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习题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7476908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1.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政学》习题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财政学》习题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财政学》习题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财政学》习题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财政学》习题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财政学》习题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财政学》习题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政学》习题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财政学》习题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是指政府为了实现公平分配的目标,对市场经济形成的收入分配格局予以调整的职责和功能。

A、通过税收对收入水平进行调节,缩小个人收入之间的差距;

B、通过转移支出,如社会保障支出、救济支出、补贴等,改善低收入阶层居民、丧失劳动能力的居民及其子女的生活、保健或教育状况,提高或维持其实际收入与福利水平,维护社会的安定。

C、完善社会福利制度。

国家兴建公共福利设施、开展社会服务以及举办种种福利事业,增进社会成员利益,改善国民的物质文化生活,为广大群众提供生活质量保障,这也使低收入者的实际收入增加,个人收入差距缩小。

D、建立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促进城乡之间和地区之间人口的合理流动。

实际上,打破人口流动壁垒,使劳动者可以通过“以足投票”获得最大效用,是最大限度地调动其劳动积极性,遏制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进一步扩大的有效途径。

(3)经济稳定职能。

财政的经济稳定职能是指政府运用财政工具和政策保障宏观经济稳定运行与增长的职责与功能,而这一功能的产生是基于市场机制自身调节功能的失败。

A、通过直接的财政政策进行调节;

B、通过制度性的安排,让财政在经济中发挥某种“自动”稳定的作用,以减缓经济波动:

一是累进所得税机制,二是社会保障支出机制;

C、财政增收减支或减收增支安排可产生需求收缩或扩张的“乘数”效应。

第二章财政支出的基本理论

1、如何协调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2、简述成本――收益分析法。

3、简述财政支出效益评价方法。

4、简述公共定价。

1、试述公共选择理论对我国财政法制化和民主化的借鉴意义。

2、试述混合物品的提供方式及其选择。

1、

(1)效率与公平是统一的,必须两者兼顾,只顾某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必然会导致经济运行的失衡。

(2)如何通过市场和政府两种机制的有效结合实现两者兼顾是一个关键问题。

(3)正确处理收入差距与效率的关系。

2、

(1)成本――收益分析法也称――收入分析法,最早产生于美国。

(2)这种方法是将一定时期内项目的总成本与总收益进行对比分析,在公共决策程序中,通过对多个预选方案进行成本――收益分析,根据对边际社会效益和边际社会成本的对比,选择最优的支出方案。

3、

(1)成本――收益分析法。

(2)成本――效用分析法。

(3)因素分析评分法。

(4)最低成本法。

4、

(1)政府相关管理部门通过一定程序和规则提供公共物品的价格和收费标准,即公共物品价格和收费标准的确定,即公共定价。

(2)公共定价包括纯公共定价和管制定价或价格管制。

(3)公共定价的方法有:

平均成本定价法、二部定价方法和负荷定价法。

1、公共选择理论对于我国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协调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的关系,转变政府经济职能,避免政府干预失效,具有重要意义。

(1)对合理解决政府与市场关系具有指导意义;

(2)对政治体制及行政体制的改革具有借鉴意义;

(3)对实现公共决策的法制化和民主化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4)对在政府决策过程中,正视政府行为的“经济人”特征借鉴意义。

2、

(1)混合物品兼有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的性质,可以采取公共提供或市场提供的方式,也可以采取混合提供方式。

(2)具有非竞争性和排他性的混合物品,可以以征税的方式免费提供或收费的方式提供,最终采取何种方式,取决于税收成本和税收效益损失同收费成本和收益效率损失的对比。

(3)具有外部效应的混合物品,外部性很大的,采取公共提供方式;

而多数此类混合物品采取的是混合提供的方式。

(4)从各国实践看,混合物品的有效提供方式有:

政府授权经营、政府参股和政府补助。

第三章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分析

1、“瓦格纳法则”阐述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2、简述财政支出按经济性质分类及其对经济分析的意义。

3、反映财政支出规模及其变化的指标有哪些

4、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宏观因素是什么?

1、根据个人的理解,阐述我国当前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应采取的政策和措施。

2、“内生增长理论”对我国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的借鉴意义是什么?

1、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也相应随之提高。

2、

(1)财政支出按经济性质分类可分为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

(2)财政支出按经济性质分类对经济分析的意义在于:

购买性支出所占的比重大些,财政活动对生产和就业的直接影响就大些,通过财政所配置的规模也大;

反之,转移性支出所占的比重大些,财政对收入分配的直接影响就大些。

3、

(1)财政支出增长率。

(2)财政支出增长的弹性系数。

(3)财政支出增长边际倾向。

4、

(1)经济性因素,主要有经济发展水平、经济体制、中长期发展战略、经济政策。

(2)政治性因素,如政局是否稳定、政体结构和行政效率及政府干预政策。

(3)社会性因素,如人口、就业、医疗卫生、社会救济、社会保障及城镇化等。

 

1、

(1)实行重点倾斜政策,大力支持农业发展,增加社会保障和教育科技支出。

(2)对一般支出实行零增长政策。

(3)继续适量增发国债,重点向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经济结构调整、生态环境建设和中西部倾斜。

(4)加大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

2、

(1)内生增长理论认为,劳动投入过程中包含着因教育、培训及职工再教育而形成的人力资本,物质资本积累过程中包含着因研究开发活动而形成的技术进步,生产性公共投资的增加也有助于提高物质资本的边际收益率。

因此,生产要素积累的收益率不会发生递减趋势,长期增长率将大于零。

(2)内生增长理论为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供了重要思路。

(3)我们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科技进步将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来源。

为加快经济增长,调整经济结构,加大科技和教育投入,是新世纪财政政策总的指导思想和战略性任务。

(4)我国应当采取的政策和措施是:

保证适度的财政投资规模,以支撑适度的经济增长率;

增大教育和科研投入,增强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

重视农业的基础地位,加大对农村、农民和农业的投入。

第四章社会消费性支出——购买性支出之一

三、论述题

如何对文科卫支出加强管理,提高效益

四、综合分析题:

1991-1995年27个国家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资料来源:

比例

国家

 5%以下

印度、中国、巴西、英国、加拿大、德国、美国、俄罗斯

5%—10%

日本、印尼、澳大利亚、瑞士、法国、阿根廷

10%—15%

斯里兰卡、埃塞俄比亚

15%—20%

非律宾、土耳其、韩国、摩洛哥

20%—25%

肯尼亚、加纳、泰国、墨西哥、马来西亚、新加坡

转引自丛树海,《公共支出分析》,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83-490页。

根据以上资料,请分析我国教育支出的现状及教育支出的提供方式。

对文科卫支出加强管理,提高效益应当:

(1)逐步规范财政资金供应范围;

(2)改革和完善文科卫事业单位的财务制度;

(3)改革事业单位管理形式;

(4)推行定额管理,改进资金分配办法。

1、现状:

(1)我国教育经费支出仍以政府投入为主,预算内教育经费占全部教育经费的55%以上,且每年均有大幅度增加。

(2)但目前我国教育经费规模仍然偏低,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在5%以下,而且教育经费在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之间的分配也不尽合理,影响了教育经费的效率效益。

2、教育支出的提供方式:

义务教育属于纯公共产品,应由政府提供;

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属于混合物品,可以由政府和市场混合提供;

职业教育为私人物品,应由市场提供。

第五章财政投资性支出——购买性支出之二

二、简答题:

1.政府财政投资的特点和范围是什么

2.基础设施投资的提供方式有哪些

3.试述财政对农业投资的范围和重点。

4.什么是财政投融资简述财政投融资的基本特征。

三、论述题:

1.为什么农业的发展需要财政投资予以扶持

2.试述我国政策性银行的特点。

二、简答题

1.政府财政投资的特点和范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与非政府投资相比,政府财政投资的特点表现在:

第一、政府作为宏观调控主体,一般从社会效益和社会成本角度来评价和安排自己的投资,政府投资可以微利甚至不盈利,但是,政府投资建成的项目,如社会基础设施等,可以极大地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效益。

第二、政府财力雄厚,而且资金来源多半是无偿,因此可以投资于大型项目和长期项目。

第三、由于政府在国民经济中居于特殊地位,因此其投资可以安排在社会效益好而经济效益一般的项目,而且也应该将投资集中于那些具有明显“外部效应”的公用设施、能源、通信、交通、农业以及治理大江大河和治理污染等有关国计民生的产业和领域。

(2)政府财政投资的范围:

包括生产性投资和非生产性投资,其中生产性支出按财政支出项目包括基本建设支出、增拨流动资金、挖掘改造资金和科技三项费及支援农村生产支出。

非生产性支出主要用于国家党政机关、社会团体、文教、科学、卫生等部门的办公用房建设。

2.基础设施的提供方式包括:

(1)政府筹资建设,或免费提供,或收取使用费。

(2)私人出资、定期收费补偿成本并适当盈利,或地方主管部门筹资、定期收费补偿成本。

(3)政府与民间共同投资。

(4)政府投资,法人团体经营运作。

(5)BOT投资方式。

3.财政对农业投入的范围包括:

以水利为核心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技推广、农村教育和培训等方面。

在这些农业投资领域中,开展农业科研活动,推动农业技术进步应作为财政投资的重点,因为诸如农业科研、科学及数推广、农户教育之类的对农业发展至关重要的农业投资具有极强的外部效应,不可能依靠单个生产单位来进行供给。

然而,这些农业基础科技对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来说又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它们不但应由财政来投入,而且也应该成为投入的重点。

4.财政投融资是政府为实现一定的产业政策和其他政策目标,通过国家信用方式筹集资金,有财政统一掌握管理,并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出资(入股)或融资(贷款)方式,将资金投向急需发展的部门、企业或事业的一种资金融通活动,所以它也被称为“政策性金融”。

它具有初始投资大、投资回收慢的特征。

1.答案提示:

首先,农业是最典型的基础产业,也是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最需要发展的产业,可以说,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它为我们提供了基本的生存条件,为其他生产活动提供了基础;

同时,农业生产率的提高是工业话的起点和基础,并且稳定农业是使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

可以看出,农业在一国的经济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

其次,农业是一个特殊的生产部门,从农产品的供应来看,它会受到气候条件及其他诸多条件的影响,不仅波动很大且具有明显的周期性;

另一方面,市场对农产品的需求却是稳定的。

农民难以依靠市场的力量来克服农业的不稳定性,必须依靠市场以外的力量-政府,来解决这一问题。

第三,从农业的基础设施来看,它具有很强的外溢性,这就意味着市场对农业基础设施的供给是不足的,要解决这一问题只能依靠政府的力量。

2.答案提示:

我国政策性银行具有:

业务职能的政策性;

资金来源的政府性及市场性相结合的特点。

第六章转移性支出

1、简述财政补贴的性质

2、简述税收支出的概念和性质。

如何理解财政补贴的社会经济意义,如何正确运用财政补贴

1、简述财政补贴的性质。

答:

财政补贴是一种影响相对价格结构,从而可以改变资源配置结构、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的政府无偿支出,它具有以下两个性质。

(1)它是政府无偿支出,具有转移性支出的性质。

政府向私人部门提供财政补贴,并不以获得商品和服务为条件,支付都是无偿的,对于补贴领取者而言,意味着实际收人增加,经济状况改善,财政补贴对分配产生直接影响,体现了政府收入分配的职能。

(2)财政补贴与相对价格变动联系在一起。

政府提供财政补贴,会引起相对价格的变动,而价格变动也往往是财政补贴的诱导因素,因此,财政补贴也称为价格补贴或财政价格补贴。

税收支出是针对税收优惠失控问题于本世纪70年代在美国应运而生的,目前在西方国家得到广泛应用。

所谓税收支出,是指以特殊的法律条款规定的,给予特定类型的活动或纳税人以各种税收优惠待遇而形成的收人损失或放弃的收人,其目的在于充分发挥税收优惠的调节作用,同时防止税收优惠的无效投人,根据税收支出的作用不同,可以分为照顾性税收支出和刺激性税收支出两类。

就税收支出的性质而言,税收支出首先是政府的一种间接性支出。

由于各种税收优惠措施,减少了纳税人应纳税额使政府放弃了一定数量的收人,其实质上相当于政府向纳税人提供了一笔资金,是政府的一种间接支出。

其次,税收支出属于财政补贴支出,政府通过税收支出,并没有从纳税人手中获得任何商品的服务,同时,各种税收优惠措施也常常改变纳税人之间的相对价格,因此,它是一种财政补贴性支出。

答题要点:

(1)财政补贴的含义。

①它是政府无偿支出,具有转移性支出的性质;

②财政补贴与商品相对价格变动联系在一起。

(2)财政补贴的社会经济意义。

①财政补贴可以改变需求结构;

②财政补贴可以改变供给结构

(3)正确运用财政补贴。

①必须正确认识财政补贴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②财政补贴的运用必须与经济制度和经济运行机制相适应。

第七章财政收入规模与结构分析

三、名词解释

预算外资金政府性收费规费使用费

名词解释:

预算外资金:

指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为履行或代行政府职能,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具有法律效力的规章而收取、提取和安排使用的未纳入国家预算管理的各种财政性资金。

政府性收费:

是政府部门向公众提供特定服务、实施特定行政管理或提供特定公共设施等产品时按照规定标准收取的费用。

规费:

是政府部门通过颁证向公众提供免除特定义务或证明特定权利身份等服务时所收取的费用。

使用费:

是政府部门向公众提供特定公共设施等产品时所收取的费用。

第八章税收原理

纳税人负税人税收中性税负转嫁价内税价外税

1、为了实现资源配置的效率目标,税收应贯彻哪些原则

2、根据能力原则你认为个人所得税应如何设计

纳税人:

是税法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

负税人:

指实际承担了税负的主体。

税收中性:

包括两种含义,一是指国家征税使社会所付出的代价以税款为限,尽可能不给纳税人或社会带来其他的额外损失或负担;

二是指国家征税应避免对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干扰。

税负转嫁:

指商品交换过程中,纳税人通过提高销售价格或压低购进价格的方法,将税负转移给购买者或供应者的一种经济现象。

价内税:

税金包含在商品或劳务价格中的税。

价外税:

税金附加在商品或劳务价格之外的税。

简答题:

1、答:

(1)充分且有弹性;

(2)节约与便利;

(3)中性与校正性

2、答:

(1)根据客观说,可以个人收入、消费或财产作为衡量纳税能力的指标。

(2)根据主观说,则要考虑不同人的效用评价。

第十章税收制度

居民纳税人非居民纳税人商品课税所得课税

四、简答题

1、所得课税通常具有的主要基本特征是什么

2、个人所得税的分类征收和综合征收各有什么特点?

我国的个人所得税应如何加以改革

3、我国农村税费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居民纳税人:

根据个人所得税法的规定,居民纳税人是指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在中国境内居住满1年的个人。

居民纳税人负有无限纳税义务。

其所取得的应纳税所得,无论是来源于中国境内还是中国境外任何地方,都要在中国境内缴纳个人所得税。

非居民纳税人:

非居民纳税人是指不符合居民纳税人判定标准(条件)的纳税人,非居民纳税人承担有限纳税义务,只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向中国缴纳个人所得税。

商品课税:

泛指所有以商品为征税对象的税类。

所得课税:

是对所有以所得额为课税对象的税种的总称。

(1)所得课税属于对人税,即课税的时候要考虑纳税人自身的各种具体

情况。

(2)以实现的所得为课税对象,税基广泛、可靠,体现量能负担的原则。

(3)计税方法比商品劳务课税复杂,征收工作难度较大。

(4)实行有差别的税率和税收政策,直接调节企业的利润和个人的纯收入,从而调节生产、消费、储蓄、投资,促进经济发展。

(5)课税环节单一,一般不存在重复征税,也不会直接影响市场价格。

(6)在市场均衡情况下,所得税来源于产品价值中的新增价值、在价格与价值偏离的情况下,其税负有可能发生转嫁。

(1)分类征收制的优点:

一是根据不同来源的所得设计不同的征税办法,保证财政收入。

二是在征管上,对税源特别是零散税源控管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缺点:

一是使税制复杂化,二是给征管带来许多问题,易造成对某些纳税人和某些所得的歧视。

三是,可能出现税负不均衡。

(2)综合征收制的优点:

一是公平税负,促进竞争:

二是有利于国家财政收入同时实现纳税人合理负担;

三是简化税制。

对征管要求很高。

(3)综合征收最能体现税收合理性和公平性。

但是我国仍不具备其相应条件:

个人收入完全货币化,建立了完善的信用制度,具备有效的收人汇总手段。

完全放弃分类模式也不现实,可能会加剧税源失控。

所以,比较务实的选择是实行分类综合所得税制,再逐步向综合税制过渡。

具体而言,对某些应税所得实行综合征收,如将工薪所得、劳务报酬所得、财产租赁、经营所得等经常性所得合并统一,对其他属于投资性的没有费用扣除的应税所得实行分类征收,或者对部分所得先分类征收再在年终时申报全年综合所得。

按月或按次计数的同时年终汇算,符合了量能负担的原则,将分类制和综合制的优点兼收并蓄。

3、

农村税费改革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三个取消,两个调整,一个逐步取消”。

“三个取消”,指取消生猪屠宰税、取消乡镇统筹款、取消农村教育集资等专向农民征收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及政府性基金和收费。

“两个调整”,即调整农业税政策、调整农业特产税征收办法。

调整后的农业税以第二轮土地承包面积为计税面积,以1998年前5年的粮食单产为计税产量,以7%为地区差别比例税率上限,以国家粮食收购保护价为计税价格,确定每个农户的应征税额。

同时以农业税额的20%为上限征收农业税附加,替代原有的村提留。

农业特产税调整征收办法后,只要生产环节比照农业税略高的税率征收一道税,同时明确,在农业税计税面积上种植农林特产,不许与农业税重复征收。

对原统一规定的农村劳动力积累工和义务工则?

“逐步取消”。

第十二章国债和国债市场

1、简述国债的功能。

2、简述国债负担。

公债的效应有哪些这些效应对经济运行是有利的还是有害的

1、

(1)弥补财政赤字;

(2)筹集建设资金;

(3)调节经济。

2、

(1)认购人负担;

(2)政府负担;

(3)纳税人负担;

(4)代际负担。

1、国债的资产效应。

(1)含义。

(2)国债有资产效应,所以在经济增长中具有稳定功能。

(P314)

2、?

国债的需求效应。

(2)国债对总需求的影响(P315)。

国债的供给效应。

(2)国债可以增加供给总量和改善供给结构。

(P316)

第十三章国家预算和预算管理体制

1、何谓国家预算?

国家预算有哪些类别。

2、试述国家预算的原则。

3、编制部门预算的意义及其基本内容。

4、何谓政府采购制度?

我国政府采购法的基本内容。

5、国库集中支付的基本内容。

6、“收支两条线”管理的基本内容。

7、分级分税预算管理体制的要点。

8、我国分税制改革的基本内容。

四、分析题

1、分析我国分税制进一步完善的思路。

1、国家预算是经法定程序批准的政府基本财政收支计划,它的功能首先反映政府的财政收支状况。

国家预算的类别有:

(1)以预算形式的差别为依据,国家预算可分为单式预算和复式预算。

(2)以预算分项支出的安排方式的差别为依据,国家预算可分为零基预算和增量预算。

2、国家预算原则有:

(1)公开性。

(2)完整性。

(3)可靠性。

(4)统一性。

(5)年度性。

3、部门预算编制的意义:

(1)有利于提高国家预算的透明度。

(2)使预算编制和执行的程序和流程制度化;

(3)使预算细化到部门、项目,有利于监督;

(4)实现了依法理财,依法行政;

基本内容:

部门预算就是按部门编制预算,改变过去长期以来按支出功能和收入类别编制预算的做法。

它包括部门的一般预算收入和一般预算支出;

基金预算收入和基金预算支出。

4、政府采购制度是以公开招标、投标为主要方式选择供应商(厂商),从国内外市场上为政府部门或所属团体购买商品或服务的一种制度。

它具有公开性、公正性、竞争性,其中公开竞争是政府采购制度的基石。

我国政府采购法的基本内容:

(1)《政府采购法》的宗旨和原则;

(2)政府采购方式;

(3)政府采购当事人;

(4)政府采购程序和政府采购合同。

5、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就是对预算资金分配、资金使用、银行清算及资金到达商品和劳务供应者帐户的全过程集中进行全面的监控制度。

它的要点是:

(1)财政部门在国库或国库指定的代理银行开设统一的帐户,各单位在统一帐户下设立分类帐户,实行集中管理,预算外资金不再拨付给各单位分设帐户保存;

(2)可以在经批准的预算项目和额度内自行决定所要购买的商品和劳务;

(3)除某些特殊用途外,购买商品和劳务的资金都要通过国库直接拨付给商品和劳务供应商。

6、“收支两条线”管理是针对预算外资金管理的一项改革,其核心内容是将财政性收支纳入预算管理范围,形成完整统一的各级预算,提高法制化管理和监督水平。

从收入方面看,主要是收缴分离,规范预算外收入并减少各部门和单位的资金占压;

从支出方面看,主要是收支脱钩,即执收单位的收费和罚没收入不再与其支出安排挂钩,单独编制支出预算,交由财政部门审批。

7、分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