红棕色

10.一种芳纶纤维的拉伸强度比钢丝还高,广泛用作防护材料。

其结构片段如下图

下列关于该高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完全水解产物的单个分子中,苯环上的氢原子具有不同的化学环境

B.完全水解产物的单个分子中,含有官能团―COOH或―NH2

C.氢键对该高分子的性能没有影响

D.结构简式为:

11.测定0.1mol·L-1Na2SO3溶液先升温再降温过程中的pH,数据如下。

时刻

温度/℃

25

30

40

25

pH

9.66

9.52

9.37

9.25

实验过程中,取①④时刻的溶液,加入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做对比实验,④产生白色沉淀多。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Na2SO3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

+H2O+OH−

B.④的pH与①不同,是由于浓度减小造成的

C.①→③的过程中,温度和浓度对水解平衡移动方向的影响一致

D.①与④的Kw值相等

12.验证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实验如下(烧杯内均为经过酸化的3%NaCl溶液)。

在Fe表面生成蓝色沉淀

试管内无明显变化

试管内生成蓝色沉淀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对比②③,可以判定Zn保护了Fe

B.对比①②,K3[Fe(CN)6]可能将Fe氧化

C.验证Zn保护Fe时不能用①的方法

D.将Zn换成Cu,用①的方法可判断Fe比Cu活泼

13.在核反应方程中,X表示的是

A.质子B.中子C.电子D.α粒子

14.关于分子动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气体扩散的快慢与温度无关

B.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C.分子间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

D.分子间的引力总是随分子间距增大而增大

15.用双缝干涉实验装置得到白光的干涉条纹,在光源与单缝之间加上红色滤光片后

A.干涉条纹消失

B.彩色条纹中的红色条纹消失

C.中央条纹变成暗条纹

D.中央条纹变成红色

16.如图所示,一列简谐横波向右传播,P、Q两质点平衡位置相距0.15m。

当P运动到上方最大位移处时,Q刚好运动到下方最大位移处,则这列波的波长可能是

A.0.60m

B.0.30m

C.0.20m

D.0.15m

17.若想检验“使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力”与“使苹果落地的力”遵循同样的规律,在已知月地距离约为地球半径60倍的情况下,需要验证

A.地球吸引月球的力约为地球吸引苹果的力的1/602

B.月球公转的加速度约为苹果落向地面加速度的1/602

C.自由落体在月球表面的加速度约为地球表面的1/6

D.苹果在月球表面受到的引力约为在地球表面的1/60

18.某空间存在匀强磁场和匀强电场。

一个带电粒子(不计重力)以一定初速度射入该空间后,做匀速直线运动;若仅撤除电场,则该粒子做匀速圆周运动,下列因素与完成上述两类运动无关的是

A.磁场和电场的方向

B.磁场和电场的强弱

C.粒子的电性和电量

D.粒子入射时的速度

19.研究与平行板电容器电容有关因素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前,只用带电玻璃棒与电容器a板接触,能使电容器带电

B.实验中,只将电容器b板向上平移,静电计指针的张角变小

C.实验中,只在极板间插入有机玻璃板,静电计指针的张角变大

D.实验中,只增加极板带电量,静电计指针的张角变大,表明电容增大

20.根据高中所学知识可知,做自由落体运动的小球,将落在正下方位置。

但实际上,赤道上方200m处无初速下落的小球将落在正下方位置偏东约6cm处,这一现象可解释为,除重力外,由于地球自转,下落过程小球还受到一个水平向东的“力”,该“力”与竖直方向的速度大小成正比,现将小球从赤道地面竖直上抛,考虑对称性,上升过程该“力”水平向西,则小球

A.到最高点时,水平方向的加速度和速度均为零

B.到最高点时,水平方向的加速度和速度均不为零

C.落地点在抛出点东侧

D.落地点在抛出点西侧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180分)

本部分共11小题,共180分。

21.(18分)

用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a.安装好实验器材。

接通电源后,让拖着纸带的小车沿长木板运动,重复几次。

b.选出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找一个合适的点当作计时起点O(t=0),然后每隔相同的时间间隔T选取一个计数点,如图2中A、B、C、D、E、F……所示。

c.通过测量、计算可以得到在打A、B、C、D、E……点时小车的速度,分别记作v1、v2、v3、v4、v5……

d.以速度v为纵轴、时间t为横轴建立直角坐标系,在坐标纸上描点,如图3所示。

结合上述实验步骤,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在下列仪器和器材中,还需要使用的有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填选项前的字母)。

A.电压合适的50Hz交流电源

B.电压可调的直流电源

C.刻度尺

D.秒表

E.天平(含砝码)

(2)在图3中已标出计数点A、B、D、E对应的坐标点,请在该图中标出计数点C对应的坐标点,并画出v-t图像。

(3)观察v-t图像,可以判断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其依据是___________。

v-t图像斜率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描绘v-t图像前,还不知道小车是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用平均速度表示各计数点的瞬时速度,从理论上讲,对△t的要求是______(选填“越小越好”或“与大小无关”);从实验的角度看,选取的△x大小与速度测量的误差_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

(5)早在16世纪末,伽利略就猜想落体运动的速度应该是均匀变化的。

当时只能靠滴水计时,为此他设计了如图4所示的“斜面实验”,反复做了上百次,验证了他的猜想。

请你结合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知识,分析说明如何利用伽利略“斜面实验”检验小球的速度是随时间均匀变化的。

22.(16分)

2022年将在我国举办第二十四届冬奥会,跳台滑雪是其中最具观赏性的项目之一。

某滑道示意图如下,长直助滑道AB与弯曲滑道BC平滑衔接,滑道BC高h=10m,C是半径R=20m圆弧的最低点,质量m=60kg的运动员从A处由静止开始匀加速下滑,加速度a=4.5m/s2,到达B点时速度vB=30m/s。

取重力加速度g=10m/s2。

(1)求长直助滑道AB的长度L;

(2)求运动员在AB段所受合外力的冲量的I大小;

(3)若不计BC段的阻力,画出运动员经过C点时的受力图,并求其所受支持力FN的大小。

23.(18分)

如图1所示,用电动势为E、内阻为r的电源,向滑动变阻器R供电。

改变变阻器R的阻值,路端电压U与电流I均随之变化。

(1)以U为纵坐标,I为横坐标,在图2中画出变阻器阻值R变化过程中U-I图像的示意图,并说明U-I图像与两坐标轴交点的物理意义。

(2)a.请在图2画好的U-I关系图线上任取一点,画出带网格的图形,以其面积表示此时电源的输出功率;

b.请推导该电源对外电路能够输出的最大电功率及条件。

(3)请写出电源电动势定义式,并结合能量守恒定律证明:

电源电动势在数值上等于内、外电路电势降落之和。

24.(20分)

(1)静电场可以用电场线和等势面形象描述。

a.请根据电场强度的定义和库仑定律推导出点电荷Q的场强表达式;

b.点电荷的电场线和等势面分布如图所示,等势面S₁、S₂到点电荷的距离分别为r₁、r₂。

我们知道,电场线的疏密反映了空间区域电场强度的大小。

请计算S₁、S₂上单位面积通过的电场线条数之比N1/N2。

(2)观测宇宙中辐射电磁波的天体,距离越远单位面积接收的电磁波功率越小,观测越困难。

为了收集足够强的来自天体的电磁波,增大望远镜口径是提高天文观测能力的一条重要路径。

2016年9月25日,世界上最大的单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在我国贵州落成启用,被誉为“中国天眼”。

FAST直径为500m,有效提高了人类观测宇宙的精度和范围。

a.设直径为100m的望远镜能够接收到的来自某天体的电磁波功率为P₁,计算FAST能够接收到的来自该天体的电磁波功率P₂;

b.在宇宙大尺度上,天体的空间分布是均匀的,仅以辐射功率为P的同类天体为观测对象,设直径为100m望远镜能够观测到的此类天体数目是N0,计算FAST能够观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天文地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