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技术管理办法文档格式.docx
《施工技术管理办法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施工技术管理办法文档格式.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二)、《施组》必须满足企业与业主的合同要求。
(三)、施工队必须根据《施组》科学组织施工,建立正常的生产秩序,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利用空间,争取时间,采用先进技术,组织技术攻关,做到文明施工,确保工期、质量、安全。
(四)、编制原则:
合理安排施工工期,严格执行相关《设计规范》、《施工规范》及其他有关技术标准规程等。
结合工期要求和本项目部设备能力配置机械设备,并充分发挥其效能。
根据当地季节性气候特点,冬季、雨季对不同工程施工的影响,搞好施工安排,组织好均衡性生产。
(五)、编制的依据:
工程承发包合同、协议、纪要;
施工设计图纸及工程数量;
施工图到位时间;
设计文件鉴定或审查意见;
施工调查资料;
施工队伍的实力、技术工种、专业化程度、机械设备情况。
(六)、编制的要求:
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是对建设项目施工的总体部署,是编制单位工程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的依据。
(七)、《施组》应包括以下内容:
工程概况、施工组织方案、临时设施规划、主要工程施工工艺及方法、质量保证体系、安全环保文明施工措施、施工进度计划、材料供应计划、施工平面布置图、项目风险管理、技术经济指标分析。
(八)、项目开工前由项目部总工程师主持编制总体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并报公司审批,向监理、业主报批后执行。
六、开工报告
(一)、严格执行开工报告报审制度,未经开工批准的工程不得开工。
(二)、项目开工令由总监理工程师发布。
(三)、分项工程开工申请批复单由专业监理工程师签发。
(四)、分项工程开工申请批复单应提前7天填报,一式两份,交专业监理工程师审查。
专业监理工程师在接到分项工程开工申请批复单的三天时间内审查完毕并做出明确答复,在接到专业监理工程师签发的分项工程开工申请批复单后,方可开工。
(五)、分项工程开工报告内容
1、工程分项开工申请批复单。
2、施工放样报告单及相关记录表。
3、图纸复核审查单。
4、施工组织计划,并附质量、安全保证及环保措施。
5、工程技术交底卡片。
6、本工程所需标准试验、原材料检测报告及材料合格签认单。
7、进场设备报验单。
七、施工技术交底
(一)、要求
1、施工技术交底是工程质量事前控制的重要保证,是现场质量管理的关键,是施工工序中的首要环节,必须认真执行,未经技术交底不得施工。
项目部采用二级交底制度。
项目部级技术交底由总工程师向各工程队进行施工技术交底,工程队级技术交底由各工程队的技术主管向工班长交底,内容为施工的各工序的控制、每道工序的实际操作注意事项及相关要求。
2、技术交底必须有的放矢,通俗易懂,内容齐全,具有科学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使其真正发挥生产技术指导和施工技术准备的职能。
要根据施工项目的特点、环境条件、季节变化等情况确定具体办法和方式,交底应注重实效。
一般不宜直接将设计图纸复印后作为技术交底资料。
3、技术交底必须形成交底记录。
交底人、复核人和被交底人要履行全员签字手续。
(二)、项目部级交底内容
1、本项目工程规模和承包范围及其主要内容,内部施工范围划分;
2、工程施工条件、特点、工程重难点;
3、质量、安全、工期、成本、环境目标分解策划;
4、总平面布置规划和临时设施安排;
5、主要施工方案、施工程序、施工方法,施工进度;
6、关键工序和特殊过程;
7、实现安全与职业健康、质量、工期、成本和环境目标的主要措施;
8、资源配置要求及需求计划;
9、施工及技术管理程序及其他施工注意事项。
(三)、工程队级技术交底内容
1、施工方案、施工程序、施工方法,综合进度和各班组的配合要求;
2、质量、安全、工期、成本、环境目标分解及保证措施;
3、工程的关键工序和特殊过程;
4、各施工工序的注意事项及相关要求;
5、资源配置要求及需求计划;
6、其他施工注意事项。
八、施工测量
(一)、测量仪器管理制度
1、测量仪器的保管和维护
测量仪器应指定专人保管。
在潮湿和烟尘环境中作业过后,要把仪器擦拭干净,并置于通风干燥处将水汽晾干。
为保持测量仪器的精度指标和稳定性,或避免损坏仪器,在测量过程中仪器操作者不得远离仪器,使仪器设备的安全处于失控状态。
2、测量仪器的检校
用于工程项目的测量设备应建立管理台帐,仪器的型号、精度指标、使用状态、检校情况应作好记录,确保测量仪器处于受控状态。
用于测量生产的仪器设备必须按计量法规的要求进行定期强制送检,检定合格后方可使用,未经检定合格的仪器不得用于测量作业。
3、测量仪器要作好日常检校,定期了解使用仪器的精度状况,做好检校记录。
(二)、测量过程控制管理制度
1、测前控制,每次测量作业前明确测量作业方案、方法,确保测量成果的质量达到预期的精度要求。
2、测量过程控制,要求每次测量的前视、中视、后视均要定人、定设备,在计算时要有另外一个人来复核计算结果。
3、桩点的复测,进行导线测量或放样时,必须对作为已知点的导线点进行复核测量,平面控制点应进行角度和距离的检测,水准点应检测相邻两点间的高差,当检测结果表明桩点正确可靠时方可进行后续的测量工作。
4、仪器对中整平,在一个测站的测量中间至少应检查一次镜站、后点与前点仪器的对中和整平,以保证镜站、后点与前点仪器的对中整平正确,防止对点错误的发生。
5、野外数据的记录
(1)、记录应采用双记录复核制。
记录员应按照记录表格逐项计算,严禁采用只计算第一测回度分角值而其他测回度分角值照抄第一测回角值的记录方法,以防止角度的度、分计算错误不能通过多测回测角进行复核。
采用电子手簿进行记录的,应遵循电子手簿记录的相关规定。
(2)、记录员必须在记录薄中记录清楚测量人员和测量时间,以便对测量事故责任进行分析和认定。
(3)、观测员与记录员之间应密切配合,观测速度与记录速度协调一致,以防止记录员忙乱中听错记错观测数据。
(4)、仪器高的丈量,为避免三角高程测量往返高差之差受大气折光影响,仪器高丈量错误不能通过往返高差之差来判别,因此,前后点、镜站仪器高的丈量必须遵循规范规定的“测前、测后丈量两次”的要求,以防止三角高程测量错误的产生。
(三)、测量内业管理
1、原始记录的复核
(1)、复核原始记录时,应对记录薄上的所有记录数据进行复核,包括点名,点之记,观测数据、日期、人员等。
(2)、采用双记录复核时,原始记录由两个记录员互相复核,确保记录成果正确无误。
在因测量人数受限而采用单人记录时必须遵循单记录双复核,当发现记录错误时,复核人必须让记录员重新计算进行确认。
2、图纸复核
测量成果计算前,必须对与施工测量相关施工图纸进行全面复核,确认测量计算所采用的设计数据正确无误,当发现图纸数据与复核结果不符合时应及时与设计单位联系解决,以防止设计图纸中设计施工数据错误导致计算成果发生错误。
严禁使用未经设计部门认可的非正式图纸中的数据作为测量成果计算的依据。
3、成果计算和复核
计算人员必须认真抄录原始记录及起算数据。
成果书编制完以后,首先应由编制者自检,然后与计算复核者完成最终成果书的复核校对工作并签字确认。
4、成果审核与归档
测量成果编制完成并审核后,对不符合质量管理要求的测量成果应重新编制,必要时连同外业一起返工,经审核符合施工测量质量管理要求的测量成果方可用于施工放样,测量成果必须归档保存。
5、资料和桩点的交接
测量成果交付使用前应进行交接,并进行详细技术交底,测量桩点应现场逐个交接,交接清楚后应签署交接记录。
当工程项目有与其他单位相邻的施工交界段时,为确保施工交界段的正确衔接,应与相邻施工单位签认交界施工段的测量公用桩,交界处平面公用桩至少应为两个,水准点公用桩一个。
九、工程质量检查与验收评定
(一)、质量管理目标:
分项工程合格率100%,评分达90分以上;
杜绝发生质量事故;
消除质量通病;
确保优良工程,争创优质工程。
要严格控制工程材料的质量、严格控制每一道工序的质量,以工序质量保证分项工程的质量,以分项工程的质量保证分部工程、单位工程的质量。
严格执行工序质量检验认可制度,上道工序未经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不得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二)、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工作主要内容
1、贯彻设计意图,严格按设计图纸和施工规范施工,不得降低标准,擅自修改设计。
2、对施工过程进行全程控制,严格执行自检、互检和工序交接确认制度,对已完工程的质量要进行100%的自检,监理同意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
工序开始作业后,技术人员应作好现场施工记录,质检员及时进行自检,工序完成并自检合格后填写《检验申请批复单》报专业监理工程师。
对于钻孔桩成孔检验、预应力钢筋张拉、孔道压浆等项目检验必须提前3小时通知专业监理工程师。
按业主规定,专业监理工程师接到检验申请后应按规范要求立即安排抽检试验,拖延时间不得超过12小时。
对于钻孔灌注桩安放钢筋笼及浇筑水下混凝土、隐蔽结构钢筋骨架安装及混凝土浇筑、大梁安装就位、预应力钢筋张拉、孔道压浆等关键工序,应留有必要的影像资料。
3、加强管理各种进场原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的检验,把好进场关,坚决杜绝不合格材料和半成品进入施工现场,未经监理抽检的原材料、构配件、混凝土和设备等不得使用或安装。
4、隐蔽工程在覆盖前,必须通知监理到场检查,并且拍照或录像,留存影像资料存档。
检查人员到达现场时,隐藏工程必须完全处于暴露状态,隐藏工程检查签证后,应按及时进行施工隐藏。
桥梁钻孔桩基础,属质量检查重点项目,要检查桩长,嵌入岩石的深度(柱桩),钢筋笼,沉碴厚度,填写检查证,并当场签认,在灌桩过程中,技术主管或质检人员(或技术主管指定的其它技术人员)必须在场,以便处理存在的问题,防止断桩。
5、工程施工实行责任实名制,施工单位的项目经理、总工程师、现场负责人、质检负责人、试验负责人、现场技术、质检人员,和各自负责的工程段落、工程项目,随本人签字上报业主工程管理部备案。
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关键工序和特殊工作的操作人员要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持证上岗。
6、建立质量记录制度,保证内业资料“同步、齐全、真实、准确、规范”,签字不准代签。
7、施工人员要逐日填写施工日志,质检人员要有工作日志。
8、施工测量放样无误,精度满足要求。
(三)、施工过程主要质量措施
1、标准试验及集中采购的材料性能试验。
对涉及结构安全的水泥混凝土试件及有关原材料,必须在监理当场监督下见证取样。
2、对重大、较大施工方案必须进行评审。
3、混凝土必须使用电子计量的拌合设备集中搅拌,混凝土运输必须使用混凝土搅拌运输车。
4、混凝土构制件必须采用工厂化集中预制。
5、砌体砂浆必须采用机械搅拌。
6、拌合站、材料场地、砂石堆料场地、钢筋加工场地要进行硬化处理。
7、特大桥、隧道工程必须单独编写施工组织设计上报监理审批。
8、关键工程、工序必须有经监理批准的施工工艺和质量保证措施。
9、混凝土外露部分,同一构造物的同一部位必须使用同一品牌、同一标号的水泥,以保证色泽的统一。
10、关键工序开工前,要列出质量控制点明细表,详细列出各质量控制点的名称或控制内容、检验标准及方法,提交监理审查批准后,实行质量预控。
对列为质量控制见证点的质量控制对象,在规定的关键工序施工前,必须提前通知监理在约定的时间内到现场见证和对其施工过程进行旁站,并通知质量检测部进行抽查监督。
11、重要原材料及关键部件质量管理
重要原材料及关键部件质量管理量是指:
在路基桥隧工程中使用的水泥、钢材、砼外加剂、锚固剂、钢绞线、锚具、支座、防水板、止水带、锚杆、异型钢等。
重要原材料及关键部件进场时,由施工单位质量负责人、监理工程师应到场验货并立即通知业主中心实验室三方同时进行抽样检验。
对同一厂家、同一批次的试验检验只用于同一标段、同一批次原材料抱着质量确认。
不合格的原材料不允许存放在现场,必须在监理工程师的监督下在规定的时间内清出现场,并作好记录。
(四)、“首件产品”认证制
1、“首件产品”是指:
各合同段采用同一施工方案和施工工艺在同类型分项工程或工序的第一次完成产品。
各合同段工程各施工阶段,不同的分项工程或主要工序,必须进行“首件产品”认证,否则不得进行同类型工程施工。
2、“首件产品”项目
路基工程:
路基填方试验段施工、特殊处理的试验段;
涵洞第一板墙体砌筑或浇筑的混凝土;
路基附属护面墙、挡土墙护坡
、边沟的第一个沉降缝墙体及边沟。
桥梁工程:
基础第一根桩基钢筋笼制作安装;
下部结构第一节墩柱或墩身钢筋制作安装,第一根或第一节墩身混凝土浇筑,第一个盖梁钢筋骨架制作安装和浇筑混凝土;
上部结构第一片梁板钢筋制作、安装和混凝土浇筑,现浇梁板的模板安装及钢筋制作、安装,第一次同批张拉的预应力梁板施工,第一段防撞墙及桥面铺装。
隧道工程:
洞身第一个初期支护段、第一段混凝土衬砌钢筋绑扎及砼浇筑、第一段衬砌中防水设施、第一段仰拱、路面及盖板。
3、“首件产品”实施前,要有原材料的品质试验、配比试验、施工技术、安全交底。
4、“首件产品”完工后方可申请,以书面形式一式三份报认证检验组。
5、认证申请报告资料内容
“首件产品”认证申报表。
分项工程施工组织计划。
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
施工单位自检资料、监理抽检资料、业主中心实验室抽检资料。
(五)、中间交工验收
中间交工验收由监理单位组织,业主质检部参加,采取在现场查阅施工单位自检、报验资料、监理单位抽检、签认批复单,中心实验室抽验资料等,对工程实体质量、原材料、外购材料等进行检测验收的方工进行。
(六)、定期工程质量检查
经理部每月,队每周组织对管内的工程质量、施工质量保证措施、工程创优规划及实施情况等进行检查。
检查时,各级行政负责人带队,有关部门和人员参加。
结果以简报、通报或其它适当的形式上报下发,对好的单位予以表扬和奖励,差的单位进行批评,给予一定的经济制裁,并限期改正。
(七)、工程质量验收评定
1、分项、分部及单位工程质量检查、申报、签认的管理由项目部的专职质检工程师负责。
2、分项、分部及单位工程执行相关专业验收标准的划分,工程质量检查验收的程序和组织按相关专业的验收标准进行。
3、分项、分部及单位工程都必须经项目部的专职质检工程师按相关专业的验收标准自检合格后通知监理单位进行检查验收,并形成检查验收文件。
未经监理单位检查验收及监理单位检查验收不合格的分项工程不得隐蔽及进行下道工序。
4、分项、分部及单位工程的工程质量在自检合格后要及时向监理单位申报验收检查。
分项、分部及单位工程要规定时间内报监理单位。
5、分项、分部及单位工程的工程质量在检查验收完成后,相关人员必须在不同的质量检查验收记录中及时签署检查验收意见,并签署检查验收人员的姓名和检查验收的日期、验收意见。
十、成品保护
(一)、项目部及各工程队应健全成品保护制度,发现隐患、损坏、治安等情况时应及时上报,并按规定妥善处理。
(二)、成品保护内容和要求
1、对工程结构物半成品、成品的保护应贯穿整个工程施工的全过程。
应根据工程结构物特点针对性的采取保护措施,防止结构物受到损坏、污染等破坏,对砼预制块(件)、各种标志、各类界桩、护拦、钢(铁)构件、围挡、沟渠等易损设施要防损坏、污染、丢失、防火、防潮、防晒、防腐等,保证施工过程中工程设施的完整和安全。
2、业主工程管理部门有特殊保护要求的结构物、特殊工序,易造成结构物损坏或污染的施工过程,专业技术人员或相关人员应到现场指导、检查、监督施工过程。
3、施工现场应符合消防规定。
(三)、防护主要措施
1、对于第
(2)条的结构物要设立明显的防护标志;
2、对钢材的半成品或成品,要作好防锈措施,按要求垫高、覆盖并防止污染;
3、混凝土要按要求进行养护,混凝土脱模时防止棱角、表面破损,完成后要设立防护标志,以防机械或其他因素造成破损;
4、对于路基工程的成品与半成品,在每次施工完成后要即时清理现场,并设置路障,以防各种因素造成损坏;
5、所有成品在完工交付前要组织专门人员看守巡逻防丢失或人为破坏等。
(四)、对进场施工的全体人员要进行产品保护知识和有关制度要求的教育,提高其职业道德水准和工程成品保护意识。
对周边村民、居民宣传建设工程的重要性和意义,共同保护建设产品不受破坏。
(五)、对于自然损坏以及其他因素造成的损坏,各工程队应及时上报项目部,项目部及时组织相关部门按照施工技术要求和标准予以恢复。
十一、技术资料管理
(一)、项目部配备专职资料员负责技术文件资料管理。
负责购置、保管、分发项目部需要的标准规范、技术文件、设计图纸、通用图纸、参考图纸和施工组织设计,并建立相应台帐。
队负责收集施工过程全部的原始施工技术资料,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整理、编撰工作;
负责妥善保管所有的原始施工技术资料;
所有资料均分类建立台帐和目录;
负责在规定周期和时间内向项目部提交阶段性资料和编撰成果资料;
对提交资料的正确性、准确性和可追溯性负责。
(二)、所有资料(含图纸)必须建立及时有效的收、发登记,并由收、发人双方进行签字确认。
同时要建立相应的记录目录、在用有效文件清单、卷内文件目录等。
收到施工图后,专人进行登记管理,建立受控设计图纸、资料清单,作废图纸、资料要加盖“作废”专章,并在受控清单中标记作废。
(三)、进入竣工文件的资料,在资料收集时,资料管理人员必须按竣工文件规定的质量要求和份数进行收集、整理、归档。
(四)、所有施工技术资料必须采用碳素墨水书写(测量记录手簿采用铅笔记录除外),严禁采用圆珠笔记录和签字;
当采用打印机打印时,应采用针式打印或符合归档规定的喷墨(原装墨水)打印。
(五)、文字材料除有特殊要求的外,一律采用不低于70克的A4白纸;
大小为最大不超过2倍A4纸;
图纸原则上按施工设计图的规格,当业主另有规定除外。
(六)、各级责任部门都必须妥善保管所有的施工技术资料,采取有效措施防止资料丢失、霉潮、虫蛀、鼠啃等;
对涂改、伪造、随意抽撤或损毁、丢失等玩忽职守造成资料不合格的,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七)、各种标准规范、技术文件图纸应分别登记造册。
作废图纸应标明作废,并登记变更情况。
确保项目部和工程队只保留和使用有效图纸。
(八)、项目部和各工程队各自的技术文件资料,由技术部门集中管理。
为便于工作,有关人员使用文件时采取办理借阅登记手续,文件管理人员有权向借阅使用者了解图纸使用保管情况,督促其爱护、按期归还。
工作调动,应及时办理文件移交归还手续,并经双方签认。
(九)、项目完工后,还可使用的标准图、通用图,经整理后,交公司工程管理部保管。
(十)、施工技术资料的主要内容
1、涉及安全、质量、环境方面的法律法规、地方政府文件等。
2、设计图纸、变更设计、设计规范、施工质量验收标准、施工技术规范、检验与试验规程等技术类文件(标准)。
3、与设计、监理、建设单位、地方政府往来的文、函,各方会商纪要(记录),并按要求作好各类文件处理。
4、施工日志、地质预测预报、监控量测、质量验收、隐蔽工程签证、检验与试验[包括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出厂质量证明和试(检)验报告,施工试验报告,功能试验报告等]、测量记录与成果书、施工工序检查记录等。
5、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工序作业指导书、技术交底;
各种预案、环境保护方案、特殊施工方案等。
6、施工进度报表、进度分析、施工验工计价、各类统计台帐、责任成本分析、责任成本统计等。
7、集团公司一体化管理文件所涉及的质量记录资料。
8、成果资料:
竣工文件(包括地亩、环保水保)、技术总结、科研总结、项目管理总结、分包管理总结、工程队评价、责任成本分析及总结、验工计价与决算、竣工验收报告、工程竣工验收证书、工程质量验收证书、工程环保水保验收证书。
(十一)、成果资料组卷格式、顺序和装订要求按科技档案的有关规定办理。
(十二)、施工日志填写
1、所有的施工日志必须要用标准的施工日志记录本进行填写,必须采用碳素墨水书写,如果业主另有规定,按业主的规定办理。
2、各级责任部门都必须妥善保管所有的施工日志,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施工日志丢失、霉潮、虫蛀、鼠啃等;
3、施工日志的填写必须完整、详细,不能随意涂划,时间等均应连续,中间不允许有掉页、漏页的现象。
4、施工日志填写的内容包括:
(1)、施工准备情况。
主要包括:
机械和人员的配备,材料的准备及存在的问题等;
(2)、每日完成主要工程量、质量情况、气候变化情况。
(3)、施工方法、机具设备、采用的主要材料及规格和检验结果;
(4)、基底地质情况以及须作变更设计的依据;
(5)、隐蔽工程的自检以及监理工程师的签认情况;
(6)、特殊情况的详细记录并附必要的示意图,如:
洞内坍方、涌水、滑坡及各类非人为的自然灾害;
(7)、对重要工程部位以及关键工序的施工记录必须详尽、完整,如挖/钻孔桩施工、水下混凝土、制架梁等;
(8)、工程质量情况检查,对有质量问题的工程所采取的措施和处理意见;
(9)、施工生产对环境保护的影响及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10)、上级单位检查的内容及整改情况;
(11)、业主所要求的其他内容。
(十三)、技术总结编制
1、工程竣工后都要编写工程技术总结,与竣工文件同期完成。
项目部总工程师负责组织编写管段内工程施工技术总结和专题技术总结。
2、编写技术总结要由参与该项目施工的有经验的人员进行编写,要求不违反各行业规范,符合业主要求。
工程技术总结应真实可靠,正确反映工程施工过程。
十二、变更设计
(一)、工程变更设计分为:
重大设计变更、较大设计变更、一般设计变更,系指对已批准的施工图设计文件所进行的修改、完善。
(二)、经过审批的变更一般不能进行二次变更,严格遵守先变更,后施工的原则。
(三)、重大设计变更一般由业主提出,上报山西省交通运输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