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运动生理学考研复习资料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7476677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7.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运动生理学考研复习资料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精品运动生理学考研复习资料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精品运动生理学考研复习资料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精品运动生理学考研复习资料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精品运动生理学考研复习资料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品运动生理学考研复习资料Word下载.docx

《精品运动生理学考研复习资料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运动生理学考研复习资料Word下载.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精品运动生理学考研复习资料Word下载.docx

腿部、臀部);

体操十字支撑、直角支撑;

武术站桩等。

第六节肌纤维类型与运动能力 

(二)生理学特征:

1肌纤维类型与收缩速度:

快肌纤维收缩速度快,慢肌纤维收缩速度慢 

第二章血液 

第一节概述 

一、血液的组成 

1.血细胞与血浆 

在血细胞中主要是红细胞,它在全血中所做的容积百分比称为红细胞比容或压积(男:

40%——50%女:

37%——48%)、 

二、内环境 

1.概念:

体内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

即细胞外液。

与人体直接生活的自然环境——外环境相比,内环境存在着其自身的理化特性,如酸碱度、渗透压、气体分压、温度等等,并在一定的范围内变化,细胞只有在正常的内环境中才能正常生存。

细胞外液——内环境的主要功能是细胞通过其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以保证新陈代谢正常进行。

2.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生理意义(浏览) 

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是细胞进行正常新陈代谢的前提,是维持细胞正常兴奋性和各器官正常机能活动的必要保证。

四、血液的理化特性 

4.酸碱度 

PH值7为中性;

大于7为碱性;

小于7为酸性 

血浆酸碱度PH值=7.35——7.45最大变化范围:

6.9——7.8 

血浆(血液)为缓冲溶液,存在由数对抗酸(碱性弱酸盐)和抗碱(酸性弱酸)物质组成的缓冲体系。

人体或者血液如何维持酸碱平衡(大题考点)例如:

组织代谢所产生的酸性物质进入血浆,与血浆中的NaHCO3发生作用,形成H2CO3(弱酸)。

在碳酸酐酶作用下H2CO3又解离为CO2由呼吸器官排出,从而减低酸度,保持酸碱度。

当碱性物质进入血浆后与弱酸发生作用,形成弱酸盐,降低碱度 

第二节运动对血量的影响 

一、成年人总血量:

体重的7%——8%。

约每公斤体重70——80毫升。

循环血量:

人体在安静状态下,心血管中迅速流动的血液。

贮存血量:

潴留于肝、脾、腹腔静脉以及皮下静脉丛处的血液。

流速极慢,血浆量少,红细胞多,必要时通过神经体液调节,释放入循环血量。

第三节运动对血细胞的影响 

一、运动对红细胞的影响 

1.红细胞的生理特性:

没有细胞核、形状圆而扁,边缘较厚,中间薄,直径:

6——9微米;

具有可塑变形性:

可随血液流速和血管口径而改变形态 

寿命:

120天;

生成:

红骨髓 

破坏:

血流冲撞成碎片,由网状内皮系统吞噬 

正常值:

男性:

450——550万个/每立方毫米,平均500万个/每立方毫米 

女性380——450万个/每立方毫米,平均420万个/每立方毫米 

主要功能:

运输氧及二氧化碳;

缓冲血液酸碱度 

二、运动对白细胞的影响 

1.白细胞的生理特性 

形态:

无色,有核,体积大于红细胞。

分类:

颗粒性白细胞——中性、噬酸性、噬碱性 

无颗粒白细胞——淋巴、单核 

分类计数:

各类白细胞所占的白细胞总数百分比 

功能:

吞噬:

中性、单核 

三、运动对血小板的影响 

血小板的生理特点及功能 

体积微小,由骨髓中巨核细胞产生。

寿命8——12天。

数量:

10——30万个/每立方毫米,三分之一贮存于脾脏。

生理机能:

在止血、凝血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参与保持毛细血管的完整性。

第三章血液循环(重点) 

第一节心脏的机能 

二、心肌的生理特性 

心肌具有自动节律性、传导性、兴奋性和收缩性。

前三种特性都是以肌膜的生物电活动为基础,固又称为电生理特性。

心肌的收缩形式指心肌能够在肌膜动作电位触发下产生收缩反应的特性,是心肌的一种机械特性。

1.自动节律性

特殊传导系统中以窦房结的自律细胞自律性最高,为正常心脏活动的起搏点,以窦房结为起搏点的心脏活动称为窦性心律

窦性心率的正常范围在每分钟60-100次之间,若超过100次称为窦性心动过速,慢于60次称为窦性心动过缓, 

三、心脏的泵血功能 

(一)、心动周期与心率(理解) 

心动周期概念:

心房或心室每收缩与舒张一次,称为一个心动周期。

心率愈快心动周期愈短,尤其是舒张期明显缩短。

心率概念:

每分钟心脏搏动的次数。

60——100次/分 

影响因素:

年龄、性别、动静、神经精神系统活动、进食、体位、体温等 

最大心率:

每个人的心率增加都有一定的限度,这个限度叫做最大心率。

220-年龄(个体最大强度运动) 

测定意义:

1.了解循环系统机能。

2.掌握运动强度和生理负荷。

3.运动员自我监督和医务监督

心率储备;

最大心率-安定心率 

(二)、心脏的泵血过程(理解) 

可将心室从收缩开始到舒张结束划分为等容收缩期、快速射血期、减慢速血期、等容舒张期、快速充溢期和减慢充溢期。

压力比较和瓣膜开闭的各种变化

1.心输出量 

每分钟左心室射入主动脉的血量。

(1)每搏输出量与射血分数 

每搏输出量:

一侧心室每次收缩射出的血量=舒末容积-缩末容积即余血(145-75=70毫升) 

射血分数:

每搏输出量占心室舒张末期的容积百分比 

55%——65%。

意义:

射血分数愈高则心脏供血愈好。

(2)每分输出量与心指数 

每分输出量=每搏量*心率 

约5L/分,女性略低,运动员在剧烈运动时可达25——35L/分 

心指数:

每平方米体表面积计算的心输出量(心输/体面积) 

5/1.6-1.7=3.0-3.5升/分*㎡ 

年龄、运动状态、生理状态、情绪可影响。

(3)心输出量的测定 

每分输出量=每分钟由肺循环所吸收的氧量/每毫升动脉血含氧量-每毫升静脉血含氧量 

(4)心输出量的影响因素 

a心率和每搏输出量 

心输出量等于每搏输出量与心率的乘积因此,每搏量↑→心输出量↑,在一定范围内心率↑→心输出量↑。

因心率过快可使心动周期中舒张期过短,回心血量减少。

心率过缓可使每分输出量减少。

运动员心脏由于心肌发达,每搏量高故可在心率低的情况下保证正常输出量。

b心肌收缩力 

心肌收缩力是决定每搏输出量的主要因素之一。

心肌收缩力↑→每搏量↑→射血分数↑→心室腔余血↓ 

机理:

异长自身调节(初长度调节:

肌小节长度)→心室充盈↑→收缩力↑ 

等长自身调节(神经体液因素调节:

交感神经、儿茶酚胺等)↑→心肌收缩力↑ 

另一方面心率加快,每份输出量亦增加。

c静脉回流量 

心脏输出的血量来自静脉回流。

静脉回流量的增加是心输出量持续增加的前提。

在正常人体内,静脉回流量与心输出量保持着动态平衡。

静脉回流量还与肌肉收缩和胸内压密切相关。

第二节血管生理 

二.血压 

(1)概念:

血管内流动的血液对血管单位面积的侧压力。

血液流动是由于心脏射血造成的主动脉首端与右心房之间的压力差决定的,而各段血管口径不一样,对血流的阻力不一样,血液的流速亦不同,因此各段血管的血压不一样。

(2)动脉血压的正常值 

收缩压:

心室收缩射血形成。

100——120mmHg(1mmHg=0.133KPa) 

舒张压:

心室舒张时,动脉弹性回缩形成。

60——80mmHg 

平均动脉压:

心动周期内各瞬间动脉血压的平均值。

舒张压+脉压/3 

脉搏压:

收缩压-舒张压30——40mmHg 

高血压:

收缩压﹥160mmHg舒张压﹥95mmHg 

低血压:

收缩压﹤90mmHg舒张压﹤50mmHg 

生理:

性别影响(男﹥女),年龄影响(青﹥老),活动状态(动﹥静), 

遗传因素 

(3)动脉血压的形成及影响因素 

动脉血压形成的基本因素:

心室射血作用、外周阻力作用、大动脉弹性作用,循环血量充足,血管充盈为前提。

心室收缩射血入动脉对管壁产生侧压力,形成收缩压。

每搏量大则收缩压高。

动脉血压的影响因素:

心脏每搏输出量:

当每搏输出量增加而外周阻力和心率变化不大时,动脉血压的变化主要表现在收缩压升高,而舒张压升高不多,故脉压增大。

反之,当每搏输出量减少时,则收缩压减低,脉压减小。

在一般情况下,收缩压主要反映每搏输出量的多少。

运动中,每搏输出量增加,故收缩压也升高。

心率:

如果心率加快,而每搏输出量和外周组力都没有变化时,由于心舒期缩短,在心舒期间内流至外周的血液也就减少,所以心舒期末,贮存于大动脉中的血压就多,舒张期血压也就升高,脉压减小;

反之,心率减慢时,则舒张压减低,脉压增大。

外周阻力(小动脉平滑肌舒缩状态)在每次心脏射血时成为阻止血液全部流走的阻力,故每次仅有1/3的每搏量流走,而2/3滞留于大动脉,使大动脉管壁弹性扩张,动能转为势能贮备,在心舒期内弹性回缩形成舒张压。

外周阻力大则舒张压明显增高,收缩压也增高。

主动脉、大动脉管壁弹性贮器作用。

主动脉和大动脉管壁弹性好,具有缓冲动脉血压变化的作用,也就是有减小脉压的作用。

但如硬化则可使收缩压上升,舒张压下降,脉压增大。

循环血量与血管容量的关系:

血管系统内血量充盈,循环血量与血管容量相适应是血压形成的前提条件。

(体循环平均动脉压7mmHg)循环血量绝对(大失血)或相对(血管扩张)减少,使体循环平均压下降,心输出量下降,血压下降。

心率加快使心舒期缩短,心舒期内流走血液减少,动脉存血增多,舒张压增高。

反之则舒张压降低。

第三节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三)心血管反射(减压反射)简答或者名词解释PS:

翻书找 

二、心血管活动的体液调节 

(一)肾上腺素与去甲肾上腺素 

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对心脏和血管都有兴奋作用,促进心跳加快加强,心输出量增加,血压显著升高。

第四节 肌肉运动时血液循环功能的变化 

二、运动训练对心血管系统的长期性影响 

1.窦性心动徐缓运动训练,特别是耐力训练可使安静时心率减慢。

些优秀的耐力运动员安静时心率可低至40-60次/分,这种现象称为窦性心动徐缓。

这是由于控制心脏活动的迷走神经作用加强,而交感神经的作用减弱的结果。

窦性心动徐缓是可逆的,即便安静心率已降到40次/分的优秀运动员,停止训练多年后,有些人的心率也可恢复接近到正常值。

一般认为,运动员的窦性心动徐缓是经过长期训练后心功能改善的良好反应。

2.运动性心脏增大,心脏外形丰实,收缩力强,心力贮备高,重量一般不超过500克。

病理性增大的心脏扩张、松弛,收缩时射血能力弱,心力贮备低,心肌纤维内ATP酶活性下降,不能承受哪怕是轻微的体力负荷。

三、测定脉搏(心率)在运动实践中的意义(理解) 

(一)脉搏(心率) 

1.基础心率及安静心率清晨起床前静卧时的心率为基础心率。

身体健康、机能状况良好时,基础心率稳定并随训练水平及健康状况的提高而趋平稳下降。

如身体状况不良或感染疾病等,基础脉搏则会有一定程度的波动。

在运动训练期间,运动量适宜时,基础心率平稳,如果在没有其他影响心率因素(如疾病、强烈的精神刺激、失眠等)存在的情况下,在一段时间内基础心率波动幅度增大,可能是运动量过大,身体疲劳积累所致。

安静心率是空腹不运动状态下的心率。

运动员的安静心率低于非运动员,不同项目运动员的安静心率也有差别,一般来说,耐力项目运动员的安静心率低于其他项目运动员,训练水平高的运动员安静心率较低。

评定运动员安静心率时,应采用运动训练前后自身安静心率进行比较,运动后心率恢复的速度和程度也可衡量运动员对负荷的适应水平。

2.评定心脏功能及身体机能状况 

通过定量负荷或最大强度负荷试验,比较负荷前后心率的变化及运动后心率恢复过程,可以对心脏功能及身体机能状况作出恰当的判断。

心率的测定还可以检查运动员的神经系统的调节机能,对判断运动员的训练水平有一定的意义。

3.控制运动强度 

运动中的吸氧量是运动负荷对机体刺激的综合反应,目前在运动生理学中广泛使用吸氧量来表示运动强度。

心率和吸氧量及最大吸氧量呈线性相关,最大心率百分比和最大吸氧量的百分比也呈线性相关,这就为使用心率控制运动强度奠定了理论基础。

在耐力训练中,使用心率控制运动强度最为普遍,常用的公式为:

(最大心率-运动前安静心率)/2+运动前心率。

所测定的心率可为教学、训练及健身锻炼提供生理学依据。

耐力负荷的适宜强度也可以用安静时心率修正最大心率百分比的方法来确定,运动时心率=安静时心率+60%(最大心率-安静时心率) 

在涉及游泳等运动的间歇训练中,一般多将心率控制在120-150次/分的最佳范围内。

一般学生在早操跑步中的强度,可控制在130-150次/分之间。

成年人健身跑可用170减去年龄所得的心率数值来控制运动强度。

第四章呼吸机能 

概述 

第一节呼吸运动和肺通气量 

2.呼吸的三个环节(连续过程):

外呼吸(肺通气、肺换气),气体运输,内呼吸(组织换气、细胞内氧化代谢)视图 

二、肺通气机能

(二)基本组成:

1、潮气量:

每一呼吸周期中,吸入或呼出的气量。

平静呼吸时约400-600毫升。

2、补吸气量:

平静吸气之后,再做最大吸气时,增补吸入的气量。

约1200毫升。

深吸气量:

补吸气量与潮气量之和。

3、补呼气量:

平静呼气之后,再做最大呼气时,增补呼出的气量。

约900-1200毫升。

4、余气量:

最大呼气后仍贮留于肺内的气量。

功能余气量:

平静呼气之后,仍存留与肺内的气量。

平衡肺泡内气体分压,使吸气时不致于O2分压过高,呼气时不致O2分压过低,造成静脉血液动脉化时断时续,影响气体交换。

呼气困难会使功能余气量增加。

5、肺活量:

最大深吸气后,再做最大呼气时所呼出的气量。

,供参考。

男:

3500毫升女:

2500毫升6、.肺总容量:

肺所能容纳的最大气量。

5000毫升,女:

3500毫升 

(四)肺泡通气量、连续肺活量、时间肺活量(理解) 

每分钟吸入肺泡的实际能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的有效通气量。

每分肺泡通气量=(潮气量-无效腔气量)*呼吸频率 

第三节 气体交换和运输 

二、气体运输 

氧和二氧化碳在血液中的运输 

(一)氧的运输 

运输载体:

血红蛋白(Hb)结构的亚铁离子

氧容量:

每100毫升血液中Hb与氧结合的最大量 

氧含量:

每100毫升血液中血红蛋白与氧结合的实际量。

氧饱和度:

每100毫升血液中氧含量占氧容量的百分比。

2.氧离曲线:

是表示PO2与Hb结合O2量关系或PO2与氧饱和度关系的曲线。

3.氧储备 

血液、肺:

1300——2300毫升 

肌红蛋白(骨骼肌、心肌、肝脏):

240——500毫升,与氧的亲和力大于血红蛋白,在体内氧分压极度下降时才解离氧。

5.氧脉搏 

心脏每次搏动输出的血量所摄取的氧量。

为评定心肺功能的综合指标。

值愈高说明心肺功能愈好,效率愈高。

第四节运动对呼吸机能的影响 

四、运动时的合理呼吸(理解) 

(一)减小呼吸道阻力:

口鼻并用,以口代鼻;

(二)提高肺泡通气效率:

深而慢的呼吸形式;

(三)与技术动作相适应:

呼吸形式、时相、节奏的配合;

(四)合理运用憋气 

第五章物质与能量代谢 

第二节能量代谢(结合自己的专项谈能量代谢的特征) 

二、人体运动时的能量供应与消耗 

(二)三个能源系统的特征 

根据运动强度、形式由三个能源系统分别或配合供能。

磷酸源系统、酵解能系统、氧化能系统 

磷酸原系统即ATP—CP系统 

不需氧,直接分解,供能速率快但产生能量较少,CP来源有限,维持运动6—8秒。

ATP→ADP+Pi+E;

ADP+CP→ATP+C 

酵解能系统 

底物:

肌糖原、葡萄糖 

不需氧,供能速度较快,生成ATP较少,有乳酸产生,运动30秒供能速率最大=5.2毫摩尔/公斤/秒,维持2—3分钟运动。

糖元+ADP+Pi→ATP+乳酸 

氧化能系统 

三大能源物质, 

有氧条件下分解供能,供能速度较慢,产生能量多,最大速率=2.6毫摩尔/公斤/秒,贮量丰富,维持1小时以上运动的能量供应。

糖、脂肪、蛋白质+O2+ADP+Pi→CO2+H2O+ATP 

第六章肾脏机能 

一、排泄与排泄途径 

人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代谢产物、多余的水分和进入机体的各种异物,经过血液循环运送到排泄器官排出体外的过程称为排泄。

通过四个途径排泄。

①从呼吸器官排出。

②从消化道排出。

③从皮肤排出。

④从肾脏排出。

其中肾脏是最主要的排泄途径。

肾脏不仅有排泄代谢产物的作用,还有调节体液、维持体内渗透压和酸碱度的作用,从而对保持人体内环境相对稳定起重要作用。

肾脏调节体内酸碱平衡是通过“排氢保钠”(“排酸保碱”),使血浆和尿pH值保持在一定范围内。

二、运动对肾脏机能的影响 

(二)运动性蛋白尿:

正常人在运动后出现的一过性蛋白尿称为运动性蛋白尿。

(三)正常人在运动后出现的一过性显微镜下或肉眼可见的血尿称为运动性血尿。

第七章内分泌机能(不考大题) 

第一节 内分泌概论 

二、激素 

(一)激素分类:

非类固醇激素与类固醇激素 

第二节 主要内分泌腺及其作用 

一、腺垂体生长激素幼时缺乏生长素,将患侏儒症(身材矮小但智力发育正常)生长素过多,发生巨人症 

第八章感觉与神经机能 

第一节感觉器官 

一、概述 

感受器是指分布在体表或组织内部的一些专门感受机体内、外环境改变的结构或装置。

感觉器官是指感受器与其附属装置共同构成的器官。

(一)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征(理解) 

1.适宜刺激 

每种感受器都有它最敏感的刺激,这种刺激就是该感受器的适宜刺激。

2.换能作用 

各种感受器可将其所接受的各种形成的刺激能量转换为神经冲动传向中枢,故称为感受器的换能作用。

3.编码作用 

感受器不仅将外界刺激能量转变成电位变化,同时将刺激的环境信息转移到动作电位的排列组合之中。

把这一作用称为编码作用。

4.适应现象 

当一定强度的刺激作用于感受器时,其感觉神经产生的动作电位频率,将随刺激作用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减少,称此现象为适应。

感受器不同而适应的速度也不同。

(二)感觉信息的传导 

1.特异性传入系统(点对点) 

2.非特异传入系统:

(三)大脑皮质的感觉分析功能(小题) 

1.体表感觉 

特点是:

(1)感觉冲动向皮质投射呈左右交叉,但头面部感觉冲动投射到左右双侧皮质。

(2)投射区域的空间位置是倒置的,即下肢的感觉区在皮质顶部,上肢感觉区在中间,头面部感觉区在底部 

(3)投射区的大小与不同体表部位的感觉灵敏程度有关。

2.运动感觉区:

运动感觉投射代表区位于中央前回,该区是运动区,也接受关节和肌肉的感觉投射。

3.视觉感觉区:

位于枕叶距状裂上下缘。

4.听觉和前庭觉:

为余颞叶的颞横回和颞上回,听觉皮质代表区是双侧性的。

5.内脏感觉:

内脏感觉的投射区位于第一和第二感觉区。

(二)眼的感光机能 

如果维生素A补充不足,就会影响人在暗处的视力,即引起夜盲症。

三、听觉与位觉 

前庭反射:

是指前庭器官受到刺激产生兴奋后,除引起一定位置觉改变以外,还引起骨骼肌紧张性改变、眼震颤及植物性功能改变。

例如眩晕、恶心、呕吐和各种姿势反射等。

四、本体感觉 

(一)本体感受器结构与功能 

1.肌梭 

肌梭呈梭型,位于肌纤维之间并与肌纤维平行排列,是一种长度感受器。

当肌肉被拉长时肌梭也随之拉长,于是肌梭的感受部分受到刺激而发生兴奋,冲动经感觉神经传入中枢,反射性的引起被牵拉肌肉收缩。

当肌肉收缩时,肌纤维长度缩短,肌梭也随之缩短,于是消除了对肌梭的刺激,使传入冲动停止。

2.键梭 

腱梭分布在腱胶原纤维之间,与梭外肌纤维串联,是一种张力感受器。

当肌肉收缩张力增加时,腱梭因受到刺激而发生兴奋,冲动沿着感觉神经传入中枢,反射性的引起肌肉舒张。

第二节肌肉运动的神经调控 

1.牵张反射 

当骨骼肌受到牵拉时会产生反射性收缩,这种反射称为牵张反射。

牵张反射有两种类型:

一种为腱反射,也称位相性牵张反射;

另一种为肌紧张,也称紧张性牵张反射。

2.姿势反射 

在身体活动过程中,中枢不断地调整不同部位骨骼肌的张力,以完成各种动作,保持或变更躯体各部分的位置,这种反射活动总称姿势反射。

(1)状态反射(理解) 

状态反射是头部空间位置改变时反射性地引起四肢肌张力重新调整的一种反射活动。

规律:

头部后仰引起上下肢及背部伸肌紧张性加强;

头部前倾引起上下肢及背部伸肌紧张性减弱,屈肌及腹肌的紧张性相对加强;

头部侧倾或扭转时,引起同侧上下肢伸肌紧张性加强,对侧上下肢伸肌紧张性减弱。

(2)翻正反射(理解) 

当人和动物处于不正常体位时,通过一系列动作将体位恢复常态的反射活动称为翻正反射。

翻正反射包括一系列反射活动,最先是由于头部位置不正常,从而引起头部的位置翻正。

头部翻正以后,头与躯干的位置关系不正常,使颈部关节韧带或肌肉受到刺激,从而使躯干的位置也翻正。

例如,体操运动员的空翻转体,跳水运动员的转体,都是要先转头,再转上半身,使动作优美、协调且迅速。

三、条件反射的抑制 

2、条件性反射 

(1)消退抑制 

在条件反射形成后,如果反复应用条件刺激而不给予非条件刺激强化时,已形成的条件反射就会逐渐减弱,直至消失,这种现象称为消退抑制。

运动员纠正错误动作,本质上是消退抑制。

(2)分化抑制 

在学习动作开始阶段,由于泛化现象会产生错误或多余的动作,通过对正常动作的强化和对错误动作不强化,可以加强正确动作的掌握。

第九章运动技能 

第一节运动技能的基本概念和生理本质 

1.运动技能的基本概念:

人体在运动中有效地掌握和完成专门动作的能力。

3.运动技能的生理本质 

人随意运动的反射本质 

第二节形成运动技能的过程及发展 

运动技能的形成可划分为相互联系的三个阶段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