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工作总结Word文档格式.docx
《高铁工作总结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铁工作总结Word文档格式.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本人严格要求自己,严格遵守项目部安全管理以及对施工班主安全管理。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我在思想上、学习上、工作上取得了新的进步。
新的一年里我为自己制定了新的目标,一、严于律已,自觉加强锻炼,拥护领导的管理思想,工作积极主动,勤奋努力,不畏艰难,尽职尽责,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二、强化理论和知识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重视加强理论和知识学习,在工作中,坚持一边工作一边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水平。
认真学习工作知识。
在学习方法上做到在重点中找重点,抓住重点,
并结合自己在工作及工作处理方面存在哪些不足之处,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不断提高,结合自己的工作能力。
三、努力工作,按时完成工作任务。
最后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来迎接新时期的挑战,征取更好的工作成绩。
姓名:
***
时间:
2011年9月12日
篇二:
高铁总结
一、绪论
一.1要点:
一.1.1目前对高速铁路比较一致的定义是:
最高行驶速
度在200km/h以上、旅行速度超过150km/h的铁
路系统。
高速列车——以最高速度200km/h以上
运行的列车。
一.1.2动车组——由两辆或两辆以上带动力的车辆(动
车)和不带动力的客车(拖车)固定编组在一起的
列车。
(拖车可有可无)
一.1.3高速铁路的经济优势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速度快、旅行时间短;
列车密度高、运量大;
乘座舒适性好;
土地占用面积小;
能耗低;
环境污染小;
外部运输成本低;
列车运行正点率高;
安全可靠;
不受气候影响,全天候运行;
社会、经济效益好
二、基础设施
二.1高速铁路与普速铁路相比有很大的不同,其运营特
征概括为高速度、高舒适性、高安全性、节能环保和高密度。
二.2高速线路
二.2.1要求具有高平顺性、高稳定性、高可靠性及一定
的耐久性。
二.2.2高速铁路线路平面标准包括超高(欠超高,过超
高)、最小曲线半径、缓和曲线长度等;
二.3线路纵断面标准包括最大坡度值和竖曲线等。
二.4平面标准
二.4.1最大超高允许值[h]主要取决于列车在曲线上停
车时的安全、稳定和旅客乘坐舒适度要求。
(一条铁路的实设h既定,当v&
gt;
v平时存在未被平衡的离心加速度,即外轨超高度不足(欠超高hq);
当v&
lt;
v平时,又会产生多余的向心加速度,外轨超高度过大(过超高hq)
二.4.2最小曲线半径与运输组织模式、速度目标值、旅
客乘坐舒适度和列车运行平稳度等有关:
二.4.3缓和曲线:
为了使列车安全、平顺地由直线运行
到圆曲线(或由圆曲线运行到直线)而在直线与圆曲
线之间设置一个曲率半径逐渐变化的曲线称为缓
和曲线。
缓和曲线长度由车辆脱轨加速度、未被
平衡横向离心加速度时变率和车体倾斜角速度确
定,主要是由超高时变率和欠超高时变率两项因素
确定缓和曲线的长度:
两相邻曲线间的直线段,即前一曲线终点(hz1)与后一曲线起点(zh2)间的直线段,称为夹直线。
缓和曲线间的夹直线和圆曲线的最小长度受列车的运行平稳性和旅客乘坐舒适度控制。
二.4.4建筑限界分为铁路建筑限界、隧道建筑限界和桥
梁建筑限界。
我国高速铁路建筑限界的基本尺寸取最大高度7.25m,最大宽度4.6m,即可满足高速行车安全要求。
二.5纵断面标准
二.5.1最大坡段长度:
在一定自然条件下,线路的最大
坡度与设计线的输送能力、牵引质量、工程数量和运营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有时甚至影响线路走向二.5.2最小坡段长度:
两个坡段的连接点,即坡度变化
点,称为变坡点。
一个坡段两端变坡点间的水平距离称为坡段长度
二.5.3相邻坡段的坡度差:
相邻坡段的坡度差允许的最
大值,主要由保证运行列车不断钩这一安全条件确定
二.5.4竖曲线
二.6高速铁路的基本组成:
钢轨、轨枕、扣件、道床、
道岔等部分
二.6.1高速铁路对轨道的基本要求:
(1)高平顺性;
(2)
高可靠性;
(3)长寿命;
(4)高稳定性
二.6.2钢轨的作用:
钢轨是轨道的主要结构之一,用于
支承并引导机车车辆的车轮,直接承受来自车轮和其他方面的力并传递给轨枕,同时为车轮的滚动提供阻力最小的表面。
二.6.3钢轨的要求:
(1)高稳定的轨道结构;
顺的运行表面;
(3)良好的轨道弹性;
靠的轨道部件;
(5)便利的养护与维修
高速铁路选用60kg/m钢轨是适宜的。
2)平4)可((
篇三:
高铁工人工作总结(2011年)
年度工作总结
作为中交三航二公司的一名普通员工,我很荣幸的被安排到兰新第二双线工作。
在工区领导和同事们的帮助下,自己很快地适应了新疆的生活,并能积极投身到测量工作之中。
回顾这一年来的工作生活,收获颇丰,特别是在新疆的这段时间,以下是一年来的工作、学习及思想等情况总结:
一、学习方面
二、工作方面
第一,在南导堤s2+000~s7+000局部损坏修复工程中,水深变化明显,给现场施工及管理人员带来了诸多难点。
工序是先将导堤两侧破损排体的范围及冲刷坑深度通过水下探摸的方式确定,用施工船再次测量冲刷坑内及周边深度,将冲刷坑用袋装砂按设计要求填成相应坡度,再铺上软体排,并抛设压排石。
在查看了工前水深测量图后,发现除堤身两侧水深较深外,外围都是浅滩,两侧已建成导堤堤身较高。
在通过测量船水深测量后,最终确定了施工船舶的进点路线及水位要求,对后续施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根据以往长江口施工中的经验,针对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将困点、难点的施工方案及计划尽量想周密,完成业主及项目部的施工任务。
第二,在新疆兰新第二双线工程中,我公司对高铁建设是个空白,工作难度可想而知,工作经验只有在日常工作中去摸索。
作为本工程测量部门负责人,以前长江口工程的测量允许误差在厘米级,到了高铁一下提高到了毫米级,线上工程甚至更胜,一下感到不适应,甚至打过退堂鼓,不过在领导们勉励下,自己已有了一定的信心,但深知自己肩上的巨大压力。
工程前期是对甲供点平面坐标及高程进行全面的复测,平面控制网是由局指统一协调的,高程控制网为二等水准网,复测工作则由各工区自行进行。
我工区全体测量人员在cpi、cpii平面及高程的控制桩现场交接桩完毕后,即开始高程控制网的复测工作。
复测基本原则是:
采用与中铁一院原测时同精度、同方法进行本标段精测网交桩复
测工作。
复测工作起止时间:
2010年4月12日~2010年4月16日。
在工区领导及局领导的关心帮助下,完成了我工区管段全线19公里的高程控制网复测工作,在同时开标的1、2、3标中首个完成控制网的复测工作,受到了业主及局指领导的一致好评。
作为新建高速铁路客运专线,路基填筑期间及工后的沉降变形观测的控制直接决定了建成后客车在高速运营中的高平顺性、旅客的高舒适性及客车本身的安全,所以沉降观测也被视为重中之重。
在沉降变形观测工作中,做到每天的现场巡查,对沉降观测及沉降观测标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并在其整改后进行复查。
在沉降观测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我工区的沉降观测不管是外业观测频次还是内业处理方面,基本能满足设计及沉降评估公司的要求,值得一提的是我工区还受到兰新公司的全线通报表扬。
在工作中对自已高标准、严要求,熟悉每份图纸及设计原则、高铁规范,图纸上不清楚的地方向总工张志玉及其他同事请教学习,与部门间的同事紧密配合下,在年底完成了我工区管段所有路基的堆载预压的施工。
三、思想方面
我要继续提高自身政治修养,以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员为自己的理想,并向身边的党员们学习,思想不毫不放松,生活中、工作上时时处处以一个党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
在日常生活、工作中自觉加强学习,向理论学习,向专业知识学习,向身边的同事学习,向自己的工作生活实践学习,进一步提高
自己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
使得自己在思想上随时随地和党保持一致,在行动中能明辨是非,勇往直前!
这一年来,自己的工作和表现赢得了领导的肯定,受到同事的好评。
而我自己同时也得到了锻炼,可以说获益非浅!
当然本人取得的成绩,与领导们的信任和悉心指导是分不开的。
在今后工作中,更要提高工作主动性,不怕多做事,不怕做小事,在点滴实践中完善提高自己。
认真完成领导了交办的一项项工作任务,尽力发挥自己力所能及的作用,做到“我的岗位,您放心”。
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兰新铁路第二双线项目部二工区
2010年11月18
篇四:
武广高铁工程总结
京广高铁(武广段)工程总结
第一篇综述......................................................................1
第一章综述................................................................1
第一节项目建设目的和意义................................................1
第二节建设项目总体目标..................................................4
第三节建设程序与决策....................................................5
第二章工程概况...........................................................10
第一节自然特征和地质概况...............................................10
第二节主要技术标准.....................................................15
第三节工程特点和主要工程数量...........................................16
第四节主要建设过程.....................................................17
第三章综合评价...........................................................19
第二篇建设管理................................................................21
第一章建设管理模式.......................................................21
第二章标准化管理体系.....................................................26
第一节管理制度.........................................................26
第二节人员配备.........................................................27
第三节现场管理.........................................................28
第四节过程控制.........................................................30
第三章建设管理机构.......................................................36
第一节建设管理机构的设置...............................................36
第二节部门职能.........................................................37
第四章设计管理...........................................................40
第一节贯彻设计新规范...................................................40
第二节预可研与可研阶段.................................................40
第三节初步设计阶段.....................................................41
第四节项目实施阶段.....................................................42
第五章质量与安全.........................................................47
第一节质量体系的建立与运行.............................................47
第二节工程质量问题的处理和闭合.........................................58
第三节安全体系的建立与运行.............................................61
第四节安全事故的调查与处理.............................................67
第五节安全质量事故的教训与建议.........................................69
第六章施工组织............................................................71
第一节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71
第二节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的特点与重大调整...............................73
第三节工期控制与节点工期...............................................77
第四节重点控制工程工期控制.............................................86
第七章精密测量控制系统...................................................90
第一节精密测量控制系统的建立...........................................90
第二节精密测量控制系统的管理程序.......................................97
第八章投资控制...........................................................99
第一节项目投融资体制...................................................99
第二节技术标准与规模的确定............................................100
第三节合同管理........................................................100
第四节验工计价管理....................................................101
第五节财务管理.........................................................102
第六节变更设计管理....................................................103
第九章征地拆迁..........................................................108
第一节省部纪要........................................................108
第二节用地报批........................................................108
第三节征地拆迁实施....................................................108
第四节“三电”迁改....................................................113
第十章环境保护...........................................................116
第一节复垦与绿化......................................................116
第二节噪声、震动、电磁等...............................................117
第三节水土保持.........................................................119
第四节评估............................................................120第十一章工程监理........................................................121
第一节监理管理机构与监理机构设置.......................................121
第二节监理制度........................................................125
第三节现场监理工作的实施..............................................139
第四节质量验收制度.....................................................144第十二章工程接口管理....................................................146第十三章工程咨询........................................................152
第一节工程咨询模式....................................................152
第二节主要工程咨询成果.................................................155第十四章信息化管理......................................................175
第一节信息化系统的建立.................................................175
第二节信息化系统的运行.................................................180
第十五章物资管理........................................................184
第一节物资采购........................................................184
第二节物资供应........................................................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