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知识与能力押题3Word格式.docx
《教育知识与能力押题3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知识与能力押题3Word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一个总是失败并把失败归于内部的、稳定的和不可控的因素(即能力低)的学生会形成一种习得性无助的自我感觉,会导致学生自卑沮丧。
4.赞科夫在《教学与发展》一书中提出五条新的教学原则,不在此列的一条是()
A.高难度原则
B.高速度原则
C.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的原则
D.循序渐进原则
D
苏联教育家赞科夫把学生的一般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提出了发展性教学理论的五条教学原则,即高难度、高速度、理论知识起指导作用、理解学习过程、使所有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一般发展的原则。
5.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是()
A.教育规律
B.教育事实
C.教育现象
D.教育问题
教育问题是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
6.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
A.班级授课制
B.个别教学
C.小组教学
D.现场教学
现代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班级授课制。
7.建立良好班集体的基本要素是()
A.民主管理
B.班级平行管理
C.班级常规管理
D.班级目标管理
班级常规管理是指通过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来管理班级的经常性活动。
班级常规管理是建立良好班集体的基本要素。
8.学校行政体系中最基层的正式组织是()
A.班集体
B.学生会
C.班会
D.班级
略。
9.毛泽东同志在1957年首次提出的我国社会主义的教育目的是()
A.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B.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
C.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D.培养脑体结合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10.人们在以某种思路解决问题以后,在随后解决类似特点的问题时,会不自觉地继续沿用这种思路。
这种以特定思路解决问题的心理准备状态叫()
A.刻板现象
B.功能固着
C.原型启发
D.定势
定势(即心向)是指重复先前的操作所引起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
11.人在知觉过程中,总是用过去的知识、经验来理解当前的知觉对象,并用词语加以概括赋予它明确的含义。
这种知觉特性称为()
A.知觉的理解性
B.知觉的恒常性
C.知觉的整体性
D.知觉的选择性
知觉的理解性是指人以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感知的事物加工处理,并用语词加以概括赋予说明的加工过程。
12.迁移的形式训练说的心理学基础是()
A.人本主义
B.官能心理学
C.行为主义
D.认知心理学
形式训练说是最早的关于迁移的理论,以官能心理学为心理学基础。
13.被称为内部动机,指向学习任务的动机属于()
A.复述内驱力
B.认知内驱力
C.自我提高内驱力
D.交往内驱力
认知内驱力是指个体要求了解、理解和掌握知识以及解决问题的需要。
这种动机指向学习任务本身(为了获得知识),满足这种动机的奖励(知识的实际获得)是由学习本身提供的,属于内部动机。
14.班主任赵老师经常运用表扬、鼓励、批评和处分等方式引导和促进学生品德积极发展,这种方法属于()
A.说服教育法
B.榜样示范法
C.情感陶冶法
D.品德评价法
品德评价法是通过对学生品德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而予以激励或抑制,促使其品德健康形成和发展的德育方法。
它包括奖励、惩罚、评比和操行评定等。
题干的描述属于品德评价法。
15.我国当前教学改革的主题是()
A.坚持整体教学改革和实验
B.实施素质教育
C.建立合理的课程结构
D.实施科学的教学评价
16.下列关于叙事研究法的说法错误的是()
A.接近日常生活与思维方式
B.能创造性地再现事件场景和过程
C.具有人文气息,易于理解
D.收集的材料易与故事的线索吻合
叙事研究法的缺点是容易遗漏事件中的一些重要信息,收集的材料可能不容易与故事的线索吻合,难以使读者身临其境。
17.在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进行的教育,没有稳定的教育活动场所的教育属于()
A.非形式化教育
B.形式化教育
C.农业社会的教育
D.工业社会的教育
非形式化教育是指在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进行的教育,没有固定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也没有稳定的教育内容、活动场所和设施。
18.“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一论述强调的学习动机类型是()
A.内部动机
B.外部动机
C.一般动机
D.近景动机
外部学习动机是指诱因来自于学习者外部的某种因素而产生的动机,即在学习活动以外由外部的诱因激发出来的学习动机。
19.人格的核心是()
A.能力
B.智力
C.性格
D.气质
性格是在后天社会环境中逐渐形成的,是人的最核心的人格差异。
20.学生解题能够“一题多解”,说明他的()能力强。
A.再现思维
B.求同思维
C.辐合思维
D.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也叫求异思维,是指人们解决问题时,思路朝各种可能的方向扩散,从而求得多种答案。
能“一题多解”说明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强。
21.个体倾向于利用自己的身体或内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依据的学习方式是()
A.场依存型
B.场独立型
C.沉思型
D.冲动型
场独立型的学生对客观事物的判断常以自己的内部线索(经验、价值观)为依据,不易受到周围环境因素的影响和干扰,倾向于对事物的独立判断。
辨析题(每题8分)
22.
学生学习了知识以后,思想品德自然会随之提高。
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因为教学的教育性必须要经过教师给学生施加积极影响,必须通过启发、激励,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积极的态度时,教学的教育性才能得以实现,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把学习知识和思想品德的提高结合起来。
23.
学校与家长、社会的协调的主要力量是社区教育机构。
班主任是协调校内外教育的主要力量。
班主任要对班级实施有效的教育与管理,必须要争取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的配合,调动各种积极因素。
班主任要充分发挥本班任课教师的作用,协助和指导班级团队活动,争取运用家庭和社会教育力量。
24.
课堂里的人际关系对课堂气氛没有影响。
学生群体之间的关系好,学生之间彼此团结、心理相容、凝聚力强,就易于形成良好的课堂气氛;
若学生之间钩心斗角、离心离德、各行其是、凝聚力低,则很难形成良好的课堂气氛。
25.
德育只需依靠思想品德课。
我国学校德育途径是广泛多样的,其中基本途径是思想品德课(思想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
思想品德课(思想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是学校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途径。
学校以教学为主,因此,思想品德课之外的其他各科教学是学校德育最经常、最基本的途径。
此外,德育的途径还有社会实践活动,课外、校外活动,共青团、少先队组织的活动和班主任工作等。
简答题(每题10分)
26.
简述系统脱敏法。
系统脱敏是指当某些人对某事物、某环境产生敏感反应(害怕、焦虑、不安)时,我们可以在当事人身上发展起一种不相容的反应,使对本来可引起敏感反应的事物,不再发生敏感反应。
系统脱敏法的步骤包括:
(1)进行全身放松训练;
(2)建立焦虑刺激等级表;
(3)焦虑刺激与松弛活动相配合。
27.
试简述人格的结构。
人格是一个复杂的结构系统,它包括许多成分,其中主要包括气质、性格、认知风格、自我调控系统等方面。
(1)气质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等方面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
(2)性格是指人的较稳定的态度与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相结合而形成的人格特征。
(3)认知方式,也称认知风格,是指人们在认知活动中所偏爱的信息加工方式。
它是一种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存在着很大的个体差异。
(4)自我调控系统是以自我意识为核心的人格调控系统,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三个子系统。
28.
简述具体运算阶段儿童思维特征的主要表现。
(1)命题之间的关系;
(2)假设一演绎推理;
(3)类比推理;
(4)抽象逻辑思维;
(5)可逆与补偿;
(6)反思能力;
(7)思维的灵活性;
(8)形式运算思维的逐渐发展。
29.
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是美国当代人本主义心理学家。
他的需要层次理论是最富有影响力的需要理论。
早期,他根据需要出现的先后及强弱顺序,把需要分成了五个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自我实现的需要由低到高可以分为认知需要、审美需要和自我创造需要。
后来他又补充了求知需要和审美需要,即需要由五个层次扩充为七个层次。
马斯洛对以上七种需要进行了进一步的区分:
位于需要层次底部的四种需要被称为缺失需要,它们是个体生存所必需的。
后三种需要是成长需要,它虽不是我们生存所必需的,但对于我们适应社会来说却有很重要的积极意义。
材料分析题(每题18分)
30.
小琪今年初中一年级,她是一个活泼开朗的小姑娘。
她最喜欢的课程是数学,数学课上,她反应很快,喜欢尝试用新方法来解决问题。
老师提问时,她总是抢先回答,但也常常答错。
(1)小琪属于何种认知风格?
(6分)
(2)基于小琪的认知风格,你认为应如何选择适合她的教育方法?
(12分)
(1)根据小琪的课堂表现分析可知,她属于冲动型认知风格。
冲动型的学生在解决认知任务时,总是急于给出问题的答案,而不习惯对解决问题的各种可能性进行全面思考,有时问题还未弄清楚就开始解答。
这种类型的学生认知问题的速度虽然很快,但错误率高,在运用低层次事实性信息的问题解决中占优势。
(2)针对小琪的冲动型认知风格,老师可以采取如下措施:
①通过专门训练以减少其冲动性;
②对其进行自我指导训练能减少其冲动型认知风格所犯的错误;
③给小琪呈现沉思型学习的榜样,让其进行练习并给予反馈。
31.
陈老师正在上地理课,却发现课代表王超这几天心不在焉,还不耐烦地把书翻得哗啦作响。
这次陈老师忍不住了,便用提问法来“警告”他一下,没想到一连十来个问题都没有难住他,陈老师增加了难度,涉及他未学的内容和课外知识,可王超还是能流畅地答出来。
怎么办?
陈老师产生了一个大胆的设想:
能否让他不随堂上课,节约出的时间,自己去查阅资料,研究问题,学习更多的知识呢?
学校非常支持陈老师的想法,对王超实行了单科免修。
从此,每当上地理课时,学校图书馆里多了一位小读者,查阅地理资料,研究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如全球气候的变迁、环境污染等。
陈老师呢,工作不但没有减轻,反而更重了:
给王超提供相关的课题,指导他查阅相关资料,解答他提出的各种问题,教他撰写小论文。
一个学期下来,王超的《植被保护与资源开发》一文获得全国中学生小论文评比优胜奖。
(1)如何理解王超的自主性学习?
(8分)
(2)结合材料说明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如何体现的。
(10分)
(1)学生的学习是一种自主性的学习,是学生自主进行知识构建而不是复制知识的过程。
学生学习的自主性,集中体现在学生个体有明确的目标意识,能自觉地确定学习目标、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自我调控学习进程、自主评价反思学习结果,从而保证学习目标的实现。
在自主性学习过程中,教师重在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批判精神,敢于质疑;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以及反思的意识和习惯。
材料中的陈老师允许学习能力强的王超去研究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发挥了他学习的主动性,使王超最终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2)教师主导作用具体体现在:
教师的指导决定着学生学习的方向、内容、进程、结果和质量,起引导、规范、评价和纠正的作用。
教师的教还影响着学生学习的方式以及学生学习主动积极性的发挥,影响着学生的个性以及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
当陈老师发现王超单凭课堂上的知识已经“吃不饱”时,采用让王超单科免修的方式,并为王超提供相关的课题,指导他查阅相关资料,解答他提出的各种问题,教他撰写小论文。
这改变了王超的学习方向、内容、进程、结果和质量,影响着王超学习的方式以及学习主动积极性的发挥,这都是教师主导作用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