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预案机动车维修企业.docx
《应急预案机动车维修企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应急预案机动车维修企业.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应急预案机动车维修企业
XXXXXX有限公司
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
预案版本号:
**〔XX〕01
签发人:
发布日期:
XXX年XX月XX日
编制单位名称:
XXXXXX公司
单位公章:
批准书
各单位、部门、岗位及人员:
为确保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安全,提高公司及各部门、各岗位、各人员对突发性生产安全事故的处理能力,在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组织实施抢险救援,防止事故扩大,最大限度地降低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的要求,结合本单位实际编制了《XXXXX有限公司XXX事故应急预案》。
希望各部门要认真组织各岗位人员学习,并认真贯彻落实执行。
本预案自XXXX年XX月XX日起正式批准、颁布并实施。
总经理:
XXXX年XX月XX日
XXXXXX公司生产事故应急预案评审论证
评审及论证内容
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导则》和有关行业规范,评审应急预案的合法性、完整性、针对性、实用性、科学性、操作性和衔接性。
评审组织
公司中、高层管理人员和安委会成员及主管安全生产负责人
评审和论证结果:
经评审,《XXXXXX公司综合应急预案》、《XXXXXX火灾事故专项应急预案》、《XXXXXX公司现场处置方案》总体上符合《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29639—2013)的要求,对个别不足之处已作修改。
评审人员签字:
1综合应急预案1
1.1总则1
1.1.1编制目的1
1.1.2编制依据1
1.1.3适用范围2
1.1.4应急预案体系2
1.1.5应急工作原则2
1.2事故风险描述3
1.2.1生产经营单位概况3
1.2.2危险源与风险分析3
1.3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4
1.3.1应急组织体系4
1.3.2指挥机构及职责5
1.4预警及信息报告5
1.4.1危险源监控6
1.4.2预警行动7
1.4.3信息报告8
1.5应急响应9
1.5.1响应分级9
1.5.2基本响应9
1.5.3响应程序11
1.5.4应急结束11
1.6信息发布12
1.7后期处置12
1.8保障措施13
1.8.1通信与信息保障13
1.8.2应急队伍保障13
1.8.3应急物资装备保障13
1.8.4经费保障13
1.9应急预案管理14
1.9.1应急预案培训14
1.9.2应急预案演练14
1.9.3应急预案修订14
1.9.4应急预案备案14
1.9.5应急预案实施14
2火灾事故专项应急预案15
2.1事故风险分析15
2.1.1事故类型15
2.1.2危害程度分析15
2.2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15
2.3处置程序15
3.1响应分级15
2.3.2响应程序16
2.4处置措施16
3现场处置方案19
3.1车辆伤害现场处置方案19
3.1.1事故风险分析19
3.1.2应急工作职责19
3.1.3应急处置20
3.1.4注意事项21
3.2机械伤害事故现场处置方案21
3.2.1事故类型21
3.2.2应急工作职责21
3.2.3应急处置22
3.2.4注意事项23
3.3中毒事故现场处置方案23
3.3.1事故类型23
3.3.2应急工作职责24
3.3.3应急处置24
3.3.4注意事项25
4附件26
4.1应急领导小组通信联系方式26
4.2应急设施、器材和物资清单27
4.3厂区平面图28
1综合应急预案
1.1总则
1.1.1编制目的
为全面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规范生产单位应急管理工作,提高应对和防范风险与事故的能力,保证职工安全健康和公众生命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财产损失、环境损害和社会影响的重要措施。
及时、有效地组织对本单位突发的重大生产安全事故的采取应急救援行动,确保单位具备快速反应和处理事故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与社会危害,特制定本预案。
1.1.2编制依据
一、主要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02年主席令70号)
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1994年主席令28号)
3、《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08〕第6号)
4、《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
5、《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管理条例》(国务院令373号)
6、《关于印发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评审指南(试行)的通知》(安监总厅应急〔2009〕73号)
7、《劳动保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监总局令1号)
8、《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监总局17号令)等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
9、《机动车维修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令2005年第7号)
二、主要技术标准
1、《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29639-2013)
2《安全标志》GB2894-963
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4、《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92
5、《建筑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
6、《工业企业厂内运输安全规程》GB4387
7、《压力机的安全装置技术条件》GB5091-85
8、《起重机械安全规程》GB6067-85
9、《压力机的安全装置技术条件》GB5091-85
10、《磨削机械安全规程》GB4674-84
11、《机械防护安全距离》GB12265-1990
三、单位的相关资料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1.1.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XXXXXX有限公司在安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机械伤害、火灾、爆炸、中毒、噪声振动、触电、车辆伤害、高处坠落等危险,有害因素造成的事故。
1.1.4应急预案体系
本应急预案,针对XXXXXX公司的生产经营情况制订了应急预案和现场应急处置方案,并明确了事前、事发、事中、事后的各个过程中相关部门和有关人员的职责。
1.1.5应急工作原则
(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
把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事故造成的作业人员伤亡作为首要任务,切实加强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
充分发挥机械从业人员自我防护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专业救援力量的骨干作用。
(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在公司总经理的领导下,各成员单位按照各自职责和权限,负责突发事故的应急管理和应急处置工作。
各部门要认真履行安全生产责任主体的职责,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应急预案和应急工作机制。
(3)充分准备,科学救援。
采用先进技术,充分发挥专家作用,实行科学民主决策。
采用先进的救援装备和技术,增强应急救援能力,确保应急救援的科学、及时、有效。
(4)预防为主,平战结合。
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做好预防、预测和预警工作。
做好常态下的风险评估、物资储备、队伍建设、装备完善、预案演练等工作。
1.2事故风险描述
1.2.1生产经营单位概况
XXXXXX,成立于XXX年XXX月,公司位于XXXXXX,注册资金XXXX万元,主要业务为XXXXXX。
1.2.2危险源与风险分析
1、危险源
企业存在的危险源主要是车辆伤害事故、机械伤害事故、火灾、爆炸事故事故、触电事故、中毒事故等
2、主要危险因素分析
(一)车辆伤害事故危害分析
车辆交通的危险点源主要来自于车的不安全状况、环境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等。
据统计,各类车祸中约有10%是与车辆的机械故障有关。
虽然因车辆本身原因造成道路交通事故的比例不大,但一旦因此发生事故,其后果却是相当严重。
通过调查表明,这类事故主要原因为车辆安全装置如转向、制动、喇叭、照明、雨刷、后视镜和转向指示灯不齐全有效,车辆的机件失灵,尤其是方向或制动失灵;轮胎磨损过剩;车辆超期服役;保养和维修欠佳等。
厂内环境也是影响厂内安全的重要因素。
厂区道路和维修车间内通道狭窄、曲折,路面两侧的堆积物如工件、设备等占道或乱堆放,致使车辆通行困难。
在这样的环境下,驾驶员既要关顾上下,又要照料左右,注意力难免不被分散。
在精力不集中的情况下,行车安全很难得到保证。
厂区门口没有限速标志,维修车间没有限高、限宽标志,维修车间入口没有防撞条等都可能造成车辆伤害事故。
人为危险源的集中表现为违章操作,超速行驶、酒后驾车。
驾驶与驾驶证所准假的不相符的车辆、不听从现场指挥人员的指挥都可能造成车辆伤害事故。
(二)机械伤害事故危害分析
机械、输送传送带等设备的外露传动部分防护装置不健全或有缺陷,不按操作规程操作,不按规定正确穿戴劳动防护用品发生绞伤事故。
(三)火灾、爆炸事故危害分析
火灾大部分原因是人为因素所造成的,所以也都是可以预防的,在工作中用火不慎,违反电器安装使用规定,违反安全操作程序,自燃、纵火或者雷击、地震等自然灾害引起的火灾。
汽车维修厂有喷漆作业,油漆属于易燃易爆有毒危险物品,在存放和作业过程中,空气中油漆的浓度达到一定数值,易发生爆炸。
(四)触电事故危害分析
变配电设备、电气线路、用电设备如产品质量不佳、绝缘性能不良或因运行不当、机械损伤、维修不善导致绝缘老化破损或设计、安装不规范,安全净距不足,或违章操作,均可能引发触电危险。
(五)中毒事故危害分析
工作人员在喷涂车间进行喷漆作业时,产生大量二甲苯。
二甲苯具有中等毒性。
对眼及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高浓度时,对中枢系统有麻醉作用。
急性中毒:
短期内吸入较高浓度本品可出现眼及上呼吸道明显刺激症状、眼结膜及咽充血、头晕、头痛、恶心、胸闷、四肢无力、意识模糊、步态蹒跚。
重者可有躁动、抽搐或昏迷。
有的有癔病样发作。
慢性影响:
长期接触有神经衰弱综合症,女性有可能导致月经异常。
皮肤接触常发生皮肤干燥、皲裂、皮炎。
1.3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1.3.1应急组织体系
事故应急救援队(领导小组):
组长:
A:
总经理
副组长:
B:
副总经理
成员:
C:
安全科科长、D:
办公室主任、E:
财务科科长、F:
维修车间主任
应急领导小组在组长和副组长的领导下,由医疗救护组、后勤保障组、安全警戒疏散组、抢险抢修组组成。
1.3.2指挥机构及职责
1、组长职责:
负责宣布应急状态的启动和解除,指挥调动应急组织,调配应急资源,按应急程序组织实施应急抢险。
2、副组长职责:
负责应急状态下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及信息传递;保障物资供应、交通运输、医疗救护、通讯、消防等各项应急措施的落实;执行组长的命令。
3、医疗救护组职责(C):
负责联系医疗机构;组织救护车辆及医务人员、器材进入指定地点;组织现场抢救伤员。
4、后勤保障组职责(D):
负责应急状态下应急物资的供应保障,如设备零配件、工具、沙袋、铁锹、消防泡沫、水泥、防护用品等;负责交通车辆的保障;负责应急抢险过程中的通讯联络,保证通讯畅通,负责各小组之间的协调以及与外部机构的联系、协调。
5、安全警戒疏散组职责(E):
负责布置安全警戒,保证现场井然有序;实行交通管制,保证现场道路畅通;加强保卫工作,禁止无关人员、车辆通行;紧急情况下的人员疏散。
6、抢险抢修组职责(F):
应急状态下,组织设备维修、设备复位,制定安全措施,监督检查安全措施的落实情况。
1.4预警及信息报告
1.4.1危险源监控
1、危险源的监控
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技术控制
建立重大事故隐患及重大危险源管理系统,为安全生产管理部门管理与决策提供准确、全面、形象的信息、依据的手段。
(2)人员管理
人员的控制首先是加强教育培训,做到人员安全,其次是操作安全。
(3)管理控制
可采取以下的管理措施,对危险源实行控制:
a)建立健全危险源管理的规章制度
b)明确责任、定期检查
c)加强危险源的日常管理
d)抓好信息反馈,及时整改隐患
2、各种事故的预防措施
(1)车辆伤害事故预防措施
加强安全知识教育,确保作业人员精力集中,不麻痹大意,作业条件符合安全要求以及确保运输设备和运输工具没有缺陷。
(2)机械伤害事故预防措施
a)按技术性能要求正确使用机械设备,随时检查安全装置是否失效。
b)按操作规程进行机械操作。
c)处于运行和运转中的机械严禁进行维修、保养、调整等作业。
d)按时进行保养、发现有漏保、失修或超载带病运转等情况时要立即停止使用。
(3)火灾爆炸事故预防措施
a)加强易燃易爆品管理
b)合理配备应急材料和设施
c)加强对员工的管理
(4)触电预防措施
a)用电设备及用电装置按照国家有关规范进行设计、安装及使用。
b)非电工人员严禁安装、接拆电器设备及用电装置。
c)严格对不同的环境下的安全电压进行检查。
d)带电体之间、带电体与地面之间、带电体与其它设施之间、工作人员与带电体之间必须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进行隔离防护。
e)在有触电危险的处所设置醒目的文字或图形标志。
f)设备的金属外壳采用保护接地措施。
g)供电系统正确采用接地系统,工作零线和保护零线区分开。
h)漏电保护装置必须定期进行检查。
(5)中毒事故预防措施
a)保持作业现场通风
b)员工正确使用劳保用品
c)加强安全管理
1.4.2预警行动
1、预警级别
依据安全隐患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发展情况和紧迫性等因素,由低到高划分为黄色、红色两个预警级别。
(1)黄色预警:
当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可发布黄色预警。
a)有关部门发布大风、大雨、高温等恶劣天气黄色预警时;
b)相临区域发生较大事故可能波及本公司时。
(1)红色预警:
当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可发布红色预警。
a)有关部门发布大风、大雨、高温等恶劣天气红色预警时;
b)相临区域发生特别重大突发事故并将波及本公司时。
2、预警信息
预警信息包括突发事故的类别、预警级别、起始时间、可能影响范围、警示事项、应采取的措施和发布机关等。
主要发布途径有电视台、广播、各类公共显示屏、短信息、互联网、内部有线和无线通信手段等。
3、预警的发布和解除
(1)黄色预警:
由企业应急救援小组发布和解除,并报区应急办备案。
(2)红色预警:
由区应急办提出预警发布和解除建议,报蚌埠市应急办备案,由区应急办或授权企业事故应急小组发布和解除。
4、预警响应
有关部门发布大风、大雨、高温等恶劣天气相应级别预警时,企业事故应急指挥小组按照本预案相应级别规定进行响应。
(1)黄色预警响应:
加强领导带班,加强巡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置、及时报告。
企业事故应急指挥小组与各车间的通信设备处于开通状态。
各车间管理人员、安全员上岗到位,严格制止并纠正违章作业现象,尽快消除安全隐患,同时密切关注自然灾害,做好抢险的各项准备工作。
(2)红色预警响应:
在黄色预警响应的基础上,各有关人员高度关注重大危险源及自然灾害动态,带班负责同志要主动了解掌握情况,加强值班和监测密度。
1.4.3信息报告
1、信息报告与通知
发现事故现场人员或事故现场领导立即汇报部门负责人,部门负责人应立即汇报至公司安全员,由安全员汇报分管副总经理至或者总经理。
公司安全员:
XXX,电话:
XXXXXXXXXXX;
(1)夜班或者节假日期间,可以直接汇报至公司值班人员,由值班人员负责现场指挥、报告工作。
(2)公司总经理或者分管副总经理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3)公司24小时应急值守电话:
XXX科: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2、接收及通报程序:
外部预警信息通知到24小时应急值守电话后,由接听人负责立即汇报至公司安全员,由公司安全员根据预警信息情况,尽快通报公司副总或者总经理,开展公司预警响应。
3、信息上报
(1)公司总经理在接到事故报告后,如发生人员重伤及死亡等情况,应在1小时内向XX区安监局、市运管处、市安监局报告。
(2)事故报告内容应包括:
事故发生的单位、时间、地点、事故简要经过、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现场采取的应急措施等。
3、信息传递
事故发生后向有关部门或单位通报事故信息的联系方法:
序号
单位名称
电话
电话
1
公司24小时值守电话
XXXX科:
***
2
门卫值班室:
***
3
救火报警电话
119
4
XXX区安监局
12350
5
XXX派出所
110
6
XXX区公安局
110
7
XXX区政府办公室
8
蚌埠市运管处
9
蚌埠市安监局
12350
10
蚌埠市XXXX医院
11
蚌埠市紧急救援中心
120
1.5应急响应
1.5.1响应分级
按照可控性、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本单位生产事故为一般生产安全事故,较大生产安全事故,因而设置二种响应级别。
Ⅰ级响应适用于发生或可能发生伤人事故,或者发生或可能发生财产损失事故。
Ⅱ级响应适用于发生或可能发生亡人事故,或者发生或可能发生重伤事故,或者发生或可能发生重大财产损失事故。
1.5.2基本响应
企业突发事故一旦发生,事故责任单位和现场人员必须立即向企业事故应急小组报告,启动作业现场应急预案,抢救伤员,保护现场,设置警戒标志。
具体为:
1、事故发生后,警戒疏散组根据事故扩散范围建立警戒区,在通往事故现场的主要干道上实行交通管制。
在警戒区的边界设置警示标识。
2、除消防、应急处理人员、岗位人员、应急救援车辆外,其他人员及车辆禁止进入警戒区。
3、警戒疏散组迅速将警戒区内与事故应急处理无关的人员撤离,以减少不必要的伤亡。
4、事故无法控制时,所有人员应撤离事故现场。
5、后勤保障组向交警队110指挥中心通报事故险情状况,
6、保护好事故现场,必要时在事故现场周围建立警戒区域,维护现场秩序,防止与救援无关人员进入事故现场,保障救援队伍、人员疏散、物资运输等的交通畅通,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同时,协助发出警报、现场紧急疏散、人员清点、传达紧急信息、事故调查等。
7、对伤员进行现场救护,掌握正确的应急处理办法。
1)外伤应急处理
止血急救:
止血的方法通常采用压迫止血法、止血带止血法、加压包扎止血法和加垫屈肢止血法等。
包扎处理:
有外伤的伤员经过止血后,就要立即用急救包、纱布、绷带或毛巾等包扎起来。
骨折固定处理:
如果受伤人员发生骨折,需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条件,迅速、及时而准确地给伤员进行临时固定。
2)烧伤急救
a迅速脱去着火的衣服(或被热液浸湿的及沾染化学品衣服),用水浇灌或卧倒打滚等方法,熄灭火焰。
b.用冷水冲洗、浸泡或湿敷受伤部位。
c.现场烧伤创面无需特殊处理,只要外裹一层敷料或用清洁的被单、衣服等进行简单的包扎。
d.尽量减少镇静止痛药物应用。
e.对于休克患者,轻者可口服含盐饮料防治;重者需静脉补液。
口服忌大量饮水,尤其白开水,一般一次口服不宜超过50毫升,谨防呕吐。
f.将患者送医院进行救治。
3)伤员转运
对受伤人员进行现场紧急处理后,应及时安排伤员转运到医院。
伤员转运由救护组负责,安全保卫组协助。
1.5.3响应程序
1、企业事故应急指挥部响应
(1)企业事故应急指挥部值班同志在事故应急指挥办公室进行指挥。
(2)启动应急预案,向相关成员单位电话通知。
(3)根据需要,与相关成员单位、人员,通过无线通讯实施异地指挥。
(4)密切关注事故动态,随时掌握事故处置进展情况。
(5)将有关情况及时报告区应急办、区安监局。
2、区政府响应
1.5.4应急结束
1、应急终止的条件
当事故处置工作已基本完成,次生、衍生和事故危害被基本消除,应急响应工作即告结束。
一般和较大突发事故,由区级以上人民政府确定应急响应结束。
应急响应结束后,应及时通过新闻单位向社会发布有关消息。
2、恢复现场
(1)恢复现场前应进行必要的调查取证工作,必要时进行录相、拍照、绘图等,并将这些资料连同事故的信息资料移交给事故调查处理小组。
(2)接有关事故调查组通知后由企业组织相关部门和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现场恢,恢复包括现场清理和恢复现场所有功能。
(3)清理现场需由清理组制定相应的计划,并制定相应的防护措施,防止发生二次事故,现场公共设施功能的恢复,也应制定相应的计划和防护措施。
3、事故总结和调查评估
(1)企业应急救援小组负责收集有关资料,并在事故处置结束后4天内,将事故应对工作情况的总结报告报区应急办。
经区应急办汇总后,2天内报送市应急办。
总结报告的内容应包括:
事故发生经过、现场处置情况、事故后果的初步汇总。
(2)在处置突发事故的同时,由相关部门适时组织有关单位和专家顾问成立事故调查组,调查和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和发展趋势,对应急处置工作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估,并在20天内将评估报告报送市应急办。
评估报告的内容应包括:
事故发生的经过、现场调查结果;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分析、责任认定等结论性意见;事故处理结果或初步处理意见;事故的经验教训;存在的问题与困难;改进工作的建议和应对措施等。
1.6信息发布
1、突发事故信息报告要贯穿预测预警、应急处置、善后恢复全过程,XX区建设工程主管部门根据职责分工,负责收集、整理和研究本辖区可能发生突发事故的信息,并及时汇总分析。
2、按照“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早解决”的原则,对于一般突发事故的信息,事故单位应在1小时内将详细情况上报XX区政府和市事故应急指挥部办公室。
3、突发事故信息报告应主题鲜明,言简意赅,用词规范,逻辑严密,条理清楚。
一般包括以下要素:
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工程项目概况、事故单位名称;事故发生的简要经过、伤亡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的初步估计;事故发生原因的初步判断;事故的影响范围、发展趋势及采取的处置措施;事故报告单位等。
一般情况下,采用计算机网络传输和传真形式报告。
紧急情况下,可先用电话、电台口头报告,之后采用文字报告。
应急工作信息报告采用计算机网络传输形式,涉密信息应遵守相关规定。
4、突发事故信息,由区政府成立新闻发布工作组,统一组织新闻发布工作。
1.7后期处置
事故单位会同相关部门负责开展事故善后处置工作,包括人员安置、补偿,征用物资补偿等事项。
应尽快消除事故影响,妥善安置和慰问受害及受影响人员,维护社会稳定,尽快恢复正常作业。
抢险处置中发生的费用由区政府协调相关责任单位负责解决。
并根据抢险过程遇到的意外情况和应急救援能力评估对预案进行修订,使之完善。
1.8保障措施
1.8.1通信与信息保障
应急领导小组通信联系方式:
表8-1单位应急领导小组名单及联络方式
职务
姓名
部门
固定电话
手机
住址
组长
副组长
副组长
成员
成员
成员
成员
1.8.2应急队伍保障
(1)单位根据人员的实际变动情况,每年适时调整应急救援队(领导小组)成员,确保应急救援组织机构的落实,应急救援小组不少于6人;
(2)外部资源包括单位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区各医院等。
1.8.3应急物资装备保障
1)较完善的通讯设施;
2)较好的单位交通路况和较频繁的单位运输车辆;
3)切割、焊接设备;
4)防护服、安全帽、破断工具、灭火器材;
5)急救车辆,急救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