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教学大纲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7478467 上传时间:2022-12-0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1.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宏观经济学教学大纲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宏观经济学教学大纲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宏观经济学教学大纲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宏观经济学教学大纲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宏观经济学教学大纲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宏观经济学教学大纲文档格式.docx

《宏观经济学教学大纲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宏观经济学教学大纲文档格式.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宏观经济学教学大纲文档格式.docx

1.6掌握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基本手段,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效应;

掌握开放条件下宏观经济的基本问题的分析方法。

1.7掌握长期国民收入的决定,区分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掌握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了解宏观经济学对境内及增长理论进行的较有影响的研究,掌握经济增长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

课程目标2:

使学生具有对宏观经济运行和宏观经济政策进行分析的能力,并注重培养学生具有分析宏观经济环境以及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变化的能力。

2.1理解宏观经济复合市场运行及其相互作用、影响规律,分析宏观经济现象的本质原因和影响;

2.2掌握宏观经济分析基础工具与方法,能对宏观经济政策及其对经济运行结果的影响展开分析;

(三)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课程内容的对应关系

表1:

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表

课程目标

课程子目标

对应课程内容

对应毕业要求

课程目标1

1.1

第九章

毕业要求1、毕业要求2

1.2

第十章

1.3

第十一章

毕业要求2、毕业要求3

1.4

第十二章

1.5

第十三章

毕业要求5

1.6

第十四、十五章

毕业要求4

1.7

第十六章

毕业要求3

课程目标2

2.1

第九章~第十四章

毕业要求1、2、3

2.2

第十五章、第十六章

毕业要求3、4、5

三、教学内容

第九章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

1.教学目标:

本章的学习,使学生熟知宏观经济领域诸如GDP、失业率、通货膨胀率等总量指标。

掌握GDP的内涵及其核算方法,掌握价格水平及其衡量方法,掌握失业的类型,理解与基本指标相关的宏观经济问题。

2.教学重难点:

本章的重点是GDP的内涵、核算GDP的方法、价格水平的衡量指标和失业的不同类型;

难点是核算GDP的支出法和收入法、名义GDP和实际GDP的区别、GDP和GNP以及NI的区别、理解充分就业和自然失业率。

3.教学内容

(1)GDP的含义和衡量;

(2)名义GDP和实际GDP的区别,GDP和GNP以及NI的区别;

(3)衡量价格水平的主要指标、通货膨胀的含义;

(4)衡量失业的主要指标;

(5)充分就业和自然失业率;

(6)与总产出指标GDP、价格水平指标CPI和失业率相关的宏观经济问题;

(7)本章评析。

4.教学方法

(1)讲授法。

围绕课程的核心概念和基本理论进行讲解。

(2)讨论法。

围绕课程中涉及到的专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5.教学评价

(1)国内生产总值与国民生产总值的区别?

(2)核算国民收入的方法有哪些?

第十章国民收入的决定:

收入-支出模型

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的分析思路,掌握均衡国民收入的定义,重点把握简单国民经济假定下均衡国民收入的推导,并能够推导和计算各种乘数的大小。

本章的重点是均衡国民收入的定义、消费需求决定理论、投资需求决定理论、均衡国民收入的实现条件和决定、乘数的推导和计算;

难点是均衡国民收入的内涵,二、三、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和变动、各项乘数的推导及经济含义。

(1)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原理和基本方向;

(2)两部门经济下有效需求的原理和框架;

(3)消费函数和消费倾向、储蓄函数和储蓄倾向、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的关系;

(4)其他消费理论;

(5)投资和资本边际效率、投资和利率、投资的q理论;

(6)三部门经济中政府需求的内涵、政府对社会总需求的影响;

(7)四部门经济中国外需求的影响因素、净出口的决定;

(8)乘数机制理论;

(9)本章评析。

(1)计划存货投资与非计划存货投资的区别?

(2)凯恩斯的国民收入决定的基本原理?

(3)乘数原理?

第十一章国民收入的决定:

IS-LM模型

本章的学习,使学生理解国民收入决定中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相互影响和相互依存的关系,掌握IS曲线的含义、特性以及LM曲线的含义和特性,能够推导出两个市场同时均衡时的国民收入和利率,并能够分析均衡国民收入的变动。

本章的重点是IS曲线的推导、斜率和移动;

LM曲线的推导、斜率和移动;

均衡国民收入和均衡利率的确定;

难点是资本的边际效率;

货币市场均衡理论;

均衡国民收入的变动。

(1)IS曲线的含义和推导、IS曲线的斜率及其变动;

(2)货币需求和货币供给的决定;

(3)LM曲线的含义和推导、LM曲线的斜率及其变动;

(4)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共同均衡的含义、共同均衡与失衡、共同均衡的调整和变动;

(5)本章评析。

(1)投资受哪些主要因素的影响?

(2)为什么说,储蓄等于投资意味着产品市场的均衡?

(3)什么是“流动性陷阱”?

(4)什么是LM曲线的三个区域,其经济含义是什么?

(5)影响IS、LM曲线斜率和移动的因素分别有哪些?

(6)解释IS—LM曲线的政策含义,此模型对我国宏观经济的运行有何启示?

第十二章国民收入的决定:

AD-AS模型

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总需求曲线的含义、推导和影响因素,了解总供给曲线的分析思路,掌握几种不同类型的总供给曲线及其特性,最终能运用AD-AS模型来分析宏观经济现象。

本章的重点是总需求曲线及移动;

总供给曲线的类型;

AD-AS模型;

难点是总供给曲线的不同类型;

AD-AS模型的应用。

(1)AD曲线的含义、价格变动的效应;

(2)AD曲线的推导、AD曲线的变动和影响因素;

(3)AS曲线的含义;

(4)AS曲线的推导、AS曲线的变动和影响因素;

(5)特殊的AS曲线、AS曲线不同特征的经济含义;

(6)AD-AS模型、AD-AS模型对外来冲击的反应;

(1)总需求曲线的理论来源是什么?

如何由IS—LM模型得出总需求曲线?

(2)依据什么标准,可将总供给曲线分为古典、凯恩斯和常规这三种类型?

第十三章失业、通货膨胀和经济周期

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失业的类型及其失业的影响;

了解通货膨胀类型和影响,掌握通货膨胀的不同成因,深入理解短期和长期菲利普斯曲线的含义和联系。

本章的重点是失业的类型;

通货膨胀的成因;

菲利普斯曲线的内涵、特性和政策含义;

难点是长期和短期通货膨胀原因的解释;

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和长期菲利普斯曲线的区别和内涵、滞胀的解释。

(1)失业的宏观经济学解释;

(2)失业的影响和奥肯定律;

(3)通货膨胀的类型和原因;

(4)通货膨胀的影响;

(5)菲利普斯曲线的含义、菲利普斯曲线的推导;

(6)适应性预期与菲利普斯曲线、理性预期与菲利普斯曲线;

(7)利用菲利普斯曲线解释通货膨胀的原因;

(8)通货紧缩和滞胀、利用菲利普斯曲线分析滞胀;

(9)经济周期的定义、阶段和类型、经济周期理论;

(10)本章评析。

(一)失业率与产出有什么关系?

(二)通货膨胀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第十四章开放条件下的宏观经济

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国际收支及其所反映的国际经济联系,汇率及其汇率制度的一般知识,理解国际收支平衡的内涵。

本章的重点是国际收支的定义及其所反映的国际经济联系;

国际收支平衡的内涵;

名义汇率与实际汇率的区别;

难点是开放经济的变动和汇率制度的关系。

(1)国际收支的含义及其所反映的国际经济联系;

(2)汇率与汇率制度;

(3)国际收支的平衡及影响因素、BP曲线的推导;

(4)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的基本思想;

(5)固定汇率制度下的财政、货币和贸易政策效果分析;

(6)浮动汇率制度下的财政、货币和贸易政策效果分析;

(7)国际金融三元悖论;

(8)本章评析。

(1)均衡汇率是如何决定的?

影响汇率变化的因素有哪些?

(2)说明固定汇率制度的运行?

第十五章宏观经济政策

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宏观经济政策目标,掌握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含义和工具,了解财政政策思想,熟知货币乘数,其能够运用IS-LM模型分析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变动对国民收入影响的效果。

本章的重点是宏观经济政策目标及其矛盾;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工具;

货币乘数;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变动的效果;

难点是自动稳定器;

挤出效应;

货币乘数的推导。

(1)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充分就业,稳定物价,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

(2)宏观经济政策目标的一致性与冲突;

(3)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工具;

(4)自动稳定器的优劣和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选择;

(5)基础货币、货币乘数和货币供给间的关系;

(6)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效应;

(7)凯恩斯主义与货币主义以及新古典主义的政策争论:

相机抉择和规则的对比;

(8)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局限性与协调;

(9)供给管理政策;

(3)案例模拟法。

选择各个国家的宏观经济案例的案例,让学生使用宏观经济的理论和工具进行分析。

(1)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主要有哪些?

(2)主要的财政政策工具有哪些?

(3)什么是挤出效应?

(4)IS曲线和LM曲线的斜率变化,对政策效果有什么影响?

(5)什么是“自动稳定器”?

(6)什么是货币创造乘数?

(7)主要的货币政策工具有哪些?

第十六章经济增长

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经济增长的国际差异;

掌握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熟知经济增长的基本模型,能够运用简单经济增长模型分析基本的经济增长问题。

本章的重点是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含义,经济增长的源泉,新古典增长模型,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

难点是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基本思想及其应用。

(1)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关系;

(2)国家间收入水平差异的衡量;

(3)经济增长的基本问题;

(4)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

(5)新古典增长模型及其应用;

(6)内生增长理论;

(7)增长核算方程及经验估算、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

(8)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分析:

以创新驱动战略为例;

(1)经济增长的源泉主要有哪些?

(2)在新古典增长模型中,储蓄率的变动对经济有哪些影响?

(3)什么是加速原理?

四、学时分配

表2:

各章节的具体内容和学时分配表

章节

章节内容

学时分配

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

4

国民收入的决定:

6

失业、通货膨胀和经济周期

第十四章

开放条件下的宏观经济

第十五章

宏观经济政策

经济增长

五、教学进度

表3:

教学进度表

周次

日期

章节名称

内容提要

授课时数

作业及要求

备注

1-2

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GDP的核算方法,国民经济循环流量图、各种收入恒等式和失业的类型

作业:

完成本章思考题

要求:

论述题能准确表达相关内容,同时论述结构清晰,有理有据

3-5

短期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均衡国民收入决定

6-7

IS-LM模型,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均衡,利率的决定以及利率在经济短期波动中的作用

8-9

AD-AS模型,总需求曲线和总供给曲线的基本含义及表示,总需求和总供给曲线的基本经济效应

10-11

失业和通货膨胀的原因,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经济周期理论;

分析一个国家的宏观经济案例

案例分析报告要体现出对案例的具体分析和对理论的运用。

12-13

开放条件下宏观经济的基本问题,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开放条件下的效应

14-15

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基本手段,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效应;

16-17

长期国民收入的决定,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经济增长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

六、教材及参考书目

1.《西方经济学》编写组.《西方经济学》(第二版)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年

2.高鸿业: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马克思:

《资本论》(第二卷)人民出版社。

4.萨缪尔森与诺德豪斯:

《经济学》,第十九版,人民邮电出版社,

5.凯恩斯:

《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陕西人民出版社。

6.斯蒂格里茨,经济学,第四版,下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7.曼昆:

《宏观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七、教学方法

1.讲授法。

2.讨论法。

3.案例模拟法。

在教学中,选择相应国家的经济案例,让学生理解宏观经济环境和分析宏观经济政策。

八、考核方式及评定方法

(一)课程考核与课程目标的对应关系

表4:

课程考核与课程目标的对应关系表

考核要点

考核方式

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

平时成绩、期中报告

对宏观经济运行和宏观经济政策进行分析的能力,分析宏观经济环境以及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变化的能力

平时成绩、期末考试

(二)评定方法

1.评定方法

平时成绩:

20%(平时作业、课堂讨论)

期中考试:

20%(课程报告)

期末考试:

60%(理论考试)

2.课程目标的考核占比与达成度分析

表5:

课程目标的考核占比与达成度分析表

考核占比

平时

期中

期末

总评达成度

20%

60%

分目标达成度={0.2x平时分目标成绩+0.2x期中分目标成绩+0.6x期末分目标成绩}/分目标总分

(三)评分标准

课程

目标

评分标准

90-100

80-89

70-79

60-69

<60

合格

不合格

A

B

C

D

F

目标1

能够全面系统地理解和掌握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

能够较全面地理解和掌握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

能够基本理解和掌握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

能够初步理解和掌握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

不能够理解和掌握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

目标2

具有对宏观经济运行和宏观经济政策进行深入分析的能力,具有深入分析宏观经济环境以及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变化的能力。

具有对宏观经济运行和宏观经济政策进行较全面分析的能力,具有较全面分析宏观经济环境以及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变化的能力。

具有对宏观经济运行和宏观经济政策进行一定程度分析的能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分析宏观经济环境以及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变化的能力。

具有对宏观经济运行和宏观经济政策进行初步分析的能力,初步具有分析宏观经济环境以及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变化的能力。

不具有对宏观经济运行和宏观经济政策进行分析的能力,不具有分析宏观经济环境以及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变化的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