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3 bpmf教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746678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92.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3 bpmf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3 bpmf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3 bpmf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3 bpmf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3 bpmf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3 bpmf教案.docx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3 bpmf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3 bpmf教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3 bpmf教案.docx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3bpmf教案

③bpmf

教学目标

1.学会b、p、m、f4个声母,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学会声母b和单韵母拼成音节的方法,初步掌握两拼音节的拼读方法。

3.学会带调拼读音节及b、p、m、f与单韵母组成的音节。

4.认识“爸、妈”2个生字,正确读词。

感受家庭生活的幸福。

重点难点

重点:

b、p、m、f的发音方法及音节的拼读方法、认识汉字。

难点:

韵母带调拼音是教学难点。

教学课时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学会b、p2个声母,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教具准备】

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习旧迎新,趣味导入

【设计意图:

复习旧知,引入新课的学习,通过出示课件和儿歌,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1.我们刚刚认识了拼音王国里的6个单韵母,还记得它们吗?

(课件出示2)要求:

读得清楚响亮。

认读带调的单韵母,颠倒顺序认读。

2.今天我们继续走进拼音王国认识四个声母朋友。

同学们,你们喜欢出去旅游吗?

今天老师带你们去一个地方游玩。

(课件出示3)出示情境图及播放广播。

(1)说说你的所见所闻。

(2)出去旅游多开心啊!

不过还要注意爱护文物。

(课件出示4)我们一起来念首儿歌:

“爸爸带我爬山坡(p),迎着大风(f)爬上坡(p),音响里面正广播(b),爱护花草不乱摸(m)。

”,读得轻一些,短一些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声母——相机引出:

声母bp,板书课题。

二、认读字母,学会发音

1.学习声母b的读音。

【设计意图:

联系课文情境图,联系熟悉的字词,认读字母的发音。

a.(课件出示5)看图,谁能用一句话来说说这幅图?

如:

一个小女孩在听广播。

小女孩听广播,听得很认真;收音机播放动听的歌。

引导:

小女孩认真地听广播的“播”,播放的“播”,读得轻一点,短一点,就是声母“b”的读音。

b.请读得好的学生当小老师示范发音,大家注意看小老师的口型变化(先双唇紧闭再放开)。

老师讲清发音要领:

读这个音时,气流比较弱。

(用薄纸演示)

c.小老师带读。

d.同桌对读,个别检查。

2.学习声母p的读音。

a.(课件出示7)看图,用一句话说说这位小朋友在干什么,要尽量说得和别人不一样。

引导:

把爬坡的“坡”,山坡的“坡”读得轻一点,短一点,就是声母p的读音。

b.自己试着读读看。

请大家拿着薄纸放在嘴前读。

注意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发p时,薄纸有明显的颤动)。

c.开火车练习发音。

d.老师引导学生辨别b、p发音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都是双唇音,一个不送气,一个要送气)

三、识记字形,指导书写

1.观察插图,识记字形。

(1)如何记住b、p的字形。

可以启发学生联系生活,说说这些字母像什么。

如b像数字6,像哨子;p像反写的数字9。

(2)做游戏,辨析“b”和“p”。

①我们来玩游戏,老师手里有一张纸条,对着它读“b”和“p”,学生认真看,发现纸条的变化,并照样子试一试,领会两个声母的发音方法。

【设计意图:

编创顺口溜,辨析相似字母的发音,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②看卡片找辨析的方法(引导学生编顺口溜):

(课件出示8)右下半圆“b、b、b”,右上半圆“p、p、p”。

③老师想考考你们的小耳朵。

如果你听到的是“b”摸摸鼻子,如果你听到的是“p”,摸摸耳朵。

师生共同游戏。

2.指导书写b、p。

(1)观察交流b、p在拼音格的位置。

(2)教学一个新笔画:

右半圆“﹚”学生书空新笔画。

(3)按笔顺指导书写。

b两笔写成,占上格和中格。

注意第一笔竖不能碰到第一条线,右下半圆要写饱满。

p两笔写成,占中格和下格。

注意第一笔竖不能碰到第四条线,右上半圆要写饱满。

【课堂作业新设计】

1.看图写出声母。

2.根据儿歌填字母。

右下半圆“()”,右上半圆“()”。

答案:

1.bp

2.bp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学会m、f2个声母,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教具准备】

课件、图片。

【设计意图:

通过大家喜欢的游戏的方式,复习旧知。

激起学生学习的热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游戏激趣

1.教师做字母口型或手势,请学生举相应卡片:

我们来玩个“我猜,我猜,我猜猜猜”的游戏,看谁能快速猜出字母。

2.猜对的学生带领大家认读。

二、认读声母,正确发音

1.学习声母m的读音。

a.(课件出示11)看图,这两个小朋友在干什么?

(小朋友在捉迷藏,小朋友在玩“瞎子摸人”的游戏。

【设计意图:

联系课文情境图,联系熟悉的字词,认读字母的发音,降低了学习的难度。

b.联系生活实际,用“摸”说话,如:

我发烧时,妈妈摸(m)着我的头。

c.教师示范发音,让学生注意口型的同时,讲解发音方法(“m”是鼻音,发音时先把双唇闭紧,舌后缩,气流从鼻腔出来,然后张开嘴,声带颤动,要读得又轻又短。

d.学生根据教师的讲解示范,练习发音。

指名读。

2.学习声母f的读音。

a.(课件出示13)看图导出字音,图上画着什么?

(一位叔叔拄着拐棍爬山坡。

b.你们能用“佛”字组词吗?

大佛的“佛”读成第一声,读得轻一点,短一点就是声母f的读音。

c.注意看老师读这个音的时候口型是什么样的。

“f”的发音要领:

读“f”时,上唇轻触下唇形成窄缝,让气流从缝中挤出,摩擦成音,要读得又轻又短。

(学生根据方法读音)

根据老师的示范和讲解,学生自己练读,指名读。

【设计意图:

先通过观察图画,识记字母的形体,再编顺口溜识记字形。

三、识记字母,指导书写

1.识记声母m、f的字形,指导书写。

(1)怎么记住m、f的字形,细心的小朋友从图中发现了什么?

小组讨论。

(m像两个门洞,f像老爷爷拿的拐杖,还像伞柄)

(2)动动脑筋,想想办法,编顺口溜记住这两个声母的形。

(课件出示15)

“两个门洞mmm,一根拐杖fff。

2.教学左弯竖“”和右弯竖“”。

学生跟着老师书空这两个笔画。

3.观察m、f在拼音格中的位置。

4.老师范写讲解,学生书空,练习书写。

m三笔写成,占中格。

注意m左右两部分要一样大。

f两笔写成,占上格和中格。

f的横比较短,写在比第二条线略低一点的位置上。

【课堂作业新设计】

1.看图写声母。

 

()()()()

2.正确书写下列字母。

bpmf

3.“f”共()笔,第二笔是();

“m”共()笔,第三笔是()。

答案:

1.bpmf

2.bpmf

3.二

第三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会带调拼读音节及b、p、m、f与单韵母组成的音节。

2.认识2个生字,正确读词。

感受家庭生活的幸福。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学习新知

找伙伴,拼一拼。

学生两人合作,可以是同桌合作,也可以自己找小伙伴合作。

一个同学手拿声母卡片,一个同学手拿单韵母卡片,相互找朋友,合在一起拼一拼。

二、认识音节,学习“两拼法”

【设计意图:

先通过观察图画,弄清读音,再此基础上学会两拼法的拼读过程。

1.(课件出示17)教师出示“八只大雁”图,请学生观察,并数一数有几只大雁。

2.教师出示音节“bā”,告诉学生这个音节就念“八”。

学生练读。

3.教师讲故事,学习拼音方法:

有一群猴子也在学拼音,它们想,如果没有图,只看这个音节,怎么才能读出音呢?

这时,一只聪明的猴子拿出卡片“b”,轻轻念“b”,另一只聪明的猴子拿出卡片“a”,大声念“a”,它们合在一起就读——ba

学生自由充分地练习,尝试发音。

4.出示音节“ba”的四声抽拉卡片,让学生自主练读,联系课文四幅插图中的相关词语说一说。

(课件出示18)

如:

bābábǎbà

猪八戒的“八”,拔萝卜“拔”,靶子的“靶”,拉河大坝的“坝”。

练习拼读音节:

p—ā→pāp—á→páp—à→pà。

小结口诀:

两拼音发音方法是“声母发音短,韵母发音重,两音相连猛一碰”。

三、认识音节,学习拼读

1.声母m和f也想跟单韵母a交朋友,你们想不想帮帮它们呀?

自己读一读m—a→ma,f—a→fa这两个音节,会读的同学当小老师教教大家。

2.游戏:

请几个同学分别持m或f以及带调a的卡片,一个读声母,一个读带调韵母a,全班同学读音节。

【设计意图: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两拼音节拼读方法,引导学生快乐地学习新内容,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3.谈话激趣:

单韵母o、i、u看到a和声母m、f交朋友,它们也想跟m、f交朋友,我们一起来帮它们成为好朋友,好吗?

4.请同学自己读一读这些音节:

m—i→mi,并读出四个声调mī、mí、mǐ、mì,选其中的一个音节组一个词或说一句话。

5.大组交流,比一比谁拼得准,说得好。

6.男女生进行拼读音节竞赛,读准音节的四个声调。

(课件出示19)

m—o→momōmómǒmòm—u→mumūmúmǔmù

f—o→fofōfófǒfòf—u→fufūfúfǔfù

7.开火车随意抽读以上音节。

四、拼读音节,认读字词

1.小组合作学习:

学会了拼读音节,就能利用拼音来帮助识字。

(课件出示20)请看图,读读图上的音节,交流一下,图上画着谁,他们在干什么。

【设计意图:

借助图画,降低了汉字的抽象感,增强学生识字的愿望。

2.学生认读词语“爸爸、妈妈”。

3.老师指导轻声的读法。

4.学生看拼音读词,去掉拼音读词。

5.用上这三个词和一个“爱”字说句子。

五、巩固学习,作业布置

选择其中一题

1.把b、p、m、f这四幅图串起来,以“一个星期天”为开头,编一个小故事。

2.把会认的字读给爸爸妈妈听,并用这幅图编一个小故事说给爸爸妈妈听。

【课堂作业新设计】

1.读一读,填一填。

m————màp——à——

b————bù——ā——fā

2.看图连一连。

mǎpábámō

 

3.看图给音节标上调号。

mumalabapapo

 

参考答案:

1.àpàùf

2.mǎpábámō

 

3.mùmǎlǎbapápō

【板书设计】

bpmf

 

bpmf

【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

有机把学拼音与发展思维、丰富语言相结合,努力体现语文学习综合性的特点。

  1.刚入学新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不够规范,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

在教学上教师充分借用直观形象——插图,使学生接触感性材料,启发他们看图说话,自编顺口溜,初步对拼音字母形状、发音都有自己的理解,学生的形象思维得到培养;还启发学生想一想:

你还有更好的办法吗?

学生的求异思维也得到培养,把抽象符号具体化、形象化。

  2.借助图创设情境,组织学生想象,训练他们说完整的话。

如:

启发学生利用声母“f”构图进行情节组词、说话。

用“佛”组词(大佛),目的是让学生想说、敢说,发散学生思维,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根据低年级学生年龄特点,半节课后学生感到疲劳、纪律有松散,这时教师把拼音融入活动与游戏中,提高巩固音形目的。

把抽象符号与学生的语言积累、生活体验融为一体,在愉悦轻松的氛围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不足之处:

由于刚接触声母与韵母的拼读,所以,在拼读能力训练方面还不够,不能一味的领读,而要培养学生自己认读和拼读的能力,以及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纠正方言。

备课素材

【教材分析】

本课包括四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是四个声母b、p、m、f,配有一幅主题图。

一对父子正在爬山,爸爸手扶登山棍,登山棍提示f的形。

儿子紧跟其后,一起比赛谁爬得快。

儿子的后背是个“p”。

半山腰,音响里播放着优美的乐曲(“播”提示b的音),好像在给父子俩喊加油呢!

山脚下有两个小朋友在捉迷藏,小男孩在摸来摸去,“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天文地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