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论》导读剩余价值生产理论及其现实意义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7438596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09.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资本论》导读剩余价值生产理论及其现实意义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资本论》导读剩余价值生产理论及其现实意义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资本论》导读剩余价值生产理论及其现实意义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资本论》导读剩余价值生产理论及其现实意义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资本论》导读剩余价值生产理论及其现实意义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资本论》导读剩余价值生产理论及其现实意义Word文档格式.docx

《《资本论》导读剩余价值生产理论及其现实意义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资本论》导读剩余价值生产理论及其现实意义Word文档格式.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资本论》导读剩余价值生产理论及其现实意义Word文档格式.docx

3.商人资本和高利贷资本不能说明资本的现代基本形式(P186.3——188.1)。

4.剩余价值又不能离开流通而产生(P187.5——188.1)。

5.资本总公式的矛盾和货币转化为资本问题的解决条件(188.2——189.1)。

三、劳动力的买和卖

1.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关键(P189.2——190.2)。

2.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P190——193.2)。

3.劳动力价值和决定劳动力价值的三个因素(P193.3——197.1)。

4.劳动力价值支付方式的特点和劳动力消费过程的实质(P197.2—200.1)。

第三篇绝对剩余的生产

在技术条件不变的前提下,研究剩余价值生产。

对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考察是整个剩余生产理论的起点,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既是剩余价值生产一般,又是剩余价值生产特殊。

剩余价值是经济剩余的一种特殊的历史形式。

1.方法:

历史与逻辑相统一;

一般与特殊相结合;

抽象分析;

数量分析

2.结构:

第5—7章,一般地说明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

第8章分析绝对剩余价值生产;

第9章分析剩余量与剩余价值率的关系。

第五章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

一、劳动过程

1.劳动过程的一般性质(P201.1——209.1)。

2.劳动过程作为资本家消费劳动力过程的特点(P209.2——210.3)。

二、价值增殖过程

1.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P211.1)。

2.价值形成过程(P211.2——219.1)。

3.价值增殖过程(P219.2——221.2)。

4.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P221.3——224.2)。

第六章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不变资本(

)、可变资本(

第七章剩余价值率

一、劳动力的剥削程度

剩余价值率(

二、产品价值在产品相应部分上的表现

,每一个产品的价值构成都是如此。

另一种分割方法:

三、西尼尔的最后一小时

四、剩余产品

“决定剩余价值率的,不是剩余价值同资本总额的比率,而是剩余价值同资本可变部分的比率,同样,决定剩余产品的水平的,也不是剩余产品同总产品的其余部分的比率,而是剩余产品同代表必要劳动的那部分产品的比率。

剩余价值的生产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决定的目的,同样,富裕程度不是由产品的绝对量来计量,而是由剩余产品的相对量来计量。

第八章工作日

[劳动与资本围绕工作日展开的斗争。

工作日中的必要劳动时间与剩余劳动时间由不同的规律调节。

必要劳动时间由劳动力再生的时间调节,而剩余劳动时间则完全取决于工人与资本家阶级的斗争。

必要劳动时间问题在第四章已经作了阐述,这里对工作日的研究实际上是对剩余劳动时间长短的研究。

这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P260注36)。

在本篇前几章,阐明了剩余价值生产的一般原理,这为直接研究绝对剩余价值奠定了理论基础。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在必要劳动时间一定的前提下,靠绝对延长工作日实现的。

因此,工作日长度问题是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的核心问题。

这决定了本章在本篇中具有极重要的地位。

实证分析,案例分析

第一部分为第1节,说明决定工作日界限的因素,指出围绕工作日长度问题工人阶级与资本家阶级之间展开的激烈斗争;

第二部分为第2—4节,揭露资本家是如何千方百计延长工人劳动时间的;

第三部分为第5—7节,详细察了工人阶级为争取正常工作日而斗争的历史过程。

“在平等的权利之间,力量就起决定作用。

”P262]

第九章剩余价值率和剩余价值量

一、可变资本(

)、剩余价值率(

)与剩余价值量(

时,则

时,

二、货币转化为资本的最低限额(α=8)

三、两点结论

第一,在生产过程中,资本发展成为对劳动的,即对发挥作用的劳动力或工人本身的指挥权。

第二,资本发展成为一种强制关系,迫使工人阶级超出自身生活需要的狭隘范围而从事更多的劳动。

四、劳动对资本的隶属关系

形式上的隶属。

工艺技术没有变化,但已经在资本家监督下为资本劳动。

第四篇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资本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来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形成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必须进行组织技术创新,改变生产方式本身。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改变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形成了独特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劳动失去了独立性,成为局部劳动,工人成为局部工人。

在这种情况下,工人只有同工厂的整个机器体系发生联系才能生产某种产品。

由此形成劳动对资本的实际上的隶属关系。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三个基本阶段也就是资本提高劳动生产力的三个基本的历史阶段。

相对剩余生产理论构成马克思创新理论的主要内容。

马克思把对劳动和平力的提高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理论分析,同资本主义造成的生产力的发展与生产关系的变化的历史过程结合起所作的分析,对工业史研究,特别是企业理论都产生了实质性影响。

从抽象到具体,从简单到复杂,历史与逻辑相统一

第一部分为第10章,分析相对剩余价值的形成机制,为全篇的分析提供理论基础;

第二部分为第11—第13章,考察资本主义提高劳动生产力的三个基本历史阶段。

3.重点理解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形成机制

在剩余价值规律作用下,个别资本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竞争作为外在强制力,通过价值规律的作用,使劳动生产力不断提高,形成相对剩余生产。

与此相适应,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生持续创新,生产成为科学技术在工艺上运用的过程。

,若

,则

,当

,因此

第十章相对剩余价值的概念

一、相对剩余价值的概念(P347.1——350.2)

1.提出问题(P347.1——348.1)。

2.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必须降低劳动力价值(P348.2——349.1)。

3.降低劳动力价值必须提高劳动生产力,进行创新(P350.1)。

4.相对剩余价值的概念及其与绝对剩余价值的区别(P350.2)。

二、相对剩余价值的形成机制(P350.3——355.1)

1.劳动力价值随劳动生产力的提高而降低,这是资本的一般的必然的趋势,而不是个别资本的直接目的(P350.3——351.1)。

2.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在各个资本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竞争中实现的(P352.2——355.1)。

[1.劳动力价值=3元=6小时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1,工作日=12小时。

12小时新价值=6元,生产产品12件,转移旧价值6元,每件产品价值=1元,其中新价值=0.5元,12(件)×

0.5=6元新价值。

6-3=3,

=1。

劳动生产力提高1倍,在12小时内生产了24件产品,生产中转移的旧价值=12元,创造的新价值=6元,每件产品的价值=0.5元旧价值+0.25元新价值=0.75元。

但产品的社会价值没变,每件1元,按每件1元出售,共得24元,24元-15元预付资本=9元剩余价值,9-3元正常剩价值=6元超额剩余价值,

=3。

假定价格=价值,则0.75<

<

1就可以获得一定量的超额剩余价值。

2.市场容量问题。

3.超额剩余价值在性质上也是相对剩余价值。

用劳动时间比例来说明:

资本

12小时生产24件产品=24元,其中12元为旧价值,12元为新价值,因此,每小时创造新价值1元,补偿劳动力价值3元=3小时必要劳动时间,其余为剩余劳动时间。

其他资本的必要劳动时间为6小时,资本

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前提下,相对延长了剩余劳动时间。

生产力特别高的劳动起到了自乘的劳动的作用。

4.超额剩余价值具有暂时性。

当竞争使劳动生产力普遍提高以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决定条件发生变化,超额剩余价值消失,社会价值下降。

一旦这种下降影响到再生劳动力所必需的劳动时间,劳动力价值就会下降,结果形成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三、资本生产中提高劳动生产力的目的及其对抗性(P355.2——357.1)。

1.提高劳动生产力,使商品便宜,并通过商品便宜来使劳动力便宜,是资本的内在冲动和经常趋势(P355.2)。

2.资本主义提高劳动生产力的目的在于通过商品价值的降低,增加剩余价值(P356.1)。

3.资本主义提高劳动生产力的目的是要通过缩短工作日中的必要劳动时间来延长剩余劳动时间(P356.2——357.1)。

四、资本的创新作用(第十一章至第十三章概述)

1.协作、分工和工场手工业、机器大工业

2.企业制度

3.科学技术成为致富手段

4.创新的社会后果:

向更高级的社会制度过渡创造条件

5.资本发展生产力的局限性

第五篇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本篇在前两篇分别考察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基础是,从综合角度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即从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统一中,综合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考察前两篇在分别分析时没有阐明的问题。

是前两篇的继续和补充。

在分析的基础上的综合,数量分析

第14章说明资本主义生产是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形式的统一;

第15章考察劳动力价格和剩余价值量的变化的各种情况;

第16章分析剩余价值率的各种公式,指出古典经济学关于剩余价值率的错误公式。

第十四章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

一、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生产劳动(P555.1——557.1)。

二、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相互关系(P557.2——559.1)。

三、剩余价值生产的自然基础和历史前提(P559.2——563.4)

四、经济学在剩余价值起源和性质问题上的错误见解(P563.5——566)。

第六篇工资

工资理论是剩余价值生产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剩余生产理论的完成。

主要任务是说明工资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这种转化形式如何掩盖了剩余价值的生产。

工资理论是《资本论》转化形式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抽象范畴具体化的体现。

从一般到特殊

一、工人出卖的是劳动力,而不是劳动(P585——589.1)

1.劳动不是商品,它本身没有价值。

2.劳动不具有商品性质,不能作为商品出售。

3.把劳动看作商品违反经济规律。

4.劳动的价值这类虚幻的用语是生产关系的表现形式的范畴。

二、工资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P589.2——591.2)

1.劳动力价值表现在工资这个转化形式上。

2.从工资形式看,似乎工人得到了全部劳动报酬。

3.工资形式掩盖了资本关系。

三、工资表现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的必然性(P591.3——593)

1.资本和劳动的交换关系表现为一般的商品卖买关系。

2.劳动力商品的特殊性是普通意识无法领会的。

3.工资形式使工人看不清劳动力价值与工资之间的真实关系。

4.从资本角度看。

5.工资的实际运动似乎证明被支付的是劳动本身的价值。

四、工资形式

1.计时工资

2.计件工资

五、工资的国民差异

第二节 剩余价值生产理论的现实意义

一、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劳动力的性质与人事制度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二、剩余的性质与企业治理

三、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理论与社会主义经济的自主创新机制

四、工资制度与企业效率

五、市场经济中的劳资关系与政府的微观规制 

《资本论》导读

绪论

张衔

四川大学经济学院

导言

《资本论》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经典著作,而且是经济学的重要经典著作。

《资本论》对人类思想史和人类社会的发展都产生了深刻、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资本论》所发现和阐述的一些原理,或者成为现代经济学的先驱,或者被现代经济学所重新发现并以某种形式重述。

1.《资本论》的贡献

1.1科学的劳动价值论

1.2剩余价值理论

1.

1.3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

2.

马克思真正完成了经济学上的革命,建立起从理论上再现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和运行机制的理论体系。

《资本论》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运动规律,从而能够科学地、首尾一贯地对资本主义经济做出合理的解释和预见。

同时,《资本论》还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运行层次的一系列规律。

这些成果不仅适用于对资本主义经济的研究,而且适用于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研究,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资本论》提供了一个从理论上再现复杂的经济体系的科学范本

2.《资本论》的影响

2.1现代经济增长理论

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真正创立者是前苏联经济学家费尔德曼,费尔德曼是根据《资本论》第二卷第三篇来建立经济增长模型的。

费尔德曼的模型是在1928年,哈罗德的模型是在1939年,多马的模型则在1946年。

马克思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实际上是一个增长模型。

2.2动态经济学

卡莱茨基将不完全竞争与就业理论联系起来,先于凯恩斯创造了有微观基础的对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宏观运行分析的宏微观相统一的动态经济学,被誉为预见了“凯恩斯革命”。

卡莱茨基的体系胜过凯恩斯体系,但卡莱茨基的理论是马克思经济学为基础的。

“卡莱茨基学习的惟一的经济学就是马克思经济学。

”(罗宾逊,1969)。

2.3制度分析

新制度经济学的创造者,大多接受过马克思经济学,受过马克思经济学的影响(科斯等人的阅历)。

“在详细描述长期变迁的各种现存理论中,马克思的分析框架是最有说服力的,这恰恰是因为它包括了新古典分析框架所遗漏的所有因素:

制度、产权、国家和意识形态。

”(诺斯,1991)。

2.4企业理论

2.4.1企业不同于市场

企业内服从权威,企业外等价交换。

这是两类不同的分工。

2.4.2交易费用

流通费用、纯粹流通费用。

产业资本与商业资本的分工在于节约这类费用。

2.4.3规模经济

资本通过价格低廉化展开竞争,大企业有竞争优势。

2.4.4企业制度的演进

包卖商——工场——工厂——公司,所有权与职能的分离。

2.5创新理论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理论实际上是关于资本主义经济创新机制的理论。

熊彼特明显受到马克思的影响。

2.6新增长理论

2.6.1知识内生性生产函数

“劳动生产力是由多种情况决定的,其中包括:

工人的平均熟练程度,科学的发展水平和它在工艺上应用的程度,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以及自然条件。

”(马克思:

《资本论》第1卷,第53页。

)令

为劳动生产力,则

,令

为产出,则劳动生产力可等价地表示为:

,且

其中

分别是工人的平均熟练程度,科学的发展水平和它在工艺上应用的程度,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

显然,这是一个标准的内生性生产函数(参见张衔等,2001)。

2.6.2决定经济增长的历史文化因素

2.7产业后备军理论

失业的必然性和对资本主义经济的调节作用,通过对“非自愿失业”的解释而实际上被渗入到当西方宏观经济学。

“效率工资假说”,夏皮罗—斯蒂格利茨模型实际上肯定了工人出卖的是劳动力而不是劳动,否定了只存在自愿失业的新古典主义教条。

(左大培,2002)。

3.《资本论》的当代价值

3.1《资本论》的方法

生态价值研究。

主张应当按照马克思用辩证法阐述价值和使用价值关系的做法,在生态经济学研究中也应当以辩证法为基础,来阐述自然资源的使用价值与资本主义社会价值之间的关系(BurkettPual:

“TheValueProbleminEoologicalEconomics:

LessonfromthePhysiocratsandMarx”,2003)。

3.2凯恩斯革命的含义

萨伊定律曾长期统治新古典主义经济学,而萨伊定律正是詹·

穆勒买卖必然平衡的教条。

马克思证明了商品内在矛盾必然导致买卖脱节,证明了资本主义经济发生危机的必然性,否定了萨伊定律和穆勒教条。

在西方经济学,直到凯恩斯革命才否定了萨伊定律。

尽管凯恩斯是反马克思主义的,他的学生罗宾逊试图说服凯恩斯用马克思的方法可以更好地解决凯恩斯当时所遇到的难题,凯恩斯也没有改变对马克思的看。

但凯恩斯在写作他的《通论》时发现,马克思对资本周转的重视,马克思对资本主义企业追求的是货币利润而不是产出商品这个实事的强调,给了后人如何去理解资本主义社会的运行、如何去批判古典经济学特别是萨伊定律最好的启示(Sardonil,Claudio转自Harcourt,G.C.

“ContemporartaryCapitalismandKeynessGeneralTheory”,2000.)。

显然,凯恩斯革命在一定意义上肯定了马克思的理论。

3.3非正式组织与人力资本

霍桑实验证明,非正式组织以平均耗费为标准控制企业效率。

人力资本理论将经济增长中不能解释的部分归结于人力资本的作用。

这些实际上证明了人力资本、员工、员工总体创造价值。

通过人力资源、人力资本回到劳动价值论。

3.4激励相容性(incentivecompatibility)合约

激励相容性问题是现代企业治理中的核心问题。

马克思的理论证明,资本与劳动的对立不可能产生充分的激励,并指出了现代企业的基本矛盾。

新制度经济学的团队生产理论以另一种方式证明了马克思的分析。

3.5收入分配理论

3.5.1由生产的制度结构决定。

丁伯根以实证方法否定了边际生产力分论。

(丁伯根,1991;

张衔,2003)。

3.5.2克莱因的工作(“有效需求与就业理论”)

结论是马克思的模型优于凯恩斯的模型:

与凯恩斯模型相比,马克思的模型提供了更的信息。

在马克思的模型中,其完备解总是给出消费品需求、生产资料需求以及就业需求,而在凯恩斯模型的某些形式中,完备解仅仅给出消费品需求和生产资料需求。

对生产要素的需求(就为业和生产资料)决定了供给。

因此,马克思模型具有总能给出需求和供给的全部条件的优点。

一般来说,凯恩斯模型没有这样的优点。

应当指出,本人(克莱因)应用了各种各样的统计方法来估计马克思模型的参数,结果发现估计出来的参数在大小上是非常合理的,而且,模型与观察数据拟合得非常好,除了小小的随机误差外,实际上工人和资本家的行为与马克思模型所给出的行为是一样的。

…这一模型不是纯主观臆测出来的。

(1947,2000,P274~276)。

3.6泡沫经济

马克思的虚拟资本理论所揭示了衍生资本、虚拟经济与实体资本、实体经济之间关系,在当代具有重大意义。

西方经济学关于泡沫的研究实际上是对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的某种重述。

为一项金融资产在时间t的回报率、收益和资产值,

解微分方程

得到

中的第一项即为投机性泡沫,第二项

为资产的基本价值,即资产预期收益的贴现值。

参见J·

TobinandS·

Golub(1998)。

这里的资产是原生性的。

3.7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

《资本论》所阐述的市场经济运行原理是普遍适用的。

马克思的贡献与影响使马克思被评为千年风云人物是必然的。

一、《资本论》的研究对象

1.马克思的论述

第一卷第8页。

英文:

“InthisworkIhavetoexaminethecapitalistmodeofproduction,andtheconditionsofproductionandexchangecorrespondingtothatmode.”

2.学术界的理解

3.《资本论》的研究对象

应当联系整个《资本论》体系来理解马克思的论述。

简言之,《资本论》的研究对象是生产要素的资本主义占有方式和在此基础上的社会生产。

因此,研究对象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或资本主义生产关的总和。

[马克思《资本论》第二卷的论述,《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关于生产与分配和关系的论述,《资本论》的逻辑体系。

马克思在其他著作中的论述。

这种结合方式构成资本主义生产的基础。

这实际上是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所有制、占有方式。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就是生产资料作为资本,劳动作为雇佣劳动的结合方式。

由此决定了直接生产过程中的关系是资本雇佣劳动的关系,使生产过程成为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劳动过程成为雇佣劳动过程,形成了生产资本、剩余价值、不变资本、可变资本等经济范畴;

决定了流通过程实际上成为资本的形态变化过程;

分配过程成为对剩余价值的分割过程。

4.现实意义

二、《资本论》的研究方法

第一卷第8页,第19—24页,导言第三节“政治经济学的方法”(《全集》第46卷(上)第37—46页)。

1.方法论的基础或指导思想(哲学意义上的方法论)

历史唯物论和辩证唯物论。

1.1历史唯物论

马克思历史唯物论的经典表述:

“我所得到的、并且一经得到就用于指导我的研究工作的总的结果,可以简要地表述如下:

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

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

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

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

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活动的现在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

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

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

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

在考察这些变革时,必须时刻把下面两者区别开来:

一种是生产的经济条件方面所发生的物质的、可以用自然科学的精确性指明的变革,一种是人们借以意识到这个冲突并力求把它克服的那些法律的、政治的、宗教的、艺术的或哲学的,简言之,意识形态的形式。

我们判断一个人不能以他对自己的看法为根据,同样,我们判断这样一个变革时代也不能以它的意识为根据;

相反,这个意识必须从物质生活的矛盾中,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现存冲突中去解释。

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们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

而新的更高级的生产关系,在它存在的物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

所以人类始终只提出自己能够解决的任务,因为只要仔细考察就可以发现,任务本身,只有在解决它的物质条件已经存在或者至少是在形成过程中的时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企业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