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道德素质状况调研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公民道德素质状况调研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民道德素质状况调研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一、调查目的要求:
通过走访和观察,调查福泉市内不同年龄,不同生活环境的人群。
了解当前公民道德素质的基本情况,加强深对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的理解,明确大学生在公民道德建设中的责任,从而提高自身道德修养的自觉性。
二、调查地点:
贵州省福泉市
三、调查时间:
2011年8月1日---2011年8月29日
四、调查的结果及分析:
未成年人:
(一)、我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状况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
调查结果提示了三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第一,随着年龄的增长,未成年人主观认同消极情况明显增加。
第二,城市孩子的物质、文化、安全和教育条件总体较好,但认同消极情况的比例却明显高于农村孩子。
第三,未成年人思想道德误区形成的根源主要在于成年人的消极影响。
(二)、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社会不良风气的泛滥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负面影响严重
目前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权力腐败、司法腐败等社会不良风气,并且违法违纪者所受惩处较轻,导致法律公信力降低,政府公信力降低,这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负面影响非常严重。
2、教育者缺乏“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缺乏实效性的根本原因。
教育应该引导未成年人为了更好地享受个人权利而自觉履行个人义务,为了实现自身的幸福而去主动去维护他人的权利,主动提高思想道德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目前在家庭、学校和社会思想道德教育中,占主导地位的仍然是传统德育理论指导下的义务性教育观念,在某种程度上忽视人的正当权利,难以使未成年人养成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思想意识。
3、社会不良文化、大众传媒中的错误导向严重危害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随着传播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日益开放,各种媒体给未成年人所带来的影响在某种程度上甚至超过了父母和老师。
一些大众传播媒体,特别是手机短信、互联网等,为了商业利益,迎合成年社会的一些低级趣味和人性中的阴暗面,对一些不良情节和不良心理大加渲染。
善于模仿、缺少辨析能力的未成年人会被这样的文化产品刺激心灵,误读社会。
4、学校思想道德教育存在问题
第一、学校道德教育目标定位失当。
目前学校把针对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与针对共产党员、国家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列入同一层次,其结果是学校道德教育缺乏吸引力和说服力。
第二,学校德育过度强调认知主义,思想道德教育变成了单纯的知识教育。
认知主义的道德教育思想加上升学考试的推动,造就了具有较高道德判断能力却“只说不做”;
未成年人亟待解决的问题得不到指导,很多在成长过程中的烦恼和困惑被大量的积累下来,为今后的社会化留下了困难和隐患。
(三)、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对策建议
1、建立相互协调与密切配合的全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机制
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都要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多清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多在创新上想办法,注意相互协调与配合。
2、把主导价值观教育和生活价值观教育结合起来,形成凝聚全民族的共同价值观
学校思想道德教育要避免直接讲授规则或机械灌输理论概念,更多地采用隐性的、间接的、渗透式和体验式的方法。
要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引导未成年人在日常生活遇到的具体事物中认识群我关系,认识社会与个人发展的重要意义,
学会承担义务,形成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公民品德。
市民:
(一)、城市现状
为深入了解城市公民的公共道德素质的情况,本人特利用假期在福泉市做了几项调查。
1、
城区道路清洁程度
通过对我市内各条街道,各个片区的观察,虽然垃圾很少,路面还算得上清洁。
可是我市是贵州省的工业城市,周边的工厂较多,环境污染严重,市内的灰尘、粉尘严重影响市民的身体健康。
2、市民乘车为老弱病残幼让座情况
上车:
等车乘客基本是拥挤的乱站,致使部分人上不了车,但未发生牢骚、谩骂行为。
让座:
持有来年卡上车和抱小孩的乘客无座,只是偶尔会有人站起来主动让座。
3、十字路口的车辆、行人过往情况
在福泉市的每个有红绿灯的十字路口,不管是车辆,还是行人,都比较遵守交通规则,路口没有监督的大叔,阿姨的时候,大家都会按红绿灯的指示,安全通过。
4、公共设施的破坏情况
通过我对市里的公共设施的观察,不管是路边的广告牌,路灯,还是公园,广场里的体育健身设施,都着到不同程度的破。
(二)、原因分析
政府对公民道德教育重视不够。
社会、学校、家庭教育尚未形成有机结合和良好互补,政府未能很好履行对公民道德教育的责任。
近几年来,政府都大力发展工业,以使经济快速增长,对环境保护这方面的工作投入的人力,物力极其有限,没有把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紧密结合。
(三)、建议措施
1、大力提倡自我教育。
公民道德的大厦要靠千千万万人共同建造。
每一个公民都有责任有义务、也有力量有条件为公民道德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而最主要的贡献就是每一个公民都要在社会上做一个好公民,在工作中做一个好建设者,在家庭里做一个好成员。
在道德状况很好的社会环境下,人的道德底线会不断上移,进而会成为一个高尚的人。
2、新闻媒体要发挥在道德建设中的独特作用。
导向的力量是巨大的。
媒体要大力宣传真、善、美,坚决抛弃假、大、空。
要与政府和群众形成良好互动,在全市公民道德建设中发挥好导向作用。
3、政府应该加大对环境保护这方面的投入,加强周边工厂对废水,废气,废渣的处理工作。
使得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都的到良好发展。
农民:
(一)、当前我市农民的思想道德特征和状况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市农村传统道德赖以生存的客观基础已经改变,社会处于剧烈震动的历史转型期。
我市农民的思想道德也产生了历史性的飞跃和进步,调查显示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农民的思想观念也在发生着变化,呈现出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
他们追求生活质量,注重男女平等,恋爱自由,婚姻自主,崇尚科学,迎来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崭新风貌。
(二)、积极上进的一面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整体思想观念变化较大,逐渐摆脱传统小农思想,民主、和谐、公平、法制的现代意识增强。
在走访中我了解到绝大多数青年渴望学习科技知识,很多人希望到大城市打工见市面。
2.对未来生活充满希望,建设新农村态度明朗,集体主义的价值观念深入人心。
在走访中我们得知,近几年来,随着国家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出台和实施使农民切身感受到了国家对“三农”问题的关注,所以他们愿意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贡献力量。
3.精神文化需求提高,文体生活不可或缺。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也逐步提高。
在走访中,我了解到48%的人对目前农村文化、体育活动开展情况不满意,大家谈到“活动开展少”,“基础设施差”,而且“缺少人组织”。
有大部分的农民农闲时的主要活动方式是“看电视”,只有极少数的人选择了体育锻炼,甚至有不少的人选择打麻将。
看来基础设施差和缺少人组织是主要问题所在,在这样的农村文化环境下,农民的休闲娱乐活动相对比较匮乏。
(三)、农民的思想道德存在的一些问题
传统伦理观念受到挑战,个别农民家庭观念淡薄。
调研中我发现,农村中的儿童和老年人占大多数,他们文化程度不高,短期内提高困难。
其中,青壮年劳动力主要以初中学历为主、高中文化学历都出去当兵或者在外务工,考入大学的学生中,回来的就更少。
这就使得农村留守儿童和老人增加,问题也不断。
这说明,传统的家庭伦理观念已经发生了根本上的变革。
由于外出劳务的较多,造成村里对这些村民的管理难度加大,又由于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农村家庭式养老方式也受到冲击,有些外出打工者甚至不赡养老人和抚养自己的孩子。
个别人家庭观念淡薄,离婚率有所增加.
(四)、农民思想道德素质存在的问题的原因分析
1.农村中积极进步的社会道德示范效应减弱。
调查中我发现的一些自私者得利、刁蛮者得利的现象表明。
农村思想道德建设过程中所需要的先进的道德示范力量还远远不够,广大农民群众因此缺乏足够的道德支撑力,从而使道德变化出现与经济社会发展相背离的走势。
2.重经济利益而思想文化教育不够。
部分基层干部和群众把主要甚至是全部精力用在发展生产、增加收入上面,对农村文化建设没有考虑或者考虑很少,导致农村地区文化建设处于滞后状况。
平时注重开展科技讲座、致富交流和各种涉农政策的宣传贯彻,而忽视思想教育。
3.财力投入依然不足。
虽然这几年我市各级党委政府想方设法加大了对农村精神文明工作的投入,但与经济工作的投入相比,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财力投入还是不够,农民的经济负担在减轻,而镇村经济负担逐步加重。
精神文明建设和经济工作一样,需要大量的投入,如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文化阵地建设、文化活动的组织开展以及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等由于缺乏经费人难以开展,这些都非常不利于农民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
(五)、对策建议
1.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必须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打牢物质基础,同时必须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创造性,让农民得到实惠。
农村留守老人和儿童,难以担当农村思想道德建设的主体作用,我们要重视和培育内生机制,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进一步加大对“三农”工作的支持力度。
2.加大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性和常规机制性投入。
调研中我发现,传统的经费多集中用于农村的文化设施改造,真正用到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经费非常有限,根本无法满足当前农民思想道德建设的需要。
因此,有必要把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纳入镇乡政府的考核范围,把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事业置于公共财政的常规拨付之下。
建立起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市镇两级要将有限的财力向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事业倾斜,不断加大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投入力度。
3.提高农民素质,培育新型农民。
一是要抓好农村中小学的学校教育工作,这是培育新型农民的摇篮,特别要重视加强农村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要把我们的传统道德与现代民主与法制的意识结合起来,采取生动有效的形式对青少年学生进行教育。
大学生:
(一)、大学生就业与大学生道德素质的关系
《上海青年报》也在报道中指出,越来越多的企业在招聘时候更加注重道德考核,道德标准已经成为继能力认证后的第二大用人考核标准。
而据智联招聘网的相关统计,目前越来越多的企业把道德标准列入人才考核项目,几乎有半数企业在招聘中都会涉及孝心、诚信问题。
许多人力资源经理表示,拔尖的学习成绩
(二)、目前的大学生道德素质的状况
1、正确与错误的就业道德认知并存。
当前,我国大学生的就业道德认知并未完全整合在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之中,虽然绝大部分大学生能明辨真假、是非,区分善恶、美丑,在就业道德规范上能坚持求真求是、向善向美,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
部分大学生还存在着一些不良倾向:
在道德规范上,他们以假、非、恶、丑为荣,伪造简历荣誉,杜撰实践经历,有时为了求得某一职位,甚至不惜通过诋毁、贬低他人来抬高和突出自己。
2、大学生道德行为还存在着自觉及自律意识较弱情况;
道德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功利性趋向;
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不协调发展。
大学生群体思维活跃,有敏锐的感受力,但同时大学生自身的不成熟性又决定其在心理上缺乏调控能力,极易受社会环境的左右而在道德认识上出现偏差,产生思想道德上的困惑;
道德标准选择的多元化与道德价值判断的模糊化倾向比较明显;
在道德要求和评价方德规范的认识和内化缺乏深度,也影响了在生活中的抗惑力,进而在外界的干扰下就轻而易举就放弃了道德追求,使大学生在道德生活中产生了“知行脱节”的现象。
(三)、导致部分大学生就业道德素质低下的主要原因
1.社会道德环境的影响。
少数大学生就业道德素质低下与当前的社会道德环境存在着必然的联系。
在我国改革开放逐步深入,传统道德断层、主流道德观被冲击的环境和背景之下,社会上有些人过分强调自我价值和岗位薪水,极大地刺激了大学生的物质欲望,使少数大学生“唯高薪是瞻”,全然不顾自身能力、水平及社会需求。
另外,有些用人单位也有意、无意地诱导意志不坚定的大学生走上违背道德之路。
2.高校对大学生的就业道德素质重视不够。
就业竞争既是学校品牌和专业的竞争,又是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竞争。
但时至今日,部分高校仍未将就业道德素质列为就业的核心和重点,对大学生就业道德未提出明确的要求或制定相应的规范。
3.家庭环境的影响。
主要包括:
一是父母不良行为产生的直接影响。
二是父母过高的期望。
三是父母的溺爱所致。
(四)、加强大学生公民道德建设的对策
1、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明确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思路,以丰富多彩的课内外科技文化活动为载体,既重视软件建设,也重视硬件建设。
第二,把握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物质文化是实现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和载体,全面的设施、合理的布局、各具特色的建筑和场所,有助于陶冶师生情操,约束不良风气和行为、促进身心健康,有利于更好地发挥校园文化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
第三,发挥大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放手让他们创造性地开展一些活动,使活动源于学生的需要。
2、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目前,随着国内外经济大环境的调整和变化,影响大学生的生活和思想的因素越来越多,大学生面临的生活与思想问题也随之增多。
此外,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所遇到的生活压力、学习压力、就业压力、心理生理压力、思想压力等也加重了思想问题的产生,这些都值得我们高度重视。
因此,作为教育者,我们一方面要关心学生的生活,为学生排忧解难;
另一方面又要了解学生的心理、思想状况,帮助他们缓解心理压力,放下思想包袱,正确面对生活的挑战。
心理健康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当然,心理健康教育不能等同于思想政治教育,但心理健康教育不可忽视,只有健康的心理才能产生健康的思想,形成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因此,高校设立心理咨询中心尤为重要。
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大学生日常的思想道德教育之中,帮助他们解除困惑,提高情商,使他们在面对人生磨难或机会时有适当、适度的反应。
综上所述,大学生道德因素的培养不容忽视。
要想使培养的大学生获得社会的认可,使学生能够顺利进入社会,找到一个好的工作,我们就必须要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而要想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理想的发展,就必须要十分的注重大学生的道德素质的培养。
五、总结
公民道德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构建和谐社会目标的提出又赋予其新的内容和要求。
因此,各级领导要从思想上更加重视,措施更加切实有力。
要在多年来道德建设工作的基础上,继续抓巩固、抓提高、抓创新、抓突破。
一要着眼于面上的拓展延伸,进一步抓好协调联动。
要在学校与家庭的联合、社区与单位的联合、城乡、干部群众的联合上动脑筋、想办法,促进各层面教育的有机结合与衔接,为推进社会整体和谐文明创造条件。
二要继续在典型示范上下工夫。
个体典型要进一步加大影响力和亲和力,群体典型、部位典型要成线成片发挥辐射作用。
三要进一步发挥人民群众的道德建设主体作用。
通过创新载体,改进方法、强化管理监督来引导群众积极参与。
四要继续紧紧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通过各级领导的作用,为广大群众提供行动示范。
五要坚持不懈地健全完善管理机制,在激励落实、保障措施上下工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