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科版版科学三年级下册分组实验报告单原创全册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7431636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2.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教科版版科学三年级下册分组实验报告单原创全册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新教科版版科学三年级下册分组实验报告单原创全册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新教科版版科学三年级下册分组实验报告单原创全册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新教科版版科学三年级下册分组实验报告单原创全册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新教科版版科学三年级下册分组实验报告单原创全册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教科版版科学三年级下册分组实验报告单原创全册Word文档格式.docx

《新教科版版科学三年级下册分组实验报告单原创全册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教科版版科学三年级下册分组实验报告单原创全册Word文档格式.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教科版版科学三年级下册分组实验报告单原创全册Word文档格式.docx

1-4.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

1-5.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

3

1-6.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

1-7.我们的“过山车”

1-8.测试“过山车”

4

2-1.迎接蚕宝宝的到来

2-1.认识其他动物的卵

2-3.蚕长大了

5

2-4.蚕变了新模样

2-5.茧中钻出了蚕蛾

2-6.蚕的一生

6

2-7.动物的繁殖

2-8.动物的一生

3-1.仰望天空

7

3-2.阳光下物体的影子

3-3.影子的秘密

3-4.月相变化的规律

8

3-5.月球——地球的卫星

3-6.地球的形状

9

3-7.地球——水的星球

3-8.太阳、月球和地球

学校

年(班)级

年级班

实验者

时间

实验名称

运动和位置

实验器材:

软尺、自制方向盘

我的猜想:

可以用方向和距离来准确描述位置。

实验步骤:

(1)将方向盘摆放在地上,摆放时需要与实际方位相吻合。

(2)一名学生站在方位盘中心,手拿这软尺的零刻度一端紧缩在胸前,另一名同学站在方向盘外,手拿着软尺另一端紧缩在胸前。

(3)让站在方向盘外的同学用方向和距离描述自己的位置。

观察到的现象:

用方向和距离能够准确描述物体的位置。

结论:

在生活中,我们一般用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八个方向来描述方向。

指导教师:

评定等级:

各种各样的运动

指尖陀螺、钢尺、悠悠球、木马玩具、汽车玩具、教学课件等

常见物体的运动形式可能不同。

1.观察前,明确观察要求 

(1)教师出示课件,展示秋千、摆钟、汽车雨刮、跷跷板等常见物体运动视频。

(2)教师出示指尖陀螺等教学器材,仿照课本P5在物体上贴上圆点,再用多种方法让它们运动起来。

 2.观察中,围绕学习单展开观察。

 3.实验后,汇报交流实验现象

指尖陀螺:

 转动 钢尺 :

上下振动

悠悠球:

转动、上下运动 木马玩具:

 前后摇摆 汽车玩具 :

前后运动、转动

不同物体的运动形式可能不同。

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蓝色球和红色球各一个,一条带槽的直线轨道、一条带槽的曲线轨道

根据轨道形状的不同,物体的运动方式不同。

(1)把蓝色球和红色球放在平整的桌面上,让二者之间有一定的距离。

(2)先尝试这用蓝色球击中红色球,再分别利用直线轨道和曲线轨道击球。

画一画,比较两种轨道中蓝色球的运动路线有什么不同。

轨道形状的不同,物体的运动方式不同

物体在斜面的运动

一个自制斜面、一个立方体木块、一个小六棱柱、一个小球

不同形状的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方式是不同的。

(1)将几块小木块竖着搭起来,形成一个类似桥墩的立柱在立柱上搭一块长方形的木板,形成一个斜面。

(2)把立方体木块轻轻放在斜面的上端,观察它的运动情况。

(3)按上面的方法,分别观察小六棱柱和小球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

(4)观察身边更多不同形状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

有的物体在斜面上会滑动,有的物体在斜面上会滚动。

有的物体在斜面上会滑动,有的物体在斜面上会滚动。

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

直线轨道、黄色小球、红色小球、秒表、记录单

同一条轨道可以比较不同物体的运动快慢。

(1)分组进行实验,每组一名操作员、一名计时员、一名发令员和一名记录员。

(2)操作员从轨道一端先将红色小球或黄色小球放入轨道,发令员发出口令,计时员记录小球到达终点所用的时间。

(3)再将另一个小球放入轨道,重复上述过程。

(4)每个小球至少测量3次。

(5)记录员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格中,并整理实验器材。

(6)小组讨论如何比较两个小球的运动快慢,说出判断依据,最终得出结论。

在相同距离内用时短的物体运动得快。

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

软尺、秒表

从不同地点同时沿直线出发,相同时间内,行走距离越远,距离越快。

(1)两名同学听口令从不同地点同时沿直线出发。

行走时要用一只脚的脚跟接着另一只脚的脚尖,一步一步地往前走。

(2)听到第2次口令时停止行走。

(3)小组讨论如何比较两名同学运动得快慢,分析哪些因素可作为判断物体运动快慢的依据,最后得出实验结论。

从不同地点同时沿直线出发,相同时间内,行走距离越远,速度越快。

从不同地点同时沿直线出发,相同时间内,行走距离越远,速度越快。

制作并测试“过山车”

软尺、秒表、细绳

不同轨道上小球的运动速度不一样。

(1)把两个不同的“过山车”轨道摆放在一起。

(2)用软尺和细绳分别测量出两个轨道的长度。

(3)准备好秒表,当小球从起点滚动时开始计时,到达终点后,计时停止。

不同轨道上小球的运动速度不一样。

迎接蚕宝宝的到来--观察蚕卵

蚕卵、放大镜、养蚕盒

蚕卵很小,观察要借助放大镜。

1.把蚕卵放到养蚕盒里。

2.用放大镜观察蚕卵的颜色.大小.形状。

3.测量一下蚕卵的长度、宽度和厚度。

4..在空卵壳上还会发现有什么?

(小孔)

5.仔细观察,蚕卵的中心处是凹下去的还是凸起来的?

蚕卵的身体是黑褐色的色的,看上去很像蚂蚁,宽约1毫米,厚约0.5毫米.

蚕卵的身体是黑褐色的色的,看上去很像蚂蚁,宽约1毫米,厚约0.5毫米.

认识其他动物的卵

电脑多媒体课件一份(包含图片和2个视频资料),教师为每组准备1枚生鸡蛋,塑料盘1个,培养皿1只,放大镜1个,镊子1个,手电筒一个,实验记录单一份。

鸡蛋能为我们提供营养,当然也能够给孵化的小鸡提供营养。

鸡蛋里应该有很多有趣的物质。

用镊子的钝头拍打鸡蛋圆的一头,将圆头的鸡蛋壳尽量拍碎成小块,注意力道不要过大,接着用镊子小心地一块一块取下碎蛋壳,注意不要戳破里面的那层东西。

蛋壳剥到这个样子就可以了(出示已剥好的鸡蛋)。

观察过程中,小组要合理分工,做好记录和操作。

然后小心撕开蛋壳里面的这层东西,将蛋白和蛋黄小心倒入培养皿中进行观察,同学们还可以用手感觉一下蛋白和蛋黄。

保持桌面干净。

1、蛋壳里面有两层膜,一层厚一些,一层薄一些。

2、鸡蛋上面有一部分是空的。

3、蛋白和蛋黄比较柔软。

小小的鸡蛋居然有蛋壳、蛋壳膜、气室、蛋白、蛋黄、胚这么多结构,蛋壳可以保护鸡蛋,蛋壳膜能防止营养流失,气室可以提供氧气,蛋白能提供水分和营养,蛋黄能提供养料,胚可以发育成小鸡。

蚕长大了-观察蚕宝宝的身体

放大镜,直尺,天平,透明塑料片,自己养的蚕。

1.用直尺量蚕的身体长度,用天平称重量。

2.仔细观察蚕的身体,看看头部、胸部、腹部、足各是什么样的?

3..把蚕放在透明塑料片上,观察蚕足的形态和爬行特点。

4.蚕身体两侧的小黑点可能是什么?

(气门)

5.观察蚕是怎样吃桑叶的?

蚕的口器是什么样的?

蚕的身体分为头、胸、腹和足。

捉蚕时,尽量小心轻拿,别把蚕弄伤。

蚕的身体分为()、()、()和()。

蚕身体两侧的小黑点是(),用来()的。

蚕的口器是()式的。

蚕变了新模样--观察蚕茧

蚕茧,放大镜,皮尺,小剪刀,热水,小碗,竹签。

1.用放大镜仔细观察蚕茧的形状,大小与颜色。

2.挑出最大和最小的蚕茧,用皮尺量一量它们的长、宽分别是多少?

3.估计一条蚕吐得丝有多长?

4.实际测量蚕丝的长度。

蚕茧是椭圆形,长约20毫米,是白色的。

蚕茧是()形,长约()毫米,宽约()毫米,是()色。

经测量一个蚕茧的蚕丝长度约为()。

茧中钻出了蚕蛾

蚕蛾

蚕蛾是白色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

1.先观察蚕蛾的身体有哪几部分组成?

2.然后观察各部分是怎样的,有什么器官。

3.观察蚕蛾的行为,看看蚕蛾在干什么?

4.对比观察蚕蛾与蚕蛹的活动。

如何区别蚕蛾的雌雄?

5.一只雌蛾大约能产多少粒卵?

刚产下的卵是什么颜色的?

蚕蛾是白色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

蚕蛾是()的,身体分为()、()、()三部分。

刚产下的卵是()色的,后来又变成了()色。

蚕的一生

学生自己的观察记录、画的图和拍的照片、制作的小报等。

有关蚕一生的图片、标本及表格。

蚕的生命周期大约为56天。

1.小组展示并交流自己带来的资料。

2.教师展示有关蚕一生的图片、标本。

3.弄清表格的内容和要求。

4.按照表格的项目进行整理。

5.把全班得出的结果填写在表格上。

6.根据表格内容制作蚕一生的循环图。

蚕的生命周期大约为56天。

蚕的一生经历了()、()、()、()四种形态。

蚕的一生经历了()、()、()、()四个阶段,这个全过程就是蚕的()。

蚕的生命周期大约为()天。

动物的一生

有关动物生长发育过程的图片和资料,各动物生命周期流程图表格。

不同动物的生命周期所经历的阶段不一定相同,周期长短也不一定相同。

1.展示课前搜集的有关动物生长发育过程的图片和资料。

2.从搜集到的动物中选择两种,了解其生命周期及经历的时间。

3.把他们的生命周期用流程图的形式表示出来。

4.汇报交流。

5.填写各动物生命周期流程图表格。

不同动物的生命周期所经历的阶段不一定相同,周期长短也不一定相同。

各种动物都有自己的(),包括()、()、()和()。

不同动物的生命周期所经历的阶段()相同,周期长短也()相同。

有的动物一生中要经历(),有的则(),只是()发生了变化。

仰望天空

观察纸筒、大小不同的两个圆纸片。

当我们仰望天空时,白天时常会看到耀眼的太阳,晚上可以看到明亮的月球。

太阳和月球的大小差不多。

(1)选择合适的观察位置,保持观察纸筒的位置不变。

(2)在观察纸筒能观察到的范围内,选择小圆纸片的位置,并

保持不变。

(3)移动大圆纸片,观察大圆纸片移到多远距离时,看上去和小圆纸片大小差不多。

大圆纸片距离观察纸筒较远时,才能看上去和小圆纸片大小差不多。

太阳到地球的距离要比月球到地球的距离远得多,所以看上去大小差不多。

阳光下物体的影子

阳光、细木棒、尺、指南针

影子的产生和阳光是有密切关系的。

1、将一根细木棒竖直插在有阳光的地上。

2、测量记录细木棒的长度和方向。

3、每隔一定的时间重复测量一次。

太阳的高度由低到高再到低,影子长度由长变短再变长。

上午,阳光下的物体影子会越来越短,正午达到最短,下午物体影子又会逐渐变长。

一天中阳光下的物体影子方向从西逐渐向北再向东。

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方向随着时间的变化会慢慢地发生变化。

影子的秘密

手电筒、木圆柱

影子会随光源的改变而改变。

(1)将木圆柱放在桌上。

(2)用手电筒分别从不同的方向照射木圆柱,用笔记录下桌面上产生的影子。

(3)手电筒位置不变,改变木圆柱的摆放方式,用笔记录下不同角度摆放的木圆柱的影子。

(1)影子的方向和长短会随着光源的改变而发生改变。

(2)影子的形状和光源所照射的物体侧面形状有关。

(1)影子的方向和长短会随着光源的改变而发生改变。

月相变化的规律

模拟月球的半明半暗的球体,挂图,月相成圆示意图,电灯

月相变化是有规律的。

1、老师分发实验材料,并提出实验要求及注意事项。

2、学生用电灯当作太阳,学生当作地球,皮球当作月球,把月球举在空中,使阳光照到月球上,观察此时月球的明亮部分是何形状,然后使月球围绕地球公转一周,再观察明亮部分有何变化。

月相变化的规律:

新月——上弦月——圆月——下弦月——残月上半月亮面逐渐变大,直到满月,亮面在右,下半月相反。

月相变化是月球围绕地球公转形成的,是有规律的

地球的形状

地球仪、小船模型。

地球是圆形的。

将小球模型贴着地球仪表面来回移动,从地球仪的另一侧观察小船。

船只消失在海平面,说明地球是球形的。

地球--水的星球

地球仪、透明计算纸、地图、活动手册。

地球是一个有丰富液态水的星球

(1)将透明计算纸覆盖在世界地图上。

(2)数一数陆地面积和海洋面积所占的格子数。

提醒学生,不占整格的可以适当地拼凑在一起,不遗漏也不重复数数。

2. 学生数格子数。

小组同学之间要相互提醒,帮忙计数,避免漏数多数。

 3. 分享格子数。

教师用表格板书学生数出的结果。

4. 观察发现。

让学生观察班级数据,首先确定“海多陆少”的事实,然后再分析海洋比陆地多多少,两者比例关系等。

海多陆少,海洋面积要比陆地面积多很多。

地球是一个液态水十分丰富的星球,而且基本是“七分海洋三分陆地”的局面。

丰富的液态水,是我们赖以生存的重要条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纺织轻工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