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度八年级月考历史试题D卷Word格式.docx
《人教版度八年级月考历史试题D卷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度八年级月考历史试题D卷Word格式.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4.《全球通史》中说“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他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
第一次发生在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发生在1911年,第三次发生在1949年。
”这三次“革命”的理解准确的是()
A.皇帝制度的建立
封建制度被推翻
中国人民站起来
B.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君主专制制度被推翻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C.秦朝建立
中华民国成立
新中国成立
D.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确立
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确立
社会主义制度确立
5.下表反映了《人民日报》对美国的报道语态变化所占比例的对比统计,对此表以下解读正确的是
1960年1月至3月
1975年1月至3月
1985年1月至3月
积极报道
0(0%)
2(2%)
51(14%)
消极报道
323(95%)
81(87%)
88(24%)
中性报道
16(5%)
10(11%)
224(62%)
①中国媒体对美国形象的塑造由片面逐渐走向客观
②20世纪70年代出现了积极报道,源于1972年中美正式建交
③美国媒体一直全面积极报道中国直接影响着中国媒体对美国报道的语态变化
④中国媒体对美国报道的变化体现了中国外交政策和国际地位的变化
A.①③④
B.①④
C.①②④
D.③④
6.1958年中共中央提出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反映了广大人民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的愿望,但忽视了
A.群众的积极性
B.客观的经济规律
C.党内不同意见
D.自然灾害的严重性
7.“你是英雄咱好汉,高炉旁边比比看,你能炼一吨,咱一吨半;
天上繁星点点,地上红光闪闪,王母惊呼玉帝打颤,感叹天上不如人间,”材料反映的运动()
A.提高了广大人民生产积极性
B.打乱了国民经济正常秩序
C.片面强调了公有化的程度
D.有利于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8.中国人的政治智慧是无与伦比和无限美妙的。
周恩来教会人类怎样为人处世;
邓小平教会人类怎么解决恩怨情仇。
符合该材料主题的理论或政策分别是
A.求同存异、四项基本原则
B.求同存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一国两制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9.“……给农民生产经营自主权,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关键是发展生产力”。
由此可见,1978年农村政策的调整
A.为城市改革提供了经验
B.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C.促进了全国农业现代化
D.改变了土地公有制基础地位
10.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中共“八大”成为良好的开端。
下列选项中能够说明这一良好开端的是
A.党的奋斗目标是实现社会主义
B.正确分析国内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
C.确定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D.决定实施“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11.分析下面“1979—1989年中美贸易示意图(单元:
横轴“年”,竖轴“万美元”)”,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两国建交促进了双边贸易的发展
B.中美贸易额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
C.1983年的中美进出口额基本持平
D.两国贸易摩擦和纠纷呈减少趋势
12.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发扬高度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被誉为“最可爱的人”。
请问下列英雄人物中哪些是抗美援朝战争中涌现出来的
①黄继光
②董存瑞
③刘胡兰
④邱少云
A.①②
C.②③
D.②④
13.加里斯特•琼斯教授感慨地说:
“《共产党宣言》虽然出版于1848年,但我们现在经常谈到的全球化、裁员、跨国公司……这些内容在书中都能找到,它有令人惊讶的现实意义,任何其他文献都没有这个力量。
”“这个力量”指的是()
A.马克思主义
B.毛泽东思想
C.邓小平理论
D.科学发展观
14.邓小平说:
“1977年和1978年,中国处于徘徊状态。
”其主要原因是
A.“两个凡是”方针仍占主导地位
B.“文化大革命”中的冤假错案未得到平反
C.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被压制
D.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没有恢复领导职务
15.“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歌颂的是20世纪70年代末召开的一次大会,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这次会议上确立的党在新时期的思想路线是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平反冤案、纠正错误
16.2009年,两岸故宫院长首度互访,合作“雍正大展”。
这次两岸故宫文物六十年来首度聚首
A.反映了海峡两岸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
B.标志着两岸实现了“三通”
C.表明了祖国统一问题已经解决
D.表明了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
17.一曲《天路》唱出了青藏铁路通车后藏族人民的心声,此前的“天路”青藏公路建成于
A.“一五”计划时期
B.文化大革命时期
C.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D.改革开放新时期
18.1958年,中共中央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由于()
①急于求成
②对我国所处的发展阶段认识不足
③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
④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没有经验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9.我国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
A.民族团结
B.民族平等
C.民族区域自治
D.民族特区
20.2017年是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60周年。
如表是“一五”计划期间农、轻、重工业产值增长速度和比重变化情况,其中认识正确的是()
比重
行业
1953﹣1957年平均增长速度
(%)
1953年农轻重比例
1957年农轻重比例
农业
4.5
52.8
43.5
轻工业
12.8
29.6
29.2
重工业
25.4
17.6
27.3
A.农业增长缓慢,说明国家对农业发展没有政策支持
B.轻工业发展平稳,成为繁荣市场经济的中坚力量
C.重工业发展快速,说明国家优先发展重工业
D.从农轻重各方面的发展来判断,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1.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
A.九一三事件
B.粉碎四人帮
C.中共八大
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22.中国用占世界7.2%的土地让世界人口20%的人民过上好日子,用与美国相当的疆域养育4倍于美国的人口,实现了人民安居乐业。
由此可见,中国梦致力于实现
A.人民生活幸福
B.国家文明富强
C.民族伟大复兴
D.文化科技繁荣
23.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在哪一届联合国大会上
A.第26届
B.第27届
C.第28届
D.第29届
24.《共同纲领》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主要原因是
()
A.确定了新中国的名称
B.规定了新中国的国家性质
C.确定了新中国的国歌
D.规定了新中国的总政策和总原则
25.“一国两制”第一次成功实践是()
A.解决西藏问题
B.解决台湾问题
C.解决澳门问题
D.解决香港问题
二、综合题
26.材料分析
材料一: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材料二:
土地改革以后,我国农业仍然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农民缺乏生产工具、资金,难以解决水利问题,难以抵御自然灾害,不能合理使用耕地,也不能使用先进的机械化工具。
这就影响了生产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材料三:
1958年10月25日,山东房县县委书记作报告:
“人人进入新乐园,吃喝穿用不花钱;
鸡鸭鱼肉味道鲜,顿顿可吃四个盘;
天天可以吃水果,各样衣服穿不完;
人人都说天堂好,天堂不如新乐园。
”
(1)根据材料一,我国掀起了什么运动?
根据材料二出现的问题,我国对农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主要方式是什么?
(2)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中国进入了那个阶段?
(3)材料三中“新乐园”在当时指什么?
27.情境分析
(1)情境一.周恩来针对一些国家对中国内外政策的误解和非议,在大会发言中郑重而诚恳地声明:
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亚非绝大多数国家过去和现在都曾受过或正在受着殖民主义造成的灾难,虽然各国社会制度、意识形态不同,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完全可以成为各国关系的基础。
分析:
写出情境中的“大会”的名称与召开年份。
为推进该会议的顺利进行,周恩来提出了什么倡议?
写出中国和亚非国家的“同”和“异”。
我国倡导的处理国际关系基本准则是什么?
(2)情境二联合国大会主席马利克致词说:
“今天上午,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团第一次在联合国大会就座。
作为主席,我很高兴地欢迎这个代表团。
这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时刻。
中华人民共和国现在开始参加世界这个主要的政府间组织的工作。
毫无疑问,由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参加工作,联合国的工作成效将得到加强。
材料描述的场景出现在哪一年的第几届联合国大会上?
我国代表团能够在联合国大会就座依靠的是哪些国家的支持?
为什么马利克认为“这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时刻”?
这对联合国而言,有什么影响?
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