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8学年下学期七年级学情调研历史试题附答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747891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441.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718学年下学期七年级学情调研历史试题附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1718学年下学期七年级学情调研历史试题附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1718学年下学期七年级学情调研历史试题附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1718学年下学期七年级学情调研历史试题附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1718学年下学期七年级学情调研历史试题附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718学年下学期七年级学情调研历史试题附答案.docx

《1718学年下学期七年级学情调研历史试题附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718学年下学期七年级学情调研历史试题附答案.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718学年下学期七年级学情调研历史试题附答案.docx

1718学年下学期七年级学情调研历史试题附答案

2017—2018学年度下学期学情调研试卷

七年级历史

题号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六页,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满分50分,时间40分钟,请用蓝、黑水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

2、闭卷考试,不可查阅参考资料,独立答题。

一、选择题(20小题,每题1分,共20分,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所选字母填入题后括号内。

1、小林是历史兴趣小组的成员,他在一次小组活动上给出如下提示词:

开凿于隋炀帝时期、以洛阳为中心、贯通南北、全长2700千米。

这个古代工程是:

()A、都江堰B、郑国渠C、大运河D、灵渠

2、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这一制度,中国推行了近两千年之久,他们通过考试,品评人才的优劣,为政府机构配备文官。

”“这一制度”是指:

()A、科举制B、分封制C、郡县制D、世袭制

3、某班举办“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图片展。

下列所示图片应该入选“盛唐篇”的是:

()

①曲辕犁

②筒车

③翻车

④耧车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中共中央发布了改进工作作风的八项规定,大力提倡勤俭节约。

中国古代就有一位“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皇帝,他在魏征劝谏后,即能身体力行,持之以恒。

这位皇帝是:

()A、隋文帝B、唐太宗C、唐玄宗D、武则天

5、唐朝时期,书法、绘画、音乐、歌舞等方面的艺术创作成就斐然。

在书法方面做出杰出成就的历史人物是:

()

①吴道子②颜真卿③阎立本④柳公权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6“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紧急的战报打破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歌舞升平,促使唐朝国势急转直下的事件是:

()

A、黄巢起义B、玄武门之变C、陈桥兵变D、安史之乱

7、有一种史学观点认为,有一项政策使宋朝失去了尚武精神,以至于其在与辽、西夏、

金的战争中屡屡败北。

宋朝的这项政策是:

()

A、重农抑商B、重文轻武C、休养生息D、闭关锁国

8、《宋史》记载: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民间谚语:

“苏湖熟,天下足。

”这两段材料反映的现象说明了:

()

A、国家统一的完成B、民族政权的并立

C、经济重心南移D、文化科技繁荣

9、“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实行行省制度,一个新的民族——回族形成。

”符合上面列举的历史特点的朝代是:

()A、唐朝B、宋朝C、元朝D、明朝

10、下列有关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错误的一项是:

()

A、瓦子是宋朝时期的文化娱乐场所B、词是宋代主要的文学形式

C、著名的宋词作者有苏轼、李清照D、元曲《窦娥冤》的作者是王实甫

11、北宋著名的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主持编写了一部史书,“鉴于往世,有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戒来加强统治。

这部著作是:

()A、《史记》B、《资治通鉴》C、《尚书》D、《春秋》

12、明清时期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其时代特征是:

()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B、繁荣开放的社会C、经济重心南移与民族关系发展D、政权分立和民族大融合

13、下图是某班同学制作的历史学习卡片,错误的一处()

政权名称:

明朝建立时间:

1368年创建者:

朱元璋都城:

北京

 

A、政权名称B、建立时间C、创建者D、都城

14、洪武十三年(1380年),明太祖以“图谋不轨”之名,诛杀了丞相胡惟庸,下令裁撤中书省,废除丞相制度。

明太祖这样做的目的是:

()

A、控制军队B、钳制思想C、强化皇权D、改革科举

15、在某鉴宝栏目上,一位持宝人带来了一个雕刻精美的玉米玉雕,据你判断这个玉雕的制作年代应该不早于:

()

A、宋代B、元代C、明代D、清代

16、文物承载着鲜活的历史,下列文物按照出现的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金奔巴瓶

②三彩骑驼乐舞俑

③交子

A、①②③

B、③①②C、②③①

D、②①③

 

17、下列史实不属于元朝、清朝对西藏管辖的是:

A、清朝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B、清朝规定历代达赖、班禅经由中央政府册封C、元朝时西藏成为中国的行政区域D、清朝设立驻藏大臣

18、某校举办历史小论文评比,下列题目不正确的是:

()A、明末李自成起义B、努尔哈赤建立后金C、清朝设置伊犁将军D、清朝时的厂卫制度

19、1771年,蒙古族土尔扈特部,因不堪忍受沙皇俄国的控制和压迫,战胜重重困难,返回新疆,得到清政府的妥善安置。

率领土尔扈特部东归的杰出首领是:

()

A、渥巴锡B、葛尔丹C、窝阔台D、帖木儿

20、某历史博物馆举办中国古代历史图片展。

在某展厅出现了如下一组图片,那么该展厅的名字最合适的是:

()

 

赵州桥长城北京八达岭段北京故宫

A、古代商业繁荣B、中国古代风俗习惯

C、走在世界前沿的古代科技D、古代建筑成就

二、非选择题(5小题,共30分)

21、《中国诗词大会》栏目的播出掀起了国人学习唐诗的热潮。

某班历史兴趣小组准备做一个“怎样读唐诗”的活动课,请你参加。

(7分)

(1)活动准备:

你准备从哪些途径收集相关资料?

(至少举出两个途径,2分)

 

(2)诗歌鉴赏(2分)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杜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白居易其中被称为“诗仙”的是:

被称为“诗圣”的是:

(3)诗中学史“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杜甫《忆昔》

说一说,诗中描绘了开元时期什么样的情景?

当时处于哪个皇帝统治时期?

(2

分)

(4)这次活动给你怎样的感悟和启示?

(1分)

 

22、以下是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关于我国某项伟大发明研讨会收集的资料。

(5分)

隋唐时期的雕版《金刚经》毕昇泥活字版

(1)根据以上图片信息,你认为这次研讨会主题中的伟大发明是什么(1分)?

结合图片说说此项发明在当时有何优点(从不同方面说出两点,共2分)?

 

(2)如果邀请你参加这次研讨会,你有什么感兴趣的问题准备在会上提出来研究讨论?

(要求提两个问题,不需解答;提问要符合研讨会主题,具有思维价值;2分)

 

23、中国需要世界,世界也需要中国。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7

分)

材料一:

玄奘鉴真材料二:

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

中国商船的足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

广州、泉州是闻名世

界的大海港,朝廷在主要港口设立机构加以管理。

海外贸易的收入,在宋朝财政上占有重要地位。

材料三:

时间

1405年至1433年

次数

七次

出发港口

刘家港

船只

最多时百余艘,大型宝船可乘坐1000多人,

到达地区

到过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1)与材料一中两个历史人物有关的对外交往的史实是什么?

这反映出唐朝实行怎

样的对外政策?

(3分)

 

(2)材料二中,宋朝在主要港口设立的机构是什么?

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宋朝的对外贸易情况如何?

(2分)

 

(3)材料三中反映的是明朝时的哪一个事件?

(1分)

 

(4)给上述三则材料确定一个主题。

(1分)

 

2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6分)材料一: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戚继光材料二:

开辟荆榛,千秋功业;驱除荷虏,一代英雄——郭沫若

材料三:

17世纪中期,沙皇俄国的势力侵入我国黑龙江流域,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康熙帝命令清军两次进攻盘踞在雅克萨的俄军,沙俄政府被迫同意通过谈判解决中俄两国东段边界问题。

1689年中俄双方经过平等协商,签订了第一个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

(1)材料一中的戚继光在历史上的主要功绩是什么?

这首诗抒发了戚继光怎样的情怀和抱负?

(2分)

(2)材料二中的“一代英雄”指的是谁?

为什么会给他这么高的评价?

(2分)

 

(3)材料三中《尼布楚条约》的签订有何历史意义?

(1分)

 

(4)通过上述三个材料你有何感想和认识?

(1分)

 

25、历史文献浩若烟海,查阅历史文献是我们研究古代历史的重要途径之一。

(5分)

《本草纲目》《农政全书》《天工开物》

(1)制作表格是归纳历史知识的一个好方法。

请根据上面给出的三部著作制作一个表格(提示:

著作、作者、地位或评价。

要求表格设计合理,史实正确。

4分)

 

(2)面对古人给我们留下的文化遗产,我们应该采取怎样的态度?

(1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天文地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