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练百胜秋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综合检测新版新人教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746881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24.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百练百胜秋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综合检测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百练百胜秋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综合检测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百练百胜秋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综合检测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百练百胜秋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综合检测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百练百胜秋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综合检测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百练百胜秋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综合检测新版新人教版.docx

《百练百胜秋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综合检测新版新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百练百胜秋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综合检测新版新人教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百练百胜秋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综合检测新版新人教版.docx

百练百胜秋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综合检测新版新人教版

期中综合检测

第一~三章

(60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2015·盐城亭湖新区实验期末)同学们知道提高估测能力对物理学习帮助很大,请选出比较接近实际情况的选项(  )

A.中学生的身高约1.7×103cm

B.人洗澡时合适的水温约为70℃

C.中学生正常步行时的速度约为1.4m/s

D.教室里课桌的高度约为1.5m

【解析】选C。

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70m=170cm,故A错误;人的体温约为

37℃,洗澡时的温度应该和此温度相差不大,故B错误;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在1m/s到1.5m/s之间,故C正确;教室里课桌的高度约是中学生身高的一半,故D错误。

故选C。

2.(2014·陕西窑店期末)用如图所示的刻度尺来测金属块的长度,下列测量结果正确的是(  )

A.8.60cmB.1.60cm

C.1.6cmD.以上读数都不正确

【解析】选B。

本题考查刻度尺的读数。

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0.1cm,故读数应是1.60cm。

3.(2014·邵阳中考)自行车是节能环保的交通工具。

为了方便市民,我市在市区不同位置设立了自行车停取处。

一天,小明用卡取自行车去上学,如图所示。

在行驶途中,他说自己是“静止”的,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

A.公路两旁的房屋B.公路两旁的树

C.他骑的自行车D.对面驶来的汽车

【解析】选C。

本题考查参照物及机械运动的判断。

参照物是判断物体是否运动所选的标准,若物体是静止的,则该物体与参照物之间就不会有位置改变,A、B、D选项中的物体与小明都有位置改变。

故C正确。

4.据报道:

某国际科研小组以一种超低温原子云为“介质”,成功地使光在其中的传播速度降低到17米/秒。

下列哪项运动速度比这速度快(  )

A.苍蝇的飞行速度可达660m/min

B.乌龟爬行1m需要近2min

C.汽车在高速公路上每小时可行驶120km

D.奥运冠军刘翔用12秒91跑完110m栏

【解析】选C。

本题考查速度的计算。

苍蝇的飞行速度是每分钟660m,即苍蝇的速度是11m/s,故A错误;乌龟爬行1m需要近2min,速度约为v==≈0.008m/s,故B错误;汽车在高速公路上每小时可行驶120km,速度是

120km/h≈33m/s>17m/s,故C正确;刘翔用12秒91跑完110m栏,速度v==≈8.5m/s<17m/s,故D错误。

5.(2015·江苏南通八一期中)唐朝诗人李益有一首诗叫《喜见外弟又言别》,其中描写道:

“十年前乱后,长大一相逢,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从“问姓”中想到起初见的“旧容”,可见声音中有一种特征让诗人唤起了十年前的记忆,这种特征是(  )

A.音调B.响度

C.音色D.振幅

【解析】选C。

本题考查声音的特性。

音色是不同的发声体本身所具有的一种特征,即不同的物体发声时,其音色一般是不同的,即通过音色我们可以辨别物体;所以通过“问姓”想起初见的“旧容”,即通过说话的声音判断出以前的熟人,是应用的音色。

故选C。

6.(2015·河南洛阳地矿双语月考)我国航天员王亚平在“天宫一号”上为全国中小学生授课,成为中国首位“太空教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王亚平说话发出声音是由声带振动产生的

B.王亚平讲课声音很大是因为她的音调很高

C.王亚平讲课的声音是靠声波传回地球的

D.天宫一号里的声音的传播速度为3.0×108m/s

【解析】选A。

本题考查声现象的理解。

一切声音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王亚平说话发出声音是由于声带在振动,故A正确;王亚平讲课声音很大是因为她的响度大,故B错误;真空不能传声,地球上的学生听到王亚平的声音是不能靠声波传回,故C错误;声音在空气里的传播速度是340m/s,真空不能传声,故D错误,故选A。

7.声音在均匀空气里传播过程中(  )

A.声速逐渐减小B.频率逐渐减小

C.振幅逐渐减小D.声速、频率、振幅都不变

【解析】选C。

本题考查声现象。

声音在同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变,A选项错误;声音在均匀空气里传播过程中,音调不变,所以频率不变,B选项错误;声音在均匀空气里传播过程中响度变小,振幅减小,C选项正确,D选项错误。

故选C。

8.(2014·沈阳中考)如图所示,小刚在艺术节上用吉他弹奏优美的乐曲。

对于吉他发出的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乐曲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

B.变换手指按压弦的位置可以改变声音的响度

C.用力拨动吉他弦可以提高声音的音调

D.拨动不同的吉他弦可以改变吉他的音色

【解析】选A。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乐曲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故A正确;变换手指按压弦的位置可以改变声音的音调,故B错误;用力拨动吉他弦可以提高声音的响度,故C错误;拨动不同的吉他弦可以改变吉他的音调,故D错误,故选A。

9.(2014·重庆中考)如图所示的物态变化中,需要放热的是(  )

A.干冰变小B.树枝上的霜

C.干手器将手烘干D.冰霜消融

【解析】选B。

本题考查需要放热的物态变化。

干冰变小,是升华现象,在吸热,A不符合题意;树枝上的霜,是凝华现象,需要放热,B符合题意;干手器将手烘干,是蒸发现象,需吸热,C不符合题意;冰雪消融,是熔化现象,需要吸热,D不符合题意。

10.夏天,小丽将冰水和热水分别注入常温下的两只透明烧杯中,如图所示,一会儿发现两只烧杯的杯壁上都有一部分出现小水珠,变得模糊了。

针对这一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两杯都在内壁出现了水珠

B.甲、乙两杯都在外壁出现了水珠

C.甲杯的内壁出现了水珠,乙杯的外壁出现了水珠

D.甲杯的外壁出现了水珠,乙杯的内壁出现了水珠

【解析】选D。

本题考查的是物态变化过程。

夏天,空气中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温度很低的装有冰水的甲烧杯,会在外壁上液化,形成一层水珠;而盛有热水的烧杯上半部分的温度较低,热水蒸发的水蒸气遇到冷的杯壁,液化成小水滴而附着在烧杯的内壁上。

故选D。

11.(2014·广东中考)在探究蒸发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如图所示主要用来探究(  )

A.蒸发的快慢与液体温度的关系

B.蒸发的快慢与气压的关系

C.蒸发的快慢与液体表面积的关系

D.蒸发的快慢与空气流动速度的关系

【解析】选A。

本题考查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

液体温度、液体表面积、液体表面空气流速。

判断本实验是研究和哪一因素的关系,要看清控制不变的量和对比变化的量分别是什么。

在本题实验中,两物体具有相同的表面积,在相同的位置,表面空气流速是相同的,一个在树荫下,一个在阳光下,所以研究的是与液体温度的关系。

故选A。

12.缺水地区的冬季,当地有些居民靠取冰雪来获得生活用水。

如图是将一定质量的冰雪,从-20℃加热到沸腾过程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不考虑水中有杂质产生的影响),下列对图像分析正确的是(  )

A.冰的熔点是0℃,水的沸点是100℃

B.当地气压低于标准大气压

C.冰熔化和水沸腾过程中都吸热且温度升高

D.图像中的BC段,物质只是以液态方式存在

【解析】选B。

从图像中可知,冰的熔点是0℃、水的沸点是98℃,当地气压低于标准大气压,冰熔化和水沸腾过程中都吸热且温度不变,图像中的BC段是冰熔化过程,以液态和固态存在。

故选B。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空1分,共17分)

13.(2014·汕尾中考)如图甲所示读取物体长度时,正确的视线方向是________(填写相应字母),如图乙所示温度计显示温度是________℃。

【解析】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故选B;由图知:

该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因此温度计的示数为:

90℃+2℃=92℃。

答案:

B 92

14.2014年11月13日,“菲莱”着陆器成功登陆彗星。

“菲莱”以每小时

3.5km、几乎等同于步行的速度向彗星靠近,耗时7个小时才能抵达彗星。

此段时间,“菲莱”运动的路程是________km,以彗星为参照物,“菲莱”是________的。

【解析】本题考查速度公式的应用和参照物的选取。

由公式v=可得“菲莱”运动的路程为s=vt=3.5km/h×7h=24.5km,以彗星为参照物,“菲莱”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由此判断“菲莱”是运动的。

答案:

24.5 运动

15.(2014·丹东中考)“五一”休假期间,小明一家乘坐游船在鸭绿江游玩,看见鸭绿江大桥向他们靠近。

以鸭绿江大桥为参照物,小明是____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小明听到岸上汽车的鸣笛声主要是通过________传到耳朵的。

【解析】本题考查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声的传播。

看见鸭绿江大桥向他们靠近。

以鸭绿江大桥为参照物,小明是运动的;小明听到岸上汽车的鸣笛声主要是通过空气传到耳朵的。

答案:

运动 空气

16.如图所示是某同学在学习声现象时所做的两个实验,图甲所示实验说明声音是由物体________产生的;图乙所示实验说明声音可以传递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声音的产生及声音传递能量。

甲图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发现小球多次被弹起,说明了音叉在振动;乙图中,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的音叉也振动,把小球弹开,说明声音能够传递能量。

答案:

振动 能量

17.一曲《涠洲渔火》独弦琴独奏将世博园艺术表演推向了高潮,引无数游人驻足聆听,这琴声是由琴弦________产生的;游人是通过___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来区分琴声与笛声的。

【解析】优美的琴声是由琴弦的振动产生的,能分辨出琴声和笛声是因为它们的音色不同。

答案:

振动 音色

18.(2014·苏州中考)小明为探究冰熔化和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在实验室进行了探究实验,根据测量结果他画出了相关图像,如图a、b所示。

(1)这两个实验都需要用到的测量仪器是温度计和________。

(2)水沸腾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c所示,则水的沸点是______℃,此时实验室的大气压________(选填“高于”“等于”或“低于”)1个标准大气压。

【解析】

(1)由于晶体熔化和水的沸腾实验,都需要对冰和水进行加热,所以除了需要用温度计测量温度的变化外,还需要用秒表来记录时间。

(2)此时温度计的示数为98℃,小于100℃,说明此实验室的大气压小于标准大气压,对比a、b两图可知,a图是冰的熔化图像,BC段所对应的温度是冰的熔点,b图是水的沸腾图像,EF段所对应的温度是水的沸点。

答案:

(1)秒表 

(2)98 低于

19.(2015·辽宁台安期中)蒸蛋器是一种采用发热盘通电后,使盘内产生高温蒸汽来快速把鸡蛋蒸熟的一种生活小家电,如图所示,蒸蛋器在工作时将电能转化为水的内能,使水的温度升高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为水蒸气,水蒸气上升遇到鸡蛋,一方面直接对鸡蛋加热使蛋的温度升高,另一方面水蒸气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放热,使蛋的温度升高,两措并举使蛋很快蒸熟。

【解析】蒸蛋器在工作时将电能转化为水的内能,使水的温度升高汽化为水蒸气,水蒸气上升遇到鸡蛋,一方面通过热传递使蛋的温度升高,另一方面水蒸气遇冷的鸡蛋液化成小水珠,液化放热,鸡蛋有两个途径得到热量,鸡蛋容易蒸熟。

答案:

汽化 液化

20.中国哈尔滨国际冰雪节中用雪堆成的雪人,即使气温在0℃以下,时间久了雪人也会逐渐变小,这是物态变化中的________现象,这个过程中雪需要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解析】本题考查升华的特点。

雪为固态,雪人逐渐变小,没有经过液态,直接由固态变为气态,故为升华现象,升华时吸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天文地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